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上人立意將佛教思想理性化、實踐化、生活化,他所創立的慈濟功德會及慈濟四大志業,都是闡述佛教於人間、於生活中的理想,強調佛法是可實踐、可理性理解、可落實在生活中、可經世致用的文明體系。
何日生博士參與慈濟逾三十年,曾訪學哈佛、牛津、劍橋等大學,專研佛教哲學,將證嚴上人針對佛教經典義理、對應世間事理之開示,歸納出證嚴上人之佛教哲學思想,敘明其對於當代影響與時代意義。
▍名家推薦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暨國學研究院教授
釋昭慧│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
賴永海│南京大學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
李玉珍│國立政治大學宗教所教授兼所長
林建德│佛教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作者:何日生
佛教哲學與宗教NGO領域之實踐者暨研究者,長年致力於慈濟人文工作。著有《善治理:圓型組織的思想與實踐探究》、《慈濟學概論》、《一個詩人的帶誕生》、《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利他到覺悟:證嚴上人利他思想研究》、《建構式新聞》、《一念間》、《慈濟實踐美學》、《清水之愛:見證骨髓移植發展史》;與Bill Kazer(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合著Co-Existing with the Earth;策劃編輯《慈濟宗門的普世價值》、《敘愛》、《環境與宗教的對話》等書。
其所著《善經濟:經濟的利他思想與實踐》獲得臺灣「金鼎獎優良出版品」、美國首屆「舍衛國人文獎」、中國大陸「2020年向光獎——年度研究特別獎」。
現為哈佛大學CAMLab特聘學者、慈濟大學副教授。2018-2020年為哈佛甘迺迪學院、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訪問學者;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碩士。多次受邀於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北京大學等進行專題講座。
資深媒體人,電視主播與製作人;多次榮獲臺灣電視金鐘獎。所製作之《清水之愛:Great Love as a Running Water》世界骨髓移植紀錄片,入選2014年國際艾美獎(Emmy Award, International)亞非地區最佳新聞紀錄片。
推薦序一|經世致用的文明體系:證嚴法師佛教哲學思想的普世性應用/樓宇烈
推薦序二|建構系統理論,勇為宗教哲人/釋昭慧
推薦序三|慈濟宗門與人類善文明/賴永海
推薦序四|思想建構與宗門之立/李玉珍
推薦序五|從「藉事會理」到「理事相應」:證嚴上人佛教思想的時代性與實踐性/林建德
前言:證嚴上人佛教思想的時代意義
第一章 證嚴上人的原始阿含思想
第二章 真空妙有:證嚴上人的般若思想
第三章 證嚴上人的中道思想
第四章 證嚴上人的唯識思想
第五章 證嚴上人的如來藏思想
第六章 無量義經與證嚴上人:試論其對慈濟宗門開展與修行之影響
第七章 靜思法髓妙蓮華:從利他入覺悟的經典
第八章 菩薩道先他人後自己
第九章 佛遺教經:世出世不二與利他實踐
第十章 慈濟宗門與藥師經:證嚴上人之藥師經行願
第十一章 地藏經:利他實踐與六道救贖
第十二章 四十二章經與清淨斷欲之道
第十三章 三十七道品與慈濟人的精進行
第十四章 法譬如水經藏的思維與實踐:水懺演繹作為慈濟宗門內修法門
第十五章 法譬如水經藏的思維與實踐:水懺經藏演繹的創造與影響
第十六章 四弘誓願普世行:慈濟跨宗教慈善與佛教普世價值
第十七章 靜思語與慈濟宗門之實踐
經世致用的文明體系: 證嚴法師佛教哲學思想的普世性應用
樓宇烈(北京大學哲學系暨國學研究院教授)
佛教就是奉獻人生,奉獻人生就是慈悲,慈悲的定義就是奉獻。從奉獻中來覺悟,從覺悟中來奉獻;奉獻離不開覺悟,覺悟離不開奉獻。證嚴法師開啟慈濟宗門,高揚菩薩精神;菩薩精神,以慈悲為根本,以大愛心關愛眾生。證嚴法師認為,菩薩是在不斷地付出中,最終修得自身的清淨法身。
現在很多佛教導引大家去「求」,求福氣、求事業、求財富、求平安、求健康……往外求,而不是往內尋找力量。中國文化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內自我探尋;解決自己的問題,才能夠解決別人的問題,這是中國文化的核心意識。
中國佛教也是一樣的道理。中國佛教的特色就是「人文精神」、「文明意識」。向內求,管理好自己,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文明意識。什麼是文明意識?就是認識自己、管理好自己;自己管理好自己,就是文明,這就是人文。
「文明意識人文也,觀乎人文跨勝天下。」人文的目的就是教化天下,形成良善的習俗、風氣。「人文,就是文明以止。」文明就是打理好自己的儀態,出門穿戴整齊,內心要誠意、精誠。內心一定要有敬、有誠,為人處世就是「誠」、「敬」這兩個字,這是中國傳統的文化。
我經常提起「遺體」這個概念。《禮記.祭義》:「身也者,父母之遺體也。」每個人都是父母的遺體,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接著又說:「行父母之遺體,敢不敬乎?」我們運用我們父母的遺體,能不敬畏嗎?每一個活體,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父母的遺體,我是我父母的遺體,父母是他父母的遺體,生命就是一代一代地相傳,這是中國人最核心的生命觀。
證嚴法師就是把佛教的慈悲精神跟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禮的概念,禮的這種文化,很好地結合起來。證嚴法師教導大家,「行善、行孝,不能等。」最大的孝,就是善用父母給的身體,為人類造福。行善才是大孝,大孝尊敬。不只有血緣關係一再地相傳,整個社會也是一再地相傳。佛教也是一樣,要代代相傳。
我覺得證嚴法師開創的慈濟功德會,近六十年來所做的工作,就是用菩薩的精神,來度化世間的眾生。他的方便法門,我覺得是中國佛教精神的一種體現,佛教在傳入中國以後,跟中國的本土文化相適應,相結合,他把佛陀最初的、創立的佛教精神,可以說是重新發揚起來。我們不要像在印度後期佛教那樣,只是去拜佛,拜菩薩,求佛,求菩薩;而要去學佛,做佛,學菩薩,做菩薩。這一方面,慈濟給我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有那麼多的慈濟菩薩,都是在為社會服務,為眾生服務,為全世界的人類服務。
慈濟證嚴法師的這些理念,是把佛教的精神、菩薩的精神,跟中國儒家的精神緊密結合的,體現出了中國佛教的一種傳統,首先培養人,成為一個完善的人,完美的人。所以,像太虛大師講的,「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圓佛即成,是名真現實。」這是真的,現實的,我們所景仰的是佛陀,但是怎麼樣完成你這樣的景仰呢?就要落實到你的人格的養成,人格的圓滿;人格圓滿了,也就成佛了。
我們每個人都要向證嚴法師學習,學習他發願要做佛陀、發願要做菩薩。我曾經在佛學院公開演講時,對著在座的每一個人說,要向著做佛、做菩薩的方向努力,不用謙虛,信仰佛教就是要發願做佛、做菩薩。
我跟日生說,證嚴法師的理想、精神,要有人傳承下去;不要等他走了,卻沒有人傳承。哪怕只有一、兩個人傳承也可以,先傳承證嚴法師的精神理念,再慢慢做大。證嚴法師是菩薩、是佛,這樣的情懷當然不容易。
有人傳承,是最重要的。先有傳承,才能談發展;沒有傳承,何來發展?現在大家都在講創新,沒有傳承,就沒有創新可說。傳承,還要懂得選擇。荀子說過:「循其舊制,擇其善者,而明用之。」我們要如何傳承?「循其舊制」,就是繼承傳統;「擇其善者」,要選擇好的;「而明用之」,不只要選擇好的,而且要加以發揚光大。這是傳承的原則。
我們要有堅強的自信力,相信我們所信仰的佛教。漢傳佛教雖然在日本得到很好的發揮,但本質上與中國是分不開的,他們所強調的禪學,其根本核心思想也是從中國流傳過去;但是傳播到日本之後,受到日本的重視,將佛教發揚光大,得到全球關注。而我們自己還在批判我們的傳統,那自然不行。
漢傳佛教若想要有前瞻性的發展,盼望在世界文明裡占有一席之地,必須首先走回自己,我們若還一直在自我批判,別人怎麼可能接受佛教?佛教的生命力就在於它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契理、契機,不斷地重新組織、重新詮釋。而證嚴法師正是具有寬大的包容與高瞻的遠見,立意將佛教思想生活化,力倡佛法是可實踐的、可理性理解的、可以落實在生活中的、可以經世致用的文明體系。
日生皈依證嚴法師逾三十年,全心投入慈濟功德會工作也超過二十年,對證嚴法師的思想與經典詮釋有深入的瞭解和體會。他在《證嚴上人佛教思想研究》這本書中,將他長期聆聽證嚴法師開示,將證嚴法師歷年於各種場合所開示、講述、詮釋的《法華經》、《無量義經》、《藥師經》、《地藏經》、《父母恩重難報經》等佛教經典與義理,整理歸納出證嚴法師的佛教思想,及其思想對於當代影響與時代意義。
證嚴法師尊崇佛陀為大導師,以「佛心己心、師志己志」,遵循傳統佛教的儀軌來教育弟子,提出對於人生、對於社會問題的解方;並在現今多元化社會中,以其獨特的「詮釋中創新」,探討佛教對於這個時代、對於我們人生的啟發與意義,這就是佛教生命力的所在,也是我們亟須傳承的典範。
前言:證嚴上人佛教思想的時代意義
慈濟宗門思想與佛教經典之淵源
以主體思想言,證嚴上人創立「靜思法脈」,以「靜思勤行道」行在世間的種種心得及思想脈絡,來詮釋法華精神,強調五乘皆能歸佛乘的教義。五乘歸佛乘關鍵是行菩薩道,行菩薩道的關鍵是慈悲利他。入群中,度化一切眾生;在度化一切眾生當中,得一切智慧;在度化一切眾生當中,養一切慈悲,直到究竟覺悟的境地。亦即從慈悲利他到究竟覺悟,是慈濟宗重要的實踐及修行法門。
證嚴上人早年就接觸《法華經》,早在皈依印順導師之前,早在剃度之前,他在臺東蓮社的一位朋友家中看到日文版的法華三部。其中《無量義經》給他很深的觸動。靜思法脈是以法華三部為主體,以《無量義經》為其宗經。靜思法脈的思想體系之開展,從原始阿含思想四無量心、八正道著手,以道德實踐修持自身著手,而行於《法華經》所示之菩薩道,強調三乘歸於佛乘,菩薩道為諸佛、菩薩生生世世之願力。
證嚴上人所開展的靜思法脈是人間佛教,但也不僅僅把佛教放諸人間,一切六道眾生都是諸佛菩薩救度的對象。因此,證嚴上人講述《地藏經》,就是以地藏菩薩恆遠深廣之願力,以菩薩「先救他人、再救自己」的大慈悲心度化一切六度有情,最終臻至涅槃常樂我淨之證悟。
在宗門實踐上,證嚴上人以《無量義經》與《藥師經》為志業開展之方法與路徑。《無量義經》強調「性相空寂、濟助群生」,為宗門之宗經。利他度己,眾生的染汙是自性清淨的養料,在利益一切眾生中求得無上智慧。《藥師經》所示之理想境界為人間之淨土。藥師如來十二大願悉欲眾生皆能「身體健康、物質豐厚、心靈富足」,體現出現世淨土的理想。
在個人修行上,證嚴上人以《四十二章經》開示弟子「斷愛欲以識自心,忍辱行以奉正道,清淨心以覺佛性」。以《三十七助道品》教導弟子從日常的生活中勤行正道,漸次契入清淨自性。並輔以《慈悲三昧水懺》之義理,啟發弟子發露懺悔,不只自己懺悔,還要群體共同懺悔,以經藏演繹數萬人共同入經懺,洗滌塵垢。證嚴上人強調行孝之重要,以《父母恩重難報經》引領弟子家庭和睦始於孝道。從家庭到社會團體,以《人有二十難》勉勵對人之信心,圓融人與人愛的關係。最後以勤行精進不懈之願力臻於《菩薩十地》之境界。
證嚴上人立意將佛教思想理性化、實踐化、生活化。他所創立的慈濟功德會及慈濟的四大志業,都是以闡揚佛教於人間、於生活中的理想。佛法是可實踐的,可以理性理解的,可以落實在生活中,可以經世致用的文明體系。
佛陀的原初思想正式以道德實踐取代婆羅門的法術與祭拜儀式,以理性思想探索真理,以取代古印度的神化思想。佛教對世間的看法與觀點究竟如何?佛陀覺悟後,示現苦集滅道,教導十二因緣,指向一切世間的短暫,以八正道、四無量心等修行超越輪迴,去向寂靜涅槃之境界。
佛陀教導眾生的究竟是為入世間?抑或出世間?
佛陀當時所處的世間
佛陀生長在一個經濟繁盛但是政治騷亂的時代。極權主義的摩羯陀國與共和體制的跋祇國為兩大強國,彼此對立。政治與經濟的力量對峙,共和與極權在對抗。文明的危機醞釀偉大的智者。
西元前五百多年,大約在佛陀誕生的時期,印度保拉法大帝國分裂了。北部分裂為十六個王國,民主共和制的跋祇國與君主制的摩羯陀王國長年在爭霸中。佛陀的王國伽毘羅衛國臣屬於憍薩羅國,說明釋迦族依附於北方另一個更強大的王國。伽毘羅衛國本身的制度是屬於民主共和的政體,傳統的君王都尊重達磨(Dharma),亦即公平正義的原則,就受人尊重。當時的民主政體設置議會,實施共和制。
佛陀正處在一個政治與經濟的大變革時期。不只政治動盪不安,新興的財富階級,威脅著君王的地位,君王試圖通過抑制巨商,更好的控制王國。政治與經濟的衝突,使得原本的政治情勢更為動盪。面對如此社會極度紛亂的局面,當時的佛陀—悉達多太子感受到政治與經濟的力量不足以根本地解決社會問題,無法改變人心。因此佛陀選擇的道路是徹底地退出政治、退出經濟、退出社會,並以一種全的清淨生活方式,示現典範給予他的時代。
佛陀在六年參訪、五年苦修之後,證得無上菩提,所謂無上菩提在初期是苦集滅道之四聖諦。滅生老病死苦,終至證得超越生死輪迴的涅槃。而涅槃是經由八正道,持守戒律,通過十二因緣法、四無量心的實踐所獲致。
佛陀所組織的僧團所到之處,與各國的君王、富商、賢達論證生命的價值與社會的出路。佛陀對於低下階層平等地給予法的喜悅,為無數在動亂中的人指出一條覺悟之道。這覺悟之道在清淨心,在道德實踐。覺悟不在社會之外,而在生活之中,這生活根植於佛陀所倡議的三團之戒律。經由離開社會,而重返社會。因為佛陀與僧團弟子的生活超越於世俗的一切,因此可以站在超然與神聖的立場,面對世間說法。對於在家弟子,佛陀並沒有給予特殊的戒律之要求,但以聞其苦,而給其法藥。
摩羯陀國的阿闍世王想要攻打拔耆國,派了宰相禹舍來見佛陀。佛陀當時正在打坐,阿難在一旁搧扇子。聽了禹舍說明阿闍世王的攻打計畫,佛陀回頭問阿難:
「汝聞跋祇國人數相集會,講議正事不?」答曰:「聞之。」
佛告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君臣和順,上下相敬不?」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奉法曉忌,不違禮度不?」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孝事父母,敬順師長不?」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上,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恭於宗廟,致敬鬼神不?」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上,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閨門真正,潔淨無穢,至於戲笑,言不及邪不?」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阿難!汝聞跋祇國人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甞懈惓不?」答曰:「聞之。」
「阿難!若能爾者,長幼和順,轉更增盛,其國久安,無能侵損。」
時,大臣禹舍白佛言:「彼國人民,若行一法,猶不可圖,況復具七?國事多故,今請辭還歸。」
佛言:「可,宜知是時。」時,禹舍即從座起,遶佛三匝,揖讓而退。
跋祇王國集會「講議正事、君臣和順、不違禮度、恭於宗廟、長幼和順、言不及邪、宗事沙門」,此國不可滅。佛陀回答了禹舍的提問,指出一個完美國度的七大法。
在衝突的世界中,佛陀的出世間,並非棄世間。佛陀不加入任何一方,以清淨修行,以道德制高點,闡明世間祥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