《鹽分地帶文學》自二○○五年十二月創刊至今,已經十七個年頭,發行屆滿一○○期。這是全臺灣第一本由地方政府發行的文學雜誌,近年來也以臺灣「第一本風土文學誌」為定位,不斷在傳承與創變之間取得平衡。而在這十多年的期間,網路與社群平台崛起,媒體生態變革迅速,讀者又將期待什麼樣的《鹽分地帶文學》呢?
在邁入第一○○期的此刻,我們回顧過去,關注現在,展望未來。本期邀請曾經為了這份刊物而努力的人、現在正耕耘這片文學沃土的人,以及對未來有期許的人,他們跨越不同世代、擁有不同視野,因為文學與這份刊物而齊聚。他們將帶讀者一起找尋《鹽分地帶文學》的過去,也一起找尋未來。
這一次是多麼幸運
為了寫這一期,具有紀念意義的一○○期編輯手札,我去找了2020年我和團隊決定投標之後,寫了將近三千字的初步企劃案。分析過去《鹽分地帶文學》的優缺點、寫了品牌精神、風格定位、目標讀者,解釋什麼是風土,什麼又是風土文學誌,然後把整本刊物的內容規劃、所有預想單元的頁數、編輯方向與寫作要點一一寫好,整個內容相當龐雜急切,與其說是個可以拿來用的企劃案,(後來很多沒用上)不如說比較像是把腦子裡的美好改革想像,全部一股腦地丟出來。
隨著發行時間日久,無論是所謂的主流或非主流刊物遲早都將面臨相同的挑戰,那就是原本創刊時的美學觀、品牌精神,編輯人員精心校準的風格定位與期待的目標讀者,都會逐漸模糊不清或是失效,即使不論現在來自各種社群媒體的衝擊,刊物本身也會有急迫的改革需求。我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理念僵固與改革速度之緩慢,使文學刊物失去了應付當下實際狀況的能力,這是極其諷刺的,因為就算是最不具時效性的文學刊物,其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就是專注於採取最好的方式,解決讀者當下所懷抱的問題。
而這一次是多麼幸運,我那龐雜急切的,希望改革一本重要文學刊物的美好想像,(也是私心)能夠在副總編輯許俐葳與《聯合文學》雜誌團隊、眾多願意信任這改革的作家、插畫家、攝影師,以及臺南市文化局夥伴的共同努力之下,不必受緩慢與僵固所苦,即能做出應有的成績:此刻有您樂意打開這一本《鹽分地帶文學》。
032 專輯:尋鹽記:過去X現在X未來
#過去:永恆時光
036 不必聽太多他人的話,才能長成自己的樣子
──專訪《鹽分地帶文學》創刊主編李若鶯 陳渝柔
042 園丁和他的玫瑰花園 李若鶯
046 我與《鹽分地帶》的酸甘甜 葉麗晴
050 做一本嶄新的風土文學雜誌 王聰威
#現在:此時此地
世代對話
056 那一年,我們走進鹽分地帶文學 李敏勇X鍾文音X楊富閔
我在臺南寫作
064 尋找味覺座標:堆疊與流動的臺南味 謝仕淵
066 私人書桌 錢真
068 就這樣漂著 何景窗
重返鹽分地帶
070 訪老畫家唱昭和老歌 李欽賢
074 與《鹽分地帶文學》的一段因緣 陳文發
078 在豬寮工作室的時光 陳世憲
#未來:想像與創變
編輯創變
082 「嶼江吟社」與「鹽分地帶」 吳東晟
084 願把風土化做文學 林央敏
086 「鹽」的文學期待 紀小樣
088 從生活裡的日常小事出發 曾敬淳
網路媒介v.s.風土書寫
090 網路媒介興起對地方書寫的影響 丁名慶X江家華X黃銘彰
# +PLUS
099 鹽分地帶文學大事紀 編輯部
227 臺南漫步專門
228 獨有美景 蔡素芬
230 永遠的家鄉 周梅春
234 山海鎮圖 李秉樞
固定單元
006 編輯手帖 王聰威
008 風土散記 聽公車的話 陳韋任
016 話題直播 在風土往返的詩人:作家吳晟紀錄片《他還年輕》專訪 曾貴麟
見證土地裡文學的創作:走讀文學營活動側記 二○二二臺南文學季執行團隊
024 風土書房 王巧惠 游孟庭
102專欄
島讀島旅 陳雨航
日出。日落 劉靜娟
南縣夢遊志 楊富閔
異鄉憶想 艾莉雅
126 風土文學關鍵字 鹽&海邊 邱映寰
134 名人故居 她是這塊園地的主人:陳秀喜 熊一蘋
142 移動的餐桌 白玉蘿蔔——美濃人的共同記憶 鍾怡彥
148 在地青年讀書 捏塑出不一樣的故鄉形狀 移居女子探險趣
154 舊時書寫 消失的漚汪鹹菜味 陳坤毅
鹽田春事 陳信傑
162 臺式職人 學甲謝姓獅團 陳博德
172 校園藝文宣言 北門高中青年社 汪倩妤
180 一○○˙特輯
甜吻吻 山女孩
男南製語 程廷 Apyang Imiq
195 作品刊登
水鳥 喵球
歧路七等生 黃克全
太陽的自白 趙鴻中
儲糧的遊戲 趙鴻祐
蝴蝶飛 李寬宏
彼此的書 張家維
如風 許展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