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您 走進教育的桃花源
教育的最大功能就是培育優秀人才,提升競爭力,
而培育優秀人才必須強化學生的基本功。
理想的大學教育,
如何創造學生競爭力最大的加值?
21世紀的台灣大學生要具備哪些能力才有「國際競爭力」?而大學又要透過何種教育方式才能培養出競爭力?
《遠見》雜誌對企業界調查「近年來畢業生素質提升最多的學校」,元智大學在2008及2010年都名列全國第一。
元智大學提供完整的配套措施,透過英語授課、雙語校園、經典閱讀、師友計畫……等一系列獨特的教育方式,大幅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國際視野及思辨、表達與創新能力。
本書提供讀者元智教育的關鍵密碼,引領學子走進高等教育的桃花源。
作者:張錦弘
曾任職《聯合報》近27年的資深教育記者,現為自由作家。熱愛文學及寫作,就讀政大新聞系、社會所時,曾獲政大道南文學獎小說、散文首獎及全國學生文藝獎小說佳作。畢業後進《聯合報》,先後跑過警政、大學、教育部、中研院、考試院等路線,協助《聯合報》創設教育版、科學版、考公職版,並規劃相關專欄、集結出書。曾獲吳舜文新聞獎、消費者權益報導獎、資策會部落客百傑等獎項,著有《愛心發電機》、《元智密碼》等書。
推薦序一 創新突破 躍升國際/徐旭東
推薦序二 解讀元智教育密碼/劉炯朗
推薦序三 知行合一的大學教育/彭宗平
導言
密碼1 建構雙語大學 全英語教學環境
密碼2 提高英文門檻 開辦英語營
密碼3 跨領域學程 開發另類創造力
密碼4 打破藩籬 朝商管學院前進
密碼5 經典五十 拓展格局與思維
密碼6 學生加值秘訣 師友駐宿夜談
密碼7 異國當志工 在世界發現愛
密碼8 海外實習 贏在起跑點
密碼9 夢想起飛 創意突現
密碼10 綠色大學 年省兩千萬
後記 元智校友實例見證
張錦弘
二○○八年八月八日,大考放榜,錄取率創下九成七一的歷史新高,最低錄取分數則創新低。南部某學校最低錄取分數只有七點六九分,該系採計五科且國、英、數加權一倍,等於平均每科不到一分就可以進大學。
當年的招生缺額也創新高,共二十二校、一百零五系未足額錄取,缺額達四千七百八十八人,甚至有的學校科系更招不到任何學生。
同年九月,爆發全球金融海嘯,波及台灣,各公司拚命裁員、放無薪假,失業率在隔年八月飆到歷史新高的六.一三%,大專畢業生的失業率,更遠高於平均。教育部因此推動「二十二K方案」,轉介大專畢業生到企業實習,只拿兩萬兩千元月薪,連台大學生都擔心失業,也加入搶二十二K的行列。
一九八九年,全台灣只有四十一所大學校院,教育部後來全面開放新設及專科改制大學,現今全台已多達近一百六十所大學。短短二十年內,校數增為三倍多,大學密度全球第一,「滿街都是大學生」這句話,一點也不誇張。
七分就能上大學,形同宣告台灣的高等教育,已由早期錄取率只有二、三成的菁英教育,變成「只要你想讀,就有學校念」的普及教育,十二年國教還沒推動,「十六年國教」已不請自來。
但有了一張大學文憑,也因此不再是就業保證。經過金融海嘯的洗禮,國人更體悟到,想要「畢業即就業」,找到一份好工作,不能只求進大學,更要進一所能培養高度競爭力的好大學。
另一方面,在少子化效應的衝擊下,高中畢業生將逐年銳減三分之一,大學不再保證能招足學生,尤其近一、二十年創設的私立大學已面臨存亡之秋,如何培養出有競爭力的學生,不會面臨「畢業即失業」,也變成大學救亡圖存、能招到學生的關鍵。
然而,放眼二十一世紀的台灣,大學生要具備何種能力,才算有「競爭力」?而大學又要透過何種課程、訓練,才能培養出這種能力?由遠東集團創設的元智大學,其實已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有助於解答。
一九八九年創校的元智大學,在二○○六年十月獲得教育部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計畫補助每年三億元,是獲補助十二校當中唯二的私校(另一校是長庚大學)。
二○○八年Cheers雜誌公布的「一千大企業最愛大學生」調查,在近一百五十所大學中,當時創校還不滿二十年的元智高居十二名,不但贏過長庚,還超越中央、輔仁、中正大學等校。
即使遇到金融海嘯,超過九成五的元智校友,仍在畢業六個月內找到工作,領先多數公私立大學。
元智辦學成效及畢業生表現,在短短十幾年內,就普遍獲得政府及企業肯定,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本書將一一解開其中的密碼。
不過,有別於坊間其他大學出版的書籍,本書並未站在校方觀點一味「歌功頌德」,而是以學生的角度,現身說法,剖析「元智經驗」如何培養出讓學生真正受惠的核心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能力,首推培養學生的國際觀,元智除了透過部分專業科目全英語教學、大考英文設均標門檻、創設新生英語營及管院英語學士班等各種措施,提升學生英語能力、邁向雙語大學,還推動學生到大陸及東南亞等地海外實習、志工服務,藉由異國生活經驗及文化刺激,全面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在全球化時代,除了國際觀,學生還要具備跨學科的整合能力,元智結合機械系與藝術設計系開設跨領域學程,讓個性、背景完全不同的兩群學生一起上課、設計作品,激盪出全新火花;元智管理學院更破天荒取消系所編制,全院不分系招生,由學院針對業界及學生需求統整開課,讓學生自由選擇主修學程,學得更廣,也更實用。
另一方面,元智致力加強學生的通識及語文能力,首創「經典五十」課程,把閱讀中外經典當成必修學分,讓學生潛移默化,站在歷代學術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
此外,元智還創設「YeSir師友計畫」,請來曾志朗、孫越、朱樹勳等社會賢達當學生的「業師」,為學生解惑,指引人生方向;「駐宿夜談」則把宿舍當成演講廳,請來朱學恆等各領域傑出人士,閒話家常,啟發學生。
二十一世紀,也是創意決勝負、強調軟實力的時代,元智除了一連串的創意課程,更透過「圓夢計畫」,補助學生出國尋夢、追夢與圓夢,體驗更開闊的人生,從中找到未來方向。
不過,光有創意還不夠,學生有實作能力,也很重要。透過幾位元智傑出校友的現身說法,我們看到強調產學合作、專業實習的元智經驗,如何讓他們畢業後披荊斬棘,三十幾歲就創業成功或當到外商公司總經理。
最後,「環境教育」也是辦學的重要一環。元智的建築饒富特色,不但連連得獎,成為偶像劇的熱門拍攝景點,更有助涵化學生氣質、幫助學習。元智更致力推動各種節能減碳措施,年省兩千萬元,成為國內「綠色大學」的標竿。其中的關鍵密碼,翻開本書就知曉。
徐旭東 (遠東集團暨元智大學董事長)
創新突破 躍升國際
談起元智大學的成立,其實有幾個背景。首先,遠東集團徐故創辦人有庠先生─我的父親,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他不但是一位成功的「工業人」,更是熱心的「公益人」。有庠先生與其他企業家不同之處在於,他並非功成名就後才想到要做公益,而是在事業處於萌芽階段就決定回饋社會,所以遠東集團最早的公益事業足跡要追溯到一九六○年代。時至今日,集團對於公益事業的投入,早已超過新台幣五百億元,並且內生為企業文化,可以說是創辦人早年奠定好的基礎。
「元智」名稱的由來是有庠先生為了紀念他的父親─也就是我的祖父,陸續以此名諱成立了「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一九七六年)、「徐元智先生醫藥基金會」(一九七七年)與「元智工學院」(一九八九年)等公益機構。尤其興辦學校,更是創辦人念茲在茲者,因為先父名字中的「庠」字,正是古代教育機構的名稱。元智工學院成立後不負先父期待,辦學績效突出,一九九七年獲准改名為「元智大學」。比元智大學更早期,遠東集團就先成立了「亞東技術學院」與「豫章工商」,教育事業方面有很完整的規畫。醫療方面,則有「亞東醫院」與「遠東聯合診所」,以及推動科技創新的「徐有庠先生紀念基金會」,形成了遠東集團的公益體系。
平心而論,國內的教育環境不利於私立大學發展,主要是教育部主導國家教育資源的分配,分配的重心又以國立大學為主,以至於私立與國立大學之間處在不公平的競爭環境下。但國外的情形恰恰相反,第一流的高等學府往往來自私立體系,例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等,最大的差異是國外大學來自民間資源的挹注已成常態。元智雖屬國內大學後進者,但由於遠東集團長期全力支持,持續推動創新,建立獨特的教學特色,能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中脫穎而出,屢次在各項大學評比名列前茅,更獲得「國家品質獎」肯定,創校短短二十二年便躋身台灣頂尖私立大學之列。
元智的成就,得感謝歷任兩位校長:王國明校長、詹世弘校長與現任彭宗平校長,帶領學校同仁一起成長。深信元智的成功辦學經驗,必然有可以提出探討之處,藉以推動國內教育環境的突破與創新,因此催生出《元智密碼》這本書。
對於企業經營者而言,在全球化趨勢下,世界變「平」了,過去的資源障礙,包括資金、技術、設備、產品都不再是關鍵,真正影響企業競爭成敗的因素,正是優質化的人力資源,因為一切策略追根究柢都是要靠「人」去執行。很高興看到多年來元智培育出來的校友在社會上有相當優異的表現,其中也有不少人服務於遠東關係企業,都獲得主管的好評。每年我都會寫一些勉勵的話給元智畢業生,並且年年出席畢業典禮,因為我們要為國家、社會培育更多有用的人才,我衷心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元智人,在各行各業嶄露頭角。
面對未來的挑戰,元智大學幾年前就致力發展雙語教學、走向國際化的發展,這些方向都十分正確,但是腳步還要加快,因為世界變動太迅速。元智的優勢是藉著遠東集團的平台,與產業界有極佳的互動,所以可以走出學術的象牙塔,擁抱這世界的挑戰與機會。為了與世界接軌,元智大學規畫中的「藝術校園專區」,我特別邀請到全球知名的建築大師,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Dr. Santiago Calatrava)提出他在亞洲的第一件作品;未來在遠東的捐助下,專區中將有飲水思源、緬懷集團創辦人的「有庠紀念館」,還有世界一流的「表演藝術館」,元智也將在專區中成立「藝術學院」,結合建築美學__與文化內涵,透過表演藝術與資訊傳播科技,匯集台灣的創作能量,成就元智的國際化願景,提升桃園地區的建築水準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
遠東集團經歷一甲子淬鍊而出的企業文化是「誠勤樸慎」再加上「創新」,《元智密碼》就是來自對創新的執著。本書印證了元智近年來的努力與成果,期許學校能夠百尺竿頭、更上層樓,邁向亞洲私立大學典範的目標。遠東集團不走簡單的路,無畏艱辛、堅持創新,推動國際化,重視社會責任,才能在撲朔迷離、變化萬千的局勢中,大步向前,走出自己的路。相信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世人將會看到元智大學未來持續不斷的創新突破與躍升蛻變。
劉炯朗 (中央研究院院士)
解讀元智教育密碼
元智大學是一所很特別的大學,它是一所辦學很用心、企圖心很旺盛、教育成效很出色的大學。
這幾年來我有幸擔任元智大學的校董,了解它的校務運作,經由與師生的互動,我看到一群極富教育熱忱的教授,努力培養青年學子,使他們成為有熱情、有創意、有紀律、有愛心的學生。我看到他們優異的專業能力。他們很靈光,但卻又謙虛有禮。對我所接觸過的學術與行政主管,我感受到他們是一個向心力與執行力非常強的團隊,充滿使命感與責任心。因此,元智的辦學成效早已受到教育界與社會大眾的高度肯定。我雖與有榮焉,但也不免要藉此說明,元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社會上普遍有一種看法,好像現今大學生的思辨能力、表達能力與外語能力都嫌不足,國際視野有待加強,而且不擅長規畫生涯。雖然大家都看到這些問題,但卻鮮少大學提出對策、補強或提升學生這些基本能力。元智卻是一個特例,這幾年來我看到它的許多教育與輔導措施,明確地針對大學生的缺失進行導正,並且逐年深化,以真正培養具未來競爭力的人才。元智的堅持與執著,以及董事會的支持,值得感佩。
元智推行的「經典五十」閱讀計畫應屬各大學的創舉,也是學界人士津津樂道的特色。透過閱讀經典與撰寫報告及教授對談,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思辨能力,更能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進而擴大其視野。雖然許多大學都看到閱讀經典的重要性,也都提倡閱讀,但卻無法像元智制定完善的配套措施,具體落實閱讀成效。
元智大學推動的「師友計畫」也是獨具匠心。我本人也自願擔任學生的業師,與導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係。經由不定期的相處與活動,將個人的學思心得與做事經驗與學生分享,期能有助於他們的讀書、做事及生涯規畫。我也因此感受到元智學生的活潑與充滿創意。
這幾年元智大學特別朝建構為台灣第一所雙語大學做了極大的努力,從教師端、學生端以及校園端提出了許多雙語化的措施,積極提升英語授課的比例與品質,期能培育具英語溝通能力及國際視野的學生,以提高學生的國際競爭力。這樣的企圖與遠見,足以讓元智大學與其他大學建立明顯的區隔。
我尤其感佩元智大學對管理教育所做的大膽創新與突破。有鑑於管理學科的跨域性,元智大學投入極大的人力與時間,改變管理學院的組織,取消所有的系所,師生均直屬學院。學院設置各式學程供學生選讀,而教師則依研究專長組成學群,進行研究整合,這的確是國外最典型的商管專業學院運作模式。國內各大學因受限於教師的本位主義,很難打破系所的藩籬,讓師生各得其所,充分發揮教學與研究的能量,俾學生有更寬廣與彈性的學習空間。元智的這項嘗試,曾在董事會議經過兩次冗長而深入的討論,終獲董事會的通過,後來更受到教育部的大力支持,成為國內大學培養商管人才的新模式。
本人有幸見證元智大學近年來投入教育的用心與創新,並且分享其卓越辦學的成效。張錦弘先生所撰寫的《元智密碼》正是解讀元智大學教育密碼的最佳指引,謹此鄭重推薦給教育界的同好及在學的青年朋友。
彭宗平 (元智大學校長)
知行合一的大學教育
近年來,台灣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大學院校數目超過一百六十所,幾乎所有高中生皆可進入大學就讀。許多人發現,現今的大學生素質普遍下降,競爭力不足。台灣天然資源短缺,過去的經濟發展,其實靠的便是教育的發達,人才培育的成功。如果人才的競爭力下降,台灣未來的發展前景堪慮。因此,大學教育的優質化,決定台灣未來的競爭優勢。
大學教育不僅是專業訓練,大學教育也不只是教導學生謀得一技之長,讓他們可以在畢業後順利找到工作。良好的大學教育更要讓校友擁有絕佳的競爭力,在漫長的職場生涯可以輕易更換跑道,並且優先被晉升。換言之,大學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教育,使他們在第三份、甚或第五份工作更具競爭優勢。這種競爭優勢,不只靠專業能力,而是需要更堅實的底盤功夫,使學生就業後可以適時、適地、適性的盡情發揮。若具有好的基本功,在任何環境下,將更有機會在謀職中勝出,也更有機會出任要職。
現在的社會發展,愈來愈多元化,專業技能的生命週期日趨縮短,學生的思考、分析與整合技術的能力,比專業科目的能力更能持久。史丹佛大學前校長甘迺迪(Donald Kennedy)在《學術這一行》(Academic Duty)即指出,「學生對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的知識必須加強,這些素養將有助於他們透過新的職場生態與社會環境,找到自己的定位。」因此,現代大學教育的重要課題,即是建立基本功,強化學生的求知欲與創新力,專才與通才兼具,人文與科技互融,加強語文與資訊的溝通能力,培養第二專長,並從通識教育培育學生博雅的素養。
紐約時報記者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於二○○五年出版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書即指出,由於網路的興起與資訊的流通,二十一世紀的職場競爭已經打破國界的藩籬,大家都是站在同樣的立足點上與世界各國相同行業的對手一起競爭。周遭環境與所屬組織對個人競爭力的加持已經逐漸淡化,競爭力最大的來源,主要決定於自己的基本功與個人特質。
哈佛大學前校長伯克(Derek Bok)所撰《大學教了沒》(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提出大學教育應該培養「具探索力與知識力的學生」,並且指出「經由自己的思考努力獲得的觀念或知識,保留得比較久。」伯克在書中亦提出八大教學目標,就業能力只是其中一項,而另外七項能力都是屬於「基本功」。他更呼籲大學應加強協助學生,使其能更準確流利的溝通,更清晰的思辨和更嚴謹的分析,更具道德辨別力和更熱衷於公民事務,培育這樣的學生將使社會更為受益。
有鑑於此,元智大學提供的教育,便是強化學生最堅實的基本功。根據企業界的反應,台灣的大學畢業生,普遍而言,外語能力不足,缺乏國際視野。為提升學生國際化的能力,元智要求大學部各系的必修課程至少有四分之一必須用英語授課,而管理學院與電機通訊學院的研究所甚至所有課程均採英語授課。因此,本校英語授課比例已屬全國最高。實施九年多以來,英語授課已逐漸成為校園的傳統。本校更將「雙語大學建構」列為校務發展的四大策略主軸之一,並期在四年內將全校英語授課平均比例提升至五○%。雖然英語授課只是增進學生國際化能力的一部分工作,但確是極重要的一環,希望這種努力,可以打造為元智的品牌。此外,我們更透過國際志工及海外專業實習,提升學生的國際視野,讓學生更具就業競爭力。
一般有識之士對現今大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思考能力更為憂心。學生因為欠缺閱讀習慣,不僅造成表達與思考能力的不足,更因此缺乏器識,無法成就為真正的「知識分子」。各大學雖明知大學生的缺失,卻未能提出對策,落實於其教育內涵。元智近年來推行許多新的教學與輔導措施,便是要提升學生這些能力。舉其大者,包括將「經典五十」及「服務學習」列為必修,並大力推動「師友制」。元智推動「經典五十」係從文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各領域的中外經典名作選出約五十本,依其分量計為十點、五點或二‧五點,大學部學生必須自己閱讀,撰寫心得報告,再經教師驗證通過,積滿五十點始能獲得兩個必修學分,也才能畢業。學生透過這種閱讀、撰寫報告及驗證的過程,不僅可擴展見識,培養器度與眼光,提升溝通、表達與思考的能力,更可養成閱讀的習慣,一舉數得。「服務學習」則利用各種引導的課程及校內外的志工服務,讓學生了解校內環境及校外社會,並從做中學,落實對社會的關懷,養成學生的服務觀與責任感。「師友制」則是引進校外的社會賢達,做為元智學生的業師(mentor)與學習典範,讓學生見賢思齊,藉由其生命歷程與事業經營的分享與交流,來豐富並擴展導生(mentee)的視野,協助其生涯規畫,刺激學習動機,建立人生觀與價值觀,並涵養其品格與品味,掌握做人做事成功的訣竅。
我們亦體認到,台灣產業的競爭力絕不再是低價格的加工或代工能力,而必須靠創新與創意,在產品上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因此,元智早在五年前即大力提倡創意教育,並且每年訂定創意週,希望透過創意課程的教學、創意工作坊的示範、社團創意活動的設計、院系的創意觀摩及全校性的主題創意競賽,讓學生藉觀摩、參與及切蹉與激盪,以團隊合作的形式發想出更多的創意,讓創意的產出變成學習過程的一部分,並成為元智的校園傳統。我們相信培養創意對學生的競爭力具有指數函數的加權效益,是元智學生最重要的核心能力訓練。元智更特別重視學生的「境教」,在硬體的建築空間提供充分且優美的開放場所,讓學生樂意在室內外逗留、交談、討論,激盪思想與創意,並透過各種藝文展覽與活動,讓學生自然的沉浸在高雅幽美的氛圍,藉耳聞目睹、潛移默化,自然地提升品味與氣度。總之,元智校園各種軟硬體之規畫與管理,其著眼點無一不是要提供學生教育的最大加值。
本書作者張錦弘先生為聯合報資深文教記者,他對元智多年來培育人才的教育模式有長期的觀察與體會,對台灣的高等教育更有深刻的了解。感謝他以半年多的時間,深入元智校園,走訪許多師生與校友,針對元智大學的教育特色,歸納為十個《元智密碼》,以新聞寫作的形式,公諸於大眾,並盼能引發討論,相互切磋,以期有益於台灣高等教育品質之提升。
根據《遠見》雜誌對企業之調查,其中「畢業生素質提升最多的學校」,元智大學在二○○八及二○一○年均名列全國第一,顯示本校的教育成果,獲得企業雇主的高度認同。但我們並不以此為滿足,培養第一流的學生,並成為社會與企業的菁英人才,仍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我們必須「知行合一」,建立學生更扎實的基本功,讓學生可以在長遠的生涯中,不斷自我超越,持續自我成長,成為真正的社會與企業菁英。我們更期望元智的教育密碼所培塑出來的元智人能具備有系統有組織之表達能力、勤樸踏實之求學態度、鑑賞文化與藝術之素養、國際化之視野與終身學習之能力。果能如此,則我們才敢低聲說:「元智沒有對不起學生。」
密碼3 跨領域學程 開發另類創造力
僵化的升學制度,將台灣學生分成社會組、自然組兩類,從高中起就彼此隔離,少有交流、溝通的機會。如果有一天,把天馬行空、揮灑創意的藝術設計系女生,和務實、一板一眼的機械工程系男生,湊在一起上課,會擦撞出什麼火花?
台灣的學生在高二就分組,一旦讀了社會組,由於升學考試不重視理化、生物,學校教學也往往「點到為止」,從此和科學漸行漸遠,進了大學更少接觸科學,很多人退化成不懂科學、害怕科學的「科學白癡」。
同樣的,高中自然組學生則習慣忽略人文藝術科目,考上理工科系後,除非自己有興趣,否則從此可能和藝術絕緣,沒有基本的美學、人文素養,更別說將這方面的應用到工作及產品。
僵化的升學制度,將台灣學生分成兩類,從高中起就彼此隔離,甚至到大學畢業、踏入社會,都少有交流、溝通的機會,彼此有很多刻板印象,不曉得對方腦中在想些什麼,也不習慣合作。
如果有一天,把天馬行空、揮灑創意的藝術設計系女生,和務實、一板一眼的機械工程系男生,湊在一起上課,會擦撞出什麼火花?他們又會設計出哪種異想天開、「混搭風」十足的創意作品?
機械工學融合設計美學 產品受青睞
機械系主任李碩仁指出,機械是工學之母,本來就是一門務實、講究實作的科學,很多人把它歸為「傳統產業」,其實不然,包括手機、面板、數位相機等高科技產業,一旦要大量複製(如手機外殼),就需要機械系人才,「台灣九成的高科技產業,都需借重機械系人才來大量生產,機械系可說是高科技的幕後推手。」
不過,早期機械系教育較不注重產品的美觀,而是要求實用、耐久、可靠,基礎學問很廣,包括動力學、材料力學、應用力學、流體力學等,三、四十年來,改變不大。但隨著現代科技衍生出很多新領域,而且更講究外觀美學,機械系也開始要講究跨領域合作了。
李碩仁舉例,機械系以前根本不用選修生物,但隨著奈米、新能源、生物科技興起,機械系學生也應具備相關基本知識,所以元智機械系已要求學生化學、生物這兩科要二選一。
此外,早期台灣產業太過工業化,強調廉價、大量生產,以超高效率,把本來已會做的產品,再做得更好,比較不重視創意。工學院的教育因此過於著重實用、就業導向,整個國家產業由代工支撐起來,在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先生的「微笑曲線」理論中,處於利潤微薄的中凹曲線,「就是製造、製造、再製造」,不重視高利潤,忽略曲線左端的技術研發,及右端的品牌、服務,很容易被中國等勞力更廉價的國家所取代。
不過,隨著蘋果電腦、iPod、iPhone、iPad及IKEA家具等講究美觀、人性化的產品風行全球,台灣產業被迫要走品牌、設計路線,取代零組件代工。以蘋果旗下的產品為例,消費者可能因為外觀顏色、造型,甚至一個蘋果的logo,就買下產品。如何設計出更具美感的產品,機械系學生不能再置身事外。
機械系和藝術設計,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機械系內沒有相關師資及課程,最好的方式,就是和藝設等相關科系「異類結合」合作開課,透過學術語言、想法截然不同的學生,彼此激盪出新的思維、火花及作品。
李碩仁解釋,機械系學生要根據產品的規格與功能,利用很多電腦化輔助工具,畫出2D的草圖,然後按圖施工,確保產品能精準、可靠地運轉。
相較之下,藝設系學生講究創意、外觀、獨特性,畫出來的是3D圖,但可能天馬行空,無法活動;這時如果和機械系學生相互刺激合作,就能設計出實用與創意、動態與靜態兼顧的產品,幫台灣產業走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