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2022屏東文學獎之得獎作品二十四篇,以及決審評審會議側記照片。
徵文分為「海洋+」及「屏東+」兩大類別,
「海洋+」因屏東的海洋有臺灣本島西部最長的海岸線,近三分之一的鄉鎮靠海,發展出獨特的人物性格、生活方式及文化、與自然的互動和關係等。
「屏東+」則以屏東經驗為主題,舉凡結合屏東縣歷史人文、自然景觀、生活等相關之印象或感想。
得獎作品共有:
海洋+兒童文學;海洋+新詩;海洋+散文;屏東+短篇小說;屏東+新詩;屏東+散文,六種文類,每種文類皆含首獎一位、評審獎一位、佳作二位。
出版日期:2022-11-17
作者:王麗娟等作
裝訂:平裝
EAN:9786267117859
尚有庫存
收錄2022屏東文學獎之得獎作品二十四篇,以及決審評審會議側記照片。
徵文分為「海洋+」及「屏東+」兩大類別,
「海洋+」因屏東的海洋有臺灣本島西部最長的海岸線,近三分之一的鄉鎮靠海,發展出獨特的人物性格、生活方式及文化、與自然的互動和關係等。
「屏東+」則以屏東經驗為主題,舉凡結合屏東縣歷史人文、自然景觀、生活等相關之印象或感想。
得獎作品共有:
海洋+兒童文學;海洋+新詩;海洋+散文;屏東+短篇小說;屏東+新詩;屏東+散文,六種文類,每種文類皆含首獎一位、評審獎一位、佳作二位。
海洋+兒童文學組
首 獎 王麗娟 〈石頭〉
評審獎 顏肇基 〈心中的鹽海─獻給屏東愛海的孩子們〉
佳 作 邱慧雯 〈珊瑚礁有鬼?〉
佳 作 黃木擇 〈行前不須知:海友備忘錄〉
海洋+新詩組
首 獎 陳宏志 〈Saqetju〉
評審獎 田煥均 〈最接近海的所在〉
佳 作 黃向澤 〈海底依然晴朗〉
佳 作 夏意淳 〈去你的島-致小琉球海龜〉
海洋+散文
首 獎 鄭委晉 〈海的二三事〉
評審獎 陳宏志 〈嚮往大海〉
佳 作 王雅溱 〈小琉球媳婦〉
佳 作 翁麗修 〈海歸〉
屏東+短篇小說
首獎 葉志誠 〈狗肉兄弟〉
評審獎 陳宏志 〈小祕密〉
佳作 梁秀娜 〈芙塔蘭〉
佳作 YU 〈小巷女兒〉
屏東+新詩
首 獎 潘家欣 〈絹染的煙灰─寫予陳進〉
評審獎 鹿鳴 〈落山風吹〉
佳 作 涂書瑋 〈記憶:國境之南〉
佳 作 賴文誠 〈我們的味覺有鰓 ─ 側寫東港〉
屏東+散文
首 獎 林彥廷 〈落山風〉
評審獎 吳雨宸 〈歸巢〉
佳 作 吳俊霖 〈明日方舟〉
佳 作 王若帆 〈整地的日子〉
002 縣長序
004 處長序
006 目錄
海洋+
008 兒童文學組
010 首 獎 王麗娟 〈石頭〉
018 評審獎 顏肇基 〈心中的鹽海─獻給屏東愛海的孩子們〉
032 佳 作 邱慧雯 〈珊瑚礁有鬼?〉
040 佳 作 黃木擇 〈行前不須知:海友備忘錄〉
046 新詩組
048 首 獎 陳宏志 〈Saqetju〉
054 評審獎 田煥均 〈最接近海的所在〉
060 佳 作 黃向澤 〈海底依然晴朗〉
065 佳 作 夏意淳 〈去你的島-致小琉球海龜〉
070 散文
072 首 獎 鄭委晉 〈海的二三事〉
083 評審獎 陳宏志 〈嚮往大海〉
095 佳 作 王雅溱 〈小琉球媳婦〉
103 佳 作 翁麗修 〈海歸〉
屏東+
114 短篇小說
116 首獎 葉志誠 〈狗肉兄弟〉
143 評審獎 陳宏志 〈小祕密〉
171 佳作 梁秀娜 〈芙塔蘭〉
197 佳作 YU 〈小巷女兒〉
228 新詩
230 首 獎 潘家欣 〈絹染的煙灰─寫予陳進〉
236 評審獎 鹿鳴 〈落山風吹〉
242 佳 作 涂書瑋 〈記憶:國境之南〉
247 佳 作 賴文誠 〈我們的味覺有鰓 ─ 側寫東港〉
252 散文
254 首 獎 林彥廷 〈落山風〉
266 評審獎 吳雨宸 〈歸巢〉
280 佳 作 吳俊霖 〈明日方舟〉
289 佳 作 王若帆 〈整地的日子〉
296 評審會議側記照片
2022屏東文學獎,今年首次以「屏東」之名為號召,脫胎與繼承於已舉辦二十年的大武山文學獎,延續大武山壯闊、秀逸的文學精神,以屏東在地書寫的底蘊,化為向全島發聲的蓄力。
屏東縣幅員遼闊,擁有綿延一百三十六公里的海岸線、平坦的屏東平原及地勢較高的丘陵與山地。在這片廣大的土地上,自古以來就生活著各式各樣的民族,擁有不同的生活型態與文化。這些不僅僅造就了屏東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同時在地景上有著千妍百變的姿態,更提供了創作者豐富的文學養分。
今年因應疫情以及數位化時代,屏東文學獎首次開放電子徵件,使南國的書寫能量不因距離及疫情產生隔閡。隨著時代更迭與變化,文學的發展,反映了一個地方的文化風貌,當中的字字句句想要傳達的,是關於創作者自我意念的宣言,更是為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發聲方式。
長久以來,屏東縣政府透過大武山文學獎以及屏東縣作家作品集,夯實具有南國特色的文學根基,今年更以「南國拓寫-前進文學新緯度」為名,意在將這些源自島之南端的文學能量釋放,號召寫作者跳脫既有的地形限制,透過多元的視角重新看待屏東,從土地及海洋各自出發,以「屏東+:全員屏東發聲」與「海洋+:我的海洋宣言」為徵文類別,網羅全臺文學能量,將對南國的情感挹注於筆墨之中,透過文字宣告在地的關懷意念、開展海島的獨特想像。
我們期許從今爾後的屏東文學獎能夠作為這樣的開拓與關懷者,吸引更多元的創作者們,以筆桿拓寫更為廣袤的南國文學疆域,打造新一代的南國文學。
〈石頭-節錄〉
猜一猜,剪刀和石頭猜拳,誰會贏呢?
「石頭贏」。
沒錯,是石頭贏。我來說一個有關「石頭營」的故事。
幾間石板屋聚成迷你集村,散落附近的迷你集村再共同組成一個原住民部落,住著排灣族人。居民穿越荒野,需歷經四次涉水而過,那條溪就被叫做「四重溪」。
四重溪發源於中央山脈,岩石翻山越嶺,在不斷碰撞下碎裂成好幾塊,也磨去不規則的稜角。恆春半島溪流多,有一些石塊隨著水流的岔路揚長而去,有一部分來到石頭營。
幾顆大岩石是石頭營的原住民,有的長相樸實無華,有的曬出一身鏽色,也有的紋著簡單圖案。可別小看這些岩石,裡頭藏的時間,「動」與「不動」之間就是百年、千年甚至萬年。
連日下雨土石鬆動,山頭滾下大小不同的石塊,一顆超級大的石塊就落在石頭營正中央。經歷幾次大洪水,新來的大石塊雖然慢慢地向下陷落,仍是屹立不搖的站著。
石頭營鮮少有人經過,偶爾,排灣族婦女把芒草或長巾捲成甜甜圈模樣墊在頭上,在上頭擱放一個大竹簍,裝著樹豆、芋乾赤足跋山涉水到平地,與漢人「以物易物」。她們左手扶著頭上的竹簍,右手隨著步伐大幅度擺動。走累了,就坐在石頭營旁的樹下休息。
排灣族是懂得分享和重情感的族群,農忙季節會相互支援農事。常見到一位頭上插著三根鷹羽,穿著一身華麗服飾,看起來很威風,眾人稱他為「頭目」。他說,萬物都有造物主,河流、山川也各有管理的神祇,這些話,新來的石塊聽不懂啦。
小鳥落下一團糞便在新石塊上,幾日後長出三株小草,看起來就像頭目的那三根鷹羽,大石塊決定為自己取名為「石頭」,就是石子們的頭目。
石頭最怕排灣族人用右手食指沾酒彈向他,或在他身上放幾顆檳榔和菸,聞到這些氣味,就讓他感到頭昏。他最喜歡聞「祈那福」的氣味,那是以甲酸漿葉包裹小米的食物,外頭再覆上一層野薑花或五節芒葉,拆掉外葉,連同甲酸漿葉一起吃下去。
石頭看自己的影子繞著自己轉,那是生活中的小樂趣。月光從背後走來,在眼前消失後,換成陽光出場,也是從背後走來,在眼前消失。石頭不解,為什麼自己的影子走著走著,方向總會偏了些,沒有人彈我小米酒,我沒醉呀!
雨落如織,漸漸形成水流,婀娜多姿的纖細,一溜煙的蜿蜒過來,又一溜煙的迤邐而去,石頭營不再是乾爽的河床,漫成一彎輕淺的水道,石子們終於可以活動活動筋骨。雨水不斷,水道被拉寬拉直,稍大的石子,滾來一些,又滾走一些,時不時跟石頭撞個滿懷。偶爾,出現落葉樹枝,打了個漂亮的漩,又被風啊雨的簇擁著離去。個子大一點的石子就沒那麼容易被帶走,得要等到大水,才能再次出發。
〈絹染的煙灰—寫予陳進-節錄〉
曾有那年輕灼灼如夏日
碧草盈潤的畫家,著小紋和服,施施而來
妳是一年只駐留一季,比那彎喙灰背候鳥
更為守時而高傲的人哪
顏料斑斕的陳列一如妳眼色灩灩而嚴峻的陳列
當瓷盤叮噹碰撞,妳便進入
海與山的國度。
妳本是山脈與綠竹林的女兒,但乘海而來,踏浪而去
哦,手中的魔法粉末如此易燃
嫣紅萃自蟲膠,鵝黃取於硫磺
至於那高高堆起的胡粉,產於暗紫與深灰之下
海水聒噪的西向邊界,蚵群叢生似花
她們的裙襬均利如剃刀,而內心純白
柔軟又雋永
妳可能會想,隈取筆,鼠毫尖
所有流暢且精確地所述,俱比不上
大武山一匹腴美的臥雲
堆疊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