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M型化
讓許多人感到生活壓力越來越沉重
如何解除通膨與通縮的夢魘?
本書對抑制通膨與通縮的政策
做了闡釋與評論
在一般社會大眾的感受中,覺得最沉重的生活壓力,莫過於視為生活夢魘的通膨與通縮。本書主旨不僅闡釋通膨與通縮的涵義及其成因,也說明它與泡沫經濟、金融風暴、金融大海嘯、氣候變遷、連年戰亂以及經濟成長與所得分配的關係。在貧富差距不大的社會,只要經濟成長率高於通膨率或通縮率,一般人對通膨或通縮不會太敏感;但在M型社會,亦即中產階級逐漸消失的社會,即使對溫性通膨或通縮,一般社會大眾也會感到生活的壓力沉重。本書對抑制通膨與通縮的政策措施也作了論評。
作者:于宗先
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印地安那大學經濟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
曾任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經濟所所長,中央研究院評議員,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並兼任中央政府經濟、教育、統計、研究等部門顧問、諮詢委員及委員。研究專長為經濟預測、國際貿易及兩岸經濟發展等。
主要著作:《一隻看得見的手》、《兩岸農地利用》、《兩岸股市面面觀》、《龍頭到龍尾──台灣經濟何去何從》、《台灣金融體制之演變》、《兩岸中小企業發展的比較研究》、《台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台灣經濟的浴火重生》和《生活的夢魘:通膨與通縮》等。
作者:王金利
現任中國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國立中興大學經濟學系學士、碩士,中國文化大學經學研究所博士,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
曾任中央研究院經濟所副研究員,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經濟學系與財政學系教授及財政學系主任,國立台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中央政府經濟、農業等部門諮詢委員及委員。山東大學經濟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研究專長與興趣為個體經濟、經濟發展、金融、漁業經濟與兩岸經貿等。
主要著作:《台灣泡沫經濟》、《台灣通貨膨脹》、《泡沫經濟與金融危機》、《一隻看得見的手》、《台灣金融體制之演變》、《兩岸中小企業發展的比較研究》、《台灣人口變動與經濟發展》、《台灣經濟的浴火重生》和《生活的夢魘:通膨與通縮》等。
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戰後曾出現過的通膨與通縮
第三章 物價的近親感應
第四章 台灣通貨膨脹的原因、特徵與對策
第五章 台灣通貨緊縮的原因、特徵與對策
第六章 通膨、通縮與經濟成長及所得分配之關係
第七章 泡沫經濟與通膨和通縮
第八章 東亞金融危機與通膨及通縮
第九章 全球化對通膨及通縮的影響
第十章 金融海嘯與通膨和通縮
第十一章 氣候變遷對通膨、通縮的影響
第十二章 對通膨及通縮政策平議
第十三章 結論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英文部分
索引
序
在工商業社會,失業是人們在職場生涯中最大的威脅。對於一般社會大眾而言,無論是物價持續不斷的上漲(通膨),或經濟蕭條中,失業率增高,物價會持續不斷地下降(通縮),都是生活中揮之不去的夢魘,困擾著人們的情緒。撰寫本書的主要目的,除了要探討通膨與通縮產生的原因、特徵與對策外,就是以台灣過去六十多年發展過程的經驗作印證,同時也從其他角度,討論通膨、通縮與經濟成長及所得分配的關係,泡沫經濟,東亞金融危機,全球化,金融海嘯,以及氣候變遷與通膨及通縮的關係。
近百年以來,中國大陸人民對通膨與通縮曾有痛苦的經驗,而台灣在日本佔據的末期及國民政府收復台灣後的1950年前後,曾遭受惡性通膨的肆虐,凡六十歲以上的人都曾親身經歷過,迄今記憶猶新,難以忘記。由於通膨,尤其惡性通膨對人民生活的影響太大,對偶而發生的通縮,在感受上似乎沒有如通膨一樣的深刻。事實上,自1970年代以來,也曾發生幾次為期甚短的通縮現象,尚未在失業方面留下深刻的痕跡。
與通膨及通縮關係最密切的是經濟成長與所得分配。如果經濟成長很高,且超過通膨率,一般人民對通膨不會很敏感;如果經濟成長率等於或低於通膨率,一般人民對通膨會感到痛苦。至於通縮,也與經濟成長率有密切關係,如果經濟成長率仍保持正值,且在2%以上,一般人民的感受不會太深刻;不過對失業的人而言,通縮率再低,他們仍會感到抑鬱。經濟成長的碩果是否較合理地分配給每位國民,其對通膨與通縮的感受就完全不同。如果貧富差距隨著經濟成長愈來愈大,即使有高的經成長率,大部分的薪資階級因收入並未增加,對通膨的敏感度就會很高。這就是何以近年來,無論在中國大陸或台灣,通膨率稍微上升,一般新聞媒體和社會大眾即有「狼來了」的直接反應。
泡沫經濟是近二十年來經常在各國發生的現象,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場上流動性過高,而熱錢又趁機投入;或生產過量,消費者無法胃納,致造成泡沫經濟。泡沫經濟崩潰之後,緊跟著來的多半是通縮。例如1990年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使日本經濟有二十年的時間,經常陷入通縮的漩渦。自進入廿一世紀,網絡泡沫崩潰,和2008-2009年全球金融大海嘯過後,很多受株連的國家,無不發生通縮現象,台灣即因此蒙受其害。
世界暖化現象自1990以來,即非常明顯,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帶來的乾旱或暴雨,使農作物大受損傷,進而引起物價的上升,它會使輕微的通膨變成較嚴重的通膨,因為糧食短缺,對人們的生活影響太大。
無論如何,通膨與通縮是貨幣經濟社會難以擺脫的干擾。如何抑制其發生;或當其發生後,又如何善其後,也是本書探討的對象。自由市場不是完美的,而不完全競爭處處可見,它們對某種產品的供給有控制的力量,可使其價格上升,但不一定會形成通膨現象。對於通膨或通縮是否有市場的自動調整,使失衡趨向均衡?世界上尚沒有一個政府完全相信市場經濟的這種本能。因此,當通膨或通縮來臨,且日趨嚴重時,政府必定採取些貨幣政策或財政措施來處理。如果政府採用行政手段來壓抑,其結果多是徒勞無功。
為了避免錯誤及不適當的表達,我們特別邀請三位專家:李庸三教授、吳中書教授和梁國源教授,為本書稿作審閱的工作。他們不僅學術基礎深厚,而且有豐富的實務經驗,例如李庸三教授曾是中央研究院經濟所所長、台大經濟系教授,也主持過中央銀行的經濟研究工作,同時擔任過中央政府的財政部長,數家大型銀行的董事長;吳中書教授曾是中央研究院經濟所研究員、現任東華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兼管理學院院長,長期負責經濟所的經濟預測工作,經驗豐富;梁國源教授曾是清華大學經濟系教授、系主任,世新大學的商學院院長,現為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長,他是金融經濟濟預測專家,對國內外經瞭解很深。他們對本書都提供了寶貴的意見,以及所犯的錯誤,這是本書作者永感難忘的。如本書仍有錯誤存在,其責任完全在作者。
在本書稿撰寫過程中,蒙黃國樞先生不辭辛勞,細心核閱,並協助改正錯誤,而胡美雲小姐與黃素娟女士之耐心打字,並蒐集資料,繪製圖表,對初稿之完成均作了很大的貢獻,在此一併致謝。值得我們再感謝的是俞國華文教基金會在利息低於1%的情況下,仍持續支持我們撰寫有關台灣經發展的專書。同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的負責人,雖出版業處於嚴冬的階段,仍然斥資為我們出版所撰的專書,更是永感難忘,特在此致最誠摯的謝忱。
最後,在本書稿付梓之前,長期協助我們撰寫台灣濟發展專書的忠誠伙伴─黃國樞先生不幸於2011年1月8日因車禍往生。我們以哀痛的心情,以此專書的出版,紀念他對本系列專書不辭辛勞的貢獻。
導論
為什麼認為通膨與通縮為生活夢魘
對個人而言,一生中會有不少夢魘,夢魘會使人有無助的感覺,從而會造成情緒上的不安、焦急、掙扎,甚至因得不到心情上的解脫,導致憂鬱症纏身。對一個社會而言, 造成生活的夢魘往往是頻仍的戰亂,無情的天災,經濟上的通膨(通貨膨脹inflation)與通縮(通貨緊縮deflation)。這些造成生活夢魘的因素都會使社會動盪,人心不安。當然,這些因素的存在並非持久,但會經常發生;一旦發生,就會造成人們的驚悚、無助;求解脫,尋平安。
現在我們要討論的是通膨與通縮。就像夢一樣,通膨或通縮都是眼看不見、手摸不到的一種經濟現象,但是我們會感覺到它的存在,包括對人類生活的衝擊,以及它所造成的社會災難。個人對這種災難,除非你相當富有,或有選擇的自由,你會避免它的衝擊。因為通膨或通縮都會竊走你的腰包,使你基本生活失去憑藉。如果你富有,通膨或通縮會減少你的富有程度;如果你的富有中有部分是固定而有價值的資產,如土地、樓房、黃金、珠寶,說不定反而更加富有;如果你有選擇的自由,儘管你可能會有損失,但你也會飛奔另個地區,避免通膨或通縮的侵犯。可是,自廿世紀末期,全球化的浪潮湧起以來,一場通膨或通縮常是全球性的,誰也無法逃避它的侵蝕,因而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
在嚴重的通膨情況下,物價持續高漲。個人腰包的錢縮水,甚至貨幣會變成廢紙,而許多人會失業。失業期長了,會使人走頭無路,身心都會陷入絕望的深淵。至於通縮,雖然在歷史上,它發生的頻次不多,但也會使許多人失業,生活失去依靠,導致個人或家庭的悲劇。因此,凡親身體驗過通膨凌辱的人,都有談通膨而色變的反應,至於通縮,因發生的機率較低,人們對它的感受就不如通膨。
即以大陸與台灣而言,在過去,無論天災、人禍(戰亂)發生時及發生後,都會發生通膨現象。在通膨肆虐下,通常是民生物資缺乏,一般人民沒有飯吃,因為天災與人禍都會破壞生產,使人們基本生活所需要的物資短缺。在需求遠大於供給的情況下,物價自然會暴漲。我們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由於戰禍連綿,成人被征去當兵,田園荒蕪,收成大量減少,而工廠被摧毀,失去生產功能。大陸及台灣都曾發生過通貨膨脹,而且為期相當長,致一般人民所受的煎熬特別嚴重,乃有談通膨而色變的反應。局部的天災,對人民不致造成為期長的災難,只有在封鎖的社會,或交通不流暢的環境,上漲的物價才會形成通膨現象。惟自廿世紀後期,區域化、全球化成為潮流以來,天災所造成的通膨現象比較少見,因為國際救難機制可以產生「濟弱扶傾」的功能,而物資的交流可使匱乏的供給得到補充。
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經濟成長率與所得的均化背道而馳。此種情況,不僅在近廿年已出現在台灣,也在近十年出現在中國大陸。儘管有很高的經濟成長,但大多數社會大眾的所得增加很少,而少數富者呈現的炫耀效果,益使貧富更加懸殊,對生活在這種社會下的社會大眾,對通膨或通縮都會有夢魘的感受。
通膨與通縮的涵義
無論通膨或通縮都沒有一個精確而為眾人所接受的定義。將物價上漲或物價下跌定義為通膨或通縮,是不適當的說法。無論通膨或通縮要視消費大眾和業者的感受而定。
一般教科書上,對通膨與通縮的定義是:凡一般物價(指消費者物價)的變動率在均衡水凖(0%)以上持續上升,謂之通膨;若在0%以下持續下降,則謂之通縮。這個定義強調的是「持續」,而不是「一次地」。至於「持續」,是指每日、每週、每月、每季或每年,迄無定論。這要看人民與企業對它的感受。如果物價持續上漲,而一般人民的所得沒有相對提升,就會感到不安或痛苦,這就是通膨現象。通常,物價不是指一種商品的物價,也不是指少數商品的物價,而是指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物價。所謂「持續」,自然不是指每日、每週或每月,如果這個月物價上漲,而下個月物價不變或下降,則不是通膨現象。如果每季物價都上 漲,進而每年物價都上漲,這就是通膨現象。相反地,通縮也不是指物價的每日、每週,或每月的下降,而是指每季都下降。在物價每季都下降的情況,人民會感到薪資會下降,因為企業的進貨價格是高的,到出貨時,其價格是低的,企業會發生虧空,為免於繼續虧空,會使薪資下降,或解雇員工。這就會使一般人感到痛苦。像颱風季節,台灣的蔬菜價格會大漲,一般家庭主婦都會感受到它對生活的影響,可是颱風季節一過,約一個多月的時間,市場又會出現新的蔬菜,而使蔬菜的價格又很快地降下來。像蔬菜價格的上漲,在短期內,對企業營運不受影響,有時,一般重要物價暴漲了,像石油,在一年之內,由每桶28美元漲到147美元,上漲幅度之大,令人咋舌。儘管石油對企業很重要,對消費者「有車階級」也很重要,但不會釀成通膨現象。在二十世紀的中國大陸,由於二次世界大戰及多次國內內戰,在兵連禍結的情況,惡性通膨通常會隨之而來,要延續二年以上。至於通縮,因為發生的機率較低,一般人對它的印象較模糊,所以受的重視程度較低。就台灣情況而言,在1990年代,物價水準很低,而經濟仍有6%以上的成長,故未感到通膨的壓力。
通膨或通縮,除著眼於一般物價外,也著眼於貨幣供給和信用增減,即貨幣供給和信用持續增加,也會使物價上漲;它的持續降低則會使物價下降,如果時間上延續數季之長,也會形成通膨或通縮現象。
物價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
物價有多種,最重要的有躉售物價、消費者物價、進口物價和出口物價。通膨或通縮是指消費者物價指數,因與民生密切相關。其他三種物價與消費者物價均有密切關係。有時消費者物價與躉售物價的變動是聯袂發生的,通常是躉售物價先漲,進而影響消費者物價的上漲。進口物價一方面與躉售物價相關,另方面與消費者物價也相關。如進口的消費品,其價格與消費者物價密切相關。進口的原材料和資本財則與躉售物價相關。同時躉售物價的上漲會影響出口物價的上漲,而匯率的波動與進口物價及出口物價均密切相關。當本國貨幣升值,通常是指對美元升值,出口物價會上漲,進口物價則會下跌,因為國際物價通常是以美元表示;當貨幣貶值時,以美元計價的出口物價會下跌,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則會上漲。
由於物價包括的範圍很廣,乃用指數來表示,譬如消費者物價構成中,有多種物品的價格,但不是單純地將所有這些物品的價格加在一起,再被物價的種類數除之。因為這些消費品中,有的對民生十分重要,有的則否。所謂對民生之重要,理論上,可視物價的彈性大小而定;實際上,可視其消費支出佔收入的比重而定。例如米,如果米價上漲,會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腸胃,因人不能不吃飯,對它的需求不會減少。這表示米的價格彈性會較低。像鑽石並非生活必需品,當其價格上漲時,消費者會不買,也就是說,這種產品的價格彈性很大。消費者對這種產品可買可不買,並不影響其基本生活。從另個角度,在一定的收入下,對某一必需品的支出佔較大比重,它的重要性就較大。
對通膨觀念之廓清
一般人對通貨膨脹多有誤解,一是:認為某一項物價上漲,就是通貨膨脹;另一是:看到某類物價上漲,為什麼政府所公佈物價指數並沒有相應上漲。這兩種誤解,不僅市井小民是如此,即達官貴人也有人有這種看法。先就前一種誤解而言,例如黃金暴漲了二倍,或石油價格上漲了一倍多,或豪宅每坪由100萬元漲到200萬元,能否將其視為通膨現象。事實上,這些物價的上漲都不代表消費者物價上漲,也就是都不是通貨膨脹。雖然石油價格上漲會影響汽車、機車的費用上漲,且直接影響有車階級的收入,但它們都不代表消費者物價。也不代表通貨膨脹。
消費者物價的涵蓋的範圍,計有數百種產品價格,它們與民生的關係有疏密之分,凡與民生關係最密切的產品在計算時,給以較大的權數,如食品類、衣著類、醫藥保健類、教養娛樂類、居住類及交通類等的權數大小代表與民生關係的深淺。消費者物價係以指數表示,即單類物價漲落的幅度乘以權數,即表示它的漲落在消費者物價指數所佔的分量。
物價是各種物價的平均數,包括不同地區物價的平均和不同時間物價的平均。如台北市的物價包括各超市與傳統市場的物價,也包括某一時間內各時間點上的物價。由於它是平均數的平均數,在台北南門市場,每斤青葱30元,卻無法在消費者物價指數中顯示出來。有一年夏天,由於颱風將青葱產地淹沒,於是青葱價格每斤曾漲到600元,破歷史記錄,但它對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影響並不顯著。像豪宅,即使每坪漲到200萬元,但它無法反映在一般物價上面,祇有房租的漲跌才反映到消費者物價上面。
通貨膨脹不是指消費者物價的暴漲,就認為它就是通膨,它是指物價持續上漲一季以上,才能算是通膨現象;也有人認為它連續上漲一個月以上,也可視為通膨現象。真正的通貨膨脹不會在一、二個月內即可平息下來,像颱風季節對食物類物價所造成的影響,通常它持續一至二個月。如果它也算是通貨膨脹,台灣每年都有通貨膨脹,況且食物類物價暴漲,而其他類物價並不上漲,則對消費者物價的影響就有限了。
至於通貨緊縮,由於它發生的頻率不大,一般人對它的感受比通貨膨脹不敏感。它可定義為消費物價的持續下跌。如果以季指數而論,它連續下跌了一季以上,而且跌到零點以下,則被視為通貨緊縮。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往往是進貨時的價格高於出貨時的價格,企業老闆每賣出一批貨,即蝕本。如果持續兩季以上,生產廠商就難以維持,因為生產成本高,售出時價格低,會產生入不敷出現象。處在這種情況,工廠的工人會失業,老闆也會因虧空太多,而支撐不下去,甚至會宣告倒閉。
在這裡,我們應有的尺度:即物價上漲到什麼程度,才算通貨膨脹?或物價下跌到什麼程度,才算通貨緊縮?迄無定論,單就通貨膨脹而言,如果物價連續上升從0%- 5%,一般稱其為溫性通貨膨脹,其實,如果國民所得成長6%以上,此種程度的通貨膨脹無害於消費者,而且反而有利於生產的廠商,因為進貨價格是低的,出貨價格是高的,老闆有錢賺,對工人也有利。如果物價繼續由5%繼續上漲到10%,稱為高度通貨膨脹。在高度通膨脹之下,人民的所得會因此縮水,工人會失業,工廠也會關閉。如果國民所得成長10%,通膨到達7%、8%,人民還可容忍。問題是:國民所得達到10%,不是件容易的事。
至於通貨緊縮,如果物價繼續下降至0%以下,通常經濟成長率也不會高。因為在這種情況,生產蕭條,失業現象嚴重,社會大眾的感受會是痛苦的。
如果祇討論消費者物價變動的高低,而論通膨與通縮,並無多大意義。當討論通膨與通縮時,最好同經濟成長率(GDP變動率)或國民所得變動率連在一起,通膨或通縮變動的幅度才能予人較切身的感受。例如你的所得成長率每年為6%,而通膨率為4%,你不會感到通膨的壓力,因為你的所得仍有增加,祇是增加幅度不大而已;如果你的所得成長率每年為2%,是相當低的成長,如果通縮變動率為0%,也不會感到通縮之可怕。問題在於:一旦通縮率為0%以下,你的所得恐怕也不會有多大成長,因為在此情況下,失業現象也會很嚴重。
就近18(1991-2008)年來,台灣經濟情況為:每年經濟成長率平均為5.3%,18年之間即成長95.4%,也就是近一倍,以國際標準來觀察,這不是低的經濟成長率,可是中產階級的所得在這18年期間並無成長。如果中產階級加上最低所得階級,至少佔全民的95%以上,也就是說,僅有5%的家計單位所得有成長。在此情況下,即使通膨率僅有2%或3%,社會大眾的感受也會很大。
概言之,無論通膨或通縮都是因為供需嚴重失衡的結果。當供給大於需求時,通縮現象往往會伴隨而來;當供給小於需求時,通膨現象會發生。經濟失衡本是常態,但不要失衡幅度太大,也不要為時太久。否則,它就是人類的災難。
通膨與通縮的種類
通貨膨脹主要是指消費者物價的持續上漲,通常是指一年內,消費者物價都繼續上漲二個月以上,或每季都繼續上漲。對於通貨膨脹有很多分類,一般認定的是下列數種:
‧低度通貨膨脹(low inflation)或溫性通貨膨脹(mild inflation)
即消費者物價年上漲率介於0%~5%之間。這種程度的通膨,對生產者很有利;對固定收入階層是否不利,要視其所得收入成長率是否高於0%~5%。在低利率時代,例如2008-2009年定期年利率在1%上下,凡靠利率收入的階層即會感受到物價上升的壓力。
‧高度通貨膨脹(high inflation)
即消費者物價年上漲率介於6%~10%之間。在低所得的國家,對此種程度的通膨有感觸;當然也要視其所得收入成長率是否高於6%~10%。在低利率時代,凡靠利息收入的階層,會感到生活之艱困。
‧惡性通貨膨脹(hyper inflation)
即消費者物價年上漲率在10%以上。這是一般社會大眾難以忍受的通膨水準,因為無論薪資增加率或利率,其年增加率很難達到這個水準。如1974年第一次能源危機時,台灣消費者物價上漲達47%。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22年,德國貨幣最高面額為五萬馬克,1923年,竟變成面額為一百兆的馬克紙鈔。1923年,惡性通膨達最高峰時,每月通膨率高達3,250,000%,物價每49小時上漲一倍;當時1美元可兌換800億馬克。1940年代初,希臘被德國佔領時,物價每28小時上升一倍;戰後匈牙利也有每15小時,物價即上升100%的紀錄。1989年歐洲共產主義政權紛紛瓦解,改採市場經濟制度,在1992年俄羅斯經濟改革的第一年,通膨率高達2,520%。1993年10月至1994年1月,南斯拉夫的物價每16小時即上漲一倍,總計在此段時間,南斯拉夫上漲了5,000兆倍。2008年1月21日的報導,非州辛巴威的通膨率竟高達150,000%。辛巴威的經濟從2000年前因穆加比總統執政不當開始走下坡,每年的通膨率都超過5,000%,由於政府不斷地加印鈔票,對通膨如火上加油,更加飆漲。
由以上例子,可見惡性通膨之嚴重程度。
二戰後的四年(1948-1949),無論台灣或大陸的消費者物價年漲幅均超過20%,在惡性通膨之下,一般人民生活艱困,而且到了民不聊生的階段。
在經濟史中,有關惡性通膨現象,迄今看來,仍有談通膨而色變的反應。在高度通膨及惡性通膨時期,握有耐久性財的人較能維持其原有的生活水平,如房屋、土地、汽車、黃金等,因為這些財貨會隨通膨上升而上漲。
至於通貨緊縮的分類,在經濟文獻上少見。相比之下,人們最在意的是通貨膨脹而非通貨緊縮,因為在很長的時期,通膨發生的頻次較高,而通縮的發生少見,而社會大眾的感受不敏感,所以對通縮的分析不多。
通膨與通縮形成的主要原因
從通膨或通縮成因上,在供給方面有成本推動型(cost-push inflation),又分為工資推升型(wage-push inflation)和輸入誘致型(import-induced inflation);在需求方面,則有需求拉動型(demand draw inflation)。茲分述於下。
‧成本推動型
從供給面看物價,它是由四個重要項目來決定:即工資變動、生產力變動、投入原材料成本變動,以及利潤變動,在這些項目中,當工資和投入原材料成本上漲時,整個產品的成本就會增加,也就會使其價格上揚,如果生產力提升,或利潤率下降,則會削弱產品成本的上揚。若生產者為壟斷者或具獨佔力的進口商,則會要求過高的利潤,在此情況,物價會因而上揚。
其實使成本推動的,主要造因為工資推升型與輸入誘致型
‧工資推升型
工資為構成生產成本的重要部分,尤其勞力密集型的傳統產業,工資在生產成本中佔最重要地位。工資上漲,生產成本增加,其物價會上揚。但在科技產業,無論為資本密集型或技術密集型,勞力成本的重要性便會大幅降低,同時也要視其生產力提升幅度有多大而定,如果生產力提升程度大於工資成本增加程度,物價不會上漲。勞力成本也要視工會力量的大小而定,如果工會組織力量大,對工資增加的要求壓力就會大。自1980年代以來,經濟國際化,企業競爭較前激烈,致西方國家的工會力量式微,表示企業的競爭較前更為激烈。當工會力量強時,因工資成本不斷增加,有關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存活一定是有競爭力的企業;當工會力量弱時,有關企業的競爭力會增強,它們為能存活下去,往往採取種種措施使工會力量更加減弱。
‧輸入誘致型
輸入之被視為對生產成本有影響,主要發生在以對外貿易為經濟成長動力的經濟。像台灣,由於自然資源匱乏,它的工業生產所需原材料及機器設備主要來自海外;在此情況,輸入成本增減方能對產品價格有升或降的效果。在一些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所需原材料,主要來自國內,則輸入價格的變動對產業生產的成本影響不大。有時機器設備需要進口,它對生產價格之影響要視其折舊年限而定,如果折舊年限長,對生產成本的影響不大;如果是提前折舊,則對生產成本的影響就會很大。
其實,關稅稅率的升降對物資也有直接的影響。如果提高(或降低)進口關稅,則對進口物資的價格都會作某種程度的提升(或降低)。如果為了使輸入品價格對物價不致造成顯著的影響,政府很可能降低關稅稅率;在此情況,政府的稅收會減少。在過去,政府對奢侈品輸入,課以較高的關稅率,對生產設備、原材料、生活必須品課以較低的稅率。有些國家,在本國生產的物資匱乏的情況,也會課出口關稅,一方面可增加稅收,另方面可抑制此種產品的出口。
再就是匯率的變動會直接影響進出口價格。以台灣的情況而言,無論出口或進口,都是以美元計價的,如果新台幣對美元貶值,則會使以美元表示的出口品價格會下降,在海外市場,這種產品的競爭力會提高;如果新台幣對美元升值,出口品價格會上升,在海外市場,這種出口品的競爭力會降低。對進口而言,如果新台幣對美元貶值,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品價格會上升,不利於此種產品的進口。
‧需求拉動型(demand-draw inflation)
供需失去平衡,分兩種情況:一為需求大於供給,會使物價上升,如果需求大於供給的時間拉長,就會形成通貨膨脹;另一為需求小於供給,則會使物價下跌,如果供給大於需求的時間拉長,則會形成通貨緊縮。
在此,所指的供需不是指一種,或一類產品或勞務的供需,而是指國民生產的供需;當它失去平衡時,會直接使一個社會或一個國家的物價變動。
國民生產總供給 >=< 總需求 物價下跌不變物價上升
國民生產,從需求面,包括消費支出(民間與政府)、投資支出(民間與政府)、以及貨物及勞務輸出;從供給面,包括國民生產和貨物及勞務進口。
造成需求過多的一個因素為貨幣數量的大幅增加,如為了增強國防支出,而稅收不足,政府發行貨幣,以彌補之;或為了擴大公共建設,致稅收不足,政府乃發行貨幣以彌補之。這都是因為供給不足,而需求反而大幅增加的結果。傳統貨幣數量學說告訴我們:
MV=PT
M表示貨幣數量,V表示流通速度,P表示一般物價水準,T表示交易數量。整個社會經濟支出的總值(MV)應等於銷售總值(PT)。在充分就業假定下,T可視為不變,而流通速度V在短期也會固定不變,則物價隨貨幣供給量的變動呈同方向同比例的變動。若貨幣供給量增加10%,物價就會增加10%。
通膨與通縮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通膨或通縮都是經濟嚴重失衡的一種表徵。在歷史記載中,通膨發生的機率較通縮為多,也較嚴重。當溫性通膨發生時,對經濟發展是有利的,因為當廠商進貨時,物價是便宜的,出貨時物價是上漲時,對廠商是有利的。對廠商有利,他就不會解雇員工,甚至會提高員工的待遇。如果薪資提高的程度較通膨率為高,一般人民對通膨就不會感到痛苦。在惡性通膨時,常見的現象是:物價一日數漲,貨幣不值錢,市場上往往是物資短缺,而且常會產生投機行為。由於投機客藉機屯積居奇,益使通膨更加嚴重。
在二戰時及二戰後的台灣,就曾遭受過惡性通貨現象,即以戰後而言,1946年1月至1947年1月,消費者物價即上漲了3倍;1947年1月至1948年1月,物價上漲了6.5倍;1948年1月至1949年1月,物價上漲了15倍;1949年1月至1950年1月,物價上漲了26倍。由此可見通膨之凶。在這期間,經濟無成長,而民生疾苦,可見一般。祇有在溫性通膨時期,經濟成長才有意義,此可由台灣六十年來的經濟發展得到見證。
至於通縮,在過去六十年期間,發生的頻次既少,而且對經濟成長帶來的災難也少見。至於嚴重的通縮現象,並未在此期間發生;祇是在2009年曾發生過溫性通縮現象,為時長達一年之久,該年經濟成長率是負值。處此情況,人民對通縮是有生活難過的感受。到了2010年,台灣恢復溫性通膨現象。在理論上,如果物價繼續下降,而經濟仍保持成長,人民的感受不會強烈。因為人民的購買力不但未下降,反而相對地增強。但是它對企業所產生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在物價持續下降的情況,一般業者不但賺不到錢,而且會使虧空連續增加。當企業長期虧空,要想經濟持續成長,也會失去著力點,這也是2009年台灣的切身經驗。
通膨、通縮與失業的關係
在通貨膨脹猖獗的時期,失業現象通常是嚴重的,因為在嚴重的通膨時期很難有經濟成長。特別是在人口繼續增加,而經濟成長率又不高的情況,則會增加失業現象。近半世紀以來,關於失業與通膨的關係,有個菲利浦曲線定理流行,即失業與物價上升呈相反的關係 ,即失業現象嚴重時通膨會愈低。但是證之以台灣過去六十年來的經驗,這個定理的解釋能力卻很低。台灣的經驗是:在很長一段時期,失業率很低,通膨率也很低,尤其在二戰後,通膨很嚴重,而失業率也很高。
至於通縮與失業率的關系,在二戰後的台灣,如1964-1965年,呈現通縮現象,但失業率卻很高;1983-1989年曾有斷斷續續的通縮現象,在此期間,台灣的失業率卻很低。1997-2004年也曾發生跳躍式的通縮現象,即一年之內曾連續數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動率低於0%,可稱通縮時期,失業率卻較高。這也說明,如果通縮很嚴重,表示供給大於需求,許多企業存貨賣不出去,企業會週轉不靈,在此情況,會導致失業現象益趨嚴重。
通膨、通縮與政府支出
通膨現象與政府過度支出有關;通縮現象與政府預算剩餘並無多大關係,造成通膨現象的因素很多,如連年飢荒,飢荒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天災人禍。天災是指乾旱與水澇。在一封閉社會,交通不便,乾旱或水澇,在一年之內,會造成嚴重的通膨現象;人禍主要是指戰亂,任何戰亂,都不是短期即可結束的,都會導致通膨現象。由於飢荒與戰亂都會造成糧食短缺現象,在缺乏外援的情況,都會使通膨加劇。
當政府為增加軍備,應付戰爭,或在戰爭期間,稅收不易,通常政府會以發行通貨的方式來支應,例如二戰期間及戰後四年的內戰期間,中國大陸曾發生惡性通膨,因為戰亂破壞生產機能,導致物資缺乏,物價飛漲。再如日據台灣時期,日本軍閥發動的太平洋戰爭遍及太平洋兩岸時,台灣的青年人被征去作日本軍閥的炮灰,而台灣本身又失去正常生產的機能,尤其到了二戰末期,台灣又成為盟機轟炸的目標,交通建設被破壞,許多生產停頓,物流癱瘓,致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艱苦達於極點。
生活感受與貧富程度的關係
一般人民對生活感受並不完全相同,其所以不同與一般人民的富有程度有密切關係。一國人民概分為三類,即富有階級、中產階級和貧窮階級。對富有的人而言,他們的生活滿足重點不在溫飽問題,而在精神生活問題,無論通膨或通縮,對他們的溫飽無任何影響,因為他們所重視的是權力的滿足、社會地位的滿足、奢侈品的滿足、情慾的滿足等。對於這些滿足雖因人而異,但不會影響整個富有階級這個族群。對中產階級而言,他們對消費者物價的變動比較敏感,因為他們的生活滿足主要為食、住、醫療、教養的滿足,無論通膨或通縮都會影響他們的基本生活。由於他們的所得主要來自薪資所得和利息所得,前者是平日流汗賺來的,後者是退休前所積蓄來的孳息,他們對消費物價的變動非常敏感。至於貧窮階級,他們的生活主要依靠政府的福利支出或社會救濟度日,消費者物價的變動對他們的感受是刻骨銘心的。本書的重點:生活的夢魘主要是指佔人口95%的社會大眾的生活夢魘。
本書佈局
為使本書很清楚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在敘述層次上,我們作了如下的安排。除第一章為導論,扼要說明本書所強調的有關通膨與通縮的意義及其與生活感受有關的問題外,我們依序討論戰後曾出現過的通膨與通縮,物價的近親感應,台灣通貨膨脹的原因、特徵與對策,台灣通貨緊縮的原因、特徵與對策,通膨、通縮與成長及分配的關係,泡沫經濟與通膨及通縮,東亞金融危機與通膨及通縮,全球化對通膨與通縮的影響,金融海嘯與通膨及通縮,氣候變遷對通膨及通縮的影響,戰亂對通膨及通縮的影響,通膨與通縮的政策平議,最後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