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路151號:文學三角湧

NT$260 NT$205

出版日期:2015-09-22
作者:王聰威 等
印刷:彩色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200
開數:25開(高21×寬14.8cm)
EAN:9789860459258

已售完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三峽,總給人一種獨特、悠閒、古典之感。104年6月,國立臺北大學以「人文三鶯:漫步北大」為題,邀請十五位臺灣當代作家來到三峽地區進行兩天一夜的人文之旅,透過諸位作家的生花妙筆,傳遞三峽獨一無二的新北市風土民情。

十五位作家行旅三峽的記述盡收在《大學路151號:文學三角湧》。書名乍看之下或許讓人有些摸不著頭緒,其實,大學路151號是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校址,三角湧則源自三峽的舊名,因地處大漢溪、三峽河、橫溪三河匯流之口而得名。

《大學路151號:文學三角湧》係由國立臺北大學與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出版,特別選用前輩畫家李梅樹的四幅三峽主題畫作作為雙書衣,資深插畫家林崇漢、青年創作者陳若瑋的封面與內頁插畫並列,希望藉由本書的出版,能讓更多人親近三峽這個地靈人傑的好所在,碰撞出更多精彩的火花;本書由《聯合文學》總編輯亦為年輕小說家王聰威領隊踏察,資深散文作家凌拂老師和三峽極有淵源,兒童文學作家鄭如晴女士,作家平路、苦苓、晃遊散文作家舒國治,2013年臺灣文學獎散文金典得主林文義先生與曾郁雯伉儷、鍾文音、林黛嫚教授、宜蘭散文作家吳敏顯、茶文達人池宗憲與詹立群、新銳小說作家神小風、攝影和文字紀實者陳文發先生亦拍亦寫而相對發表。除走覽國立臺北大學外,也參觀李梅樹紀念館,由李景暘、李景光、李景文三兄弟為文人雅士介紹前輩藝術家李梅樹畫作中的三鶯人文地景;造訪三峽老街、藍染工坊、沐浴大板根森林、品茗熊空茶園與大寮茶博館……。

話說三峽風光在「大學路151號:文學三角湧」;深深沉浸在小鎮豐沛的人文意象及藝術氣息,自然景致富饒多變,無不讓人流連忘返,特以此書為紀實人文地景,譜出美麗的樂章。

※ 作者
王聰威、平 路、池宗憲、吳敏顯、林文義、林黛嫚、苦 苓、凌 拂、神小風、陳文發、曾郁雯、舒國治、詹立群、鄭如晴、鍾文音

◎ 作者簡介及內文選摘(節錄)

‧林文義
作家。臺北市人。少時追隨小說、漫畫名家李費蒙(牛哥)先生習繪,早年曾出版漫畫集6冊,後專注於文學。曾任《自立副刊》主編、廣播與電視節目主持人、時政評論員,現專事寫作。著有散文集:《歡愛》、《迷走尋路》、《邊境之書》、《歲時紀》等。短篇小說集:《鮭魚的故鄉》、《革命家的夜間生活》、《妳的威尼斯》3冊。長篇小說集:《北風之南》、《藍眼睛》、《流旅》3冊。詩集:《旅人與戀人》、《顏色的抵抗》2冊。主編:《九十六年散文選》等書。2011年6月出版大散文《遺事八帖》,榮獲2012臺灣文學獎圖書類散文金典獎,2014年吳三連文學獎。

默言以畫,慈悲面人
終於是不渝的相信
你知悉那朦霧的從前
北插天山煙雲的深處
歲月啊,年華哦,回眸
早己死寂地絕決沉靜了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林文義〈畫紀三角湧──詩想:李梅樹先生〉

‧平路
知名小說家、專欄作家。生於臺灣高雄市。本名路平,臺灣大學心理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數理統計系碩士。曾在美國郵政處擔任統計分析師、《中國時報》主筆、駐美特派記者與《美洲時報周刊》主筆、《中時晚報》副刊主任、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曾任教於臺灣大學新聞所、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所。獲有獎項聯合報小說首獎、時報文學獎首屆劇本首獎等。著有長篇小說《行道天涯》、《何日君再來》、《東方之東》、《婆娑之島》,小說集《紅塵五注》、《我凝視》、《椿哥》、《百齡箋》、《凝脂溫泉》、《禁書啟示錄》、《東方之東》,散文集《浪漫不浪漫》、《讀心之書》、《香港已成往事》、《蒙妮卡日記》等。

在我眼裡最有趣的是,眼前比手畫腳講解的老先生與照片中的穿吊帶褲小男孩何其酷似!灰白的小平頭底下,八十年過去,依然是天真、不講理、帶點蠻橫的小屁孩神情。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平路〈三峽即景〉

‧池宗憲
資深編輯、作者。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銘傳大學EMBA畢業。現為茶人雅興電子報總編輯,曾任人間福報新聞總監、大成報編輯部總編輯、聯合報專欄組記者、聯合月刊主編、自立晚報記者及組長。曾獲金鼎獎、曾虛白新聞公共服務獎、吳舜文新聞獎及金橋獎。著作有茶書《杭州‧龍井》、《我的烏龍茶》、《烏龍茶》、《普洱茶》、《包種茶》、《武夷茶》、《鐵觀音》。茶器《茶杯‧美的開始》、《選好壺,泡好茶》、《銀器掇香》、《珍錫茗緣》。人文《走進中國茶的世界》、《我的第一本泡茶專書》、《一杯茶的生活哲學》、《貴德街史》、《臺灣茶街》、《想茶‧茶想》、《尋味.中國茶》。

唐季珊就像白先勇筆下的臺北人,曾經在上海灘芳華無限的褪去,身懷綠茶的芬芳,促成臺灣綠茶在歷史偶然中現身。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池宗憲〈三峽百年茶香〉

‧吳敏顯
作家。宜蘭人。曾任宜蘭高中教師、宜蘭社區大學講師、聯合報萬象版主編及宜蘭縣召集人、宜蘭縣文獻委員會委員。著有散文集《靈秀之鄉》《青草地》《與河對話》《逃匿者的天空》《老宜蘭的腳印》《老宜蘭的版圖》《宜蘭河的故事》《我的平原》《山海都到面前來》,小說集《沒鼻牛》《三角潭的水鬼》等。作品曾獲選入國立編譯館國中選修國文教師手冊,北區五專聯招國文科試題,中正大學語文研究所試題,全國語文競賽國中組朗讀篇目,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國文科題本,宜蘭縣政府《鄉土語言教材》;以及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中國現代文學年選,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台灣當代散文精選,台灣藝術散文選,中國當代散文大展,年度散文選、小說選、詩選等。

自救之道,只能學人們勤練氣功、甩手功、蛤蟆功、蹲馬步,拚老命穩住下盤。於是在樹下形成板根,宛如樹木長了大腳丫,然後拚命伸出腳掌、張開腳趾,時時刻刻與腳下土地拔河。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吳敏顯〈三峽四疊〉

‧林黛嫚
作家。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世新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曾任中央日報副刊主編、人間福報藝文總監、三民書局副總編輯、東華大學駐校作家,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文藝協會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等。著有《本城女子》、《時光迷宮》、《你道別了嗎》三本散文集,《間愛孤雲》、《閒夢已遠》、《今世精靈》、《平安》、《林黛嫚短篇小說選》、《粉紅色男孩》等長短篇小說集。另編有《中副五十年精選》、《台灣現代文選小說卷》、爾雅版年度小說選《復活》等。散文及小說作品都曾多次入選年度散文選、年度小說選及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散文卷、小說卷。現在大學教授臺灣現當代文學及寫作課程。

那是最後一次吧,最後一次一家五口來滿月圓。原來重遊是為了再一次經臨那生命中值得回味的時光。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林黛嫚〈重遊〉

‧苦苓
作家。本名王裕仁,祖籍熱河,宜蘭出生,新竹中學、臺大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學教師、雜誌編輯、廣播電視主持人,獲時報文學獎散文獎、聯合報文學獎小說獎,《中外文學》現代詩獎及吳濁流文學獎,著作五十餘種,暢銷逾百萬冊。現為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志工,沉潛八年,驚豔於天地萬物超乎想像的各種生命形式,遂提筆書寫自然,其旅遊及生態作品散見部落格「苦苓好好玩」。近年作品《苦苓與瓦幸的魔法森林》、《苦苓的森林祕語》、《我在離離離島的日子》、《哦NO!不要跟我去旅行》。

自然林裡物種繁多,諸樣並存,四時不斷,皆有糧食,所以你總能聽見許多鳥叫,總能聆賞各種蟲鳴,這個有著各種樂手的山林樂隊,總是不斷的為你演奏出動聽的自然曲目。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苦苓〈大板根、大板根〉

‧凌拂
作家。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教職,現已退休,專事寫作。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時報開卷好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洪建全兒童文學獎。代表作有:《食野之苹》、《有一棵植物叫龍葵》、《帶不走的小蝸牛》、《無尾鳳蝶的生日》、《五月木棉飛》、《世人只有一隻眼》、《與荒野相遇》、《臺灣的森林》、《畫字》、《天上的魚與木棉》、《學校一百歲》、《山‧城草木疏:綠活筆記》等。

最美的一枝赭紅報歲在我心中,廣陵可成絕響,花事的時空變易於我亦然也成絕響。我自山中蒙童小兒手上,一枝花裡感出清野映現的空幻與虛寂。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凌拂〈回首向來路〉

‧神小風
本名許俐葳。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組、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曾任耕莘青年寫作會總幹事。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等。且以〈親愛的林宥嘉〉獲三十二屆時報文學獎散文組評審獎,〈上鎖的箱子〉獲九十六年度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特優,並分別入選《98年散文選》及《96年小說選》。寫小說、散文、漫畫評論,有時還有劇本。著有小說《背對背活下去》與《少女核》。

我們喜歡到遠處發呆放空,嘴裡說著想放鬆想緩慢過生活,卻吝於給眼前事物再多一點的時間,一個剛出社會的上班族,能出門的日子就這麼多,分大餅似的這掰一塊那分一塊,一年就結束了。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神小風〈日間遠足〉

‧陳文發
攝影家。出生於臺北市。曾任職演出事務之工作,後從事商業攝影,曾任《創世紀詩刊》、《自由副刊》、《中央副刊》、《聯合文學》、《文訊》等文學副刊、雜誌的特約攝影,並出版攝影集與舉辦攝影展。2000年「風華再現――向臺灣前輩作家致敬」拍攝計畫,獲國家文藝基金會補助,曾拍攝一系列「臺灣詩人群像」等作品。曾獲「城市百年攝影」銀牌、「劉其偉肖像攝影」徵件首獎。著作《臺灣文學花園》、《作家的書房》等。

在廟正大門前,他停下腳步,問我們這對獅子,跟一般廟裡的獅子有何不同?他說腳下有小獅子的母獅,跟公獅的嘴巴是同樣張開的,代表著男女平等,李梅樹把他的思想都灌注在每處精工設計的細節裡。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陳文發〈三峽的一些聯想〉

‧曾郁雯
作家、珠寶設計師。臺大歷史系畢業,為美國寶石學院之研究寶石專家(G.I.A-G.G)。 曾為《皇冠》、《中華日報》、《人間福報》、《珠寶之星》、《珠寶世界》等執筆撰寫專欄,文章散見《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亦曾主持臺視《火線聊天室》、寶島新聲《幸福進行曲》、中央廣播電臺《郁見幸福》等節目。曾獲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提名、入圍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著有《珠寶,女人最好的朋友》、《就是愛珠寶》、《戲夢人生》、《光影紀行》、《京都之心》、《和風旅人》、《綺麗京都》等。

我想跟親愛的女兒說,希望有一天你們會明白,為人子女總希望父母永遠不要變老,永遠健在的心情,就像回到家永遠有壺熱茶或菜飯等著,僅僅這樣就已經足夠。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曾郁雯〈女兒書〉

‧舒國治
作家。出生於臺北。原籍浙江。是六○年代在西洋電影與搖滾樂薰陶下成長的半城半鄉少年。七○年代初,原習電影,後注心思於文學,曾以短篇小說〈村人遇難記〉備受文壇矚目。1983至1990,七年浪跡美國,此後所寫,多及旅行,自謂是少年貪玩、叛逆的不加壓抑之延伸。而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簡淡中深富雅韻,論者咸認與他的清簡度日有關。常人忽略的清苦生活之美,最受他無盡窺探與詠頌。著有《理想的下午》、《門外漢的京都》、《流浪集》、《臺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臺灣重遊》、《讀金庸偶得》、《水城臺北》、《宜蘭一瞥》、《台北游藝》等書。

三峽的老街,甚至可當它是一個精神的象徵。譬似你是一逕自鳶山上遙遙的俯瞰它,它一層層的紅瓦屋頂此起彼落,依稀收於你眼下,是一個溫潤家園的意指。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舒國治〈三峽的遊法〉

‧詹立群
作家。臺大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自由時報》編輯編譯。現任《藝術家》專欄作家。

三峽茗茶廣告的偶然,或已被人淡忘,但用這個廣告的圖案,卻成為三峽老街的鐵溝蓋,正呼喚著遊人的偶遇。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詹立群〈茶花地景.心底鳴泉〉

‧鄭如晴
作家。本名鄭美智。德國慕尼黑歌德學院畢業,德國慕尼黑翻譯學院研修,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歷任德國《僑報》主編、《國語日報》語文中心教師及副刊主編、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執行長、中華文化雙周報副總編輯。現任臺灣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人文組兼任講師,並專業寫作。曾獲第一屆「好書大家讀」推薦獎、救國團大專小說創作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行政院文建會臺灣文學獎、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著有長篇小說《沸點》、《生死十二天》、中篇小說《少年鼓王》、散文《散步到奧地利》、《再見外婆灣》、《和女兒談戀愛》、《關於愛,我們還不完美》等。

這個美術館對整個三峽的影響,應該勝過諸多產業。最終我們會發現,美產生的情趣,在物我之間往復廻流,令人愉悅;讓人體會出藝術的價值,也培養出自己的眼界。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鄭如晴〈北大書寫〉

‧鍾文音
作家。淡江大學大傳系畢業,曾赴紐約視覺藝術聯盟習油畫創作兩年。現專職創作,以小說和散文為主,兼擅攝影,並以繪畫修身。近年持續寫作不輟,已出版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及散文集多部,質量兼具、創作勃發。被譽為九○年代後期崛起之優秀小說家,曾獲中國時報、聯合報等十多項全國重要文學獎。長篇小說《女島紀行》已出版英譯本,《豔歌行》、《短歌行》各獲臺灣文學館補助出版英文及日文版譯本。著作有《美麗的苦痛》、《中途情書》、《孤獨的房間》、《百年物語1:豔歌行》、《三城三戀》、《少女老樣子》、《大文豪與冰淇淋》、《慈悲情人》、《短歌行》、《傷歌行》、《暗室微光》、《一天兩個人》等。

當一個旅人用著懷念的角度來遊走一個地方時,意味著時間的遞嬗儼然產生了流變,質變。某些部分三峽是不變的,像祖師廟,像李梅樹的畫作,像山林的風,傍溪的樹。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鍾文音〈在藍染的海洋裡回憶〉

‧王聰威
雜誌人與小說家。臺大哲學系、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曾任臺灣《明報周刊》副總編輯、marie claire執行副總編輯、FHM副總編輯,現任《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曾獲巫永福文學大獎、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法蘭克福國際書展選書、臺北國際書展大獎決選、臺灣文學獎金典獎入圍、宗教文學獎、臺灣文學獎、打狗文學獎、棒球小說獎、金鼎獎最佳主編入圍等。著有《編輯樣》、《作家日常》、《師身》、《戀人曾經飛過》、《濱線女兒──哈瑪星思戀起》、《複島》、《稍縱即逝的印象》、《中山北路行七擺》、《臺北不在場證明事件簿》等。

就在我和臺北大學邀請而來的眾多作家前輩,一同散步於三峽的清風樹影之間,漫無目的地閒談時,像是巨鯨掃過心底的沉船遺物,混濁水色褪去,我緩慢地想起這件事,才記起原來已經有十年這麼久了……
――節錄自《大學路151號》王聰威〈時光隧道〉

〈插畫家〉
‧林崇漢
出生於台灣高雄旗山。從事美術教育十數年。現任聯合報顧問。1967年獲得師大藝術系57級畢業展圖畫第二名、油畫第二名。1983年獲得中華民國畫學會金爵獎。曾獲邀「中國現代畫家聯展」、「台灣省立美術館開館展覽」、「浙江杭州:國際華人畫家人物畫展」及多次插畫、油畫個展。著有《中國近代繪畫史》、《西洋神話故事》、《中國預言之謎》、《夢的使者》等著作。

〈插畫家〉
陳若瑋(喇賽xxoo)
插畫家。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大四生,從高中時代開始就熱愛插畫,擅長以人物素描呈現各式社會樣貌及故事包裝,目前喇賽xxoo粉絲專頁粉絲人數已突破一萬八千人,曾參與三峽在地農特產人物設計、「北大想像」展覽、地方媒體《三峽客》刊物插畫,短期目標為繼續認真經營自有粉絲專頁作品及協助更多需要插畫創作的單位服務,未來正朝向專職插畫家為台灣各界創造更多的繪畫樂趣。

貨號: 9789860459258 分類: , ,
作者:王聰威 等

貨號: 9789860459258 分類: , ,

鳶鳥振翅,許三峽一個未來◎國立臺北大學 何志欽校長

吟遊詩人
畫紀三角湧──詩想:李梅樹先生◎林文義

作家巡禮
三峽即景◎平路
三峽百年茶香◎池宗憲
三峽四疊◎吳敏顯
重遊◎林黛嫚
大板根、大板根◎苦苓
回首向來路◎凌拂
日間遠足◎神小風
三峽的一些聯想◎陳文發
女兒書◎曾郁雯
三峽的遊法◎舒國治
茶花地景.心底鳴泉◎詹立群
北大書寫── 在文化藝術的流風中◎鄭如晴
在藍染的海洋裡回憶◎鍾文音

編者記趣
時光隧道◎王聰威

采風路
鳶山下的菁與藍

貨號: 9789860459258 分類: , ,
鳶鳥振翅,許三峽一個未來/臺北大學 何志欽校長

三峽舊稱「三角湧」,處於三河的匯流之口因而得名,也是新北市地景中之驛亭,曾經以茶葉、木材、樟腦、磚窯、煤之產銷聞名,日治時期改名為三峽沿用至今。
三峽坐擁人文薈萃,文風鼎盛並以不敗的自然山水吟唱著青春和歲月交織的歌詩,遠山眺望有鳶山、老街和祖師廟、李梅樹紀念館等,為三峽在塵囂之外,營造一派悠閒與清幽之境。

城市男女與愛好雅興者因便利之捷運與大眾交通工具,今在急速開發中的大學城又有一新景象,亦使得臺北大學能夠與三峽校區師生及在地社區,譜出三鶯人文藝術之美。

民國103與104年的5、6月,本校也與李梅樹紀念館合辦「梅好時光──李梅樹先生與當代藝術家」校園聯展活動,在本校圖書館二樓藝文展覽室及戶外場地,展出李梅樹先生與當代藝術家逾百件作品。這些活動豐富展現了本校與三峽本地居民、文教機構的良好關係,以及真心關懷土地的真誠。有先人在此打拚的生活軌跡,日漸積累成我們無形的文化資產,更應妥善加以保存與傳承。如果任其隨著時間磨損消逝,我們將沒有可以依憑的文化根基。因此,我也期許在將來,臺北大學能夠參與更多三峽在地文化藝術的活動,結合全校師生的專業與創意,並適時引入外部資源,活化在地文化的發展。

民國104年6月,本校以「人文三鶯;書寫北大」行旅文學出版與展覽計畫為主題與聯經出版公司合作,邀請15位臺灣知名專業作家走踏三峽人文美景,由聯合文學雜誌總編輯亦是年輕小說家王聰威領軍,三鶯地區一時文薈雲集,為在地增添不少光彩。其中凌拂女士曾任三峽有木國小老師,鄭如晴女士的千金則為本校法律系傑出校友張鈞甯,與本校極有淵源。作家平路、苦苓、舒國治和臺灣文學獎散文金典得主林文義與曾郁雯伉儷、文采和繪畫才藝兼備的作家鍾文音、新任淡江大學教授林黛嫚、宜蘭籍散文作家吳敏顯、曾任媒體現為茶文達人池宗憲與詹立群、神小風、攝影和文字紀實者陳文發先生(《臺灣文學花園》作者)、另有李梅樹紀念館李氏三兄弟特別為作家群介紹畫中之三峽美景和人物故事。當日以臺北大學走訪,參觀李梅樹紀念館、三峽老街、藍染手工體驗、大板根森林、大寮茶博館等都是此行的景點,每位作家更針對觸動人文地理之處,各自撰寫或拍攝精采的文字與照片。如今這些圖文即將集結付梓,志欽身為臺北大學校長,能為這本珠玉小集寫序,實感榮幸。也希望此書的出版,能讓更多人對三峽之美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臺北大學的校徽即是以鳶山發想設計,結合「鳶鳥」與「北」兩種意象,在鳶鳥振翅高飛之同時,仍不忘深耕新北。我們臺北大學的全體師生,期許以自身的熱忱,努力讓代表三峽的鳶鳥,飛翔出長遠的未來。

貨號: 9789860459258 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