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

NT$580 NT$458

出版日期:2009-03-18
作者:林志宏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精裝
頁數:520
開數:25開
EAN:9789570833904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轉變是帝制的結束。這項改變使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思想產生複雜的現象。其中,辛亥革命後的一群人物——清遺民,他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格外值得關注,是選擇舊體制、抗拒新時代新思潮的代表。這些人包括有晚清變法派的康有為、發動復辟事件的張勳、以行事「怪異」而聞名的辜鴻銘、翻譯西洋文學的林紓、影響現代中國史學的羅振玉和王國維、詞學家朱祖謀和鄭文焯,以及成為「滿洲國」總理的鄭孝胥。

本書透過遺民在民國後的活動和儀式、個人╱集體的著作書寫、政治主張和思想,還有輿論角度下檢視的形象及其變化,探討他們的行為與動機。作者希望理解近代中國自傳統邁入現代後,如何從王朝專制邁向民族國家的歷程,還有內在變化的動力。

目次
  緒論
異鄉偏聚故人多:活動範圍
  前言
  京津
  青島
  上海
  廣東及港澳
  其他海內外各處
  小結
出或處:政治抉擇及其象徵性儀式
  前言
  易代之際的生計與政治選擇
  衣著、曆法、髮辮等認同行為
  奉安、萬壽祝嘏等政治性儀式
  主張帝制與復辟
  小結
文化政治:書寫中的自我認同
  前言
  《清史稿》和王朝的最後記憶
  《元廣東遺民錄》透露的反種族觀
  《碑傳集三編》的纂輯
  其他幾種表達認同的書寫
  小結
重建社會秩序:政治與文化的議論
  前言
  「五代式民國」下道德的焦慮
  讀經書以明人倫
  尊孔及立國教的構想
  「共和」之辨
  小結
「國故」與「遺老」:學術的挑戰及去神聖化
  前言
  亡清遺臭在人間
  典範轉移與史學中立
  「敝屣一切,還我自由」
  小結
身體終結與記憶的開始:以王國維之死為例
  前言
  「殉清」
  公共輿論
  「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小結
王道樂土:情感的抵制和參與「滿洲國」
  前言
  來自赤化之憂患
  國家和朝廷的兩難
  鄭孝胥的轉向和建立烏托邦
  「王道」思想及其批評
  小結
結論:追尋「現代」中國
清遺民基本資料表
徵引書目

  圖表目次
  圖1-1 梁鼎芬於崇陵種樹的照片
  圖1-2 沈曾植贈予西本省三之「太平人語」題字
  圖1-3 癸卯、甲辰科同人敘於香港學海書樓
  圖2-1 鄭孝胥題書的「鳳祥號」大字宣傳品
  圖2-2 繫有髮辮的錢振鍠為人鬻書賑災
  圖2-3 《申報》刊載章梫鬻書啟事
  圖2-4 康有為與家屬、親戚及門人合影
  圖2-5 隆裕太后奉移時沿途觀看者之擁擠情形
  圖2-6 梁鼎芬致陳寶琛手札
  圖3-1 汪兆鏞致□柔仲信函
  圖4-1 《孔教會雜誌》封面
  圖5-1 修正清室優待條件原稿
  圖5-2 李煜瀛題「故宮博物院」之匾額
  圖6-1 王國維遺囑
  圖6-2 清華國學院的同學徵求輓聯哀詞信函
  表6-1 《順天時報》兩篇王國維報導的比較
  圖7-1 建設「王道樂土」
  圖7-2 冷口長城斷面的「王道大滿洲國」字樣
  圖7-3 《孔學會會刊》中填字徵答來進行教化

貨號: 9789570833904 分類: , ,
作者:林志宏

1970年生於台北市萬華區。輔仁大學歷史系學士,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曾在台灣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史學史、學術史,著有論文及書評等十餘篇。

貨號: 9789570833904 分類: , ,

王汎森

我在臺灣大學求學時,曾經讀過汪國垣的《光宣詩壇點將錄》,發現其中許多詩人進入民國之後都成了「清遺民」,「清遺民」的觀念才比較清楚地在腦海中成形。此後閱讀各種民國文獻,發現不滿民國的文人竟然比我想像的多得多。這些接連而來的印象,逐步修正了原先對於清末民初史事及有關種族議題的一些成說。後來又讀到錢穆的〈讀明初開國諸臣詩文集〉,他在這篇長文中提到:明初也有許多士人懷念故元,而不滿意新成立的漢族王朝。這些例子都說明了一件事:種族意識不一定是天然的,它與文化、社會、政治等因素的形塑有密切的關係。
這一類的歷史經驗當然不是特例,譬如英國左派史家湯普遜(E. P. Thompson)的名作《英國工人階級之形成》(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一書,也碰觸到類似的課題。他指出:工人的「階級意識」並不是像馬克思(Karl Marx)所說的那樣,是工人階級天生就有的意識,而是經過文化力量的建構與塑造才形成的。湯普遜的書出版之後,對西方馬克思主義正統派形成了一個很大的挑戰。
許多年來,我對上述問題發生了很大的興趣,並試著對清代道、咸以來歷史記憶與種族意識的實況進行探究。可惜因為蒐羅的史料太多,牽涉的問題太廣,目前仍未發表任何成果。
《民國乃敵國也》一書,是從一群敵視民國、忠於清室的遺民出發,重新檢視認同和文化力量在近代中國所扮演的角色。這本書的內容相當豐富,不易在此充份介紹,我僅先指出它的幾個特色。
首先,它增添了我們對近代中國史實的瞭解,重建了過去一向為史家所忽略的歷史面相,並將以往不受重視的遺民詩文與相關文獻再度呈現,提供一幅更加清晰完整的、有關清末民初政治文化的圖像。相較於過去的遺民史研究而言,本書透過許多日記與私密性文獻,鉅細靡遺地展示「清遺民」的思想動態。
其次是呈現歷史的方式。我曾經提到過「事件發展的邏輯」和「史家的邏輯」有時並非全然一致,人們根據「後見之明」來斷定事件的發展過程及對人物所進行的評價,有可能冒著很大的風險。過去有關「清遺民」的研究,經常先將他們視為一個負面的群體,再來推斷他們的動機與行為,本書則嘗試告訴讀者:這些歷史行動者的面前有許多不確定性存在,使得他們對未來的許多決定,經常處於不完全理性、個人利益考量、無從確知的偶然中陸續完成的。藉由編織細密的證據,本書提供不少新的視角去重新審視「清遺民」的行為世界。
最後應該還要強調:受過舊文化薰陶的讀書人在面對時代變局時,有種種異於新派人物的回應方式,包括與現代截然迥異的價值觀和看法。以往我們把焦點集中在新派人物身上,模糊或忽略了舊派人物。此書重構「清遺民」們如何透過他們堅守的「文化理想」,衡量和評判現實時局;儘管我們無須同意其政治認同,可是的確值得重新檢視他們的行為與動機,以豐富我們對近代中國思想文化脈絡的了解。
作者林志宏從2000年到2005年間,是我在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班所指導的學生;他最後決定以「清遺民」做為博士論文題目,或許與我們平時的討論有關。但志宏精研這個問題許多年,參閱文獻數百種,對相關的面向做了深入的思考,他對「清遺民」的瞭解已經遠遠超過我了。在本書出版之前,志宏約我寫一篇序,我本應對全書的內容稍做介紹,但因事冗不能成文,為恐拖延本書的出版,只能略述這段因緣,並鄭重向讀者推薦此書。是為序。

貨號: 9789570833904 分類: , ,

第一章
異鄉偏聚故人多:活動範圍
事之成敗,固在認真。中興之時,國家統一,立身有所,勳業有名,大成小成,均能獲益。國變之後,局勢全非,「忠節」二字,完全無著,出力不知為誰,捨生尤為白死,……即欲認真,無真可認,雖諸葛復生,亦無良法,而況不如諸葛乎?
――楊鈞(1881-1940)
前言
1911年秋冬之際,四川因鐵路國有政策發生爭路風潮。在湖北武昌的革命黨人,眼見機不可失,於是乘時起事。令人出乎意料之外,這場革命事件因為運籌得宜而成功。此一突如其來的勝利,致使全國十四省接連響應,結果勢如排山倒海般,竟造成清帝宣布遜位。革命火苗迅速蔓延,原因固然紛雜;但關鍵在基層士紳動向的變化。許多加入立憲派的士紳,後來積極捲入革命活動,態度由妥協轉而贊助。 原本可能引發流血衝突的事件,卻因基層顯露民心的向背,使得政權轉移得以和平落幕。
然而,政局雖以平和的方式收場,卻是一場「不完全的革命」。經過幾番斡旋之後,原來擔任內閣總理的袁世凱(1859-1916),成為民國總統,正式繼承清朝近三百年的基業。據說年幼的遜帝溥儀,某次接見民國官員,嘗有「何民國人似曾相識之多耶」的疑問。 傳聞自然無法當真,卻印證了「不完全革命」的事實。如同魯迅(周樹人,1881-1936)筆下〈阿Q正傳〉描寫一般,傳統社會並未被革命浪潮沖蝕,未庄(即諧音「偽裝」)人們不過經歷一場投機的遊戲而已,縣官、鄉紳更換名稱後繼續安然存在。 連一位江蘇無錫的蔣姓士人,亦有如此的表示,形容革命形同水中之月,不可憑恃。他的一首詩反映內心想法:「出塞未餐胡虜肉,犁庭失斬郅支頭」, 未見真正勝利的來臨。反觀清室朝臣,同樣震攝於革命不完全的後果;他們訝異如此結局,撼動清社易屋,聲稱這場政治鉅變,「亡國未有如此之易者」。
政權和平轉移的另一影響,是逐漸改變中國固有的政治文化和生態,值得留意是君臣觀念的變化。眾所周知,皇帝制度在中國實施近二千年,可是民國肇建,政治訴求以人民當家作主,遂使原來所承襲的整套價值系統,備受挑戰。最顯明實例,就是「臣民」到「國民」情感的轉變,得有充足理由,不再背負「事二姓」之嫌。如有謂:
今之改仕民國者,亦皆藉口於為斯民公僕,救中國之危亡。且國無專屬,並無事二姓之嫌。正朱子所謂「自有一種議論」也。
所以人們普遍認定「今之世,因與易姓受命者不同」, 無疑說明「普遍王權」觀的衰落。更何況溥儀遜位,只是按照臨時政府頒佈的優待辦法而退,其間並無造成任何人員的傷亡。這樣「和平」地轉移政權,缺少像歷代可歌可泣的忠烈事蹟;君臣觀念歷經轉化,結果反而塑造民國政府的合法和正當性。因此,時人頗有調侃當時的君臣之義淡薄,遂有門聯上撰寫「君在,臣何敢死?寇至,我則先逃」之語。
當然君臣態度的改弦易轍,並非驟然可及。民國初立未久,社會上普遍還有支持與反對的兩股力量。以歷史教科書為例,尚有稱清代為「國朝」,甚至以文字空格或抬頭的情況。蔣復璁(1898-1990)回憶幼時就讀於錢塘高等小學堂,發現同學間彼此看法亦有不同:有人把文字改稱「本朝」,此外竟有直接改為「清朝」的人。 從這兩種迥異的態度,可以想見背後反映的政治認知和差距。同樣在時人的日記裏,也可看到類似文字和現象。 顯然,直言「本朝」,表示對清室還有支持的意味,未必同意共和民國的立場;至於逕稱「清朝」,無異把清室看做既陳芻狗,置入歷史的洪流中了。
教科書雖未馬上透過改寫符合時事,可是人們對它的反應,卻充滿興味,顯得相當敏感。以做為書寫記憶的載體而言,教科書無疑說明社會中對帝制與共和政體,還存有不同的認知。清遺民忠於前君,並在民初政局屢有復辟的言論和行動,便是其中具體而微的群體。此處所論,即以他們在民國後的活動範圍為主,分析各地間遺民的態度和差異。
要確切掌握和描繪清遺民的動向,實非易事。近人的討論指出他們散居和分佈在各處通商大邑, 但並無詳加探析。嚴格說來,遺民活動仍有時間和層次上的區別。以在中央任官的朝臣而言,早自清室遜國之前,已有部分的人遠離北京,紛紛歸鄉或退居在野(如:沈曾植、瞿鴻禨[1850-1918])。還有的人則是出任外官(如:鄭孝胥、勞乃宣),眼看清廷瞬間崩解,接受退位條件,頗有孤臣無力回天之感。可是絕大部分的朝臣,乃等到清帝退位詔書公布,才紛紛告老還鄉(如:何藻翔[1865-1930]),或是退隱另謀政治依附(如:周馥、徐世昌),成為所謂的「舊官僚群」。此外,還有那些從未進入官僚體系的廣大士紳階層,民國建立後依然眷戀舊朝舊君(如:汪兆鏞、王舟瑤),誓以忠清為己任。
為了方便探討清遺民的活動,本章試以地域來分析。以下內容將區分為幾處:京津、青島租界、上海、廣東及港澳,最後無法歸類的部分則列為其他各處。

貨號: 9789570833904 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