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全3卷,改變人類歷史、震撼世界之思想鉅著,出版150週年,臺灣唯一正式授權繁體中文典藏紀念版)

NT$5,000 NT$3,750

原書名:Das Kapital
出版日期:2017-10-01
作者:卡爾‧馬克思
譯者: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精裝、附書盒
頁數:2744
開數:18開,高23×寬17cm
EAN:9789570849936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馬克思: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恆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集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於一身的馬克思與《資本論》,人類文明最重要遺產,屹立150年的重磅經典!
震撼與改變世界的思想鉅著!
150年後,讓我們再從《資本論》中
反思資本主義的弊病與公平社會的解答。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萬毓澤專文導讀

1867年9月14日,一本用德文寫作的巨大政治經濟學著作在德國漢堡出版。沒有隆重的發表會、沒有作者的現場簽名,實際上,並沒有引起多少人注意。然而,這本書卻點燃了思想的火花,播下了革命的火種,改變了近代的世界歷史。這本書就是馬克思最重要的思想成果,《資本論》。

1849年馬克思被巴黎市政當局驅逐出境後,攜帶妻小搬到倫敦定居下來,直至1883年去世。由於摯友恩格斯的經濟資助,使得馬克思得以專心寫作。在大英博物館的閱覽室裡寫下大量筆記。
經過將近二十年對資本與資本主義運作的苦思冥想和觀察剖析,馬克思終於在1867年出版了《資本論》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

《資本論》是馬克思畢生研究政治經濟學的偉大成果,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鉅著。馬克思在這部著作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和資本主義產生、發展和滅亡的歷史規律;根據對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分析,論證了資本主義被共產主義取代的歷史必然性,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礎。這部著作在政治經濟學領域實現了革命變革,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資本論》內容極其豐富,除經濟學內容外,還包含馬克思主義哲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的內容,以及有關政治、法律、歷史、教育、道德、宗教、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精闢論述,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

《資本論》第一卷《資本的生產過程》主要研究資本直接生產過程中包含的各方面的關係。第一版於1867年在漢堡出版,分為六章。第一版出版後,馬克思對內容和篇章結構做了修訂,1872至1873年以分冊形式出版了第二版,分為七篇二十五章。

馬克思去世後,恩格斯匯總他留下的草稿和大量筆記、論文,整理編撰出《資本論》第二卷:《資本的流通過程》,在1885年仍以馬克思的名義出版。

《資本論》第二卷《資本的流通過程》共三篇二十一章,主要研究資本的流通過程和剩餘價值的實現。在資本的整個運動過程中,資本的生產過程和資本的流通過程是統一的,資本的生產過程必須由資本的流通過程來補充。因此,第二卷是第一卷理論邏輯的繼續,用恩格斯的話來說,也是第三卷的內容的引言。

1894年,恩格斯根據馬克思的手稿、筆記編纂出版了《資本論》第三卷,《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三卷合在一起,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資本論》。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是《資本論》理論部分的終結卷,共七篇五十二章,主要揭示和闡明資本主義生產總過程的各種具體形式。在這裡,資本由前兩卷分析中呈現的一般形式,轉化為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平均利潤,並進一步轉化為產業利潤、商業利潤、利息和地租。

《資本論》的第一個外文版是俄文版,1872年由俄國發行。1887年《資本論》英文版問世,此後它被翻譯成包括中文在內的50多種語言出版。其影響力遠遠超過它的銷售量。

貨號: 9789570849936 分類: , , 標籤:
作者:卡爾‧馬克思

1818.5.5-1883.3.14,猶太裔德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一生中出版過大量理論著作,其中最著名和具備超強影響力的兩部作品分別有1848年發表的《共產黨宣言》和1867至1894年出版的《資本論》。
馬克思關於社會、經濟與政治的理論被統稱為馬克思主義,主張人類社會是在控制生產資料的統治階級與提供勞動生產的勞動階級間不斷的階級鬥爭中,發展而成。他同時也預言如之前存在過的社會經濟體系一樣,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會導致自身的滅亡,並且會被新的社會主義社會形態所取代;而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存在的矛盾,將會由工人階級奪取政治權力而終結,最終建立工人自由人聯合體所管理、形成無任何階級制度的共產主義社會。
馬克思積極地實踐他的理論,指出工人階級應該有組織地發動革命,推翻資本主義以改變社會經濟體制。
馬克思被人們認為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也在國際領域,極其強烈地影響了越來越多的知識分子、工會和政黨,並且以馬克思的想法為核心基礎而延伸出許許多多的不同派別、學術體系。

 

譯者: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

成立於1953年,主要工作為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重大現實問題研究、馬克思主義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宣傳普及。

 

貨號: 9789570849936 分類: , , 標籤:

第一卷 資本的生產過程
導讀 《資本論》的版本、系譜、爭議與當代價值:紀念《資本論》第一卷出版一百五十週年╱萬毓澤
第一卷說明
卡爾‧馬克思 第一版序言
卡爾‧馬克思 第二版跋
卡爾‧馬克思 法文版序言和跋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第三版序言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英文版序言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第四版序言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一章 商品
第二章 交換過程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三篇 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第六章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第七章 剩餘價值率
第八章 工作日
第九章 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

第四篇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十章 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 協作
第十二章 分工和工廠手工業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第五篇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十四章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
第十五章 勞動力價格和剩餘價值的量的變化
第十六章 剩餘價值率的各種公式

第六篇 工資
第十七章 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
第十八章 計時工資
第十九章 計件工資
第二十章 工資的國民差異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二十一章 簡單再生產
第二十二章 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
第二十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第二十四章 所謂原始積累
第二十五章 現代殖民理論

注釋
人名索引
文學作品和神話中的人物索引
文獻索引
報刊索引
名目索引
計量單位和貨幣名稱表

第二卷 資本的流通過程
第二卷說明
恩格斯 序言
恩格斯 第二版序言

第一篇 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
第一章 貨幣資本的循環
第二章 生產資本的循環
第三章 商品資本的循環
第四章 循環過程的三個公式
第五章 流通時間
第六章 流通費用

第二篇 資本周轉
第七章 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第八章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第九章 預付資本的總周轉:周轉的週期
第十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
第十一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
第十二章 勞動期間
第十三章 生產時間
第十四章 流通時間
第十五章 周轉時間對預付資本量的影響
第十六章 可變資本的周轉
第十七章 剩餘價值的流通

第三篇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第十八章 導言
第十九章 前人對這個問題的闡述
第二十章 簡單再生產
第二十一章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注釋
人名索引
文獻索引
報刊索引
名目索引
計量單位和貨幣名稱表

第三卷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
第三卷說明
恩格斯 序言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上)
第一篇 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和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
第一章 成本價格和利潤
第二章 利潤率
第三章 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的關係
第四章 周轉對利潤率的影響
第五章 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
第六章 價格變動的影響
第七章 補充說明

第二篇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第八章 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的不同構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潤率的差別
第九章 一般利潤率(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和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
第十章 一般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平均化、市場價格和市場價值、超額利潤
第十一章 工資的一般變動對生產價格的影響
第十二章 補充說明

第三篇 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
第十三章 規律本身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種原因
第十五章 規律的內部矛盾的展開

第四篇 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轉化為商品經營資本和貨幣經營資本(商人資本)
第十六章 商品經營資本
第十七章 商業利潤
第十八章 商人資本的周轉:價格
第十九章 貨幣經營資本
第二十章 關於商人資本的歷史考察

第五篇 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
第二十一章 生息資本
第二十二章 利潤的分割:利息率、「自然」利息率
第二十三章 利息和企業主收入
第二十四章 資本關係在生息資本形式上的外表化
第二十五章 信用和虛擬資本
第二十六章 貨幣資本的積累,它對利息率的影響
第二十七章 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
第二十八章 流通手段和資本:圖克和富拉頓的見解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下)
第五篇 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續)
第二十九章 銀行資本的組成部分
第三十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I
第三十一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II(續)
第三十二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III(續完)
第三十三章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第三十四章 通貨原理和1844年英國的銀行立法
第三十五章 貴金屬和匯兌率
第三十六章 資本主義以前的狀態

第六 篇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
第三十七章 導論
第三十八章 級差地租:概論
第三十九章 級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級差地租I)
第四十章 級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級差地租II)
第四十一章 級差地租II──第一種情況:生產價格不變
第四十二章 級差地租II──第二種情況:生產價格下降
第四十三章 級差地租II──第三種情況:生產價格上漲。結論
第四十四章 最壞耕地也有級差地租
第四十五章 絕對地租
第四十六章 建築地段的地租、礦山地租、土地價格
第四十七章 資本主義地租的起源

第七篇 各種收入及其源泉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體的公式
第四十九章 關於生產過程的分析
第五十章 競爭的假象
第五十一章 分配關係和生產關係
第五十二章 階級
恩格斯 《資本論》第三冊增補

注釋
人名索引
文學作品和神話中的人物索引
文獻索引
報刊索引
名目索引
計量單位和貨幣名稱表

貨號: 9789570849936 分類: , , 標籤:
《資本論》的版本、系譜、爭議與當代價值

《資本論》的版本、系譜、爭議與當代價值:紀念《資本論》第一卷出版一百五十週年/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一、「嗨!我又回來了!」
馬克思作品受重視的程度,大致與經濟的興衰呈現「負」相關。十年來陸續出現的次貸危機、歐債風暴、國際政治經濟動盪,乃至全球日益嚴重的社會經濟不平等及其引發的「另類全球化」(altermondialisation)運動,都直接、間接使馬克思的《資本論》(再度)成為學術、政治與社會運動界關注的對象。舉例來說,各種社群媒體使用者經常轉發或評論知名馬克思主義地理學者David Harvey的線上《資本論》課程。又如2007─8年金融危機時,《資本論》甚至成為德國的暢銷書和聖誕禮品。當時德國還出版了一本熱銷的漫畫馬克思傳記,書名是《嗨!我又回來了!》(Grüß Gott! Da bin ich wieder!),相當傳神地表達了晚近的馬克思熱。最有意思的,或許是2015年的威尼斯雙年展。該年主題是「全世界的未來」(All the World’s Futures),在六個半月的展期內,策展人Okwui Enwezor邀請藝術家到現場朗讀三卷《資本論》,並策劃了一系列與《資本論》有關的活動。Enwezor說,「我把馬克思帶來雙年展,因為他正在對今天的我們說話」(Favilli, 2016: xvii)。
臺灣也有類似的現象。近幾年來,從左翼視角針砭資本主義體制的著作,如Thomas Piketty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Piketty, 2014)和Harvey的《資本社會的十七個矛盾》(Harvey, 2016)都引起不少讀者的注意;2014年Piketty來臺的訪問甚至座無虛席,儘管我在當時也指出「他的研究取徑與理論架構和馬克思幾乎沒有共通之處,《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資本論》的延續或更新」(萬毓澤,2014)。但可惜的是,一般讀者對《資本論》本身的興趣似乎不大。
臺灣解嚴前後,對馬克思的研究已逐漸不再是禁忌,民間及學界也開始引進「西馬」、「新馬」、「後馬」等各種思潮。馬克思的《資本論》中譯本就是在這個氛圍下,由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在1990年引進臺灣。但三十年下來,仍保留在學院內的馬克思學說已顯得貧弱蒼白。社會科學界大概已沒有任何學科會指定學生閱讀《資本論》或馬克思完整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即使是將馬克思視為「古典三大家」(或四大家)之一的社會學,通常也只要求學生閱讀《資本論》第一卷的一小部分,了解「價值」、「使用價值」、「商品拜物教」、「原始積累」等概念。馬克思呈現的主要面目,是一個對資本主義扭曲人性發出不平之鳴的「異化」理論家,或對無所不在的「商品拜物教」進行文化批判的哲學家,但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卻缺席了。要求學生通讀《資本論》三卷的學科或課程,恐怕絕無僅有(學生私下組織的讀書會不在此限,包括筆者大學時代參加的社團)。
今年五月,加拿大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主辦了「150年後的《資本論》」國際研討會,討論《資本論》的當代價值。會議主題包括《資本論》在全球的擴散與繼受、《資本論》的政治意涵、超越勞動與資本、新的批判基礎、拓展《資本論》的批判、未來社會的要素、過去與現在的資本主義等。這些主題充分反映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豐富內涵及深遠影響:除了對批判當代資本主義提供源源不絕的思想資源外,還能為我們思考「資本主義以外或以後的社會」帶來啟發。本文希望盡可能全面地闡述《資本論》的寫作歷程、版本、結構與方法、戰後知識系譜、核心議題等問題,一方面紀念《資本論》第一卷出版一百五十週年,一方面也為其定位,從中挖掘其當代價值。

二、到《資本論》之路:馬克思的寫作歷程、版本及恩格斯的貢獻
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研究歷時數十年。1843年底開始,他陸續在巴黎、布魯塞爾、曼徹斯特密集研究政治經濟學,留下1843─45年筆記(巴黎筆記)、1845─47年筆記(布魯塞爾筆記)和1845年7─8月筆記(曼徹斯特筆記);1850年起,在倫敦繼續進行研究,留下1850─53年筆記(倫敦筆記)及針對經濟危機問題的1857─58年筆記(危機筆記)。這些筆記,收錄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第二版(Marx-Engels-Gesamtausgabe,一般簡稱MEGA²)的第四部分「摘錄、筆記和旁注」(Exzerpte, Notizen, Marginalien),是了解馬克思思想發展的珍貴資料。
除了筆記外,更重要的是MEGA²的第二部分「《資本論》及其準備著作」(Das Kapital und Vorarbeiten),共15卷19冊,收錄了(1)1857─1867年以《資本論》為主軸的手稿(最知名的是1857─1858年、1861─1863年和1863─1865年的「三大手稿」)及1867─1882年為《資本論》二、三卷撰寫的手稿;(2)馬克思生前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版及其修訂本(第二版)、修訂稿,和馬克思親自校訂的法文譯本;(3)馬克思逝世後,經恩格斯修訂的《資本論》第一卷(德文第三版、英文版、德文第四版)、恩格斯編輯出版的《資本論》二、三卷,以及恩格斯的編輯稿。馬克思的經濟學筆記、手稿、編輯出版歷程及收錄在MEGA²的狀況見表一(可參考如徐洋,2014、2016;李銳,2014;張鐘樸,2012;Heinrich, 2010, 2016;Hecker, 2010;Roth, 2010;Musto, 2010a;Anderson, 2010)。
目前學術界大致認為,要完整了解及評估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理論,必須將馬克思正式出版的著作和未出版的手稿視為一個逐步開展、修正、深化的整體(Krätke, 2005)。從這個角度來看,《資本論》不是一部已經完成的封閉體系,而是一組龐大、開放的手稿及著作群。這並非偶然,因為馬克思的自我要求極高,習於不斷改寫、修訂自己的字句。舉兩個例子:1880年6月27日,他在給荷蘭工運活動家紐文胡斯(Ferdinand Domela Nieuwenhuis,1846─1919)的信中說:「在目前條件下,《資本論》的第二卷(按:這裡的「第二卷」指的是後來恩格斯編輯出版的《資本論》二、三卷)在德國不可能出版,這一點我很高興,因為恰恰是在目前某些經濟現象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因而需要重新加以研究」(Marx, 2009g: 449)。1881年12月,他在妻子過世及病況加劇的「雙重殘廢」(Marx, 1971b: 239)的打擊下,甚至還在信件中表示希望「像目前如果換種情況本來會做的那樣,改寫(umarbeiten)這本書(按:《資本論》第一卷)」(Marx, 1971a: 238,中譯略有修改)。
以下簡要回顧一下1867年9月《資本論》第一卷出版後的狀況。
第一卷出版後,馬克思幾乎立刻重新投入工作,包括修訂第一卷的法文版(1872─75)和德文第二版(1873),包括在1871年12月到1872年1月間寫了目前仍無英譯和中譯的〈《資本論》第一版的補充和修改〉(Ergänzungen und Veränderungen zum ersten Band des “Kapitals”)(收錄於MEGA²第二部分第六卷)(Lietz, 2014);此外,他還繼續撰寫、修訂二、三卷的手稿,臨終前還在編輯第一卷德文第三版,逝世後才由恩格斯接手編輯工作。1868年起,馬克思最關心的其中幾個經濟理論課題是貨幣、信用和銀行體系,這顯然與他在1866年經歷的嚴重金融危機有關(Krätke, 2005: 150)。他在《資本論》第一卷也對這場危機留下了紀錄:

「這次危機在1866年5月爆發,這是以倫敦一家大銀行的破產為信號的,繼這家銀行之後,無數在金融上進行欺詐的公司也接著倒閉了。遭殃的倫敦大生產部門之一是鐵船製造業。這一行業的巨頭們在繁榮時期不僅無限度地使生產過剩了,而且由於他們誤認為信用來源會照樣源源不絕,還接受了大宗的供貨合同。現在,一種可怕的反作用發生了,而且直到目前,1867年3月底,還在倫敦其他工業部門繼續發生」(卷一,頁643)。

此外,馬克思自1870年代起,越來越留意資本主義新興大國美國(尤其是其工商業、農業、勞動狀況)以及後進的俄國(特別是其土地所有制和農村公社的演變)。簡言之,馬克思生命的最後十五年,他仍然「懷著相同的熱情投入工作,就跟第一卷出版前的十五年一樣」(Krätke, 2005: 146)。這挑戰了過去常見的看法:「完成《資本論》第一卷後,馬克思基本上停止了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思考」(Cole, 1954: 300,轉引自Roberts, 2017: 12n)。
據此,我同意Heinrich(2010: 121)的見解:MEGA²第二部分的問世,「不僅證明《資本論》是一個開放的體系,而且它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概念也有待進一步完善,例如經濟危機理論、銀行和金融理論等」。此外,Roth(2010: 57,中譯略有修改)的建議也值得考慮:我們應考察馬克思如何試圖使自己的經濟學研究「成為他1870年代後期和1880年代廣泛開展的法學史、民族學、地質學、化學、數學研究的一部分」。
馬克思過世後,恩格斯利用生命最後的十二年,完成《資本論》了第一卷第三、四版和《資本論》第二、三卷的編輯,對馬克思學說的流傳與系統化功不可沒。在整理第二卷的手稿時,恩格斯在信件中留下這樣動人的文字:「這需要花費不少的勞動,因為像馬克思這樣的人,他的每一個字都貴似金玉。但是,我喜歡這種勞動,因為我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Engels, 2009a: 509)。
恩格斯強調將自己的編輯工作是「編成一個盡可能真實的文本,即盡可能用馬克思自己的話來表述馬克思新得出的各種成果。只是在絕對不可避免的地方,並且在讀者一點也不會懷疑是誰在向他說話的地方,我才加進自己的話」(卷三,頁893)。但根據現有對MEGA²的研究,他的編輯工作其實分成幾類:調整原文的編排方式、提高某些段落的價值(例如將注釋改為正文)、擴充原文(如加入自己的話、補充歷史資料)、刪除原文、精簡原文、修飾原文(如加入連接句、刪除重複句)、修正原文(如訂正術語、數字、引文)等(Vollgraf and Jungnickel, 2002: 42-3)。一般情況下,這些改動有助於表達馬克思的思路,但某些改動則有待商榷。目前較受注意的,是第三卷與「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有關的幾章,恩格斯在其中某些段落加入了自己的見解,影響了後人對馬克思危機理論的理解。

貨號: 9789570849936 分類: , , 標籤:

第十四章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
勞動過程最初是抽象地,撇開它的各種歷史形式,作為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來考察的。在那裡曾指出:「如果整個勞動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加以考察,那麼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二者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在注(7)中還補充說:「這個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得出的生產勞動的定義,對於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絕對不夠的。」在這裡要進一步闡述這個問題。就勞動過程是純粹個人的勞動過程來說,同一勞動者是把後來彼此分離開來的一切職能結合在一起的。當他為了自己的生活目的對自然物實行個人占有時,他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後來他成為被支配者。單個人如果不在自己的頭腦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動起來,就不能對自然發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機體中頭和手組成一體一樣,勞動過程把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在一起了。後來它們分離開來,直到處於敵對的對立狀態。產品從個體生產者的直接產品轉化為社會產品,轉化為總體工人即結合勞動人員的共同產品。總體工人的各個成員較直接地或者較間接地作用於勞動對象。
因此,隨著勞動過程的協作性質本身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上面從物質生產性質本身中得出的關於生產勞動的最初的定義,對於作為整體來看的總體工人始終是正確的。但是,對於總體工人的每一單個成員來說,它就不再適用了。
但是,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它實質上是剩餘價值的生產。工人不是為自己生產,而是為資本生產。因此,工人單是進行生產已經不夠了。他必須生產剩餘價值。只有為資本家生產剩餘價值或者為資本的自行增殖服務的工人,才是生產工人。如果可以在物質生產領域以外舉一個例子,那麼,一個教員只有當他不僅訓練孩子的頭腦,而且還為校董的發財致富勞碌時,他才是生產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資本投入香腸工廠,而投入教育工廠,這並不使事情有任何改變。因此,生產工人的概念絕不只包含活動和效果之間的關係,工人和勞動產品之間的關係,而且還包含一種特殊社會的、歷史地產生的生產關係。這種生產關係把工人變成資本增殖的直接手段。所以,成為生產工人不是一種幸福,而是一種不幸。在闡述理論史的本書第四冊將更詳細地談到,古典政治經濟學一直把剩餘價值的生產看做生產工人的決定性的特徵。因此,古典政治經濟學對生產工人所下的定義,隨著它對剩餘價值性質的看法的改變而改變。例如,重農學派認為,只有農業勞動才是生產勞動,因為只有農業勞動才提供剩餘價值。在重農學派看來,剩餘價值只存在於地租形式中。
把工作日延長,使之超出工人只生產自己勞動力價值的等價物的那個點,並由資本占有這部分剩餘勞動,這就是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構成資本主義制度的一般基礎,並且是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起點。就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來說,工作日一開始就分成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這兩個部分。為了延長剩餘勞動,就要通過以較少的時間生產出工資的等價物的各種方法來縮短必要勞動。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只同工作日的長度有關;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使勞動的技術過程和社會組織發生徹底的革命。
因此,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以特殊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為前提;這種生產方式連同它的方法、手段和條件本身,最初是在勞動在形式上從屬資本的基礎上自發地產生和發展的。勞動對資本的這種形式上的從屬,又讓位於勞動對資本的實際上的從屬。
至於各種中間形式,在這裡只要提一下就夠了。在這些中間形式中,剩餘勞動不是用直接強制的辦法從生產者那裡榨取的,生產者也沒有在形式上從屬資本。資本在這裡還沒有直接支配勞動過程。在那些用古老傳統的生產方式從事手工業或農業的獨立生產者的身旁,有高利貸者或商人,有高利貸資本或商業資本,他們像寄生蟲似地吮吸著這些獨立生產者。這種剝削形式在一個社會內占統治地位,就排斥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不過另一方面,這種剝削形式又可以成為通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過渡,例如中世紀末期的情況就是這樣。最後,正如現代家庭勞動的例子所表明的B,某些中間形式還會在大工業的基礎上在某些地方再現出來,雖然它的樣子完全改變了。
對於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來說,只要勞動在形式上從屬於資本就夠了,例如,只要從前為自己勞動或者作為行會師傅的幫工的手工業者變成受資本家直接支配的雇傭工人就夠了;另一方面卻可以看到,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的方法同時也是生產絕對剩餘價值的方法。無限度地延長工作日C正是表現為大工業的特有的產物。特殊的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一旦掌握整整一個生產部門,它就不再是單純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的手段,而一旦掌握所有決定性的生產部門,那就更是如此。這時它成了生產過程的普遍的、在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形式。現在它作為生產相對剩餘價值的特殊方法,只在下面兩種情況下還起作用:第一,以前只在形式上從屬資本的那些產業為它所占領,也就是說,它擴大作用範圍;第二,已經受它支配的產業由於生產方法的改變不斷發生革命。
從一定觀點看來,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之間的區別似乎完全是幻想的。相對剩餘價值是絕對的,因為它以工作日超過工人本身生存所必要的勞動時間的絕對延長為前提。絕對剩餘價值是相對的,因為它以勞動生產率發展到能夠把必要勞動時間限制為工作日的一個部分為前提。但是,如果注意一下剩餘價值的運動,這種表面上的同一性就消失了。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旦確立並成為普遍的生產方式的情況下,只要涉及剩餘價值率的提高,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之間的差別就可以感覺到了。假定勞動力按其價值支付,那麼,我們就會面臨這樣的抉擇:如果勞動生產力和勞動的正常強度已定,剩餘價值率就只有通過工作日的絕對延長才能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工作日的界限已定,剩餘價值率就只有通過工作日兩個組成部分即必要勞動和剩餘勞動的相對量的變化才能提高,而這種變化在工資不降低到勞動力價值以下的情況下,又以勞動生產率或勞動強度的變化為前提。
如果工人需要用他的全部時間來生產維持他自己和他的家庭所必要的生活資料,那麼他就沒有時間來無償地為第三者勞動。沒有一定程度的勞動生產率,工人就沒有這種可供支配的時間,而沒有這種剩餘時間,就不可能有剩餘勞動,從而不可能有資本家,而且也不可能有奴隸主,不可能有封建貴族,一句話,不可能有大占有者階級。
因此,可以說剩餘價值有一個自然基礎,但這只是從最一般的意義來說,即沒有絕對的自然障礙會妨礙一個人把維持自身生存所必要的勞動從自身解脫下來並轉嫁給別人,比如,同樣沒有絕對的自然障礙會妨礙一個人去把別人的肉當做食物。絕不應該像有時發生的情況那樣,把各種神祕的觀念同這種自然發生的勞動生產率聯繫起來。只有當人類通過勞動擺脫了最初的動物狀態,從而他們的勞動本身已經在一定程度上社會化的時候,一個人的剩餘勞動成為另一個人的生存條件的關係才會出現。在文化初期,已經取得的勞動生產力很低,但是需要也很低,需要是同滿足需要的手段一同發展的,並且是依靠這些手段發展的。其次,在這個文化初期,社會上依靠他人勞動來生活的那部分人的數量,同直接生產者的數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隨著社會勞動生產力的增進,這部分人也就絕對地和相對地增大起來。此外,資本關係就是在作為一個長期發展過程的產物的經濟土壤之上產生的。作為資本關係的基礎和起點的現有的勞動生產率,不是自然的恩惠,而是幾十萬年歷史的恩惠。
撇開社會生產的形態的發展程度不說,勞動生產率是同自然條件相聯繫的。這些自然條件都可以歸結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種等等)和人的周圍的自然。外界自然條件在經濟上可以分為兩大類:生活資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魚產豐富的水域等等;勞動資料的自然富源,如奔騰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屬、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類自然富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較高的發展階段,第二類自然富源具有決定性的意義。例如,可以用英國同印度比較,或者在古代世界,用雅典、科林斯同黑海沿岸各國比較。
絕對必需滿足的自然需要的數量越少,土壤自然肥力越大,氣候越好,維持和再生產生產者所必要的勞動時間就越少。因而,生產者在為自己從事的勞動之外來為別人提供的剩餘勞動就可以越多。狄奧多魯斯談到古代埃及人時就這樣說過:

他們撫養子女所花的力氣和費用少得簡直令人難以相信。他們給孩子隨便煮一點最簡單的食物;甚至紙草的下端,只要能用火烤一烤,也拿來給孩子們吃。此外也給孩子們吃沼澤植物的根和莖,有的生吃,有的煮一煮或燒一燒再吃。因為氣候非常溫暖,大多數孩子不穿鞋和衣服。因此父母養大一個子女的費用總共不超過20德拉馬。埃及有那麼多的人口並有可能興建那麼多宏偉的建築,主要可由此得到說明。
但是古代埃及能興建這些宏偉建築,與其說是由於埃及人口眾多,還不如說是由於有很大一部分人口可供支配。單個工人的必要勞動時間越少,他能提供的剩餘勞動就越多;同樣,工人人口中為生產必要生活資料所需要的部分越小,可以用於其他事情的部分就越大。
資本主義生產一旦成為前提,在其他條件不變和工作日保持一定長度的情況下,剩餘勞動量隨勞動的自然條件,特別是隨土壤的肥力而變化。但絕不能反過來說,最肥沃的土壤最適於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生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人對自然的支配為前提。過於富饒的自然「使人離不開自然的手,就像小孩子離不開引帶一樣」。它不能使人自身的發展成為一種自然必然性。資本的祖國不是草木繁茂的熱帶,而是溫帶。不是土壤的絕對肥力,而是它的差異性和它的自然產品的多樣性,形成社會分工的自然基礎,並且通過人所處的自然環境的變化,促使他們自己的需要、能力、勞動資料和勞動方式趨於多樣化。社會地控制自然力,從而節約地利用自然力,用人力興建大規模的工程占有或馴服自然力─這種必要性在產業史上起著最有決定性的作用。如埃及、倫巴第、荷蘭等地的治水工程就是例子。或者如印度、波斯等地,在那裡人們利用人工渠道進行灌溉,不僅使土地獲得必不可少的水,而且使礦物質肥料同淤泥一起從山上流下來。興修水利是阿拉伯人統治下的西班牙和西西里島產業繁榮的祕密。
良好的自然條件始終只提供剩餘勞動的可能性,從而只提供剩餘價值或剩餘產品的可能性,而絕不能提供它的現實性。勞動的不同的自然條件使同一勞動量在不同的國家可以滿足不同的需要量,因而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使得必要勞動時間各不相同。這些自然條件只作為自然界限對剩餘勞動發生影響,就是說,它們只確定開始為別人勞動的起點。產業越進步,這一自然界限就越退縮。在西歐社會中,工人只有靠剩餘勞動才能買到為維持自己生存而勞動的許可,因此容易產生一種錯覺,似乎提供剩餘產品是人類勞動的一種天生的性質。但是,我們可以舉出亞洲群島的東部一些島嶼上的居民的例子。那裡的森林中長著野生的西米樹。
居民在西米樹上鑽個孔,確定樹髓已經成熟時,就把樹放倒,分成幾段,取出樹髓,再摻水和過濾,就得到完全可以食用的西米粉。從一棵西米樹上通常可以採得西米粉300磅,有時可採得500磅至600磅。那裡的居民到森林去採伐麵包,就像我們到森林去砍柴一樣。
假定東亞的一個這樣的麵包採伐者為了滿足自己的全部需要,每週需要勞動12小時。自然的恩惠直接給予他的,是許多閒暇時間。要他把這些閒暇時間用於為自己生產,需要一系列的歷史條件;要他把這些時間用於為別人從事剩餘勞動,需要外部的強制。如果那裡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這個誠實的人為了占有一個工作日的產品,也許每週就得勞動6天。自然的恩惠說明不了,為什麼他現在每週要勞動6天,或者為什麼他要提供5天的剩餘勞動。它只是說明,為什麼他的必要勞動時間限於每週一天。但是,他的剩餘產品無論如何不是來自人類勞動的某種天生的神祕性質。
同歷史地發展起來的社會勞動生產力一樣,受自然制約的勞動生產力也表現為合併勞動的資本的生產力。
李嘉圖從來沒有考慮到剩餘價值的起源。他把剩餘價值看做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固有的東西,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他看來是社會生產的自然形式。他在談到勞動生產率的時候,不是在其中尋找剩餘價值存在的原因,而只是尋找決定剩餘價值量的原因。相反,他的學派公開宣稱,勞動生產力是利潤(應讀做剩餘價值)產生的原因。這無論如何總比重商主義者前進了一步,因為重商主義者認為,產品的價格超過產品生產費用而形成的餘額是從交換中,從產品高於其價值的出售中產生的。不過對這個問題,李嘉圖學派也只是迴避,而沒有解決。這些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實際上具有正確的本能,懂得過於深入地研究剩餘價值的起源這個爆炸性問題是非常危險的。可是在李嘉圖以後半個世紀,約翰‧史都華‧彌爾先生還在拙劣地重複那些最先把李嘉圖學說庸俗化的人的陳腐遁詞,鄭重其事地宣稱他比重商主義者高明,對此我們該說些什麼呢?

貨號: 9789570849936 分類: ,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