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探討的是世界對中國大陸政治的兩大困惑:一是大陸現行政體到底是什麼政體,它是如何運作的;二是中國大陸為何一百年來未能實現民主。作者用「荼蘼現象」、「第二把手更換率」和「黃河斷流」等首創性概念來描述當代中國大陸政體;用「一桶江山」來形容「中華帝國」,並由此引申出權威落差和權威距離的關係,指出中國民主化的困境到底何在。根據作者的看法,解決兩岸問題的辦法和解決中國民主化的辦法是一致的。「一個中國」、「中國邦聯」或「中國聯邦」不僅是當前兩岸關係問題,也是遠自春秋時代以來的問題,更是辛亥革命後當代中國的問題。在分析過歷史發展和現狀後,作者最後歸結:「在維持一個大國的國際權威條件下,把一個單一制國家改變成一個複合制的聯邦國家,自由與權威便可以達到均衡」。關心政治哲學的讀者也會從本書得到樂趣;如果說盧梭的《民約論》探討的是小國的民主化的問題,本書討論的是大國的民主化問題。
作者:吳稼祥
吳稼祥,1955年生於安徽銅陵,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系。1982年至1989年曾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共中央書記處辦公室工作,是胡耀邦和趙紫陽兩屆總書記的智囊成員。在中國1980年代的經濟改革和政治改革中,最早提出國有企業股份化改制的主張;1989年發表《新權威主義述評》,討論了中國民主化問題,認為傳統專制社會要過渡到民主社會,必得經歷威權政治和自由經濟並存的階段。「六四」時支持天安門廣場的學生,並宣布辭職,遭中共監禁於秦城監獄三年。根據余英時教授對作者的觀察︰「他進秦城監獄時似乎還是一個新權威主義者,出來的時候已變成一個聯邦論者」了。出獄後,作者總結改革派的失敗教訓,著有《智慧算術—加減謀略論》一書。作者現任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訪問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