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生命的16封信
給自己一份成長的禮物
從閱讀看見生命的價值
從真實的生活故事開展生命教育
※ 名家推薦
16封信不是要給人生課題滿意的答案,而是要引起動機,提醒年輕人什麼是人生道路上應該思維、探究的問題。
──李嗣涔(臺灣大學校長)
人生的行程像在爬山,山上小路有時會崎嶇難行,你我合力的手卻可以幫所有行動不便者走得安全穩當,到了山頂上,下望,景色宜人的人間,就在你、我、他的微笑中展示,啊!生命真是美好!
──曾志朗(中央研究院院士)
青春期是自我發現並肯定自我、建立自我人生價值與生命方向的黃金時期。《打開生命的十六封信》以充滿智慧與生命經驗的傳承,願青年學子們能力行實踐,茍日新又日新,能成就他人與社會,以活出多采多姿的生命。
──單國璽(天主教樞機主教)
※ 內容簡介
臺大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孫效智教授與16位生命教育合格教師,依不同生命教育的主題為內容,以書信方式寫給年輕人。由孫效智教授寫導言,帶領生命教育合格師資群完成全書,展現國內生命教育的專業與傳承。
本書分為三大主旨:我為什麼活著?我該怎樣活著?我又如何能活出應活的生命?各篇書信以真實的生活故事為例,傳達面對生命問題不同的思考方式。
孫效智教授的導言闡述生命教育「人生三問」的精義,16位生命教育合格教師合力完成各單元。每一篇文末穿插四格漫畫、文末提供五點思考,希望學生們能因此了解並面對人生各階段將面臨的功課,同時認識自己所追求的生命意義。
生命的答案,終究必須自己去尋求。由外而內的答案如果不能與由內而外的生命經驗相呼應,那麼,答案即使是適切的,甚至是深刻的,恐怕也終將與我們擦身而過,而無法與我們的生命真正相遇。
以我自己為例,透過人生的各種經驗與思考,我深切相信:人生無常,唯愛永恆;愛是人生的起點,更是人生的終點。這樣的相信是很重要的,它能激發內在的力量,幫助人在日常生活中以真愛的精神來自我期許與自我要求。問題是,理性的認知與認同並不足夠,還需要情意的調和與靈性的提升,才能竟其全功。
知與行之間的關係更是相互為用的,知之愈深,行之愈篤;行之愈篤,知之愈深。真知與力行之間具有一種良性循環,使得越明白的,越能去力行;而越能去力行的,也越能有真切的明白。
── 孫效智
作者:孫效智等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兼主任、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主任、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理事長),1994年取得德國慕尼黑哲學院哲學博士返台後,投入生命教育之學術研究、制度建構與文化倡導,鼓勵社會大眾思考人生最核心之議題,從而深化人生觀、內化價值觀並統整知情意行,使人能在複雜變動的環境中,做出正確、深刻而有意義的生命抉擇。
陳海珊(花蓮市海星中學輔導主任)、黃同展(高雄市道明中學教師)、胡敏華(國立羅東高中輔導主任)、周淑梅(台北市立復興高中教師)、劉桂光(台北市立松山高中教師)、何軒盛(國立新竹高中教務主任)、陳炯堯(台北縣淡江中學教師)、劉心儀(國立泰山高中教師)、林葙葙(新生護專教師)、林麗雲(國立師大附中教師)、李玉美(新竹市立建功高中校長)、彭川耘(花蓮縣海星中學輔導組長)、姚翰玲(國立師大附中教師)、徐玉青(國立桃園高中教師)、徐茂瑋(台北市立麗山高中教師)、游文聰(國立羅東高中校長)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
網址:www.lec.ntu.edu.tw
社團法人台灣生命教育學會
網址:www.tlea.org.tw
序 人生若白駒過隙何以安頓(李嗣涔)
導言 人生三問(孫效智)
我為什麼活著?
第一封信 人生意義的追求(陳海珊)
第二封信 幸福祕笈(黃同展)
第三封信 有一種交託,只是相信!(胡敏華)
第四封信 「信」就可以了嗎?(周淑梅)
第五封信 人為什麼活著?(劉桂光)
第六封信 你怕死嗎?(何軒盛)
我該怎樣活著?
第七封信 勇敢談戀愛(陳炯堯)
第八封信 青澀的愛情性福嗎?──「性福」的必要條件(劉心儀)
第九封信 我們結婚吧?!(林葙葙)
第十封信 天使與魔鬼(林麗雲)
第十一封信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李玉美)
第十二封信 我想做一個好人,難嗎?(彭川耘)
第十三封信 活下去?活上去?(姚翰玲)
第十四封信 只要我喜歡,為什麼不可以?!(徐玉青)
我如何能活出應活的生命?
第十五封信 超越自我,登上巔峰(徐茂瑋)
結語
第十六封信 高中生了沒?(游文聰)
人生若白駒過隙何以安頓(李嗣涔推薦序)
年輕人身強體健,有著揮霍不完的精力和時間,總以為「生、老、病、死」與己無關,也是遙遠的事。
然而,黃泉路上無老少,一場天災人禍就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的命運。過去十年921大地震、88水災兩次重創台灣,許多家庭一夕間家破人亡,甚至全村活埋。這些血淋淋的事實讓安居樂業的我們,著著實實上了一堂生命教育的課程:原來人的身家性命是如此脆弱,面對自然,是如此渺小!老天爺不見得按照「壽終正寢」的劇本演出,人生無常的事實教我們明白,不但人人會死,而且隨時都可以死。那麼,我們究竟「為何而活?應該如何生活?又如何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
很多時候,我們會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對於人生中必修且無法重來的「生命學分」,如果我們能早一點知道,早一點加以探究,不是比較能做出充足的準備,而活出生死無憾的精彩人生嗎?
如果年輕人能提早探索生命真相,想清楚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從而能多做一些自己不會後悔的事,甚至是饒益自己、也造福大家的事,這不是很好嗎?
基於這樣的信念,本校生命教育研發育成中心與台灣生命教育學會兩個單位共同與聯經出版公司合作,規劃出版「生命講堂」系列書籍,以淺顯豐富的內容,打造一套以青年為對象的好書。本人樂觀其成,並予以深切的祝福!
《打開生命的16封信》為此系列的第一本,以生命教育三大領域「人生與宗教的省思」、「生命實踐的省思」、「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為主軸,區分為七個議題,用書信的方式,介紹生命教育的理念。孫效智教授寫導言,闡述「人生三問」,為全書的總綱,亦為探索生命課題的最基本提問。繼而由2位高中校長與14位生命教育教師撰寫各單元:人能不能找到人生的意義?要怎麼找?人需要宗教嗎?怎麼樣才不迷信?人都會死,但能否超克死亡(不是長生不死)?怎樣的人可以「善終」?想愛又怕受傷害,怎麼樣的愛才是真愛?性與愛的關係如何?你要不要結婚?為什麼要道德?做好人,難嗎?多元化的現代還要普遍的價值觀嗎?科技能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嗎?可以增進幸福而沒有副作用?科技該不該受道德規範呢?人要怎樣才能達到內有統整的自我,外有知行的合一?16封信分別談論這些問題,不是要給滿意的答案,而是要引起動機,提醒年輕人什麼是人生道路上應該思維、探究的問題。
寫作的老師們都是生命教育的第一線老師,長期與年輕人接觸,了解新世代人們的心態與需求,因此能將生硬抽象的理論轉化為說理不說教的內容,並藉著有趣的故事、生活中的省思來切入青年的經驗,貼近他們的生活,從而激發大家省思生命課題的興趣,提升生命的智慧。
這樣一本深入淺出、探究生命意義、尋求心靈安頓的好書,值得大家一讀,我慎重推薦给各位。
第五封信:人為什麼活著?
昨天你帶著悲傷與困惑的心情來找我,即使在你父親去世的兩年之後,對生命你仍然存在許多的不解。由於父親的過世,讓母親獨自背負沉重的家計,也讓你必須更加獨立。過去你從未想過的事情,在父親離開之後要被迫開始思索。兩年來,我們談了許多關於死亡的課題,你的反覆質疑從未停止過,甚至對父親的死去有些憤怒與抱怨。但也隨著這樣的深刻討論,你逐漸放下對死亡的恐懼,也開始思考父親的死亡帶給你生命的意義!今天你問我:「人為什麼活著?死掉的人會不會比較好?」這真是個大問題啊!人偶然而生,卻必然會死,活著如果沒有什麼意義與價值,那為什麼要活得如此辛苦呢?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
1897年,在高更(Paul Gauguin)的晚年,他畫了一幅名為:「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的畫作。這是他的作品當中,最大、最受矚目的畫作之一,也幾乎是他的遺囑之作。當時的高更生活困頓,病魔纏身,又傳來心愛女兒的死訊……,一連串的打擊,讓企圖自殺卻失敗的高更,悲痛地畫下宏幅巨作。右下角初生的幼兒,中間摘果子的青年,左邊瀕臨死亡的老婦,後方的一尊雕像舉起雙手,指向死亡的世界……,表達人類從生到死的命運。人的一生就是這樣的過程嗎?人死後究竟往哪裡去呢?在生死之間,我們是什麼樣的一種價值存在呢?死亡之後,又是如何呢?高更的這幅畫作有給我們答案嗎?
從小你就是個喜歡問為什麼的孩子吧!對所有的事情好奇。然而,當時的你卻不明白,其實所有的問題歸結到最後,幾乎就是高更這幅畫作所提出的:「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可是,很可能在你還沒能思考到這個層次的時候,你就已經不再問為什麼了。因為生活的挑戰、課業的壓力、感情的困擾……,因為諸般現實人生美好與困頓的迷惑纏繞,讓你逐漸失去生命的本能,忘記思考生命的意義了。如今因為你遭遇到父親的亡故,讓你不得不去思考這些問題!而你自己也很明白,若不是有此際遇,你恐怕對這樣的問題不屑一顧吧!
不過這也是一般人的常態,人們總是在經歷重大變故與挫折,遭遇生命的生離死別之後,才會認真去思考生命的課題,一如高更創作這幅巨作的背景故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會特別去思考生命的意義,我們甚至不會感覺到死亡的存在,又如何會去思考死亡對生命的意義呢?所以就讓我們回到日常生活吧!因為日常生活就是我們思考生死課題的最佳場所,高更若不是經歷人生的困頓,若不是貧病交加、摯愛亡故,他能不能創作出這幅偉大的作品呢?
沒有死亡的人生
就像你身邊的許多年輕朋友,他們不認為討論死亡有什麼意義,甚至認為死就死嘛!何必浪費時間去討論一個我們完全不可能會知道的東西呢?你現在應該比較能了解吧!他們會這樣想,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的人生,到目前為止,一路平順、無憂無慮;但也可能是貧乏的、沒有深度的。我們通常是在失去的過程中,才會特別感受死亡的意涵;在苦難的磨練中,才能得到真正的成長,並豐富生命的意義。而生命中最大的失落是死亡,只是你並未深刻地體會到,只要多活一天,身體的功能就失去一天,生命也就更靠近死亡一天。死亡,其實是無所不在的。
佛教流傳一個故事:一位母親死了唯一的兒子,對此她悲痛不已,於是請求佛陀想辦法救她的愛子,讓他死而復生。佛陀告訴她:「只要你能找到一戶人家從未死過人,跟他們要到一株吉祥草,妳的孩子或許還有救。」救子心切的母親,燃起無限的希望,遍訪群村聚落。她挨家挨戶地問:「你們家有死過人嗎?」答案都是肯定的:「有死過人。」終於,她悟出一個道理:「有生,自然就會有死。」這也就告訴我們,談論死亡是一件極為自然的事情。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卻不是如此。大人避談死亡,忌諱與死亡有關的事情。兩年前你父親過世,家人不就有意無意地將你排除在喪事之外,告訴你課業比較重要,把書讀好就可以了嗎?年節期間你要講吉祥話,不能講「死」這個字。公車沒有四號;醫院沒有四樓;甚至連學校的校外教學,都將四車改為A車或甲車。……這都是你稍微注意一下就發現到的,整個社會逃避死亡的證據。矛盾的是大部分的人憎惡、逃避面對死亡,卻很輕易地將死亡視為逃避人生挑戰與困境的避難所,說什麼一了百了!這又該從何說起呢?
如果你被問到:「害怕死亡嗎?」你有什麼樣的反應呢?不怕,是因為你理解死亡嗎?還是你認為你已經超越死亡了呢?當然你也有可能因為父親的死去而不平,直率地說:「我不怕!」那麼假如你害怕死亡,是因為你感受死亡帶來的毀滅,還是因為你對死亡的未知呢?其實不論我們怕不怕死亡,都有一個事實是我們必須清楚確認的,那就是我們每天所追求生活的價值、人生意義,其實就是死亡所帶來的,假若沒有死亡的存在,這一切也就不存在。因為沒有了死亡,時間就沒有意義了,人生也將因此而索然無味了!死亡的存在其實是告訴我們:要努力用心的活著,讓人生可以擁有許多珍貴的、深刻的終極價值!
雖然死亡讓肉體生命成為有限的存在,但是人的良善、慈悲、努力,人的付出關懷與愛心,讓靈性生命變得無限。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說,因為生命有限,反而讓我們體會到人擁有的良善、慈悲與關懷;讓我們懂得努力,知道付出並擁有愛心。一位成功的創業家說:「把每一塊錢都當成是最後一塊錢來使用,你會很珍惜每一塊錢,並創造這一塊錢的最大價值!」面對生命亦是如此:把每一天都當成是最後一天來使用,你會很珍惜每一天,並創造這一天的最大價值!父親的死亡,讓你的人生、你的家人,幾乎所有事情都變得不一樣了。你更加把握與母親的相處;你更加重視朋友;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這些都是因為死亡的存在而有的啊!
所以,認識死亡是極為重要的!我知道你仍在反覆地困惑著:「我們又沒有死亡的經驗,憑什麼談論死亡呢?」因為經驗對我們而言,應當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我們經常依靠經驗來做許多的決定,所以會有這樣質疑是正常的。我們確實沒有、也不可能有死亡的經驗。但是,你若因此對死亡這件事完全不關心,甚至根本不相信任何有關死亡的說法與討論,那你將就此錯失讓生命精彩的關鍵密碼!你以為既然不可能有死亡的經驗,那麼一切都是空談,都無法證明是真是假,你甚至可以說:「關於死後的世界,你管得著嗎?」那也好,就讓我們甩掉有沒有死亡經驗的問題,來真正的面對人生吧!
死亡與我無關吧
我想提醒你的是:人是唯一知道自己終將死亡的生物,也是唯一有可能超越死亡的生命,這應當具有深刻的意義。而人生在面對死亡這個課題時,恰巧不需要死亡的經驗。死亡對我們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死亡到臨之前,也就是我們的一生,而不是死亡以及死亡之後。就如同伊比鳩魯說的:「死亡和我們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死亡的恐懼是非理性的。
所以,有沒有死亡的經驗根本不重要!我們恐懼的是,在死亡到臨之時,失去所有可運用的時間,現實生命所有的可能性都消失殆盡,一切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愛情、友情、親情,甚至於一切的吃喝玩樂,都將成為泡影。但是就像一瓶明天即將到期的鮮奶,若是放在家中的冰箱裡,你會擔心即將過期而趕快將它喝掉;但若是放在超商裡,你卻會因為它即將到期,而選擇購買其他保存期限較長的鮮奶。其中的關鍵就是在時間的限制!由於對時間限制的體認,我們做出最好的處置。
換言之,我們討論死亡真正的關鍵在於如何把握時間,而不在死亡本身。在死亡到臨前,我們有多少時間?我們又如何運用這些時間?要消除對死亡的恐懼,最好的方法就是善用你所能擁有的時間,讓生命隨時處在盡力、用心的狀態,那麼即使有限的客觀生命必然會死,掌握主觀生命的我們也將毫無遺憾。
然而,即便道理是如此簡單,我們卻常常不能深刻體認,不能用心面對。〈蘭亭集序〉中提到:「人生在世,經歷各種生活與境遇,時而歡喜自樂地忘了時間的流逝,時而憂愁悲傷地感慨人生的無奈。然而當生活不斷流轉、生命不斷流逝,在死亡到臨之前我們能留住什麼,我們能把握住什麼?何況死亡何時會來,我們完全無法掌握,想到這裡,難道不令人感到痛心嗎?」即使是一群飽讀詩書之人,想到人事的一切,不論是志得意滿、歡喜快意;不論是失敗挫折、困頓失意,都終將因為死亡而幻滅,也不免感傷悲慟。這不就是我們平常對死亡的看法嗎?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不就是因為死亡會帶走現實生活的一切嗎?
把握現在,超越死亡
96歲的楊絳,在《走到人生邊上》一書說:「我站在人生邊上,向後看,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人活一輩子,鍛鍊了一輩子,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能有成績,就是不虛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離開人世了。」我們實在不知道我們的一輩子有多長?然而,人是有「價值感」、有「意義感」的生命存在,我們要面對的問題應該不是我們可以活多久?而是我們活著的時候,能展現出多少的價值,能有多少的意義。而既然我們不知道可以活多久,不知道死亡何時會來,那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每一個現在,為生命創造不同凡響的價值,一旦把握住當下的時間,才有可能主動地規畫未來!你看到人們有限的生命卻可以成就許多永恆的價值,就可以證明人是可以超越死亡的。
在道家老子的喪禮上,他的老朋友秦失來祭拜他,沒想到他只哭了幾聲就出來了!老子的學生對秦失這樣的行徑感到很困惑,就去追問他說:「你不是我們老師的好朋友嗎?你這樣隨隨便便地祭拜他,不是太過分了嗎?」沒想到秦失卻回答:「原先我以為你們都是他的學生,現在看來,你們似乎不太有資格做他的學生吧!你們這些人對生死根本認識不清,把你們老師的死看成莫大的失落與悲傷,像是死了親人一樣哭得如此傷心,這是不懂得天理,而做出違反自然的事啊!你們會這樣地違背天理,恐怕是忘記了自己所稟受的生命自然,並非這個軀體所能代表的吧!你們老師偶然地來到世間,這是應時而生;又偶然地離開世間,這是順命而去。如果你們懂得安於這樣的時機、順應這樣的變化,那麼對於你們老師的死,就不會如此想不開了。」(《莊子‧養生主》)
死亡確實是天地萬物的生命常態,你的身體是生命的部分,卻不是生命的全部。因此你父親的死亡,只是身體的殞落,卻未必是生命的消失。在許多你想念的當下,父親是與你同在的。而在許多你悔恨、懊惱、傷懷、歡樂、甜蜜的時刻,父親也與你同在,只要體認到死亡對生命的意義其實不是毀滅,而是一種深刻的督促,督促你認真看待自己的生命,督促你活出生命的精彩,那麼死亡就在我們踏實的生活中,被我們超越了。
問題思考
1. 如果醫生告訴你,你的壽命只剩六個月?你會害怕嗎?你是害怕死亡;還是擔心害怕你只剩六個月可活?這兩者有什麼差別呢?
2. 承上題,如果你還有六年,或者六十年的壽命呢?你的態度一定有所不同吧!這樣的轉變除了時間延長之外,還有什麼原因是值得我們去思考與面對的呢?
3. 有人生命很長,卻一事無成;短命如顏淵、如周大觀,卻讓生命發光發熱。生命的意義顯然不在長度,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如何讓生命具有寬度與價值呢?
4. 人生什麼時候死才會沒有遺憾?如果還沒有活到這個時間就死去,你如何處理人生的遺憾?如果任何時候死亡都會有遺憾,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面對人生呢?
5. 「人有能力去理解死亡的存在」,這對人而言是具有特別意義的,你如何從這個特別的意義來面對自己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