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品社會是培養出來的!
自《黃崑巖談教養》一書出版後,黃崑巖就成了「教養的代言人」
在《黃崑巖談有品社會》,他再度從家庭教育、大學教育、醫學教育,乃至中、美、英社會及日常生活來談有教養的社會,不僅借鏡國外良好的典範,也從文化、教育制度上的不同分析國內外教養的差異,希望我國的教養水準能更為提升
回憶錄自傳出版不久以後,聯經出版公司的發行人林載爵先生,主編林芳瑜女士聯袂來我家裡,坐在一起從南談到北,也從天談到地,當然也談到我的《談教養》,就自然觸及該書銷售的實情。林先生及林女士異口同聲地說我為何不寫《談教養二》一書?這事就此打斷,以後沒有再提。
等他們都走了,在空蕩蕩的家中一個人想起他們的建議,這本書的概念油然浮現。說實話,龍應台女土曾經打了一通電話,告訴我我的名字和教養兩個字連在一起了。龍女士打電話來以前,胡忠信先生也在台灣的電視說,黃某某是位醫生又是教養的教父,現在胡志強的案件爆發了,他為什麼不講話?但當時我人在美國加州,答不上話。這兩個人都配得上稱為名嘴,兩個人都提起我的名字,可見教養兩個字已經掀起了一陣風潮。
其實,有不少高中以及大一的通識課程,舉行了《談教養》讀後感的論文比賽,高雄大學工學院的黃院長還以率團來見我當作入圍的獎品哩!
嘉義縣政府也大量訂購,為的是要送縣府同仁共讀討論。這些都促成我寫這本書,期間還蒙吳豐山先生的鼓勵,他二○○四年二月十四日曾擔任兩位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及連戰先生的電視辯論會歷史性的協調人。
本書仍以談教養為主,但從各種角度去檢視這個社會因為不重視教養而成了什麼樣子。我自從一九八二年回台之後,一直在觀察我們的社會,思辨其變化的原因。這本書選了約二十個現象是有關我們大眾教養不足的結果,加以申論。目的無外乎在喚起國人的注意,並加以改善。
書裡提到「知識分子」四個字,我主張我們早日迎合世界潮流而改稱「智識分子」。智識分子有異於知識分子,是前者在處裡問題時,除了要有以前強調的 IQ 之外,現代的智識分子更應具有情緒管理的要領。情緒管理就是英文的 EQ ,是做人的教育,是真正教育的精髓,也是近代教育成敗的關鍵。
但是誰的情緒需要管理?答案是誰的情緒都得管理,包括自己的以及周遭有來往的人。中國近代社會與西歐列強接觸的結果,自敗於西洋的船堅砲利,而提出了學以致用的口號,迄至近年。國內的教育長期在這種醬缸裡浸淫的結果,產生了畸型的教育法,國人叫做「一試定江山」,求學過程伴隨著學校老師及家長的體罰與關照,很少是不痛苦的。
美國教育部也清楚這種教育法的問題,所以有一次美國教育部的官員在訪查我們醫學系的運作時,曾經公開問過:「貴國依一試定江山的考試制度而招進醫護人員,怎能確保他或她會是個好醫生?」
前台灣駐南非末代大使陸以正曾經說過,一個社會若只強調學以致用,久了,會變得膚淺並技術化,我們社會所面對的教育問題,正是價值觀與技術化的問題。所幸國內具有慧眼的教育家已看到這問題的後果而呼籲改正,品格教育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應有的重視。
是的,追根究柢,人要有品格、要有教養,社會才會有文化以及品格內涵,住在人人盡責、利他而富於正義感的社會,就能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