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賦稅體制之演變

NT$380 NT$300

出版日期:2008-05-14
作者:于宗先、王金利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360
開數:25開
EAN:9789570832723
系列:台灣經濟論叢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本書係對過去50多年台灣賦稅體制的演變過程,所經歷的內外環境變遷,及為適應台灣經濟由農業為主流轉變為以工商業為主流所採取的財政政策以及為獎勵投資與促進產業升級所採取的稅式激勵措施,作了有系統而深入的探討。由於台灣是以對外貿易為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又是提倡均富的社會,因此,在為增加就業機會所設立的加工區與經濟特區,以及為提升技術水準所設置的科學園區,無不在賦稅制度方面作了多次的調整;同時為縮減貧富差距也在稅率及社會福利方面採取了些因應措施。但是,由於環境變遷太快,社會壓力團體日趨增強,致賦稅制度的應變方向也受到了嚴峻的挑戰。針對這些演變及其所衍生的問題,本書都作了客觀而公允的評價,不但對一般讀者提供對瞭解賦稅問題的參考,而且對政府決策者也提供一些具建設性的建議。

本書特色
本書為兩位作者對台灣數十年來經濟財政問題總檢討的系列著作之一,是對台灣深入了解不可或缺的一環。


自古以來,大家都認同財政為庶政之母,而財政中的賦稅收入為政府支出的必要財源。在帝王時代,賦稅的功能主要為維持一個王朝的揮霍;在民主時代,賦稅的功能,除維持政府的行政運作外,還要用作鼓勵投資,均化所得分配的工具,因此賦稅對一國經濟發展、全國人民福祉益加重要。

通常政府有兩大工具來影響經濟的走向,一為金融,一為財政。金融被視為人體中之血液,血液阻塞,生命就會危險;財政除為維持政府行政外,還要兼顧經濟發展,使經濟發展的成果能為全民共享。一個國家不能沒有政府,儘管很多政府不為人民所喜歡,因為有很多問題,非由政府來解決不可,譬如國防,非有集體的力量不足以維護國家安全;如社會治安,非有警察的力量,不足以消除盜匪、邪惡之徒;如民事糾紛,非有司法機構,不足以解決彼此爭端等等。畢竟人是自私的動物,為滿足自己的需求,難免會產生人與人之間的磨擦,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有個由人民共同組成的團體,即政府,去解決與人民有關的,非個人能力所及的各種問題。人類社會不能無政府,但政府規模不宜太大,權力不宜太多,乃是一般人所需要的政府。

當國民政府於1949年遷台時,美援已斷絕,而賦稅收入短絀,政府支出受很大限制;況台灣社會因受二戰的摧殘,可說百廢待舉,復原費用浩大;而由大陸撒退來台的軍民也達160萬人,都需政府維持其生活。執政當局面臨國庫空虛,征稅不易,只有發行鈔票;而發行鈔票,又會導致通貨膨脹,使人民生活更加疾苦。幸而1950年韓戰爆發,此不但使海峽危機暫時解除,而美援也恢復起來,這才使政府財政得到些紓解。當時賦稅所依賴的為田賦和關稅收入,田賦不足以支持政府支出,而關稅乃成為台灣最大的稅源。由於工業不發達,輸入有限,政府乃於1959年,訂定19點財經計劃和1960年獎勵投資條例;該條例中,規定用減稅、免稅、退稅的方式,鼓勵民間投資。同時於1960年代末,進行賦稅改革,奠定所得稅的基礎,為九年義務教育及改善軍公教人員待遇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為了鼓勵出口,無論是加工區的設立,新竹工業科學園區的成立,無不以免稅、減稅和退稅的方式,獎助國內外企業來台投資。儘管產業結構變了,獎勵投資條例仍維持了30年(1960-1990);代之而來的為促進產業升級條例(1991年開始)也是以免稅、減稅等方式來鼓勵民間企業的研發、污染處理。根據實證研究,賦稅獎勵的功能愈來愈低,企業家投資所重視的,不儘是租稅優待,而是優良的投資環境和安適的生活環境。無論如何,賦稅獎勵對台灣產業的蛻變與升級,都有些貢獻。

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已由貧窮境況進展為小康社會,然而貧富差距卻愈來愈大,於是政府停徵田賦,使農民不再有稅負。同時,政府應民意要求,儘量降低稅率,兩稅合一,土地增值稅減半等措施。1980年代以前,歲計剩餘已變成1990年代以來歲計虧空,於是政府財政也開始惡化起來。雖然龐大的國防支出相對降低很多,但社會安全支出卻相對大幅增加。問題在於富有者利用各種方式不納稅或少納稅,而稅負幾乎都落在中產階層,這種稅負不公平現象,雖為社會所詬病,然政府似乎失去糾正的著力點。

本書就是利用歷史文獻,統計資料,將二戰後迄2007年針對國內外經濟環境之變化,對台灣賦稅體制之演變作了客觀、批判性的分析,俾對有志趣研究台灣賦稅體制的學者提供財政政策成敗的觀點;對於一般讀者而言,從本書敘述中也可瞭解到稅制變遷的歷程以及稅收與個人的關係。

本書初稿完成後,為減少錯誤起見,我們邀請三位對財政理論有深厚造詣,對實務也有豐富經驗的學者為本書審閱。他們是陸民仁教授、陳聽安教授和孫克難教授;尤其陳聽安教授,他曾主持第二次賦稅改革,對賦稅體制之改革有深刻的體認。除此之外,也請財政部張盛和次長對賦改經驗給予指教,誠屬難得。由於他們的細心審閱和對錯誤的指正,使本書生色不少。同時,這本書的完成,蒙黃國樞先生不辭辛勞,再三校閱,並改正錯誤;而胡美雲小姐和黃素娟女士之耐心打字,或蒐集所需要的資料,均是完成本書問世的功臣,我們由衷地感謝。不過,如本書仍有謬誤之處,則全由作者負責。尚望海內外同道,惠予指正。

目次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一般人對賦稅的認識
 第二節 賦稅的重要性
 第三節 徵稅的環境條件
 第四節 稅制觀念的演變
 第五節 賦稅優待與外人投資
 第六節 金融經濟時代衍生的新稅種
 第七節 全球化衝擊下的稅收
 第八節 本書的架構
第二章 賦稅結構的演變
 第一節 賦稅的收入結構
 第二節 戰時稅捐收入結構
 第三節 教育捐收入結構
 第四節 國民租稅負擔
第三章 賦稅之政府歸屬與政府間移轉
 第一節 稅目之政府歸屬
 第二節 稅目收入在政府間之分配
 第三節 中央統籌分配款
 第四節 補助款與地方財政自足問題
第四章 所得稅制之演變
 第一節 個人所得稅制之演變
 第二節 營利事業所得稅制之演變
 第三節 最低稅負制
第五章 財產稅制之演變
 第一節 土地稅稅收結構變化
 第二節 土地稅制之演變
 第三節 房屋稅與契稅之演變
 第四節 遺產與贈與稅之演變
第六章 消費稅制之演變
 第一節 營業稅之演變
 第二節 特種銷售稅制之演變
 第三節 關稅
第七章 證券交易之稅制
 第一節 與證券有關的稅目及其沿革
 第二節 證券交易所得稅課徵之評述
 第三節 證券交易所得稅課徵論述
第八章 賦稅與對外貿易
 第一節 賦稅與對外貿易的關係
 第二節 關稅與進口限制
 第三節 租稅獎勵與出口
 第四節 賦稅獎勵對貿易效應評價
第九章 租稅獎勵與產業發展
 第一節 台灣產業演變的歷程
 第二節 台灣的租稅獎勵及實施效果
 第三節 台灣獎勵投資之各類稅捐減免
 第四節 獎勵措施實施之功效
第十章 賦稅改革與其貢獻
 第一節 1950年之稅制改革:統一稽徵
 第二節 1960年代後期的賦稅改革
 第三節 1987年賦稅改革
 第四節 1996年的賦稅革新
第十一章 政府赤字問題
 第一節 政府財政收支與赤字
 第二節 債務累積問題
 第三節 公債管理政策
第十二章 稅政與逃漏稅
 第一節 健全稅政的途徑
 第二節 稅政不彰對納稅人造成的現象
 第三節 減免稅與政治生態
 第四節 改進稅政的途徑
第十三章 公營事業盈利繳庫的賦稅性質
 第一節 公營事業的地位變遷
 第二節 營業盈餘及事業收入在政府歲入的地位
 第三節 國營事業盈利繳庫與稅捐
第十四章 結論與政策啟示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索引

貨號: 9789570832723 分類: , ,
作者:于宗先、王金利

于宗先,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曾任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經濟所所長、中央研究院評議員、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並兼任中央政府經濟、教育、統計、研究等部門顧問、諮詢委員及委員。研究專長為經濟預測、國際貿易及兩岸經濟發展等。主要著作包括《經濟預測》、《當代中國對外貿易》、《突破經濟觀念中的繭》、《經濟挑戰的回響》、《經濟發展啟示錄》、《蛻變中的台灣經濟》、《台灣泡沫經濟》、《台灣的故事:經濟篇》、《台灣經濟發展的困境與出路》、《全國總供需估測:回顧與展望》、《台灣通貨膨脹》、《泡沫經濟與金融危機》、《大陸經濟台灣觀》、《台灣中小企業的成長》、《台灣土地問題》、《浴火中的台灣經濟》、《一隻看得見的手》、《兩岸農地利用》和《兩岸股市面面觀》等專書20種,主編中、英文經濟專書30餘種,及發表學術性中、英文論文170多篇。
王金利,現任中國科技大學教授。國立中興大學經濟學系學士、碩士,中國文化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曾任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副研究員;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學系與財政學系教授與財政學系系主任、國立台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兼任考試院典試委員、山東大學經濟學院與產權經濟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央政府經濟、農業等部門諮詢委員及委員。研究專長為個體經濟、經濟發展、社會福利與漁業經濟等。主要著作包括《台灣人口因素對家庭消費型態之影響》、《我國海水及新興養殖魚類發展之經濟分析》、《台灣泡沫經濟》、《台灣通貨膨脹》、《泡沫經濟與金融危機》、《建構周延合理的社會福利制度》、《台灣中小企業的成長》、《台灣土地問題》和《一隻看得見的手》等專書,曾在國內外學術性刊物發表中、英文論文60多篇。

貨號: 9789570832723 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