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大學生無意間闖入「天籟村」,探索地震過後殘破不堪的村落時,巧遇了從城市搬回來故鄉的老先生。老先生為兩位大學生導覽這個村莊曾經有過的美好,也介紹教堂鐘聲過去是如何聯繫著村民的作息與情感。而就在兩位大學生離開天籟村的途中,他們聽到了往日的鐘聲再度響起……
李家同在《鐘聲又再響起》中以淺白流暢的文字,提出對環境保育與人性關懷的警示。
作者序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遺憾:某些事情演變成不可收拾、某些傷害無可挽回,全怪自己沒有適時伸出援手?你並非鐵石心腸,也不願結果如此,只是因為不了解狀況或當時瑣事纏身,疏忽了關心的人。懊惱之餘,也許你會想:假如有人能夠事先提醒我一下,那該多好?
《鐘聲又再響起》這個故事裡,讓老先生朝思暮想的鐘聲,便是這樣的作用。它提醒著村民街坊鄰居發生的事,它串起大家的愛心發送給需要的人。這樣的鐘聲並非天籟村獨有,過去在台灣農村,里長靠著一支高立的喇叭放送廣播,吆喝著幫忙找小孩、通知大家緊急救火等等,同樣也是另一種維繫著村民情感的「鐘聲」。
現代社會的人們愈來愈少噓寒問暖,常常左鄰右舍發生了什麼事都不清楚。與其消極地歸因於人情淡薄,我倒寧可相信是大家太被動了。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扮演一座鐘,喚醒別人沉默的心靈,請大家把愛心轉化成善行,讓需要的人及時獲得慰藉。不用擔心自己是否太多管閒事,對於那些因此得到幫助的人,你的一聲提醒可是何等美妙的天籟之音哪!
繪者序
第一次畫繪本就能用自己的畫筆詮釋李教授的作品,感到非常榮幸,也很小心翼翼,思索著要如何貼切地將故事的精神呈現出來。
讀完故事後,心裡決定要用橘色調,對我而言,這是個充滿陽光溫度的故事,希望讀者在看這本書的時候,能夠感覺自己可以從書裡,掬一手心的溫暖,讓這股暖流慢慢地流入心窩。
李教授在《鐘聲又再響起》這個故事中,把我們帶入一個回憶的空間,讓我們靜下心來思考--生活的環境正在劇變,人們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但是人與人的距離卻越來越遠,這個世界越來越熱,我們的心卻越來越冷。
大學時,我跟著慈濟到新光國小拍攝志工們義診的過程。路途非常遙遠,車程來回將近十個小時,我身邊坐著一位年輕的牙醫,他沿途暈車嘔吐,十個小時裡有八個小時處在無法清醒的狀態。他不是慈濟人,只是想到山上替原住民部落的孩子們盡一份心力,精神十分令人感動。
新光小學有個很美的別名:雲端上的小學。那裡的孩子很單純天真,我帶著相機混進他們之間吆喝,孩子們搶著說學校圍牆上圖片的故事,然後沾著鼻涕的手,搶著要借我的相機,從觀景窗看一下他們自己的世界。至今,那些孩子的樣貌還清晰的在我腦海裡,我當時給他們的只有幾個小時的陪伴玩樂。
對人付出與關懷是需要學習的。常常我們覺得自己很渺小,做多做少無所謂。如果我能夠用畫傳達一點點心意、一點點感動,對我而言,就是這個作品最初也是最終的理想。
故事原文
我和阿杰都是暨南大學的學生,我們來到了這個學校以後,發現附近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可以去遊山玩水,一到週末,我和阿杰就到埔里附近去玩,第一年,我們只有腳踏車,第二年,我們都有了機車,出遊的範圍就越來越廣了。
有一天,我們來到了一個叫做倒影村的地方,忽然看到一個殘破的路標,路標指的地方是天籟村,現在是民國一百五十年,天籟村已經是被政府宣佈永遠歸還給大自然了。我們都知道,過去天籟村是有人住的,可是一次大地震震鬆了那裡的土質,以後每逢颱風或豪雨,就會有大規模的山崩和土石流災害,居民也就陸陸續續地搬離這個地方,三年前,最後一批居民離開了這個村,政府就宣佈天籟村不能再有人住了。政府切斷了水電,也在道路上設置了路障,從此天籟村就沒有人住了。
就因為那裡沒有人住,我和阿杰卻更想進去看看,道路雖然已經不能讓車子走,但是縣一八九號公路仍然可以步行,我們決定將機車停在一個隱密的地方,沿著一八九號道路走進去。
這條道路兩旁大樹成蔭,一邊是山,一邊是一條小溪,偶爾可以看到一些被廢棄的房屋,這些房屋外面都長滿了綠色的爬藤,有些園子裡還可以看到當年人坐的椅子,有一次我們還看到了一輛生了鏽的機車。
現在回想起來,我們不懂我們為什麼膽子這麼大,走了一個半小時,一個人也看不到,連一隻狗都沒有看到,倒是看到了各種的鳥,也看到了不少野兔,阿杰聲稱他驚鴻一瞥地看到一頭山豬。
走了二個小時,我們終於到了天籟村,顯然,這裡曾經熱鬧過,我們看到派出所、衛生所、一些小店、一所小學、一些住家和一座教堂,我和阿杰這時才感到一點不安。看到這些倒坍的房屋,又看不到一個人影,總使我們兩個人想到一些科幻電影裡的情節。當然我們兩個都不願意講,我們強顏歡笑地四處看看,也拿了照相機照了一些相片。
在我們要打道回府的時候,忽然看到一間屋子裡居然有一位老先生住在裡面,這位老伯伯衣服很整齊,頭髮梳得很好,鬍子也刮得很乾淨,他看到我們,極為高興,因為他已經好久沒有見到人了。
老先生是電機工程師退休的,他說他小的時候生長在這裡,國中一年級隨著父母到了台北,從此揮別了這個鄉下,在台北落地生根,他的學業很順利,進入電機系,做了一輩子有關電機的工作,家庭也很美滿。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在美國,一個兒子在大陸,兩個人都全心全意地發展事業,無法常常和他見面,他的老伴在兩年前去世,大約一個月以前,他忽發奇想,找人將這裡的舊房子整修了一下,又回到這裡來住了。
老先生帶我們四處去張望,他顯然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嚮往不已,他告訴我,他永遠也忘不了那所小學,這所小學雖然有些改變,但改變得不大,現在當然是雜草叢生,但是房舍仍在。大多數的小學校舍都很制式化,但這座校舍卻很雅,牆壁是磨石子的,每根柱子都嵌入紅色的石子,一望就想起原住民的藝術。老伯伯告訴我們這是大地震以後的建築,特別美。
我們走到了那座教堂,教堂是紅磚造的,教堂外面有一個很高的架子,架子上有一座鐘,我和阿杰大喜過望,搶著去搖動繩子來敲鐘,鐘聲清脆無比,而且好像可以傳得好遠,這種在山谷中打鐘的動作,僅僅在夢裡夢到過,我和阿杰都為了能夠敲鐘而興奮不已。
老伯伯告訴我們,這座鐘過去是不能亂打的,因為當年,這座鐘是用來傳遞信息的,有人生孩子,鐘敲十下,有人去世,鐘敲十二下,有人生重病,快去世了,鐘敲十七下,意思是大家應該為他的靈魂祈禱。鐘敲八下,大概是叫大家來開會,鐘敲十一下,是叫大家來望彌撒,至於每天黃昏的時候,鐘聲是要大家靜下心來晚禱。
老伯伯小時候對鐘聲沒有什麼感覺,只覺得好玩,他記得有一次晚上鐘聲響了,他的媽媽聽了鐘聲以後,就走到村子裡一戶人家去,因為她知道有一位老太太要去世了。她必須去安慰老太太的家人。
可是他離開這個村子以後,卻又懷念這個鐘聲了,因為鐘聲代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懷。
在這個村子裡,誰都認識誰,所謂雞犬相聞也。村民們相互分享大家的喜樂,也分擔大家的憂傷。他在台北,住在一個公寓,隔壁住的是誰,他常常弄不清楚。鄰居搬走了,他也不知道。這麼多年來,他一直懷念著這個鐘聲,因為鐘聲代表一個互相關懷的社會。他說他曾經感覺過互相關懷的滋味,老了以後,越發懷念這種感覺。
我和阿杰不約而同地告訴老伯伯,我們知道如何進來,我們以後有空,一定會再來看看他的,老伯伯卻說他可能在短期內要離開了。太陽快下山,老伯伯催我們離開。他說我們必須在天黑之前走回倒影村,他說萬一迷路,就沿著河往低處走,一定會走回文明的。我們只好走了。走了約十分鐘以後,忽然鐘聲又再響起,這次我們數了一下,鐘聲一共是十七下,我們都記得,這表示有人病重,已經快去世了。阿杰說,怪不得老伯伯說他快離開了。所謂落葉歸根也。
我們兩個人,大概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代表著互相關懷的鐘聲。前些日子,有一位同學出了車禍,我們一起去醫院看他,有好一陣子,他都在昏迷之中,我們平時嘻嘻哈哈的同學們,現在都很擔心地等著他醒過來。阿杰和我都在場,他悄悄地問我一句話:「老李,你有沒有聽到鐘聲又響起了。」我告訴他,我也聽到了。事實上,我們都發現,只要我們關懷別人,天籟村的鐘聲就會響起。
我們曾經又去倒影村一次,但我們找不到天籟村的入口了,雖然天籟村永遠消失了,但我和阿杰卻一直常常聽到那裡的鐘聲,因為我們知道天籟村鐘聲深刻而特殊的意義。
延伸閱讀
李家同故事繪本,《車票》
李家同故事繪本,《蘋果》
李家同故事繪本,《太陽下山,回頭看》
李家同故事繪本,《山谷裡的丁香花》
李家同故事繪本,《三個孩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