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一本給所有人的書
暢銷十週年.特別增訂版!
「要幸福喔!」大家常常這麼說。但是,幸福是什麼?
有了自己最想要的一切就能幸福嗎?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將引領你
瞭解你的情感能力、智慧、人品、堅持與勇氣,以及生命中值得珍惜的一切,
都在別人看不見、也無從衡量的內心裡!
它們都是外在的際遇所無法奪去的,也是巧取豪奪或汲汲營營所無法增益的。
所以,一切外在的際遇與得失都不足掛齒
「彭老師的文字總讓人心裡寧靜。」
網路上的各種評語裡,彭明輝最喜歡這一則。
在疫情、經濟與國際關係都讓人心亂如麻的世局裡,
希望本書能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生命的重心和寧靜的力量。
一篇文章,三十年來一再被人重複在網路上廣泛地轉貼、流傳。很多人轉貼時沒有篇名,其實彭明輝原來給它的篇名是〈困境與抉擇〉。如果你曾經喜歡過這篇文章,那麼這一本書就是為你寫的。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原於2012年初出版,旋即成為「誠品選書」,登上博客來年度暢銷書排行榜,以及金石堂「十大最具影響力好書」;緊接著又在次年入選為香港《信報》40週年慶之「40歲前必讀的40本好書」。《信報》刊登的誠品推薦文寫道:「文中的人生智慧猶如一盞明燈,點醒讀者面對生命抉擇的勇氣。」
彭明輝原來想寫一本書留給孫女兒,讓她在高中到研究所階段時可以對人生未來最重要的一個階段有所期待、憧憬,以及值得奮鬥的目標,協助她走出自己年輕時的困惑。
後來他發現身邊許多參十歲左右的年輕人都有「三十歲以前要搞定的十件事」這樣的困擾;也發現有許多年輕人因為對未來茫然而開始流行出國「壯遊」,結果卻只不過是去澳洲當廉價勞工,不見得真的有闊寬自己的人生視野。
還有一些年輕人知道他要寫書,就跟他談他們的困擾。包括:「可不可以只要孩子不要爸」、「好男孩那麼難找,可不可以先結婚再來改變他」等,每個問題他都覺得值得寫。於是,這本書,他也想寫給所有認真地想要把握青春與人生的年輕人,協助他們打開人生的視野,看見二十五到三十五歲最值得做的事,以及年輕時關於人生意義與自我成長的盲點,也協助他們克服三十歲的焦慮。
在眾多年輕人詢問的各種問題中,作者彙整了「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學業、志業與職業」、「婚禮的祝福」,以及「人生的智慧與陷阱」四大主題,挑選了二十幾個比較重要的議題,針對比較常有的盲點,撰寫了令人深省的文章,希望藉此引導年輕人走出當下社會常見的迷思。
十年來,這本書銷售了近六萬冊。
然而自2013年後,「悶經濟」成為臺灣的流行語;緊接著,「佛系青年」、「內卷」、「躺平」也相繼成為大陸的流行語。面對年輕世代「看不見未來」的那種焦慮與鬱悶,彭明輝仔細閱讀了許多歐美對未來產業、經濟與就業市場的前景分析,據以思索年輕世代該如何去面對這樣的社會與未來。
近年來,新趨勢如人工智慧的發展,及難以抵擋的科技性失業、收入M型化等現象,都讓想要立足職場的年輕人難免焦慮,必須修練新技能以迎頭趕上。緩解焦慮的辦法是先看清楚現實,然後謀思對策。為此,他增加了〈青貧世代的職場趨勢〉。
大學生就業,只靠一張畢業證書已經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必須持續累積個人的職場特色。因此新增了〈職場新鮮人的挫折與徬徨〉,並且大幅改寫了〈因應產業變遷的碩士教育〉。
理想與現實陷入衝突、矛盾時,這種對立的二元思考會誤導人落入思考的僵局,而較難察覺出路。緣此,又加入了〈愛情與麵包──虛構的矛盾〉,同時大幅改寫了〈大學教育的視野與格局〉。
此時此刻,《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十週年特別增訂版正好說明了:書一如人,有它自己的生命,也需要長期而持續的累積,與不斷的更新。
好評推薦
▍專業齊推
周妤(高子壹) 補教老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黃國珍 品學堂創辦人
黃偉立 臺中市立清水高中校長
黃貞祥(Gene Ng) 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蔡佳芬 臺北市立成功高中生命教育教師
劉桂光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校長
謝宇程 「真識」知識內容服務創辦人、「富足完整研討會」社群創辦人
藍偉瑩 社團法人瑩光教育協會理事長
▍名家贊聲
彭明輝老師說:「『經營一個家』其實是需要學習的。」學業、志業、與職業何嘗不是如此?成績可以計算,財富可以計算,「愛」卻無法計算。在生命長期而持續的累積中,我們需要智慧。
──周妤(高子壹) 補教老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欲望的美學》這兩本姊妹作,有如人生的燈塔,無論你年少輕狂,或遭遇中年危機,都能為你在茫茫人生大海中撥雲見日、指引捷徑!
──黃禎祥 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
眾聲喧囂,人世浮華,在變動快速的世界裡暈頭轉向、無來由心浮氣躁時,這本書可以撫慰你,讓你靜下心,相信自己的累積,不再焦慮。在我從事教職的歲月裡,我常閱讀這本書也推介學生、同事,一同重新尋回了心的力量。
──蔡佳芬 臺北市立成功高中生命教育教師
光陰似「箭」,短暫的人生看似過得快速,但其中的變化卻是逐漸累積、慢慢形成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是光陰似「漸」啊!所以在我們的孩子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如何幫助孩子反思生命的核心價值?如何幫助孩子擴大生命的視野與格局?做為一名高中學校的校長,我強烈的建議高中的老師與家長們來讀這一本書,做為引導孩子思考人生、探究未來方向的重要參考書。
──劉桂光 臺北市立復興高中校長
依法治而言,今日我們似乎可以自由選擇生活方式;但又清楚感到,外在社會定義了「成功」是一條狹窄的走道,而且緊盯著我們前行的進度。偏了、慢了,似乎會被視為錯了、廢了。這是現今人們焦慮與挫敗感的主要來源。謝謝彭明輝老師此書,溫和提醒我們,成功不是窄路,生命毋須爭趕。
──謝宇程 「真識」知識內容服務創辦人、「富足完整研討會」社群創辦人
【本書特色】
▍針對所有人可能遭遇到的困境與兩難的抉擇,引領他們看到脫出困境的關鍵,以及抉擇的要領。更希望年輕人可以走出考試定終生的淺短視野,以長程的視野去看待人生中的困境與抉擇,走出絕望與焦慮。
▍申述網路文章〈困境與抉擇〉的主題「生命是持續而不曾間斷的累積過程,不會因一時的際遇而毀了一個人的一生」。希望讀者在面對人生時,要能既積極又從容:一邊累積各種能力,讓生命的力量得以滋長;一邊不時放空自己,讓生命得到呼吸與喘息的空間。
作者:彭明輝
劍橋大學控制工程博士,退休前為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專任教授、清大人類所以及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兼任教授;曾獲中國畫學會「藝術理論金爵獎」與帝門基金會「藝術評論獎」。
40歲以前閉門讀書,在哲學、文學、音樂與美術中探索人類心靈最深刻、莊嚴、崇高、美麗的各種表現,想要知道如何活出自己的人生意義與價值;40歲以後開始摸索跟這塊土地與同胞互動的方式,想知道自己可以為這塊土地做些什麼。
.1995年愚人節與朋友創辦新竹文化協會,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1999年擔任社區營造學會理事,並參與朋友的災區「921民報」工作與災區重建工作。
.1999年與朋友發起社區大學,擔任全國促進會常務理事,並且跟美濃的朋友一起研究WTO與農業。
.2003年在朋友協助下建立「社區大學SARS資訊網」,即時寫出一本《SARS防護手冊》。
.2004年開始參與生命教育,並曾擔任生命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2012年出版《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商周)、《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彭明輝談困境與抉擇》(聯經)、《2020台灣的危機與挑戰》(聯經)。
.2013年出版《活出生命最好的可能:彭明輝談現實與理想》(聯經)、《有核不可?擁/反核的33個關鍵理由》(天下雜誌)。
.2014年出版《崇高之美:彭明輝談國畫的情感與思想》(聯經)。
.2015年出版《人生如果是一個( ),你想填入什麼?》(聯經)。
.2017年出版《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聯經)。
.2020年出版《欲望的美學:心靈世界的陷阱與門徑》(聯經)。
部落格:http://mhperng.blogspot.com/
十週年版自序
自序
第一部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累積
Unit 1 困境與抉擇
Unit 2 不後悔的人生
Unit 3 活著,為了什麼
Unit 4 愛情與麵包──虛構的矛盾
Unit 5 尋找終身伴侶
Unit 6 財富與的意義與迷思
第二部 學業、志業與職業
Unit 7 大學教育的視野與格局
Unit 8 留學的三個理由
Unit 9 壯遊與神遊
Unit 10 職業、興趣與志業
Unit 11 青貧世代的職場趨勢
Unit 12 因應產業變遷的碩士教育
Unit 13 職場新鮮人的挫折與徬徨
第三部 婚禮的祝福
Unit 14 不確定的年代,不確定的愛
Unit 15 怨偶與佳偶(上)
Unit 16 怨偶與佳偶(下)
Unit 17 不婚不是最壞的選擇
第四部 人生的智慧與陷阱
Unit 18 不要當無趣的中年人
Unit 19 幸福在看不見的地方
Unit 20 走出理性與感性的戰爭
Unit 21 只有生命,沒有矛盾
Unit 22 30而立,40而不惑
Unit 23 平凡人都可有不凡的價值
第四部 人生的智慧與陷阱
Unit 19 幸福在看不見的地方
心靈的覺察與人文精神
只有一個人看得見,而身周其他人都看不見的東西,並不一定就不存在。很多人都知道每一張千元大鈔上面都有一個獨特的號碼,但是絕大多數人天天看千元大鈔,卻對此號碼「視而不察」。譬如說:它印在哪一面?什麼位置?出現幾次?一共有幾個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猛然被問到,絕大多數人都答不出來;拿出鈔票來一看就清清楚楚地在那裡。看不見,因為「心不在焉」。很多人每天都過得同樣枯燥無味,因為他不曾用心去覺察、體會身邊和內心的變化。
一個客人烈日下長途跋涉到我家來,我給他泡了一壺茶,再到後面去切水果。他因為太渴,好幾口茶都一口就灌下去。我端水果進來後,向他介紹:「這種綠茶叫貢珠,以前是給皇帝的貢品,現在一兩要上萬元。」假如客人就是你,接下來你會怎麼做呢? 重新倒一杯茶,先端到鼻間聞一下,「好清香!」再啜一小口,含在嘴裡,用舌尖嚐嚐,再輕輕含著看會不會生津解渴,然後慢慢讓它順著喉頭滑下去,仔細揣摩喉嚨的舒暢感。前面叫「灌茶」,後面叫「品茶」。索然無味地灌茶的是你,津津有味地品茶的也是你,前後兩個你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差別?前者是生物性的你,只有生理性的刺激與反應;後者多了「自覺」,因而能覺察自己身體的各種細微反應。
情感也一樣,認真覺察才會知道它的存在,不認真覺察就不會知道它的存在。科學靠儀器去將看不見的現象轉變成看得見的世界,並且藉此打開科學的探索領域。在人文的世界裡,我們是靠心靈的敏感度來覺察內在和外在的世界── 心靈就是人文世界的儀器,心靈愈敏銳的人就可以感受到愈寬廣、深刻的世界。
我上通識課時都會請學生做一件事:「閉上眼睛,安靜地想一想,校園裡所有的樹木中,你最愛的是哪幾棵? 它們在校園裡的哪些角落?」清華大學的校園很美,但是很多人到大四還是說不出校園裡有哪些樹。我會提醒他們:不管清華校園有多美,如果你不曾覺察過她的存在,她就不屬於你的世界。
這些課常常在下午開始,傍晚結束。陽光照在窗外的松樹上,隨著松針的搖曳而閃爍,帶起一種輕快、溫柔而細膩的情緒。我會引導學生看著陽光,去體會這種心境與情調。
春天來了,我問學生:「這是什麼季節,為什麼?」很多學生會說:「現在是三月,三月屬於春季。」很少人會告訴我:因為草地上長滿了野花,空氣中的濕氣比較重而晨間常有濃霧,氣溫變化比較劇烈、不穩定。這是一群只有知識而沒有感受能力的孩子,但錯不在他們,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我們只在乎他們的課業和成績,而不曾花力氣去開啟他們的心靈與感受。
「視而不察」的人不是眼盲,而是心盲;「心不在焉」不是沒心,而是不曾被開啟。我的課企圖打開他們的心,打開他們的眼睛和耳朵,引導他們去發現這個世界隨身可及的豐富和美。我的通識課更企圖引領他們去感受歷史中的人文精神,以及提升對自己內心的覺察與感受能力。一個學期下來,很多學生都說:「我的世界變得非常寬闊,不會再鑽牛角尖,即使偶爾鑽進去也很快就會出來。」
一個人如果有能力在自己的心裡感受到大自然的莊嚴、宏偉、美麗,以及歷史上各種情感與人性的真誠、深刻與高貴,他自然就不會那麼在意外在的得失,更不會去追求舞臺上的聚光燈、別人的掌聲和豔羨的眼神。他自然可以像孔子那樣:「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看不見的幸福
受到四百多年來西方實證科學的影響,我們現在只相信眼睛看得見,手摸得著的東西。名牌、名車與華廈看得見,所以大家拚命比賺錢,沒錢也得要裝闊氣;容貌、身材、華服看得見,所以女性拚命比化妝、內衣和外衣,而懶得去比內在的素養。許多名模和名媛代言標榜「高雅、頂級」的珠寶、消費品,但是表情呆滯、談吐空洞。這麼鮮明而諷刺的對比,因為大部分人都「視而不察」,所以媒體也毫不在意,或者根本就沒有覺察的能力。於是,整個社會活在粗俗而看得見的世界,完全不知道在看不見的地方到底有什麼存在,是否有更值得追求的幸福與愛情。於是,愛情被以最誇張而粗俗的方式呈現:九十九朵玫瑰、包下一個電影院做愛的宣言、蒂芬妮鑽戒,以及各種廉價而容易造假的「愛的宣言」。
今天已經很少人警覺到:幸福與愛情都存在於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地方,只有仰賴敏銳的覺察能力,才有辦法感受到它們的存在。「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如果沒有能力覺察,幸福近在咫尺也是枉然!
今天絕大多數人更是難以體會一個綿亙東西方數千年的傳承:在十六世紀之前的希臘、近東、印度和中國,所有古文明都在追求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愛情與幸福,並且為此而發展出各種不同的覺察能力與方法──我們今天所謂的人文、文化與精神文明!
希臘哲學是當代歐洲文明之母,但是她所要探究的並非眼睛看得見的「現象」,而是隱藏在現象背後看不見的「本體」或「實體」(substance)。希臘哲學清楚地說服我們:現象只不過是肉眼上看起來似乎存在,其實卻可能不存在,會變化不定,會欺騙我們的眼睛;而實體才是真正存在而永恆的真實。希臘哲學的核心叫做「形上學」(meta-physics),它研究的是「本體界」或現象背後(behind)的事實,以及超乎(beyond)現象的事實。因為,只有超乎現象之外,才找得到真正值得追求的永恆。
無怪乎他們會這樣想。試想古希臘人看著一束草被火燃燒後不見了,他們很有智慧地想出來「存在的不可能變成不存在,因此實體沒有消失而只是改變了外貌,不能被視覺欺騙」。用我們今天的術語說,質量不滅,草只是改變了分子式(外貌)而沒有改變其原子(存在的本體)。用佛家的術語說,草、灰燼或水氣與二氧化碳都只不過因緣假合,不是真實存在的「實相」。
而且,從切身的方式說,一個人如果在臉上有個傷口,或者因為年紀而改變外貌,他本人(identity、self)並不會因此而有任何的改變。所以,想起來好像真有一個與外貌不直接相關而又遠比外貌重要的「自我」或「本體」。假如一個人因意外而失去一根手指頭,那個「自我」還是可以絲毫無損;甚至失去一隻手掌、一隻臂膀,甚至四肢殘缺,他都還是原來那個「自我」。而且,那個看不見的「自我」遠比任何看得著的部分都還更重要──真的是隱藏在現象的背後,又同時超越它而遠比現象重要。
此外,他們關心看不見的「本體」,而不關心現象,還有很多說得通的道理。柏拉圖很有力地說服雅典人:最完美而值得追求的事物在「可以意會,而不能觸摸、不能眼見」的現象背後,或超越於現象之上──因為,完美的圓和完美的線都只存在於眼睛看不到的觀念界,而眼睛看得到的圓都不是完美的圓;可以畫出來的線都有寬度,而且不是絕對不扭曲的線。因此,雖然近代實證科學只關心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性,但是古希臘人關心的卻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東西。因此,柏拉圖也成功說服了許多希臘人和後來的歐洲人:愛與幸福在看不見的地方,必須要培養出對愛與幸福的覺察能力,而不被現象迷惑,才有機會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