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人以外的:臺灣文學中的動物群像

NT$390 NT$308

出版日期:2022-08-11
作者:楊翠、林怡伶、陳文琳、呂樾、邱鉦倫、羅晟文、何曼莊、黃宗慧、林宛瑄、瀟湘神、龔卓軍、林楷倫、范宜如、蕭義玲、廖偉棠、葉淳之、李欣倫、馬翊航、余美玲
編者:黃宗潔
策劃:國立臺灣文學館
印刷:黑白印刷(有圖片)
裝訂:平裝
頁數:328
開數:18開,長23×寬17×高2.2cm
EAN:9789570864427
系列:聯經文庫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動物不只是「動物」,而我們也不僅僅是「人」!
卸下生而為人的優越,理解、包容並交付愛予「牠」們。
探訪臺灣文學中最深情的動物與人文書寫。

從歷史到文化,聊動物談生命;引介文學裡之動物形色,呼喚牠們現身吶喊,
在流動的共感中,體現不同視野的島嶼萬物。

長久以來,動物在人類「大寫的歷史」中,往往不是被異化,就是被邊緣化,牠們是珍奇猛獸、是工具幫手、是貼心寵物、是食物獵物,唯獨不是牠們自己。
動物在人類文學作品裡,從未缺席。隨人類文明進程演繹,生態思潮脈絡浮現,在文學的牽引下,19位作家學者各別邀請文本背景中的動物輪番上陣。以時間軸序,爬梳臺灣文學中的動物書寫,從動物作為工具、商品、符號到成為主體;輔以空間視野,環顧各族群文化、探究不同類型題材、囊括藝術創作中之動物百態。更收錄「他山之石」專欄,對照日本、中國、馬華、香港等地文學裡的動物書寫,體現人與動物關係的普遍性和地域性。本書中各式動物形象、生命寫照、互動情感、符號象徵,都映照出人與「人以外的」——動物們的存在和真實狀態。當人類學習平等正視一切,才能為了人以外的,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能「成為人以外的」?……它是一種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願景;也是一種指向後人類時代,人與他者界線流動的狀態;除此之外,它也同樣指向那些在自然大化之下,「成為人以外的」生命們,牠們同樣具有情感與性格,我們與牠們同死共生。
——黃宗潔|本書主編

如果文學能使我們稍稍謙卑自省, 臣服退讓、看見萬物有靈,理解人的蒙昧,我們就能認知其實怪物就是此生與各種生命形態交會並且曲折構成的、不完整的自己,也許我們也會明白,那難解不可測的、深淵的目光無意吞噬誰。
――柯裕棻|作家

本書特點
☉ 國立臺灣文學館|動物特展
蒞臨展間,穿越時空。透過神話、詩歌、小說、散文、童話等動物文學,以大型情境藝術裝置、動態捕捉互動技術,開啟成為人以外的種種可能。
 
☉ 島嶼臺灣|在地動物導覽指南
時序橫跨清領日治、工業革命後、經濟起飛直至今日的臺灣;撰寫者囊括學者、詩人、小說家、藝術家;類型涉及科幻、奇幻、繪本甚至藝術創作和裝置,文學動物形象依序現身。  

☉ 喜愛動物、生命、生態書寫之讀者|必讀書目
擺脫人本之史觀,以文學流動筆觸,敘寫各種動物生命的喜樂與悲哀。

貨號: 9789570864427 分類: , ,
作者:楊翠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現任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原住民文化與文學、臺灣史、臺灣婦女史、臺灣女性文學與性別文化相關議題等。著有散文集《最初的晚霞》、《永不放棄:楊逵的抵抗、勞動與寫作》、《年記1962:一個時代的誕生》,學術論文《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少數說話:臺灣原住民女性文學的多重視域)》等書。

作者:林怡伶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畢業,現職為教育部計畫專任助理。

作者:陳文琳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畢。花蓮時光書店店員,雙貓的墊員。喜歡書和逛書店。

作者:呂樾

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生。長年關注自然導向文學與生態批評等相關研究,近年則多思考人類世、新物質轉向等理論實踐於臺灣自然導向文學研究的可能,並嘗試與表演藝術、數位藝術領域間進行跨領域合作。

作者:邱鉦倫

家中養十二隻貓、四隻狗的人。努力寫字讀書教學只為了幫他們買罐罐。希望這世界的動物能更被重視,生命更被理解。

⬛ 作者:羅晟文

⬛ 作者:何曼莊

⬛ 作者:黃宗慧

⬛ 作者:林宛瑄

⬛ 作者:瀟湘神

⬛ 作者:龔卓軍

⬛ 作者:林楷倫

⬛ 作者:范宜如

⬛ 作者:蕭義玲

⬛ 作者:廖偉棠

⬛ 作者:葉淳之

⬛ 作者:李欣倫

⬛ 作者:馬翊航

⬛ 作者:余美玲

⬛ 編者:黃宗潔

⬛ 策劃:國立臺灣文學館

貨號: 9789570864427 分類: , ,

☉推薦序:/柯裕棻
☉導論:為了人以外的/黃宗潔

第一部「時光變奏曲」

第一章|動物作為工具:田園時光,戰爭變奏
1-1臺灣動物風情志:早期漢語文學中的動物形象/余美玲
1-2親密家人與文化隱喻: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的人與動物/楊翠
他山之石「狗派」還是「貓派」?日本文豪與貓/邱鉦倫

第二章|動物作為商品:工業超車,動物異化
2-1牛車不見了:臺灣文學中的人、牛與記憶/馬翊航
2-2沒有臉的屠夫:工業化下的動物處境/李欣倫
他山之石 無使尨也吠:中國文學中的狗/邱鉦倫

第三章|動物作為符號:經濟奇蹟,消費奇觀
3-1石虎、蛇店、犀牛角:臺灣文學的動物奢侈品消費/葉淳之
3-2且卑且亢,從蚊子到異獸:臺灣現代詩裡的動物隱喻一窺/廖偉棠
他山之石 從「雨林」到「動物」:馬華文學中「反抗」的自然/呂樾

第四章|動物作為主體:生態意識,行動關懷
4-1不只人,動物也會痛苦:當代臺灣自然與動物書寫/蕭義玲
4-2共生的時空:城市、人與動物/范宜如
他山之石 複雜交織的命運共同體:當代香港文學中被壓抑的人與動物/呂樾

第二部「多元世界觀」

第五章|萬獸有靈:原民與動物
5-1靈光的眼睛:原住民文學中的動物神話/林楷倫
5-2深山大海中的靈魂同步與互換:狩獵文化與當代爭議/龔卓軍
他山之石 變身的渴望與可能:神話中的動物/陳文琳

第六章|後人類時代:人類世下的動物
6-1從古老的幻想到當代奇幻文學:動物意義的變化與回歸/瀟湘神
6-2思考我們思考的方式:臺灣科幻小說中的動物/林宛瑄
6-3以圖文書為鏡:從繪本看臺灣社會動物意識的變化/黃宗慧
他山之石 動物語言翻譯器?談動物溝通/林怡伶

第七章|看不見的凝視:創.藝視角下的動物
7-1大動物園番外篇:關於滿洲里的那頭大象/何曼莊
7-2一個臺灣藝術家的海外視角:動物、影像與創意介入/羅晟文
他山之石 在創作自由與動物倫理之間:藝術中的動物/林怡伶

☉編後記|在文學,更能思考人以外的/蘇碩斌
☉作者簡介
☉展覽資訊

貨號: 9789570864427 分類: , ,
導論(節錄)/為了人以外的/黃宗潔

我就讀的那間,位於臺北城西、歷史悠久的國小,曾經有一座動物園。小小的動物園在校園一角,不遠處有我最愛的一棵銀杏樹。下課的時候,我總愛往那兒跑,撿拾樹上掉下來的葉子,然後站在鐵絲網旁看動物。那個年代不像現在,除非特定日子,否則不會在學校拍照,因此我手邊竟沒有留下半張證明那個動物園曾經存在的照片,至於它「存活」了幾年、究竟養過多少動物、牠們的壽命又維持了多久,都不是那個年紀的我會明白,以及深思過的問題。
但我始終記得,那座動物園裡曾有過一隻梅花鹿。小小的空間,牠就站在那裡。印象中旁邊有孔雀、兔子、似乎還有猴子。所有動物混養在一起。動物園的許多細節,都和小學生活一起隨著時間模糊了,但那隻梅花鹿一直停格在我記憶裡,以那側身站著的姿態。
直到後來,我一步步踏入動物保護的場域,又一步步將研究的觸角延伸至將動物關懷與文學研究結合。然後我在鄭麗榕老師《文明與野獸》一書中看見了這段敘述:
一九七○年代,動物園已開始加強與小學的合作,包括將園內繁殖過多的小動物,如珠雞或標本,以教學用途的名義贈與國民小學,協助其設立小型動物園,號稱目的在於「為自然科學教育扎根」……事實上,所謂「過剩動物」的處理,正是反映動物園對生命態度的顯例。
突然間,我彷彿又看見了記憶中那隻梅花鹿。牠應該不是來自動物園的過剩動物,但毫無疑問來自一個民間可以透過管道買賣梅花鹿進行飼養的時代,而這樣的行為被視為自然科學教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這讓我清楚地意識到,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參與了漫長的人與動物互動史——不僅是個人層次的,更包括我們知或不知的社會集體氛圍下,看待與對待動物的方式。
身為一個「七○後」,我成長的那個年代,是一個公立小學裡面會出現小型動物園的年代,而它們的存在,則與當時的主流價值息息相關。它可以單純被視為成長記憶的一部分,再理所當然地被遺忘,但無數動物的命運,可能就在這樣集體的理所當然中被牽動、被改變、既而被犧牲,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牠們曾經存在過;又或者,不知道牠們的存在背後,發生過什麼。而文學無疑能成為那個幫助我們知道並記住「發生過什麼」的重要管道。它將個體記憶撿拾拼湊,重組集體記憶。人的遭遇如是,那些被忽略、被排除的「人以外的」遭遇,更如是。
長期以來,動物在人類「大寫的歷史」中,往往不是被異化,就是被邊緣化,牠們是珍奇猛獸、是工具幫手、是貼心寵物、是食物獵物,唯獨不是牠們自己。如同黃宗慧在〈以圖文書為鏡〉文中形容的,「當我們想探問真實動物的身影何在時,卻可能發現牠們並非無所不在。有時牠們就僅僅是,不在」。因為不在,所以騷夏在《上不了的諾亞方舟》中,曾描述一段童年時在高雄目睹公開殺虎的回憶,但是「沒人相信我看過殺老虎」;因為不在,所以當2021年吳明益《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為電視劇時,片頭中一張殺虎照引發許多觀眾驚駭的反應,甚至難以置信地表示:「那是真的老虎嗎?還是某遊行的抗議道具?」
但是,騷夏的文字同樣讓我們看到,當個人經驗與集體記憶(或者應該說,集體失憶)碰撞,動物的「不在」,就有可能成為「此曾在」。這些散落的記憶碎片,將動物這個很容易被大寫的歷史所略過的對象,透過文學的視域加以補足。作家的經驗與反思,可以是動物的往生咒、安魂曲,或者(借用李喬的作品名)修羅祭。另方面,動物在人類生活中所扮演的種種複雜角色,確實也讓人與動物關係成為理解社會文化脈絡時,不可或缺的一環。若將動物抽離,或僅僅推至背景中,許多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的脈絡,亦將斷裂難明。
正因如此,當我得知臺灣文學館規畫籌備「臺灣動物文學特展」時,深感這個展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它將成為許多民眾首度有系統與脈絡地認識臺灣文學中動物群像的契機。有幸負起參與這個企劃與專書的重任,基於展場立體空間與紙本平面書籍各自的特性與不同優勢,我希望展覽與專書,能彼此成為相互加乘、補充與互文的樣態,它們相關但在脈絡上不完全相同:
展場的動線主要依時序進行,分為「古典田園交響曲」、「變調的工業邏輯」、「獵奇消費修羅場」、「多元價值眾生相」四區,期能透過時間軸的呈現,帶給觀者人與動物關係變化之基本認知;除此之外,「書寫靈光的眼睛」與「動物園裡的凝視」則各自獨立成區,藉此展現動物與人關係難以斷然分期切割,在變化中又有某些不變的人性心理之特質。
至於專書的部分,第一部「時光變奏曲」,主要呼應前述「古典田園」、「工業邏輯」、「獵奇消費」、「多元價值」四個展區,第二部「多元世界觀」則加入了不同文類中動物形象之呈現,也就是奇幻、科幻與繪本三個單元,這是展覽中未刻意以主題方式呈現,但在專書中帶讀者更聚焦進行思考的幾個議題。透過這個方式,第二部某程度上也展現出另一種時間軸的思維,它不是以臺灣文學作品的年代跨度來思考,而是隱微暗示著漫長的人類歷史從前現代一路走來,人與自然、人與動物關係如何從過往萬物有靈的信仰,演變至現代性的科學理性視角、直至後人類時代的種種反思。此外,在「臺灣動物文學」這個核心概念之外,專書也收錄了七個「他山之石」小專欄,期能交錯出日本、中國、馬華、香港等地文學裡的動物形象,如何反映出人與動物關係的普遍性與地域性;以及神話、藝術、動物溝通等不同視角下的動物。
在多位作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下,讓這部作品有了兼顧時間縱軸與橫向跨度的立體感,從而體現了每個不同時代、地區,都有著多元的人與動物互動模式,即使在主流之中,也永遠有著異聲與異議。在正式進入專書之前,容我先為各位讀者進行這場「紙上導覽」。
首先,第一章「動物作為工具:田園時光,戰爭變奏」將時間軸拉回清領與日治時期。清領時期的動物記載除了方志遊記,亦多見於文人詩賦之中。例如朱仕玠〈瀛涯漁唱〉一百三十首,周凱〈詠物二十四首〉,就以竹枝詞般的形式,記錄當時對動物的認知和想像,余美玲生動形容,可將其視為一種另類的「海底總動員」。另方面,從野禽到園林,亦可看出禽鳥逐漸成為人類豢養與折射情感對象之痕跡。楊翠則分析了日治時期臺灣文學中的動物意象如何折射出臺灣人民被殖民的處境,但對動物主體如何被人類剝奪的思考已然浮現,例如楊逵除了代表作〈鵝媽媽出嫁〉外,〈水牛〉同樣帶出動物如何既是家人,也是受迫害的主體。至於彰化古典漢詩人賴紹堯〈試驗犬〉一詩,記錄了目睹犬隻被活體解剖的過程,更可說是臺灣最早關注實驗動物處境的代表作,也帶出動物在人類宰制下,人貴畜賤,僅為工具的悲哀。
第二章「動物作為商品:工業超車,動物異化」,關注眼光則為以牛、豬為代表的經濟動物處境。工業化時代的來臨,讓傳統牛車被鐵牛取代,而馬翊航以深情之眼回顧與探問的重點,更在於牛車消失後,「我們如何凝視牛」。文中述及陳栢青〈此致金牛座〉中的身體與自我形象,亦可帶來另種層次的省思,在臺灣的耕牛與西方的金牛之間,我們「此消彼長」的認識,是否也反映出某種人與動物關係的隱喻?李欣倫在討論經濟動物被工業邏輯商品化的處境時,同樣以西方理論及行動為對話對象,自辛格(Peter Singer)《動物解放》以來,對經濟動物處境的關注同樣也影響了臺灣的作家,李欣倫的散文《此身》即為代表,她在文中討論的青年作家張馨潔〈不去動物園〉中述及屠宰場影片造成的衝擊,亦可見動物倫理觀念在當代的逐漸萌芽。
第三章「動物作為符號:經濟奇蹟,消費奇觀」,首先將視野放在臺灣經濟起飛後的種種消費現象,動物成為炫富的方式之一,石虎、蛇膽、虎鞭、犀牛角……都在食補與藥用的邏輯下成為消費的對象,但這背後所涉及的龐大野生動物盜獵、動物走私等亂象,卻不在一般民眾的視野之內。本章所述,正回應了文學如何幫助讀者記憶/記錄歷史。葉淳之自身的創作《冥核》中,即涉及一段臺灣「蝴蝶王國」招牌下的蝴蝶產業史,她文中所引之向明〈屠虎〉詩,更與前述騷夏一文遙相呼應。此外,現代詩作為一種最能寄託種種符號隱喻的載體,當可帶我們窺見人如何觀照、想像動物。但是,什麼動物最受詩人青睞呢?廖偉棠帶給我們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不是貓,不是狗,而是,蚊子。從饒富趣味的「蚊學」出發,詩人提醒我們,穿透種種且卑且亢的動物意象,「方可不卑不亢,承認這個世界並非只供『萬物之靈』驅使」。
第四章「動物作為主體:生態意識,行動關懷」,則將眼光放到八○年代以來的生態觀。在多元的生態、動物保護意識下,動物的主體性被彰顯,作家們對人類過去理所當然的行為和價值觀,進行了更多書寫與反思。蕭義玲由自然書寫的脈絡出發,觀察這些作品如何從回返自然的意願及行動出發,繼而突圍人類中心主義視角的文類發展過程;並以廖鴻基為個案,論析他由《鯨生鯨世》的海上尋鯨出發,到《遇見花小香》的寫作歷程。某程度上,我們也可看見鯨豚在廖鴻基筆下,由科學生態角度的分類學,逐漸朝向強調動物主體、獨一無二的「少年花小香」之轉折。范宜如則由城市角度出發,論析作家們如何或者透過旁觀的角度思索人與動物互動,或反轉主從位置,顛覆過往對自然與動物的想像,從而構築出一種人與動物共生的新倫理關係。如何看待烏龜、鴿子、街貓、浪狗,這些或被豢養、或被拋棄、或被排除的動物?她引述法蘭岑的文句,當你和真實動物發展真實的關係後,就會面臨真實的危險:「最後可能交付出『愛』的危險。撞上那樣的愛,都會改變你和世界的關係。」文中介紹的許多作家,無非都是交付出愛,撞上了愛,從而讓自己置身那危險之中的人。
第五章的「萬獸有靈:原民與動物」為我們揭開第二部多元世界觀的序幕。首先是泰雅族的漢人女婿林楷倫,介紹原住民文學中的動物神話。除了若干具代表性的神話之外,他更將關注的眼光放在當代原住民文學中,神話元素的展現。除了提示我們「自身亦是動物,亦是多重身分」的反思,並觀察神話在作品中既承繼又轉化的特質,如何體現出這些新生代的原住民作家,對自身身分的認同,以及看待部落與自然的態度。龔卓軍則處理了臺灣當代最具爭議性的動物議題之一:狩獵文化。除了詳述引發社會論辯的蔡忠誠獵槍案和王光祿釋憲案之外,更回溯狩獵文化背後,「人與動物靈魂交換」的世界觀,將狩獵文化與動保法之間的緊張關係,帶到哲學層面的思索。此外,文中對若干藝術作品的介紹亦值得進一步細思,如吳思嶔的《山羌模仿術》中,所呈現的壢坵部落年輕追蹤師羅安聖在傳統領域獵場中的身體動作,所體現出「與動物的身體與靈魂狀態亦步亦趨」之精神;至於藝術家蔡咅璟透過動物溝通師,和一隻日治時期、未曾展示過的的綠啄木鳥標本進行溝通,再模擬人造啄木聲的《在海拔2000公尺震動》,更是「萬物有靈」之當代版的迴響。
第六章「後人類時代:人類世下的動物」分為奇幻、科幻、圖文繪本三個部份,回應當代「人類世」概念下,文學作品所能提供的人與動物關係之思考。瀟湘神由奇幻文學出發,一方面能呼應前章之神話思維,另方面,則介紹「奇幻文學」的概念由西方平行移入臺灣後,如何對臺灣文學中的幻想動物帶來新的創作角度,從而期許在這樣一個妖怪重新現身的年代,奇幻文學與「當代的秩序、倫理、以及價值」之對話可能。林宛瑄爬梳發展時日相對較短的臺灣科幻小說,但動物在其中無不扮演重要角色。無論是未來廢墟中的獸群意象,抑或變種生物之毒所帶來的世紀浩劫,這些想像均指涉了當代的人與動物關係,是由我們的過去所形塑的未來。她以哈洛葳《與麻煩共駐》一書提醒讀者,當生態環境日趨崩壞,如何在與其他生物互動時,「不逃避共處時可能感受到的麻煩,摸索好好共活共死之道」,實為當務之急,而科幻小說或許正是一個帶給我們與「共麻煩共死生」之實踐倫理的起點。此外,黃宗慧則以圖文書為鏡,觀看臺灣動物意識之變化,如何從傳統的擬人化動物敘事模式,慢慢走向一個動物能成為「前景」的關懷。無論是將林旺從慈眉善目的「爺爺」形象解放,還原其一生的李如青《最後的戰象:大兵林旺三部曲》;或是記錄了在運載途中不幸摔落身亡的河馬阿河故事的《阿河AHO》,都改寫了過往圖文書中動物園的形象;又如賴馬將《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改版為《我和我家附近的流浪狗們》,亦可從中窺見社會看待動物的意識與動物處境的某些變化。當更多作品帶出這些不同的敘事面向,動物就更有可能被留在前景。
第七章「看不見的凝視:創.藝視角下的動物」則以不同於前面六章的角度,邀請作家與藝術家現身說法,讓讀者體會與動物相關的文學創作與藝術現場,需要經歷的種種挑戰,以及這些作品又如何帶給觀者思維上的衝擊與挑戰。何曼莊的《大動物園》一書,記錄了她走訪世界各地動物園的所見所思,是相關主題中少數非動物園從業人員立場,且能帶出倫理視界的作品。本文作為「番外篇」,記錄了她原本要走訪瀕臨倒閉的滿州里動物園,最終卻匆忙折返的經過;以及《大動物園》簡體版在審查制度下終究沒能問世的種種曲折。為動物發聲,無論在思想或言論層面,似乎總有各式各樣的「(政治)不正確」,而動物的命運,卻往往隱沒在這些論辯的視域之外。讀來感慨之外,更多惆悵。一如文末那句,「滿州里的那頭大象,被我看到也好,沒看到也好,牠都一直在那裡」。至於羅晟文,則分享了他這幾年來的藝術創作,以走訪各動物園拍攝北極熊圈養狀態的《白熊計畫》為起點,他的創意與關懷不斷拓展:嘗試用撿拾鵝毛的方式,製作一件真正的「人道」羽絨;戴著超聲波轉換器體驗動物世界所聽到的人類噪音;以撈捕黃鰭鮪魚的電玩置入過漁議題;以密室逃脫的形式,置入「設身處地」想像鰻魚生命經歷的遊戲體驗……讓我們看見當代藝術在反思人類世的處境時,所具有的巨大潛力。

貨號: 9789570864427 分類: , ,
推薦序(節錄)/當我們被凝視/柯裕棻

《成為人以外的》這本專書有系統地整理了臺灣文學、藝術和社會議題裡的動物群像,書中收錄的文章讓我們看見社會與動物對應而生的文化型態。這本書指向一個開放的、跨物種對話的未來。這樣的態度是一種生命的「再啟蒙」——並不是與自然分離的那種啟蒙,而是重新看見自然,試圖轉向自然,明白自然和生物不是文化與文明的對立面,更不是工具。書中點明現代生活幽暗角落的生命議題,使我們理解生命的困境從來不僅限於人類。作家們也直言了現代文明難以啟齒的真相:動物的絕境是人類中心主義的後果。這本書的進步在於它向內自省,清理並展開語言以外的、人以外的可能性。
我想起了如鯁在喉的一件往事。
多年前我從烏石港搭船到外海看鯨豚,那時這種觀光行程才剛發展,船家和遊客都不多。做法也很簡樸,船慢慢開到海中央,熄火靜待。還沒駛到定點全部的人都已經暈船,大家靠著船舷乾嘔。過了非常久,有人開始不耐,一大群海豚就銀光閃閃地來了。他們璀璨飛馳像流星炸裂,大家震撼得不自覺歡呼起來。
船尾隨他們一陣子,魚群就游遠了。這時一隻海豚從正下方的水底浮上來。他在看我們,每個人都覺得他在看我們,他迴游幾次都沒走。有人說:「他怎麼這麼親人,被抓到怎麼辦,海豚是可以吃的吧?」眾人尷尬。另一個人對著海豚說:「快走快走!不要再靠近人類,離我們遠一點。」這一船的人好像忽然體悟了一隻海豚的前景有多少危厄,沒有人再開口讚嘆,只是靜靜拍照。
這個沉默的瞬間彷彿是人的懺悔。忽然有這一刻的覺察是因為海豚用清澈的目光凝視我們,我們感知並回應了他的凝視,那一刻彼此是平等的生靈。但我們歡樂俯瞰,以他為娛,而且知道未來某處的人類可能殺死他。我們也因此感知自己是人類整體的一部分,從而恐懼並承擔一部分人類的共業。我們的情感從自身位移到海豚,又從海豚折返至整體人類物種,這種未曾經驗的流動與溝通引發當下五味雜陳的情緒,快樂、心痛和羞愧。
然後,有人說:「掃興,我們可是出來玩的。」
他也許認為必須為這無以名狀的、共喜共哀的魔幻時刻除魅。這句話拒斥原本的共感,將我們打回人的狀態,而且太過於人了——陷在實用價值和異化中無所作為,沒有任何拓展或創新的可能。確實我們一時的哀感與同情不能挽救動物在人類中心主義裡經常遭逢的淒慘命運:成為食物、工具或玩具。
我很想嗆他,但也說不出什麼。我發現自己並不因為多了一些哀戚之情就高尚多少。
就在同一時期,我還參加一支野外生活營隊。那其實是給都市人消磨周末的課程,學一些簡單的搭帳棚、生火和植物小常識,結訓認證是在野外露營並逐項完成各種要求。小組成員互相幫忙撐過測驗,下午休息時大家各自散坐樹蔭下練習結繩,一位學員忽然壓低聲音,要我們看向她後方。
有一隻鹿在遠遠的樹叢裡。日光影影綽綽灑過林葉,不仔細還真看不出來。帶隊的教練輕聲說:「慢慢的,把你的動作變小,變小,人也變小。」這些話像咒語似的,使我們又喜悅,又安靜微小,那隻鹿大概看了我們十幾秒,不知被遠方的什麼驚動,忽地跑了。在那十幾秒的靜默裡,整座森林的聲響湧現,風和草葉、蟲鳥振翅,還有我們的呼吸。我們變小了之後天地就清清楚楚。
我因為離得很遠,只隱約看見鹿的輪廓。最靠近鹿的那位學員整天都處於狂喜狀態,彷彿她發現的不是一隻鹿而是一個天使。有人笑說:「如果是一頭熊你怎麼辦呢?」發現鹿的學員賭氣說:「那我也許會真正明白鹿的感覺。」教練笑說:「喔不!如果是熊就麻煩了,熊鈴還是要記得帶。」
這時我們已經明白體驗自然並不容易。不論樹叢裡的凝視來自鹿或是熊,真的將自己的行蹤變小的方法唯有撤退。

貨號: 9789570864427 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