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海耶克,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學界巨人
凱因斯可畏的敵手,可敬的夥伴
超越時代的經濟學家、哲學家
海耶克強調市場的環境複雜多變,而參與者的個人境況、所知所想既各自不同又互相影響──是動態的,無人能完全掌握其中的知識,也因此無人能夠預知自由市場的互動結果,由外力介入引導經濟走向的做法也是無效的。這正是他與凱因斯意見相反,引發那場世紀經濟學論戰的主軸,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海耶克不只在經濟學領域獨秀,在哲學、社會科學的範疇中也留下了令人驚嘆的瑰寶。本書以淺顯易懂的筆法,介紹海耶克的主要思想概要,11個章節涵蓋了他最常為人提及的價格信號、市場協調的基礎原理,談及對科學理性、個人主義、自由、法治與社會秩序,對西方民主經驗的質疑,也將時間軸拉到東方近代歷史,談殷海光與海耶克學理的關係,自西方的思想當中引出一條屬於東方的融會之路。
與凱因斯論戰時,海耶克看似不合當時代的趨勢。但正如我們無法預測市場的走向,海耶克的學理主張也不若當時人們的預期,在歷經幾十年的沉寂後又逐漸被世人重視,而他的地位則隨著時代的演進愈發重要。
本書特色
‧「政治與思想」出版計畫編輯委員會(依筆畫排序)
吳豐維
陳宜中
曾國祥
葉浩
‧系列導言撰寫者
「政治與思想」出版計畫編輯委員會,共同撰寫。
1、輕──開本尺寸精小,便於攜帶閱讀。
2、不沉重──分量適中,適合社會大眾、高中生、大學生閱讀。
3、重要作者──由海內外專家學者費時數年撰寫,並通過嚴謹審查。
4、便於理解──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深入淺出介紹當代重要的政治哲學家理論與重要觀念。
5、切合時事──內容貼近當代社會,以展望未來之姿回顧經典人物與議題,提供反思與對話。
6、展望──期待這系列書能作為橋梁,串連深刻思想、觀念與普羅大眾。
作者:張楚勇
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加入香港城市大學之前,曾在四個香港政府部門任職,以及在倫敦和香港的電子媒體工作,認為稱職的大學教育,是促成學子懂得與人類偉大的心靈不斷的對話。於2017年發表的華文政治哲學著作有〈把人當人與散在社會的知識之利用:夏道平的自由主義〉(收錄於《湖北經濟學院學報》)和〈奧克肖特的政治哲學:涯涘無盡之知、道德個體性、法治聯合體〉(收錄於《西方政治哲學史第三卷:20世紀政治哲學》),並編審出版了香港商務印書館的《通向奴役之路》。
主要英文學術著作:The Quest for Civil Order(Imprint Academic, 2007)和The Poetic Character of Human Activity(Lexington Books, 2012, 與 Wendell John Coats, Jr. 合著)。
導言
第一章 學界巨人的養成
思想大師
貴族的後裔
烽火中學習
跟隨米塞斯
藏不住的早慧天才
超越時代的學說
個人生活與情感
學術生涯筆耕不輟
第二章 從勞動分工到知識分工
知識分工是經濟學中心課題
《國富論》─什麼是勞動分工?
知識分工
特定情境和時空下的知識
具體情境脈絡下的知識─共同認定的處理
具體情境脈絡下的知識─跟隨默會引導
第三章 社會制度和實踐—行為互動還是中央規畫?
市場供需,靠什麼協調?
中央規畫與價格信號
自由市場複雜多元,預先制定集體目的行不通
經濟問題,不可當工程問題看
社會制度是人為設計結果?
崇拜理性的虛妄
第四章 科學主義、心靈與理性
社會事實的主觀性和目的性
自然和人為認定關係
社會解釋:理念關係的建構和重組
社會理論在方法學上的基礎
海耶克的理論觀點
第五章 真偽個人主義
刺激轉化為觀感
模型和圖型
個人主義的真與偽
社會互動與個人自由
第六章 自由秩序的重建
普遍原則與自由秩序
建構式唯理主義與無限權力
古典自由主義對傳統的看法
自發的社會秩序
公權力不該箝制自發秩序
第七章 法治與自由
法律的真正作用
先有實踐法才有成文法
法治與自由
法治人治的分別
成文法的補充作用
立法、司法屬性大不同
第八章 傳統、規則、自發秩序
政府為法治精神而存在
俗成經驗與言詮知識兩軌並行
園丁式的繼往開來
社會演化是在求進步
海耶克質疑西方民主經驗
議會制度新構思
催生「憲法法庭」與國際憲章
第九章 演化與去政治化
人類社會價值出於文明演化
拿人口論文明高低,問題何在?
文明價值的張力
海耶克堅守自發秩序
第十章 海耶克與中國自由主義
海耶克思想的引進
對台灣自由主義的影響
拋給中國知識分子的震撼彈
放下全盤改革的虛妄─秋風
海耶克與中國自由主義
第十一章 殷海光與海耶克
當殷海光遇上海耶克
殷海光對海耶克自由論的探析
海耶克為何反對經濟平等?
殷海光真的懂海耶克嗎?
海耶克的「有限理性」帶來怎樣的社會?
殷海光思考上的偏離
中國文化應有創造性走向
結語
延伸閱讀
著作及引用書目
參考書目
導言
‧哲學與政治
每年十一月的第三個星期四,是「世界哲學日」。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UNESCO)定立這個日子,賦予了哲學這歷史最悠久的人類知識探索活動嶄新且重大的國際使命: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從而學習如何共存,攜手尋求國際社會當前所面臨的各種政治、經濟與環境的共同挑戰。
且看二○一二年世界哲學日當天,科教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Irina Bokova)的發言:
面對錯綜紛雜的當今世界,哲學思考首先需要我們謙卑下來,從自己立場退後一步,參與理性的對話,並針對我們所無法左右的挑戰,共同提出應對的措施……我們遇到的困難愈大,愈需要通過哲學來理解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哲學的多樣化是我們培養兼具包容與寬容的全球公民意識之最大財富。面對無知以及不寬容的泛起,哲學有助於相互理解。
我們會發現,哲學不但被賦予了一個推動世界和平與人類永續發展的重任,也肩負著促進全球公民意識的使命。
哲學之所以能承擔、回應人類共同問題的首要理由,在於作為一種反思活動,以自身想法或錯誤為前提,因此在智識上必須謙卑,再展開與異己的真誠對話。一方面分析、挑戰人類共同未來的重大問題之癥結所在,一方面排除自己的盲點,並確認彼此的看法與價值排序,從而確立可能的出路與選項。
政治(Politics)一詞淵源於古希臘的「城邦」(Polis)概念,對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等人而言,對政治的探討就是對正義國度的追尋。
現代主權國家的政治發展出比過去更複雜多元的面貌,研究者思考的政治現象涵蓋巨觀的統治原則到微觀的身體規訓,而致力於思索政治「應然面」的政治哲學因此有其急迫性。舉凡新科技帶來的各種倫理議題、全球暖化與貧富差距的加劇、國際間的互動原則以及經濟危機時的互助合作、共同和平的維護與人類尊嚴的捍衛,乃至戰爭期間與之後重建過程的正義,全都涉及了「自由」、「平等」、「正義」等核心概念。
結合了上述兩者的政治哲學,正是對政治的本質與其相關概念的系統探究,關乎自由、平等、民主、主權、權威、正義、意識形態..等等。儘管這世界的現象流變不息,我們還是可以透過掌握政治哲學的基本面貌,掌握一切最根本思考的基礎。
‧政治哲學的翅膀
對亞里斯多德這些古代哲人而言,政治哲學的必要無庸置疑,因為它與人類理性動物的本質以及幸福人生的追求密不可分。
我們如果無法掌握政治哲學的核心概念與論述,恐怕難以清楚把握二十世紀迄今的重大社會變遷,諸如:法西斯政權的崛起、極權體制裡的平庸之惡、冷戰的意識形態對峙、全球青年的造反與叛逆、種族與性別平等的追求、全球化與新自由主義的逆襲、宗教基本教義與極右派勢力的崛起、數位利維坦與監控社會的誕生..等等。在愈趨渾沌的時代裡,我們愈需要政治哲學的洞見。
政治哲學將促進我們表達自身立場和參與國際對話的能力,善盡我們身為國際社會或世界公民社會一分子的責任。更重要的是,政治哲學素養的普遍提升,能夠讓一國之內意見相左甚至對立的公民進行理性的對話、走出對立,且能在清楚各種選項以及價值排序的前提之下,尋求真正的共識或適當的妥協。
本叢書正是在如此背景與期待下誕生,分為兩系列,第一個系列以思想家為主題。意在為讀者開啟一扇門,深入一個思想家的人生與思想歷程,見證一個心靈的偉大,見證一個時代的發展。
第二個系列則以觀念為主題。柏林曾引述德國詩人海涅的話語,指出觀念的威力足以摧毀一個文明,因而用觀念史的眼光、以觀念為軸心,考掘與爬梳政治哲學中的核心概念,考察它在跨時代背景下的發展與影響,得以讓我們掌握哲學漫長的歷史演變、內涵,分析人類共同未來的重大問題之癥結所在。
‧人類真的可以活在一個沒有政治的世界嗎?如果不可能,那什麼才是更好的政治?
無論最終的解答是什麼,我們都需要為自己的想像力安上翅膀,而那雙翅膀就是思想的洞見。當人們開始想像集體美好的可能,政治的哲思就開始了運作,政治哲學就不再是多餘的頭腦體操,而是一種必要。
一九七一年,在反體制的熱潮裡,約翰‧藍儂吟唱出了他的〈想像〉(Imagine),要眾人認真地想像一個沒有宗教、國家、戰爭與私人財產的未來。
雖說我們可能也如藍儂唱的那樣,始終是個「夢想家」(Dreamer), 但在清楚各種選項以及價值排序的前提之下,尋求真正的共識或適當的妥協,確是歷來夢想家,也是未來夢想家們鍥而不捨追求的最完美境地。
──獻給更美好的未來。
第一章 學界巨人的養成
西方的政治思想概括來說,從古希臘至今約可分成兩大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哲人柏拉圖以降,至十五、十六世紀的「古典時期」:此期間主導的政治理念是「善治」,也就是認為,透過理性思辨和道德追尋,人類社群的理想應當是去實現至善的秩序。第二個階段則是從《君主論》撰述者馬基維利、《利維坦》作者霍布斯活躍的年代算起至今的「現代時期」:其主導的理念是包含尊重個體性和自由的和平共存,認為政治社群的存在,就是要公正地建構起社會通則(共同規則)和程序,使個人及其意志在不侵犯他人權利的前提下得以各自發揮。待到十七、十八世紀科學理性大行其道之後,更出現了某些看法, 認為人類經由科學知識增長和理性引導歷程,可以打破傳統中諸多迷信禁忌,並能透過不斷加強對自然界的人為控制,來造福社群、更充分的實現自由。後來便在這樣的大傳統下,伴隨近現代民族國家興起所帶來錯綜複雜的歷史牽引,一步步地鋪造出西方的政治思潮。
海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 1899-1992)正是二十世紀西方古典自由主義的代表思想家之一,他一生從事跨學科的探索,整合經濟學、方法學、理論心理學、政治學、思想史、法哲學等學理,建構出一套發人深省的社會哲學。此外,他更為個人自由、自由市場法則等主張尋找理論根據強化辯護,論證何以中央規畫、高度集權、迷信科學理性萬能的社會主義非僅是通往奴役之路,尤且在理論上得以論證出是不可能成立的。
儘管海耶克於一九三○年代經濟學界早已享有盛名,其思想主張在他人生中頭七十多年卻一直不為西方主流學派所接受。然而他擇善固執、不隨波逐流,直到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被推倒,東歐社會主義集團崩潰以至蘇聯解體,人們才驚歎海耶克終身堅持的學說蘊含了一番深邃洞見,而這套思想理論至今仍非常具有啟發性。
第三章 社會制度和實踐—行為互動還是中央規畫?
市場供需,靠什麼協調?
面對市場上千千萬萬分散而互動的「特定情境和時空下的知識」, 加上缺乏全知角度或完全知識的情況,「市場的供需」是怎樣得以協調的呢?海耶克認為,自由市場中像電子通訊網那樣發揮作用的價格信號,於此起著關鍵效用。因為它們能夠把瞬息萬變的市場訊息以簡明方式公開呈現,讓每名參與者可依據價格信號作出個人的反應和決定。下面將引用海耶克在〈散在社會的知識之利用〉一文中論述價格信號的相關章節,來說明這一重點。
首先,海耶克提出價格信號如何提點市場參與者商機的所在,以及如何更符合經濟效益地去運用資源:
我們假設在世界上某個地方,某種金屬,比方說,錫有了一個新的用途,或者錫的供給來源之一斷絕了。這兩個原因究竟是那一個使得錫更稀少了,這與我們的目的沒有關係—重要的就在這個沒有關係。錫的使用者所必須要知道的,只是他們平常所消費的錫現在有一些是更有利地用在別處了,因此,他們必須用得節省一點。(《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頁113-114)
這兒值得注意的頭一點,是市場上就錫這種原料進行交易的人士,儘管各自的處境容或不同,進行買賣的個人目的大概也天差地別,但只要他們可以依據價格信號自由地下決定,作出自認為最合乎自己情況的買賣與否判斷,並對相關的結果負責─那麼,市場上錫的供需應用,參與者在毋須知道影響供需的種種原因的情況下,也會得到協調。
過程中,部分參與者可能蒙受損失,發現自己對價格信號下了錯誤的詮釋和決定;另一些參與者則滿足了自己的交易目的,從價格信號裡頭把握住機遇。不過,不管參與者在該次交易成敗如何,實際結果正等於市場對其決定的回饋,這本身便成為某種重要的資訊,有助他對下一步傳來的價格信號作出更佳詮釋,以謀求下一次更好的交易結果。假若價格信號讓他知道估出錫有多一點利潤可圖,他就有動力去多生產錫以增加供應。相反地,如果價格信號顯示需求減少,他要麼便要減產,否則便要降低成本以保障本身的利潤,或調低售價以刺激需求。這過程會如此類推地涉及其他市場參與者,並且周而復始地進行著。每一次對價格信號詮釋是對是錯,都會從信號的改變得到回饋,參與者並得對自己的每一決定負責。
‧中央規畫與價格信號
但是,如果我們不依據價格信號,轉而依靠中央規畫作出協調,規畫者首先必須知道:誰是錫這種原料的供應者和使用者?他們各自的供/求量是多少?各自應用錫的目的為何?未來的相關計畫是什麼?如果他們之間的目的或計畫有衝突時,哪些該享有優先權?以及可能影響這些計畫的其他因素包括什麼?……諸如此類。中央規畫者要是未能充分掌握這些資訊,很難想像他們如何能開展規畫。更有甚者,正如上一章所述,那些「特定情境和時空下的知識」在協調過程中是動態又互為因果的,哪可能在協調之前就讓中央規畫者掌握得到?這樣的話,規畫者該怎麼辦呢?此外,除非中央規畫可以完全撇除價格來進行,否則中央規畫者根據什麼準則來制定和調節價格等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
相反地,透過市場的價格信號,對參與者而言:
不必要他們的大多數知道什麼地方發生了更迫切的需要,或者說他們也不必知道為滿足什麼別的需要而他們應該節省用錫。如果他們之中只有少數幾個人直接知道這個新需要,因而把資源轉移到那方面去,如果又有人察覺了上述的資源轉移而引起的新缺口,於是他們又從其他的用途把資源轉移過去填充這個缺口,這樣一來,其影響就很快地普及於整個經濟制度,不僅影響到所有使用錫的人們,而且也影響到錫的代替品,以及這些代替品的使用者,凡是錫做成的一切東西,以及這些東西的代替品..它們的供給也都受影響。所有引發這些影響的人,絕大多數對於這些變動的原始原因一點也不知道。(《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頁114)
於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是:
這全部的作為就是一個市場活動,這不是因為其中的任何一個分子觀察到全局,而是因為他們各人的有限見解,彼此接合而重疊,足以使有關的消息經由許多的媒介傳達於大家。(《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頁114)
海耶克形容價格信號所發揮的市場協調作用令人嘆為觀止。他指出,儘管市場上一般僅有極少數人有可能詳悉某一種貨品的供需由什麼原因導致改變,但在毋須任何人發號施令的情況下,價格信號便能引導「彼此不知道誰是誰」的千萬大眾參與者因應自己的個人情況,往對的或者是他們判定的最佳方向去動作。
‧自由市場複雜多元,預先制定集體目的行不通
海耶克從知識分工的觀點發展出來的論述,讓我們看到,價格信號若能在不受干擾的前提下自由運作的話,市場參與者就不需要對其他參與者擁有的「特定情境和時空下的知識」有深入了解;缺乏這知識,並不會使他們不能依據價格信號作出經濟上最有利而又最符合其個人目的的決定。必須注意的是,這些個人目的是「自利」還是「他利」並非關鍵所在。最重要的在於,自由市場的價格信號能在毋須依賴全知的觀點和能力下,最大程度上把分散互動的「特定情境和時空下的知識」充分利用、協調起來。
事實上,對個別的市場參與者來說,由於沒有人掌握完全知識,他們根本不可能預知自由市場的互動結果。個別參與者是否以自利或他利的動機參與市場交易,就知識分工的理論看來,既非必須也不是充分的條件。相反地,中央規畫者怎樣同步並持續地處理數之不盡、無處不在的「特定情境和時空下的知識」,已成一大難題。加上這等知識的動態、互為因果的性質,中央規畫者在謀畫時如何能預知互動過程中才會產生的結果呢?
進一步而言,每個市場參與者不論是個人或組織,其個別目的應不盡相同,部分更可能相互衝突矛盾,或存在競爭關係。倘訴諸中央規畫,如何處理有關的衝突點和競爭點就成一大難題。真讓規畫者作決定,那無異於把規畫者自己認可的目的變成集體的目的,加諸到其他人身上。這兒就是以民主表決方式來決定,其性質免不了是非此即彼的和靜態的,而且更必須由規畫者預先訂定一個集體目的或有優先序列的一組集體目的才能作出規畫。
這方面,海耶克特別提醒我們關於工程問題和經濟問題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