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所知,在高等教育方面沒有任何其他著作能在廣度、視野和純粹的比較分析上與這本書相媲美。」
──魯登斯坦(Neill L. Rudenstine)哈佛大學名譽校長
19 世紀,德國的大學為現代大學奠定了基礎;
20 世紀末,美國的大學對各國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而21世紀,全球高等教育將由誰領導?
當今美國的大學機構幾乎在每一個重要的全球大學排名都獨占鰲頭,然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美國的卓越地位是從二十世紀才開始。在十九世紀的多半時間,人們是以德國的大學模式為尚。而我們也沒有理由認定,美國的學校必然在一個世紀以後能繼續引領世界。事實上,美國在高等教育的霸主地位正面臨巨大的壓力,它的公立大學更是如此。與此同時,中國的大學正在崛起。三十年前,中國的大學機構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後重新開放,今天它們有些已經是世界上最創新的教育中心之一。在美中對峙的新冷戰格局中,除了政治與經濟的競逐外,中國會在高等教育環境中,也威脅到美國的領先地位嗎?
一流的大學是如何出現的?卓越的高等教育又需要哪些條件?《頂尖大學的條件》回顧了過去兩百年的歷史尋找答案,敘述了高等教育的兩次革命:研究型大學的誕生,以及它與博雅教育模式的整合。
曾任哈佛大學文理學院院長的歷史學者柯偉林,利用著名的「個案分析」方法,結合大量的訪談與資料分析,檢視幾所領先大學的成功經驗──德國的柏林大學、自由大學;美國的哈佛、杜克和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分析它們如何崛起,以及各自所面臨的挑戰。柯偉林也對三個中國競爭者的發展軌跡做了發人深省的比較:清華大學、南京大學、香港大學,它們的目標都是要成為世界一流的機構,能夠和歐美最好的大學競爭,但也面對了不同的阻礙,如對於教學的投資、經費來源,以及一個可能會損自由探究和學術卓越的政治體系。
透過分析上述個案,柯偉林提出了晉升一流大學的種種條件,包括保有治理的自由及學術自由、對人文和科學研究的重視、積極參與國際化進程,並與世界各地的大學建立合作關係。
曾在台灣求學的柯偉林教授,亦特別為台灣版撰寫序言。他指出,過去數十年,台灣的大學一直致力於追求邁向世界一流,政府亦制定了相應的目標和政策,以提升大學國際地位。台灣擁有自由的學術和社會環境,也有實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學和大專院校,未來必須保持「外向」,深入參與 21 世紀國際化的大學世界,讓教職員和學生沉浸在廣闊的交流中。
各界讚譽
「本書透過案例分析深入探討三個地區八所頂尖大學的發展歷程與定位。在科技與世界局勢快速變化的時代,柯教授所提出的高教洞見與大學省思,值得所有關心教育的讀者細細品讀。」
——李蔡彥(政治大學校長)
「本書檢視了德國與美國五所領先大學的成功,探討它們的崛起與目前面臨的威脅。作者對三個中國競爭者:清華大學、南京大學、香港大學的發展軌跡做了發人深省的比較,分析其面臨的挑戰。視角獨特,精闢深入,是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陳力俊(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前校長)
「柯偉林透過細緻的個案與歷史對高等教育進行剖析,書中許多觀察與我長期擔任大學校長的經驗吻合,值得參考。」
——郭位(香港城市大學名譽退休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個人非常認同柯教授以下兩點的論述,和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也息息相關:第一是大學自治(autonomy)的重要性。這裡又分治理(governance)的自由及學術(academic)自由。在目前全球面臨教育經費緊縮、政府介入嚴峻的氛圍下,學校對教師的延攬/解僱、未來科學領域的投入等自主權的維護是治理自由的要件。後者指的是教學研究的自由及學習受教的自由。
第二是大學部人文社會及自然科學的重視,而這兩者反映的是通識教育及基礎教育的重要性。柯教授認為這些才是大學部教育的重點,而非專業性知識的授予,這和清華大學前校長梅貽琦所說的『通識為本 專識為末』是相呼應的。」
——梁賡義(逢甲大學春雨講座教授、陽明大學前校長)
「《頂尖大學的條件》是一本瞭解當代大學的好書。」
——賀陳弘(清華大學前校長)
「柯偉林的這本新書是獨一無二的。據我所知,在高等教育方面沒有任何其他著作能在廣度、視野和純粹的比較分析上與這本書相媲美。他描繪了現代大學的興起和演變,闡述了每一種模式的優勢和弱點。任何一位對於過去兩個世紀大學特質感興趣的人,都會想要一睹為快。 」
──魯登斯坦(Neill L. Rudenstine)哈佛大學名譽校長
「柯偉林對這個主題所擁有的廣泛知識無人能比。他的洞見將我們帶到幕後,並且超越大學排名的框架。精采絕倫,引人入勝。」
──錢穎一,北京清華大學教授與名譽院長
「這是每一位關心大學的人必讀書籍,這是一堂發人深省的課,講述了形成這一重要現代機構持久卻又脆弱的奇怪組合。」
──布羅德海德(Richard Brodhead)杜克大學名譽校長
「這本精彩而引人入勝的書籍,既是一項巨大的學術成就,也是在全球競爭日益激烈的情形下,對大學未來的重要指南。對於每一位有興趣了解全球高等教育和研究現況的人來說,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讀物。」
──馬爾科姆.格蘭特爵士(Sir Malcolm Grant),約克大學校監
「這是一本及時而重要的著作,由一位世界頂尖的高教歷史學者所撰寫,書中提出了令人信服的例子,指出創新和創造力的中心存在於高度競爭的全球大學格局中,而且始終一直在移動。中國的大學日益成功,使得唯有西方才適合創新的這一觀念受到了質疑。一本非讀不可的書!」
──余凱思(Klaus Mühlhahn),齊柏林大學校長
「《頂尖大學的條件》對於卓越機構的實際成就以及權力與學習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深入的見解。隨著美國州政府持續削減教育預算,這本書對美國公立大學的前景以及美國在全球與其他歐洲和中國機構競爭的能力,提出了深刻的扣問。這本內容豐富之作,是一本學術治理藝術的傑作。」
──葉文心,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講座教授
「柯偉林對三個重要國家的現代研究型大學進行了生動而富有洞察力的分析,他是一位完美的作者──他帶入了每個國家的個人經驗、學術專業和分析架構。關於每一所研究型大學的源起與當代的挑戰,《頂尖大學的條件》提供了無以倫比的觀點。」
──阿爾特巴赫(Philip G Altbach),波士頓學院國際高等教育中心
作者:柯偉林
著名的歷史學者、漢學家。現為哈佛大學史賓格勒家族(Spangler Family)工商管理學講座教授,以及T. M. Chang中國研究講座教授,同時也是哈佛大學上海中心的主席。
柯偉林對於中國近代史有深入的研究,著有《強國不強?中國國力與經濟成長的極限》、《德國與中華民國》、《中國與世界的互動:國際化,內化與外化》。
柯偉林不僅是一位才學淵博的學者,對於高教的治學及管理亦經驗豐富。他曾出任哈佛大學歷史系系主任、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任、哈佛文理學院院長、及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憑著豐富的管理經驗,柯偉林教授為高教在全球化下所擔當的角色,提出很多創見。對於全球化時代世界頂尖大學所面臨的衝擊與挑戰,也有其獨到的看法,並將其理念總結於《頂尖大學的條件》書中。
譯者:許芳菊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康健雜誌總編輯、親子天下總主筆,目前為自由作家、譯者。
著有《勇不放棄:唐獎得主的故事》、《希望,永遠在路上:《天下》的故事》、《有效閱讀》、《上海:提問、思考、表達的學習》等,譯有《邁向目的之路》、《單車生活救經濟》、《贏家早就下班了》、《給未來的自己》等。
Email:rosesheu@gmail.com
導言/「世界一流」大學
我們活在一個充滿大學的世界裡。至少有 30,000 家機構自稱為大學。其中大約有1,400所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誰領先群雄?單純從高等教育機構的數量來看,答案可能是印度,在 2020 年,它擁有 1,043 所大學,42,343 家學院,遠遠超過美國,美國有將近 4,000 家授予學位的學院和大學。2021 年,中國教育部統計它們有 3,012 所高等教育機構。以色列有63 所,巴勒斯坦有 25 所。北韓根據某個評量有 3 所,根據另一個評量則有 300 所。甚至格陵蘭、吉布地(Djibouti)、摩納哥(Monaco)也各有一所大學。
當然,這是一個由截然不同的大學所組成的世界。這裡有牛津和劍橋,這兩所世界最古老,而且依照任何標準仍處於領先地位的大學,然而也有幸好已經不復存在而且腐敗的「川普大學」(Trump University),它就如同它的同名者一樣,目前已經被廢除並停業。然後,還有另一類自吹自擂的大學:讀者必定能夠說出許多過去曾是「學校」或「學院」的機構, 現在以大學的名義招生。傑出的高教歷史家羅斯布萊特(Sheldon Rothblatt)在討論「大學的身分認同源自於一個單一理念的歷史想法」時,提出了以下這個論點:在大學已經存在的好幾個世紀裡,「從未存在過一個單一的大學理念。」有些大學所提供的內容非常寬廣。有些則嚴密專精。前蘇聯集團的大學是應用知識的典範,他們的學生畢業之後直接進入預選的國營事業。正如我們即將看到的,高等教育有很不一樣的國家體系,但並非全部都是有系統性的。大學在具備功能之前,可能先以形式存在:想想美國的新歌德式校園,它們早在卓越學術成就被認可前就已存在。
大學的世界與強權政治的世界相距不遠。畢竟,大學是為誰服務?個人?社群?國家?黨派?這些都是具有當代重要性的老問題。所有現代研究型大學的導師(Doktorvater)—柏林大學的建立,是為了振興戰敗的普魯士國家,以知識的力量取代失去的土地。哈佛,在它平凡無奇的頭一百年裡,大部分時間都是一所「公立」大學,但它現在是一所具有強烈公共使命的著名私立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從一開始就是一所為加州服務,令人引以為榮的公立大學,但它現在愈來愈成為一所由私人贊助的機構,但仍然懷抱著為廣大公眾服務的志向。清華大學成立時被賦予的外交使命是:透過將清華大學的畢業生送到美國,將美國和中國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今天,隨著清華大學登上世界最受推崇大學的行列,它成為美國和國際人才的吸納者。
然而關於強權政治和國家的興衰,在眾多有影響力的研究中,大學的世界卻異常地缺席。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在他的經典著作《霸權興衰史》中,著重在經濟變化與軍事衝突。藍迪斯(David Landes)在《新國富論》(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中,評量國家的富裕和貧窮,他對於鐘錶的關注勝過任何形式的教育。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中,艾塞默魯(Daron Acemoglu)和羅 賓森(James Robinson)深入挖掘權力、繁榮和貧窮的起源,但是在索引中找不到「教育」。還有我的同事麥爾(Charles Maier),對於高等教育的概況,尤其是哈佛,有深入的了解,但在他著眼於美國優勢的傑作《帝國之間》(Among Empires)一書當中,對於大學的著墨甚少。不過,在對這些國家財富和權力的分析當中,至少藍迪斯引用了一位商業銀行家的話,這位銀行家來自於一個處於石油繁榮高峰期的波斯灣國家,在思考到財富的真正本質時,他說:「富裕就是教育⋯⋯專業⋯⋯技術。富裕就是擁有知識。是的,我們很有錢,但是我們並不富裕。」
「一個富裕的國家不可能有貧窮的農民。」這是泰國正大集團資深董事長與世界上最創新的農業綜合企業之一的領導者謝國民(Dhanin Chearavanont)傳授給我哈佛商學院學生的一堂課,當時我正在教導一個關於正大集團在中國經營的個案。我也相信,一個富裕而歷久不衰的國家,照道理說,不會有差勁的大學。一國的國力也許可以精確地用國內生產總值或軍事實力來衡量,但是如果我們無法同樣精確地計算高等教育的品質,並不意味著它不重要。
過去三個世紀全球最重要的政治和經濟強權,在學術和學習上也一直是強大的領導者。在 17、18 世紀,法國能持續主導歐洲,與其說是軍事實力,不如說是思想的力量。在亞洲,當時處於鼎盛時期的大清帝國,在大部分的東亞世界裡樹立了何謂教化與文明的定義,並且因此而受到歐洲的景仰。在 19 世紀,首先是英國,接著是法國,然後是德國,躍為世界強權,伴隨著這股力量的,是它們領先的學校和大學對全球的吸引力。在英國,來自大英帝國(以及後來自大英國協)的菁英們,會在劍橋或牛津,或殖民世界裡許多英國模式的機構接受教育。法國的大學校(grandes écoles)還沒有受到國際大眾的歡迎(直到最近),但它們可能成為法國海外領土(la France d’outre-mer)菁英的首選教育場所。相較之下,德國的大學之所以成為世界各地學者的首選之地,是因為它們重新定義了大學的可能—而且是在一個德國國力不斷壯大的時代。在整個 20 世紀的過程中,如果說美國的大學獲得了全球的聲望,並吸引了愈來愈多的國際學生和學者,那麼這與美國在「美國世紀」裡的崛起密切相關。在 2022 年,當中國的大學在世界排名中快速攀升,吸引了超過 50 萬名國際學生進入校園,這與中國重返世界強權與影響力大國的地位是無法分開來看的。
這不是一本關於地緣政治的書,而是一本關於在全球背景下,從歷史和未來的角度來看,大學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是關於現代研究型大學在其表現最為強勁的三個背景:德國、美國和中國。它關乎大學的未來,並參照了大學的過去。我從歷史學家的角度,檢視了 21 世紀三個領先的全球高等教育中心:我探索它們如何成長、衡量它們今天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並估計哪些系統(如果有的話)可能會在 21 世紀制定全球 標準。
德國的大學為 19 世紀各地的現代大學奠定了基礎。美國的大學到了20 世紀末擁有了巨大的影響力。我提出了一個簡單的問題:那麼,在 21世紀,中國領導地位的前景如何?僅僅是提出一個這樣的問題,就需要針對德國、美國和中國的大學進行某種程度的比較研究。
2022 年,幾乎所有全球大學的主要排名都顯示美國的大學機構居於領先地位。然而,我們知道 1922 年的情況並非如此,所以也沒有理由假設 2122 年的情況會如此。和其他領域一樣,美國在高教的領導地位,如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特別是在它的公立大學,以及私立研究型大學的領域。與此同時,近幾十年來,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的高等教育比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了更多的革命性變化。1977 年,中國的大學經歷了災難性的文化大革命之後才剛剛重新開放。今天,它們已經準備好在研究和教育的領域引領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