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玩弄新聞、詭辯真假,
在社群媒體上利用平台科技進行政治動員,
已使假新聞成為選舉與公投時的政治武器。
2016年先後發生英國公投、美國總統大選令人震驚意外的投票結果後,假新聞已成為全球政治傳播的重要課題。本書針對國內2018年、2020年兩次選舉進行研究,試圖探討假新聞對國內選舉的影響。
林照真認為,「假新聞政治」說明假新聞為政治化名詞,已經成為民主社會的難題。臺灣更特別的現象是,混淆的國家認同製造政治對立,提供假新聞得以擴大政治操弄的舞台。源自中國大陸的陰謀論與宣傳,更隨時企圖崩解臺灣的社會秩序與民主價值。
全書共十四章。除全面梳理假新聞相關文獻外,另分別以傳播科技、政治對抗、平台產業等不同視角,聚焦分析國內外的假新聞現象。
作者:林照真
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取得世新大學傳播所博士學位前,曾在媒體工作二十年,為資深政治記者。主跑社會運動、西藏議題,負責進行深度報導與調查報導。著有《覆面部隊:白團》、《喇嘛殺人》、《最後的達賴喇嘛》、《記者,你為什麼不反叛》等報導專書。進入學界的研究領域包括:收視率研究、災難研究、新媒體研究、媒體轉型研究、假新聞研究等,著有《收視率新聞學》、《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等學術著作。
第一章 假新聞政治:知識論的弔詭
第一節 迎合虛假的後真相時代
第二節 假新聞與言論自由
第三節 華人網絡的資訊戰與假新聞
第四節 研究方法
第五節 研究限制
第六節 本書章節分布
第二章 假新聞研究取徑與理論系譜
第一節 新聞傳播研究取徑
第二節 歷史與政治研究取徑
第三節 情境研究取徑
第四節 網路科技研究取徑
第五節 被羞辱的傳統新聞
第一部分 傳播科技視角與假新聞
第三章 病毒傳播與陰謀論
第一節 病毒科技與假新聞
第二節 陰謀論與病毒傳播
第三節 選舉與病毒傳播
第四章 欺騙造假與科技操弄
第一節 欺騙與假新聞
第二節 迷因梗圖與假新聞
第三節 AI誤用與深度造假
第四節 台灣的深度造假影片
第五章 同溫層與演算法政治
第一節 同溫層與政治極化
第二節 演算法決定貼文順序
第三節 演算法是否中立
第四節 演算法塑造同溫層
第二部分 政治對抗與假新聞
第六章 極化的黨派立場與假新聞
第一節 極化的黨派立場定義
第二節 極化的黨派立場與國內傳統媒體
第三節 極化的黨派立場與仿新聞網站
第七章 擁護特定候選人與中時電子報
第一節 中時電子報的角色
第二節 擁護特定候選人與中時電子報
第三節 陰謀論報導缺乏事實基礎
第八章 接近投票日的假新聞宣傳
第一節 假新聞煽動人心
第二節 高度動員的國家認同假新聞
第三節 借用美媒的假新聞策略
第四節 中國網民介入作票假新聞
第九章 關西機場事件與假新聞
第一節 PTT網軍與假新聞
第二節 網軍與假新聞
第三節 中國媒體與假新聞
第四節 兩岸媒體相互複製
第十章 中國社群宣傳與假新聞
第一節 中國政府與反送中假新聞
第二節 親中臉書社團與宣傳
第三節 中國社群與對台宣傳
第三部分 平台產業與假新聞
第十一章 帳號作假與假新聞
第一節 社群機器人作假
第二節 酸民與酸民農場
第三節 臉書群控帳號與假新聞
第十二章 社群政治廣告與選舉業配
第一節 社群參與選舉與金錢獲利
第二節 選舉網路行銷與業配
第三節 臉書政治廣告與透明化政策
第十三章 平台與假新聞
第一節 平台為王
第二節 平台經濟:將使用者分類賣出
第三節 平台演算法:虛假比真實吸引人
第四節 平台究責與事實查核
第十四章 結論 假新聞政治:民主的難題
第一節 假新聞的政治性格
第二節 國內特殊的假新聞政治
誌謝
參考書目
誌謝
我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時,著手撰寫本書。心裡的忐忑不安,不是因為看不見的病毒,而是體會到個人的意志力量,其實非常有限。
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新聞學者,我經歷了媒體解嚴、媒體風生、媒體轉型、媒體失勢等不同時期。35年時光飛逝,當我慢慢變老的時候,全新的傳播現象仍不斷發生。即使我卯足勁追趕,不敢怠慢各類新興議題,我還是落後於千變的傳播世界中。
震撼全球的2016年英、美假新聞事件,提醒我自2017年起,開始關注台灣社會的假新聞動態。在科技部計畫的支持下,我進行三年的研究,並自2020年初動筆寫作。
感謝三年來,先後參與假新聞研究的眾多同學。謝謝年輕的你們,協助我認識原本陌生的虛擬網路世界,並和我一起打撈案例、連結事件與重建真實。
感謝匿名評審。你們中肯的批評指正,幫助我在學術領域繼續成長。
感謝聯經出版公司。在我孤獨寫作的道路上,看見遠方留了一盞燈。
感謝我的家人。我的姊姊、弟弟、先生、兒子,還有在天上的爸媽和女兒。
因為有你們,我從不灰心。
第一章 假新聞政治:知識論的弔詭
2016年1月,台灣舉行總統大選,完成第三次政黨輪替。台灣人作息如常。
2016年6月,英國舉行是否脫離歐盟的公民投票,脫歐派以1%票數勝出。英國首相驚訝到不敢置信的表情,透過新聞報導,傳送到全球觀眾面前。
2016年11月,川普出人意料贏得美國大選,新聞媒體更是跌破眼鏡。為了準備這個大新聞,多數媒體已預先做好「美國首位女總統柯林頓」報導,不料結果卻大翻盤。
英、美兩起事件引發全球熱議,相同的現象就是假新聞。很多人認為,民主就快要淹沒在假新聞中了。所有認真、誠實與理性的個人與團體,都可能因此輸掉選舉(Morozov, January 8, 2017)。英國牛津字典因此採用「後真相」(Post-truth)來形容2016年「虛假新聞」能夠影響公投、國家大選的荒謬事件。《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則為此註解:「客觀真實已無法形塑民意,情感與個人信念則取而代之。」(Truth is dead. Facts are pass’e.)(Wang, November 17, 2016)自此開始,全球高度關注假新聞如何影響資訊傳播、民主政治等嚴肅課題。
2018年,台灣在全球假新聞罩頂的氛圍中,舉辦十項公民投票與九合一選舉。當時,台灣的媒體生態已發生轉變;除了傳統媒體既有的競爭外,附屬於傳統媒體的新網路媒體、新興網路媒體等,更是形成強勁的網路新聞競爭態勢;再加上蓬勃的臉書、Line、YouTube、Instagram等社群媒體,訊息傳播快速,大大增加選舉熱度,假新聞也迅速滲入台灣的民主選戰中。在2018、2020年國內的兩次國內選舉中,出現的「網軍」、「殭屍帳號」等政治動員高手,迅速地闖入選舉陣地,利用新興的社群平台創造聲量,出現各式違背民主認知的行為,導演一場又一場虛構與真實交錯的台灣選舉。
第一節 迎合虛假的後真相時代
假新聞並非新鮮產物,但假新聞能形成真實且巨大的政治影響力,確實前所未見。假新聞泛指意圖欺騙的不正確資訊和偏見,目的是要撼動社會對真實的理解,並在很多事例上引發懷疑(Blaber, Coleman, Manago, & Hess, 2019)。同時,假新聞形成於不那麼在意「真實」的「後真相」時代,讓「假新聞」與「後真相」成為資訊混亂時代的相關名詞。「後真相」意指民眾更願意相信能夠迎合他們的情感與個人信仰的資訊,而非去搜尋事實與客觀的資訊(Cooke, 2018, p. 2)。也因此,牛津辭典挑出「後真相」為2016年的年度名詞。“post”在此並不是「之後」(after)的意思,更恰當的說法是「無關的」(irrelevant),也就是「無關真實」(Berghel, 2017, p. 80)。
時至後真相時期,社群媒體時代來臨,每一個新聞事件都可能創造出一個社群(Little, 2012);社群媒體漸漸成為新聞來源,甚至可以反過來提供新聞記者方便、低廉的新聞與資訊(Broersma & Graham, 2013)。因為假新聞可以在臉書平台接觸到數以千萬計的人,以致影響力遠超過往昔(Keith, 2017);數位時代使情形變得更不利(Frederiksen, 2017)。巴克萊(Barclay, 2018)是一名關心媒體識讀的圖書館員,他著手撰寫一本有關假新聞的著作。他認為要把假新聞形容成客觀觀點,幾乎是不可能的事(Barclay, 2018)。
相對於「真實」(truthiness),「後真相」在於強調動機與情感,是人們消費資訊、搜尋資訊、選擇資訊、迴避資訊與使用資訊的準則。這個想法,有助於理解人們如何消費資訊,以及為什麼人們容易受假新聞影響(Cooke, 2018, p. 5)。在後真相時代中,人們更常因情感與心理因素而消費資訊,較不是訴諸認知。從假新聞的案例來看,後真相時代更能催生吸引注意力的假新聞(Sismondo, 2017)。
要說明的是,在後真相時期,並未拒絕客觀的事實(facts)存在,只是須打消籠罩在事實四周的神祕性。舉例來說,認知學者致力於如何讓「符合現實」(correspondence to reality)的想法顯現真義,並能使某個陳述(statement)能夠就是一個事實。以科學事實來說,科學家在實驗室做實驗,並且接受同儕的檢驗。於是,科學家以真理人(truthers)的角色,賦予事實合法性(Fuller, 2018, p. 19)。
然而,社會科學無法在實驗室複製,假新聞使得原本強調具有事實客觀性的新聞真實受到影響。目前很多假新聞都是使用釣魚標題來吸引讀者,當今小報也同樣使用釣魚標題,報導時強調新聞的戲劇性大於正確性。換言之,當假新聞發生之時,新聞產業更要注意「低品質新聞」(low-quality journalism)與「混亂的產製」(production of confusion)(Cooke, 2018, pp. 3-4)。很不幸的,有些懶惰的記者從網路上找新聞卻不求證,甚至在他們的網站中,也會用筆名寫作。一旦問題出現,網站與所有內容都消失不見(Cohen, 2017, p. 82)。
假新聞也讓傳統新聞媒體的無冕王權威,受到強烈的質疑。2016年6月23日公投結果出爐後,英國多數主流媒體非常震驚。從英國公投的投票資料可知,當倫敦壓倒性支持參與歐盟時,英國北方卻投票退出。當時英國媒體的靈魂受到懷疑,怎麼會如此不了解英國北方民眾的心情?公投後,英國的菁英媒體被批評,完全誤解英國北部對歐盟的惡意。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時,美國菁英媒體同樣因為川普取得白宮寶座而受質疑。這兩次政治投票似乎採用不同的方式去影響民意,並且產生一定成效(Bossio, 2017, p. 90)。由於民眾有關新聞的消費行為愈來愈複雜,新聞記者已經不再是訊息的中心了。有關社群媒體演算法的操控,特別是聚焦於優先性與新聞過濾的演算法,已能影響民眾的新聞消費習慣(Bossio, 2017, p. 91)。
2016年的兩起事件,說明民主快要淹沒在假新聞中,關鍵更在於數位科技與數位強權。強大的數位平台等基礎建設,造成假新聞、網路迷因與有趣的YouTube影音等得以瘋傳(Morozov, January 8, 2017)。在這樣的民主氛圍中,假新聞在其中找到舞台,更企圖引發真假難辨的政治事件。假新聞的政治策略,已經在不同國家發酵,並引發各種政治惡果。在美國人心中,2016年大選讓他們看到一場受到假新聞操縱的選舉,美國前總統川普不斷指責傳統新聞媒體製造假新聞;活躍於社群平台的極端言論,也藉著演算法壯大。網路上充斥太多來路不明、隱匿的帳號,卻能成功發動一次又一次的網路攻擊。
多元民主的核心是透過選舉進行政治決定的過程,選舉必須建立在追求真相的基礎上進行(Benkler, Faris, &Reberts, 2018)。選舉中的政治討論顯得複雜又繁瑣,並非只有「真」或「假」的問題,想找到一個完全「真」的政治,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在以真實為基礎的民主政治中,沒有唯一正確的結果(Farkas, 2020, p. 50)。
回想每一次的選舉,總會引發各式各樣的言論。政治就是這樣熙熙攘攘,每個陣營都選擇對自己有利的立場與觀點發言。選舉是民主國家定期舉行的政治活動,也是民主社會重要的磐石。選舉必須在公平、透明的前提下進行,是民主社會非常重要的價值。儘管不同黨派、參選人在選舉中叫囂、相互攻擊,人們總說:「這是民主的常態。」接著所有人都會接受選舉結果,這也顯現民主的珍貴。
也因此,了解政治並不具備「客觀性」(objectivity)後,這個世界並不會因此失去意義。相反地,民主政治無法反映客觀的事實,卻可以反映所有光譜上的人們受政治影響的結果。民主就是競爭的多元主義(agonistic pluralism)的政治體系,它促使所有公民去影響論述並形塑社會(Farkas, 2020, pp. 50-51)。
既然政治本來就不具備客觀真實的特質,以致所有政治論述在民主場域中競爭,選民依個人所見,行禮如儀地完成投票。政治人物上上下下,都是依照選票多寡而定。既然如此,2016年後引發的後真相危機,必然有其特殊的因素導致。
本書認為,特殊的數位傳播因素,造成虛假新聞得以與真實新聞並列,甚至比真實新聞更吸睛。在假新聞形成後,接著形成假新聞政治,反噬新聞真實與民主政治的價值。
新聞與政治不同。新聞是有「客觀」真實的。古典新聞學要求新聞記者秉持客觀精神,報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的事實。如果眼見耳聞的訊息互相衝突,則並非沒有真實,而是記者難以掌握。因此,新聞記者必須反映多元聲音,把所有的意見都寫出來,交由讀者判斷。至於記者沒有看到、聽到的事,則必須進行查證,如果判定為假,就不能出現在媒體中。
古典新聞學僅有一百餘年發展史,常遭譏笑是年輕淺薄的學科。然而,必須承認,古典新聞確定新聞傳布的專業與倫理,能將假訊息降到最低。新聞與政治關係密切,選舉更常因新聞報導斷生死。即使政治能成功影響新聞,卻依然只能在新聞求真的框架下進行。政治常覺得,在真實新聞的影子下,總是綁手綁腳。
新聞崩盤後,政治藉著假新聞找到活路,於是形成今日的假新聞政治。
然而,本書並不想討論新聞崩盤的各種原因,是因為傳統新聞的瓦解,與時下正風行的數位網路世界最為相關。到了數位時代,已經完全顛覆傳統新聞由上而下的傳播秩序。由新聞媒體主導的傳播已經千瘡百孔,在數位網路的挑戰下更是日趨下風,只是眾多訊息來源之一,不再具有特權。缺乏真實守門員的情況下,大量的訊息與論述在數位世界流竄。人們以點擊代替投票,最多人點擊的內容自然吸引最多眼球。
問題在於,數位時代的網民是否等同於古典理性時期的公民?數位時代的民意又是如何塑造?與數位科技有何關係?在刻意傳播失真的假新聞之外,更發現因為傳播科技,延伸發展的數位亂象,也一併納入假新聞的範疇中。美國在2016選舉後,曾經檢討劍橋分析公司操縱社群媒體,幫助川普團隊搜集選民資訊一事。網路世界的種族主義與右翼興起,右翼分子經常動員白人至上等仇恨言論,並製造陰謀論等。這些事件與言論讓人們對現實的理解出現紛歧,也讓美國對自己的國家治理,產生極大的困難(Benkler, Faris, &Reberts, 2018)。
台灣雖然也承受了假新聞的危害,卻未能建立共同對抗假新聞的共識。行政院為對抗假新聞,推出即時新聞澄清專區。〈中國國民黨〉粉專則自製文宣指出,發布假新聞和操作假新聞是民進黨選舉的奧步(2018年10月16日)。也因此,對於如何解決假新聞仍然各說各話。
雖然政治不具備客觀真實,起源於新聞客觀真實的事實查核,卻成為判定訊息真假的主要方式。事實查核的真假判定是以不同來源的檔案資料為基礎,已是政治新聞學(political journalism)很重要的一環,並認為事實查核可以增加傳播的正確性(Nieminen & Rapeli, 2019)。又因為「言論自由市場」(marketplace of ideas)關乎的是個人想法(ideas),無關事實(facts);事實查核關心的是事實,只能查核事實。這都使得政治類的假新聞變得更為敏感,必須謹慎對待,以免引發言論自由的問題(Waldman, 2018, p. 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