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比意、密斯、高第、楚姆特……
我的原點,無疑就是那時親身走訪的歐洲建築。
藉由讓想像力自由馳騁,我深刻體會到建築的魅力。
在某種程度上,或許能說我曾經與柯比意、高第等建築大師對談過。
日本青年建築師光嶋裕介十年之間,遍遊歐洲各大城市,
完成經典建築的巡禮,同時成就了建築武者的修行
求學時期輾轉遷徙於加拿大、英國與日本,
光嶋裕介覺得教科書的知識無法滿足其想更貼近建築底蘊的渴望,
所以從大學時代起熱衷獨自旅行,最終在心所嚮往的歐洲建構出自身對於建築的理論,
理解到建築真正的意義──本書正是他融合理性的思維與感性的筆觸所寫就的建築紀行。
光嶋裕介認為,每次旅行,除了欣賞建築樣貌,總竭盡全力想看清楚潛藏在建築形態內的東西。蒐集許多因建築而感動的片段記憶,邊嘗試看清建築的本質。希望自己不僅能以設計者的身分創造建築,更能針對空間的意義提出獨到見解。即便無法概觀掌握事物整體的樣貌,或許也能透過克勞德鏡浮現的模糊影像汲取些什麼,旅行回應了他的期待,最幸福的時刻,在獨一無二、張力滿溢的空間裡,在腦中與設計者進行假想的對話,是最幸福的時刻。
《建築武者修行》正是記錄了日本青年建築師光嶋裕介透過旅途累積的個人經驗,也就是「建築武者修行」的過程。他走訪各地,面對當地的建築,想像設計者的意圖,藉著速寫的過程與他們進行不需言語的對話,同時透過設計事務所老闆教導的入門知識和實務經驗來學習。憑藉親身經驗,光嶋裕介在懵懂中開始認清「建築」的本質,並在探尋過程中,開啟邁向新自我的門扉。
建築武者光嶋裕介的歐遊軌跡
芬蘭
伊馬特拉「沃奧克森尼斯卡教堂」(阿瓦‧奧圖)、諾瑪庫「瑪麗亞別墅」(阿瓦‧奧圖)、赫爾辛基「曼尼斯托教堂」(里維斯卡)
瑞典
斯德哥爾摩「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阿斯普朗德)
挪威
奧斯陸
丹麥
哥本哈根「露易絲安娜現代美術館」(約根‧鮑)
德國
柏林「GSW總部大樓」(索布魯赫‧胡頓建築事務所)、「威廉皇帝紀念教堂」、「柏林猶太博物館」(李伯斯金)、「荷蘭大使館」(庫哈斯)、「德國國會大廈」(佛斯特)、「柏林國家圖書館」(夏隆)、「柏林人民劇院」、斯圖加特「賓士博物館」(UNStudio)
荷蘭
鹿特丹「當代美術館」(庫哈斯)
比利時
布魯塞爾
捷克
布爾諾「圖根哈特別墅」(密斯)
奧地利
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哈斯大樓」(霍萊因)、「百水公寓」(佛登斯列‧漢德瓦薩)、「路斯大樓」(路斯)
瑞士
庫爾「聖本篤禮拜堂」(楚姆特)
義大利
特雷維索「布里昂家族墓園」(史卡巴)、威尼斯、維洛納「古堡美術館」(史卡巴)、羅馬「萬神殿」「羅馬競技場」、羅馬「四泉聖嘉祿堂」(博羅米尼)、「奎琳崗聖安德烈教堂」(貝尼尼)
希臘
雅典「帕特農神殿」
英國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赫爾佐格和德梅隆)
法國
巴黎「薩伏伊別墅」(柯比意)、「龐畢度中心」(羅傑斯與皮亞諾)、「布朗庫西工作室」(皮亞諾)、「法國國家圖書館」(貝羅)、廊香「廊香教堂」(柯比意)、里昂「拉杜特瑞修道院」(柯比意)、阿爾克塞南「阿爾克塞南皇家製鹽場」(勒杜)
西班牙
巴賽隆納「聖家堂」(高第)、畢爾包「畢爾包古根漢美術館」(蓋瑞)、馬德里「蘇菲亞王妃國家藝術中心」
葡萄牙
波爾圖「波多音樂廳」(庫哈斯)、聖瑪利亞「聖瑪利亞教堂」(西薩)、里斯本「世博葡萄牙國家館」(西薩)
思想家內田樹先生推薦
書寫旅行記憶的風險,在於一旦下筆,成文的字句將會束縛作者本身,使得經驗的意義僵化。但本書則出色地避開了前述陷阱──因為撰寫本書的青年不將旅行的經歷還原為單一事件,而試圖從經驗中不斷汲取出無限的意義。本書的文字魅力,正潛藏在這種自我克制與求知欲的緊繃關係之間。
作者:光嶋裕介
建築師。1979年出生於美國紐澤西州,中間名為「布萊恩」,乃三兄弟中的次男。8歲前生活在美國,回日本後就讀於奈良的小學,畢業後旋即又因父親調職而前往加拿大多倫多,2年後再遷往英國曼徹斯特,迷上球員坎通納進而愛上足球,卻因無法習慣英式英文而獨自返回日本。
1995年進入早稻田大學本庄高中就讀。大學時期,每到暑假就獨自一人進行為期五、六個星期之久的旅行,目的地則每次都是憧憬的歐洲。2002年自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建築系畢業後,進入同一所大學的研究所深造,拜入石山修武教授研究室。當時從早到晚在石山教授的自宅兼工作室「世田谷村」畫建築圖、做模型,從建築的基礎學起。2004年自研究所畢業,同時前往歐洲,於德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度過充實的柏林生活。
2008年返回日本開設事務所,開始日日為室內設計與競圖奮鬥、努力繪畫圖面及銅版畫的日子。2011年成功打造思想家內田樹先生位於神戶的自宅兼合氣道道場「凱風館」,且於同年入選被譽為青年建築師躍升踏板的SD review。在凱風館竣工的同時拜入內田先生門下,開始學習合氣道。
2012年6月,受託負責紅牛日本總公司(Redbull Japan)的內部設計,提出的概念是「包含通道與簷廊在內,將公司打造成如同Redbull Town般的新型開放式辦公空間」。
著有《みんなの家。~建築家1年生の初仕事~》(Artes Publishing出版)及作品集《幻想都市風景》(羽鳥書店出版)。2010年起擔任桑澤設計研究所兼任講師;2012年則受聘為首都大學東京都市環境系助理教授迄今。
光嶋裕介建築設計事務所 www.ykas.jp
譯者:林書嫻
臺灣大學城鄉所、早稻田大學創造理工學研究科建築專攻碩士,專長為都市計畫與社區營造。
研究所時期因緣際會下開始翻譯工作,就此一隻腳踏入譯界,兼職口、筆譯,涉獵範圍以藝術、建築、都市計畫為主。
台灣版序
序
#1 腳踏車、鞦韆與銀色天空
#2 飛向歐洲的單程機票
#3 皮吉奧尼斯之路
#4 維也納與裝飾
#5 沒有入口的博物館
#6 威尼斯的門鈴
#7 羅馬摯友
#8 都市裡的噴水池與橢圓構成的兩座教堂
#9 建築家卡洛・史卡巴
#10 學德語時的發現
#11 三棟相互矛盾的柯比意建築
#12 高第的接力棒
#13 蓋瑞的畢爾包魔法
#14 天才畢卡索遺留的訊息
#15 玻璃隱蔽下的溝通障礙與碧娜・鮑許的奇蹟
#16 遍布坡道的城市與居住在此的偉大建築家
#17 佩索亞飄散在里斯本的不安及其作品
#18 雷姆・庫哈斯與空間動線
#19 巴黎友人
#20 覆蓋布幔的建築與玻璃拱頂
#21 世界第一的美術館與藝術家們
#22 圖書館學習場域
#23 戲劇之城與足球
#24 密斯的名家住宅
#25 奇妙豐富的芬蘭
#26 初次主導的競圖作品
#27 十八世紀的理想都市與互助社會
#28 斷食與宣告春天來臨的白蘆筍
#29 賈科梅蒂的底座與德國高速公路
#30 在柏林的散步拍照時光與返國計畫
#31 後記:放學後的柏林
台灣版序
「書本與建築的魅力足以跨越國境。」
台灣的讀者你們好,我是光嶋裕介。
我的著作《建築武者修行──放學後的柏林》一書此次得以在台灣出版,是我莫大的榮幸,令我由衷感到雀躍。本書記錄了我實踐夢想的軌跡──那個我從十八歲開始就懷抱的「成為一名建築師」的夢想。胸懷明確的目標,我為了登上峻嶺的巔峰而「修行」,途中,我學到了許多事物。最初只是源於小小的野心,想帶著素描簿去看看世界各地的建築,因而開始了我的背包客之旅,未料在所到之處擁有許多美麗的遭遇,並在親炙每一座建築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對夢想的能量與熱情,最終美夢成真,得以以建築師為業。
歷經那段全力衝刺的修行而成為建築師後的今日,我才恍然大悟,自己的視野確實是在旅途中慢慢培養、成型的。旅行使我與建築相遇、與人邂逅,一邊動筆描繪眼前的建築,一邊陷入深深的思考,這些經驗構築了現在的我,而在未來,過去的歷練所累積的美感,想必也會被反覆挖掘與磨礪,或許,這就是我能在建築師之路上持續成長的原因吧!這本《建築武者修行》正是我審慎回顧那些存在於根柢的體驗後所寫就。
雖然這麼說有些突兀,但我一直認為書是「移動的建築」。當然,建築因為附著於某一處,使其在物理上無法動彈,人們如果不能親自造訪,就無法體驗實際的空間。
然而,建築、空間等場域必須有人身處其中才得以成立,同樣的,書本也必須擁有讀者才產生存在的意義。這樣一本以日文寫作的書籍,能被翻譯並跨越國境與台灣的大家見面,唯一的理由,就是各位讀者的存在。
我在書中所撰寫的軌跡,完全就是一段受建築魅力吸引的過程,如果有人在閱讀本書後對建築產生興趣,抑或想開始一趟旅行,都將是我所樂見的。
序
我是建築師,以建築設計為業。
成為建築師是我從學生時代開始的夢想,雖然當時不過是茫然又渴慕的妄想,就像只能站在山麓,仰望遙遠彼方的尖頂,對於如何築夢踏實,我毫無頭緒。
正處於渾沌狀態的我,在大學的課堂上發現學建築的人似乎經常去旅行。往昔的建築家們常以「壯遊」名義在歐洲(朝最終目標羅馬)進行建築巡禮。我也直覺想要去當地逛逛市街,親眼看看建築,累積實際經驗。
在網路發達的現今,一切皆可透過Google檢索,或從維基百科獲取知識,還能利用Google
街景模擬情境。然而,透過電腦螢幕傳達的資訊,不管如何想像,也僅有實際前往現場所感受到的幾十分之一罷了。反倒是在能接觸各種資訊的現今,「實際」造訪該處,充分發揮自己的五感去體驗,意義更為重大。因此,為了淬鍊自我以擁有評斷建築空間的獨到眼光,並期親身體驗最優秀的代表性建築,確實累積自我內在的底,我展開了旅程。
我將旅行的第一個目的地訂為希臘,從建築聖地衛城(Acropolis)山丘開啟這一連串的旅程。當初嶄新的紅色登山背包,也在每個夏日例行的自助旅行中變得破爛,彷彿融入我的後背,變為身體的一部分了。
研究所畢業之後,我獲得在德國柏林的工作機會,得以於憧憬的歐洲覓得容身之處。充分迎合人民需求的德國法律規定,勞工每年享有二十天特休,於是我邊在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邊利用休假拚命遊歷歐洲,走訪各處想看的建築。我確信,建築的學習並非僅在事務所之內,而應順應自己的感性,藉由走訪周遭環境汲取學習。透過這般走訪,也能培養出對設計者而言最重要的「對他人的想像力」。
本書所記錄的,就是這些透過旅途累積的個人經驗,也就是「建築武者修行」的過程。我走訪各地,面對當地的建築,想像設計者的意圖,藉著速寫的過程與他們進行不需言語的對話,同時透過設計事務所老闆教導的入門知識和實務經驗來學習。六年的大學生涯及四年的柏林生活,歷經了十年歲月,踩踏過旅行及工作兩條時而交差並行的道路,現在,我正站在它們交集而成的延長線上。
我何其幸運歷經壯遊修行回國,在日本正式成立設計事務所後,受到思想家內田樹先生委以重任,獲得我身為獨立建築師的第一份工作──為他設計住家兼道場「凱風館」。
在設計過程中,我面對許多「第一次」,此時我總不斷回想起在歐洲邂逅過的建築,那些為生活在當地人們所建造的建築。
我憑藉親身經驗,在懵懂中開始認清「建築」的本質,並在探尋過程中,開啟邁向新自我的門扉。能夠做到如此,無疑是拜「武者修行」所賜。今後我仍將持續修行,也當更加提升設計的細膩度。接下來,我將寫下一切開展時的體驗,如果能讓各位感同身受我所感受到的興奮,將是我的榮幸。
現在,旅途即將展開,請細細品味、慢慢享受這趟旅程吧。
#3 皮吉奧尼斯之路
過去,是誰、以什麼樣的姿態走過這條道路呢?
我走在衛城山丘若隱若現的道路上,思索著這個問題。不遠處似乎就是帕特農神殿(Parthenon)。那些刊載在教科書上的歷史,飄散在雅典城市之中。
如同前述,我在柏林的事務所工作期間,盡可能到處探訪歐洲各地的建築。最初到訪的,也是學生時代以來曾造訪多次、讓人渴望一再前往的城市之一──希臘。
初次踏入希臘那天,遵循旅行的鐵則「一抵達到訪城市,就先去城裡最高處」,我首先登上利卡維特斯山丘(Lycabettus hill),在丘頂環顧俯視落日時分的雅典。喝著在撐起大紅陽傘的小雜貨店買的氣泡水,不特意將目光聚焦在某處,而是眺望整個城市。空氣中吹來一陣像是從粗糙岩層表面捲起的乾燥微風,油然生起一股彷彿沒入歷史洪流中的優雅情緒。這片土地上存在某些事物,能讓人感受自古代以來層層積累的歲月,就像吹奏音樂般,使人如沐春風。
當我的思緒騁馳在這些純然的歷史事物之中時,突然莫名在意起腳下的石板路。那看似尋常的鋪面,卻又略顯不同。那是由大理石等數種石材完美組合而成的「石材拼接」,非常精采。再更仔細觀察,處處可見細緻的造型工法,宛如近代繪畫之父馬諦斯的剪紙畫作。石材並未被琢磨成同一形狀,它們如拼圖般契合的鋪設,展現出絕妙的組合,顯露出砌石工匠的驕傲,同時也保留了手感痕跡,實在非常美麗。想像著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得等或許都曾漫步於此,我沒來由的感到雀躍。
之後時隔八年、直至二○○七年再度造訪時,我才從在柏林共事的希臘友人亞納斯口中得知,衛城山丘上的石板路是由建築家季米特里斯‧皮吉奧尼斯(Dimitris Pikionis,一八八七-一九六八)所設計。亞納斯背景特殊,他自醫學院畢業後才開始對建築感興趣,後來更被索布魯赫‧胡頓建築事務所錄取為實習生,是個性格非常爽朗、帥氣的男孩。因為曾以醫生為職志,他的手非常巧,製作模型功力了得。亞納斯斷言,傳統建築文化強勢的希臘得以邁入近代化,皮吉奧尼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無疑是希臘代表性建築大師之一。面對衛城底蘊存在感強烈的歷史與傳統,皮吉奧尼斯必定也曾苦惱過身為活在現代的建築師,該如何著手設計才好? 最後完成的,是這兼具對過去的敬意及創新的石板路。即使鋪設完成至今不過半世紀,卻讓人感到彷彿與城市的歷史交疊,歷經風霜依然十分獨特。皮吉奧尼斯之路的出色之處,正是這份讓人懷疑它是從久遠前的古代就已存在的神祕感。
話說回來。我在一九九九年夏天進行人生首次的自助旅行,前往最初的目的地雅典時,登上衛城山丘的制高點,那裡佇立著神聖、崇高而莊嚴的帕特農神殿。我仍清楚記得自己被聳立在岩層之上的魁偉神殿深深吸引。即使歷經同等長度的歲月,石造與木造建築所展現的風情截然不同。親眼見識到這與日本建築文化有著顯著差異的神殿建築,心中產生無法與之匹敵的落寞心情。在地勢複雜起伏的衛城大地上,唯有帕特農神殿擁有明確的水平面。我因此意識到一件天經地義的事實──唯有創造出平坦之處,人類各種生活行為才有可能展開。我甚至認為,或許建築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構築平面,使它能架起遮風避雨的屋頂。我對著地面陷入更深的思考。眼前的是最新一層的地面,而在這之下的,應該就是與時光流逝一同被埋葬的古老地面,也就是億萬年的時間(歷史)……
想到這裡,更強烈感覺到被雄偉巨柱圍繞的神殿那份重量感,以及建築每個塊體不容忽視的存在感,不禁懷疑為何它已成廢墟卻仍生氣蓬勃?「生氣蓬勃的廢墟」乍聽之下矛盾,卻是我第一眼瞻望帕特農神殿時的唯一印象。神殿現今已無關乎人們生活,呈現「未使用」的狀態,僅以純粹的建築形式存在。這個事實強烈映入我的眼簾,我感受到它不懼激烈風雨、歷經漫長歲月仍屹立至今的堅強。輕盈的木造建築若長時間棄置,很可惜的將完全崩壞成瓦礫殘塊,無法成為石造建築般剛毅的廢墟。我覺察必須將眼前這希臘歷史遺產所散發的能量
烙印於腦海中,於是我讓畫筆在紙面滑溜馳走,不帶雜念的開始素描。我帶著亢奮情緒,邊思考建築各部位的尺寸比例,邊下筆描繪裝飾浮雕的中楣帶飾(frieze)、具遠近法考量的厚重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造型等。或許當時我拚命想透過緊握畫筆的手,尋求何謂建築等根本性問題的解答。
抵達雅典的第四天早晨,我來到郊外的比雷埃夫斯港(Peiraias),買了張前往下一個目的地聖托里尼島(Santorini)的船票,是張像用圖畫紙製成的票券。港口邊有些寂寥,連帶使我對接下來的行程感到不安。鳴笛聲畢,船倒是順利出航了。匆忙爬上甲板,日正當中的雅典街景隨著渡輪的遠離逐漸縮小,第一天攀登的利卡維特斯山也變得遙遠。我已經開始懷念了。
在愛琴海上,我從背包抽出迫不及待想閱讀的書本,是村上春樹剛出版的小說《人造衛星情人》(一九九九年出版)。雖然我平常在旅途中只閱讀文庫本,卻唯有村上春樹是特別的。在這第一次的自助旅行出發前,得知非常喜愛的作家剛出版新作品,便忍不住帶著一起出發了。一頁頁翻閱時,書上冒出的字句「從雅典前往羅德島,再從那搭乘渡輪」嚇了我一跳。這只是偶然,卻與自己身處的狀況如出一轍,使我忍不住興奮起來。
海底火山在紀元前的噴發使得大地沒入海底,形成今日月牙狀的聖托里尼島。我對這裡的第一印象是「處處懸崖」。險絕的斷崖絕壁上,茸茸積雪般皚白的建築群並排而立,與愛
琴海湛藍的天空形成強烈對比,綻放出燦爛光輝。此處的建築同樣在自然環境中製造出水平
面,使人類生活的種種得以展開。
值得一提的是,在聖托里尼島上無論建築的牆壁、屋頂、圍繞建築的柵欄還是道路,一切都被塗抹上厚重的白,促使島嶼整體像生物般有機連結著。千層派般重複塗抹堆疊出眩目光輝的白色石灰,創造出一致性,宛如一個宇宙般。純白世界裡,從屋頂、外壁、窗戶到平
台,趣味與複雜的造型引人注目。聖托里尼島將「形狀的寶庫」視覺化,簡易就是激發建築師無限靈感的地方。據說現代主義大師柯比意造訪此地時一古腦埋頭作畫,甚至用盡了數本素描簿。我完全可以理解。
附帶一提,旅遊時,我從不倚賴任何旅遊指南之類的東西。理由很簡單,我認為旅途中信任自己的身體感知是最棒的方式,而且必要的資訊幾乎都能在當地取得,如果受旅遊指南影響太深,未免顯得無趣。唯一的讀物,是即將造訪的當國作者所寫的小說或詩等,這些都將成為最精采的「指南」。
第二度造訪希臘時,我在亞納斯的推薦下,帶了康斯坦丁‧卡瓦菲(Constantine Cavafy)的詩集。我在雅典一間略顯靜寂的咖啡店,邊品嚐上頭撒滿骰子狀起士的希臘沙拉,邊閱讀卡瓦菲。印象最深刻的詩篇是〈單調〉:
單調的日子追著單調的日子。
沒有一天不單調。
同樣的事,一再重來。
我們捕捉又放走了同樣的瞬間。
一個月接著一個月。
會發生什麼事,幾乎都在預料之中。
始終是同於昨日的無趣,
明日也不再像「明日」。
希臘人與這種緩慢的時間十分契合。對閒暇、無聊之類不覺痛苦,能在豐饒的自然、歷史及傳統包圍的日常裡從容過生活,真讓人欣羨。難怪亞納斯等希臘友人們對時間一點都不在意。我一個人對這小小的發現失笑出聲。
我送了本村上春樹《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的希臘文版給亞納斯當禮物,這是我最喜愛的小說之一。在旅行時總會與許多人相遇,朋友圈也隨之擴大。他們帶我參觀城市、讓我借住,每個人都非常親切。這種時候,即便我滿懷感激要請他們吃頓飯,也總被婉拒。他們會微笑著說:「這裡是我們的國家,由我們來招待身為客人的你是天經地義的。」因此在離別時,我會默默的以書本當作禮物回報他們,這讓他們非常高興。我至今在全世界買過無數村上春樹的翻譯本,包括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義大利文、希臘文等。無論在哪個國家的書店,總能找到村上春樹的書,這才是最驚人的。正如「皮吉奧尼斯之路」是聯繫我與雅典的起點,我殷切盼望村上春樹的書也能成為朋友們某天造訪日本時,與未知新世界連結的指引。
#11 三棟相互矛盾的柯比意建築
從巴黎市中心搭乘電車搖晃近一個小時後,抵達閑靜的郊外住宅區普瓦西(Poissy)。漫步片刻即隱約在樹林間看見此行目標──由柱體提升架高、彷彿飄浮於空中的白色箱狀建築。這類被架空的空間以建築術語說明,即為“iloti”(底層架空),日本也有公寓將底層設為停車場等類似手法。這棟白箱建築名為「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ye),設計者是現代主義的巨匠、以黑色圓框眼鏡為正字標記的勒‧柯比意(Le Corbusier,一八八七-一九六五)。
底層架空象徵著建築從地球──即大地中解放、獲得自由,常被利用作為停車門廊。一九三○年代因為汽車普及,一種居住在郊外、工作在都市的新興生活形態因而產生,薩伏伊別墅的停車門廊據說即是為了讓雪鐵龍汽車能平順迴轉,而以汽車的迴轉半徑設計廊柱間距及壁面彎曲角度。以建築的角度來看,實為相當合理的設計。薩伏伊別墅完成於一九三一年、柯比意四十四歲時。
住宅是居住的機器。
這是柯比意名言中的名言。一九三○年代,在歷經產業革命後,飛機、鐵道、汽車等業界都達成飛躍的技術進步,相較之下,建築界的發展明顯遲緩。對比高速前進的汽車與飛機等明顯的技術進步,建築技術的變化給人難以察覺、陳腐的印象。巨匠柯比意認為,為了將建築更推向世界,需要嶄新的設計,並且應將住宅視為機器般的存在。最終,他徹底捨棄多餘的裝飾,轉向追求合理性。當時美國以最尖端技術打造出福特汽車,並得以向世界出口,這或許也影響了柯比意的思想,他主張只要能製造出精良之物,就能超越國境。他信奉能加以說明的合理性,創立「現代建築的五項原則」,將機能性視為建築設計的基礎,以不拘泥於固有地點的國際風格(international style)倡導現代主義。其後,柯比意的這番思想引領建築界向前邁進。
勒‧柯比意早期的代表作薩伏伊別墅充分展現了一、底層架空;二、屋頂花園;三、自由平面;四、獨立骨架;五、自由立面等五項原則,建築內部設有從一樓至屋頂的縱向連結坡道,委實是座豪宅。宅邸是由經營保險公司的皮埃爾‧薩伏伊夫婦委託設計,原作為週末度假別墅。透過白色牆面上的橫開長窗,能欣賞到裱裝在美麗觀景窗框中、圍繞宅邸周邊的
綠意。以這般尺度與自然共同生活,具有身處都市所無法體驗的富饒,展現出郊外住宅的新價值。無論是明亮豐富的空間,或以水平、垂直為軸、明確且前衛的設計,都仍是今日建築師可以師法學習的。
薩伏伊別墅中的家具亦是一絕,玻璃桌、皮革沙發等多由柯比意事務所的夏洛特‧佩里安(Charlotte Perriand,一九○三-一九九九)設計,他在無機空間中製造起伏,創造出一處處別具風味的場所。
邸內另一處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間為浴室。鋪設土耳其藍磁磚的浴池邊,有著不可思議的波浪狀設計。薩伏伊別墅散發一種拒人千里、宛若機器的氛圍,浴室則綻放異質魅力,讓人不自覺感到安心。雖然不清楚實際使用時是否舒適,但這引人發噱的巧妙設計,試圖提供入浴者放鬆喘息的氛圍,讓人感受到設計中的身體性。在住宅中隱藏這類遊戲般的設計,也是建築家柯比意的魅力之一。
柯比意堅忍克已、不以苦為意的開拓出現代建築世界,他時時著眼於未來,秉著崇高理想不斷建築創作。他熱愛陽光燦爛的地中海,過著午後投入建築事業,早晨則在工作室閉門作畫的生活。畫家柯比意的許多作品都受到同時代以畢卡索為代表的立體主義的強烈影響。
柯比意門下有三名日本建築家弟子,分別是前川國男(一九○五-一九八六)、坂倉準三(一九○一-一九六九)及吉坂隆正(一九一七-一九八○)。能在世界級的大師手下一起工作,光想像就覺得欣羨。跟柯比意一同站在攤滿整桌的藍曬圖前討論,是何等的情景呢?他們在柯比意門下汲取何種養分回到自己的國家? 這或許可以從他們返日後的作品窺見一二。他們傳承了柯比意洗鍊的基因,確實讓現代建築在日本開花結果。
曾在早稻田大學學習建築的我,受到吉坂隆正極大的影響。他有如雕刻家繪製素描一般,在紙上沙沙作畫,留下無數手指劃過的汙痕,描畫出極具魄力的草圖,張張令人著迷。從建築的整體規畫構想到手把、扶手等細節,每張草圖都歷經數度塗抹修改。塗抹痕跡呈現出他在設計時的思考軌跡,舉區區一個門把為例,草圖透露出他如何探究出最好握並兼具造型之美的設計,這堪稱身為建築家的某種堅持吧。
吉坂不同於前川及坂倉,他接觸的是晚年的柯比意,他的思想行為也被認為與此有深刻關係。晚年的柯比意從自身創立的現代建築枷鎖中解放,趨向更貼近雕刻的設計,並拓展出更寬廣的創作領域。雖然就某方面而言,這意謂著柯比意無法貫徹自身創造的理論,卻也可見他掙脫可說明的機能性,轉向更自由的形式,追求以發自內心的美感為原點的藝術造型。
柯比意遵循現代建築五項原則設計出薩伏伊別墅後,歷經二十餘年歲月,六十八歲的他再度吸引世人目光,在同為法國郊區的城鎮廊香(Ronchamp)設計了一座廊香教堂(Chapelle de Ronchamp)。教堂由大船般彎曲的壁面及屋頂構成,令人驚豔、感動,其表現手法完全無法以他曾主張的機能性概念來說明。柯比意年輕時曾在聖托里尼島畫下島上洋溢迷人魅力的建築群,廊香教堂也彷彿轉譯這些元素,衍生成非現代主義建築。
宛如諾亞方舟的屋頂,好似輕盈提起飄浮於空中。而壁面不僅承載巨大厚重的混凝土屋頂,兩者間更嵌入約十公分寬的狹長細窗,從中發散出柯比意式的美學光芒。厚實牆面上鑲嵌的彩繪玻璃窗削弱透射入教堂的光線,產生朦朧虛幻的美麗光景。色彩繽紛的拼接玻璃窗上繪有太陽圖樣與文字,令人聯想起位於南法蔚藍海岸山嶺間、由畫家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所設計、絢麗的玫瑰經教堂(Chapelle du Rosaire)。
記憶中的廊香教堂,即便是夏日午後,仍光線幽暗、寧靜涼爽。步入空間的那一瞬間,我的背脊挺直、身軀緊繃,感受到空間宏大的影響力。縱然我並不信奉基督,一股難以形容的崇高敬意依舊油然而生。
教堂內部空間靜寂,彷彿身處洞窟之中,忽然彌撒悄悄開始,我自然而然面向神父,在木製長凳上坐下。此時我才遽然注意到,地面似乎和緩的向祭壇傾斜。一般禮拜堂或教堂等空間,多將神父所站的祭壇視為空間的重心,設計成舞台般略為高起的平台,廊香教堂卻背道而馳,藉由傾斜的地面產生恍若從平緩山丘上俯視祭壇般的效果。這樣的設計,或許是柯比意在嚮往人人平等的建築理念下、深思熟慮後的結論吧。
從教堂返回市區途中,坐在搖搖晃晃的巴士裡,我回想起薩伏伊別墅,驀然有些坐立難安。我意識到兩座南轅北轍的建築,正可凸顯柯比意身為建築家廣泛思考的本質,受此啟發,我不禁思索建築所具備的、無法以一概而論的複雜魅力。或許,這兩座建築間潛藏著某種類同於驅使畢卡索從青色寫實時期飛躍至立體主義的事物。
在追溯柯比意的思想脈絡時,絕不能不提及他的另一處建築名作拉杜特瑞修道院(Couvent de La Tourette),我私心認為這是柯比意建築的最高傑作。
拉杜特瑞修道院位於里昂郊區,為隸屬天主教道明會的宗教建築,戲劇性的凸出於山丘傾斜面上,材質採用極原始粗獷的混凝土塊,共分為四棟,竣工時間則在廊香教堂完成四年後的一九五九年。
我耐著想一窺修道院內部的衝動,先緩緩繞著建築周邊漫步觀察。建築散發出一股躍躍欲動的能量,好似有著想從大地掙脫獨立的意志。不同於造型有機、意圖簡明易瞭的廊香教堂,修道院是抽象化的「諾亞方舟」。我在山丘下找到一處遮蔽良好的樹蔭,席草地而坐,聚精會神的速寫由下往上瞭望的修道院。此處視野良好,氛圍清爽宜人,清晰可見我嚮往的拉杜特瑞修道院,完成素描後,我不禁想側身躺下來小憩。
而後,這一刻終於到來,我即將踏入這座曾反覆在作品集上欣賞欲罷不能的名建築。我第一眼就傾倒於連結建築四個部分的通道,說是通道,這些迴廊更像環繞建築設置的主要動線。而迴廊外更是風光絕倫,前一刻我還躺著午睡小憩的山丘,透過絕妙的窗框間隔,被切割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作。
一般多認為這個迴廊部分的設計者是當時在柯比意事務所就職的亞納斯‧賽納奇斯(Iannis Xenakis),如拱廊般的空間,帶有曼妙的韻律感。向外寬闊視野的廊上窗戶,幅寬被設計成不規則狀,宛如皮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畫作。蒙德里安的畫作與拉杜特瑞的窗戶雖然線條構成方式類似,但相對蒙德里安在線框內塗布原色顏料,賽納奇斯的設計則僅留有線條,直接藉由窗外風景填補框內色彩。從迴廊空間衍生的立體節奏感來看,曾鑽研數學及建築的賽納奇斯後來能活躍於現代音樂界,也是極其自然的。
緩步穿過充滿韻律感的蒙德里安風迴廊,抵達目的地的教堂。教堂內異常簡樸,並無彩繪玻璃窗等裝飾。現今,完工建築的表面呈現混凝土原貌已不稀罕,然而半世紀之前,僅以未加雕飾的混凝土建造的這幢修道院建築卻相當新穎,令人驚奇。想像當時的修士們面對已經竣工的修道院,是否會以為它還沒完工呢?
賦予這樸素混凝土空間神聖表情的,無疑是源自自然光的效果,這也是拉杜特瑞修道院被稱為「光之箱」的原因。柯比意在教堂及企圖隱藏其下配置的小聖堂中,設計了許多光影變化的視覺演出效果。光線由塗布紅、藍、黃色的幾何造型天窗透射入混凝土箱子中,恰似將光所蘊含的形狀與色彩視覺化,產生夢幻的祈禱空間。修道院擁有階梯狀向下延伸的連續七個小聖堂,愈往地下走去漸趨昏暗,彷彿試圖營造不完全的人類朝向接觸神之路前行時被黑暗包圍般的氛圍。正因為存在黑暗,才能顯現光明,使人們開始能正視自我的靈魂。
唯有憑藉藝術的力量,才能不倚賴任何裝飾,僅藉由漆黑中的自然光影呈現成就一處宗教建築。光是獨一無二的主角,隨外部天氣與時間變化轉換表情的內部空間,增添教堂的另一重魅力。柯比意精采的以瞬息萬變的靜謐空間,成就與神對話的場域。
上述三棟相互矛盾的建築,說明柯比意在設計上貫徹以建築與大地間的關係為主軸的思想,並凸顯他非比尋常的努力。開頭介紹的底層架空建築正是一例。
首先,將基礎提升暴露於地表、使建物產生飄浮感的薩伏伊別墅,是柯比意早年受到希臘帕特農神殿啟發以自身想法詮釋的結果。再者,聳立於山丘上的廊香教堂,以沉穩的自由塊狀造型構成,也是融合他在希臘聖托里尼島聚落中發現的建築樣式所衍生的產物。最後,終於誕生的是柯比意晚年的最佳傑作──建築主體蠢蠢欲動,似乎想從大地掙脫般的拉杜特瑞修道院。
鋼筋混凝土建材讓上述的建築得以實現。這也是柯比意率先將心力花費在混凝土技術上的突破、屢敗屢試的結果。然而諷刺的是,現代主義雖主張解除在地束縛、講求世界通用,而身為先鋒者的他,似乎仍無法全然擺脫實際建築地點與顧客要求的限制。歸根究柢,他告訴了我們,不以特定對象而以「大眾」為前提的建築設計是難以實現的,僅能盡量將「大眾」設定為不特定多數。
此外,柯比意採用黃金分割為原則的設計基準一事,也表現出他企圖創造普遍於「大眾」的現代主義。所謂黃金分割率,是以歐洲成人男性為基準的尺度,這也反映了柯比意時時刻刻將社會的多數派納入考量。
建築大師柯比意身處沒有網際網路與Google 的年代,卻經常關注著媒體媒介,巧妙運用建築(空間)、繪畫(意象)、書籍(語言)傳遞優質資訊。而他的建築也教予我們一個重要的教訓──建築多是各別的獨立個體,縱然以抽象及普遍性為考量基礎,但單就理論上是無法成立的,終究必須在具體的地點、為眼前的使用者設計。
後記(節錄)
我曾在倫敦的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簡稱V&A)見過名為「克勞德鏡」(Claude Glass)的繪畫輔助工具。十八世紀的業餘畫家們就是運用克勞德鏡進行創作。那是一種黑色的手持球面鏡,畫家們將眼前風景映照在鏡面上再加以描繪。換句話說,他們實際上是背對風景創作的。他們堅信如此便能創作出景色如畫的美麗畫作,就好像活躍於十七世紀的法國風景畫家克勞德‧羅蘭(Claude Lorrain)──鏡面名稱也是得自克勞德之名。藉由虛像描摹,而非觀察實際風景,情境似乎有些可笑,我卻有些能夠理解。
這恐怕是因為人們觀看、思考的時候,如果無法處於某一框架中,就會感到不安吧。往昔的業餘畫家與旅人們,無一例外的人手一只克勞德鏡,他們或許是想試著先將眼前風光放入框架中「確認構圖」,以感受類似美的實際樣貌,或許我也是想藉由多次的旅行,找到自己手中那柄能反照建築的克勞德鏡吧。更嚴謹的說,我渴望能掌握美的尺度,那份能奠定我建築觀點基礎的秩序,徹底磨鍊我仍嫌青澀的感性。
那時,我還意識到每一次的旅行其實都歷經了三段旅程。在某種契機下觸發旅行的渴望,實際出發前,首先從收集相關資訊開始。在制定計畫的同時,腦中已經展開第一段的旅程;實際進行的旅行則是第二段旅程;最後當從旅途歸來回味時,展開第三段複習的旅程。
在第一段旅程時,在腦中盡情想像還未到過的場所;第二段是無可取代的實質旅程;第三段旅程則邊看著素描及照片邊在腦中回味,將旅行的體驗深深刻劃在記憶中。
三段旅程都很重要,當然也環環相扣。好的契機將促成美妙的旅行,幸福的旅行經驗,又會讓珍藏回憶的過程顯得愉快,進而引發下一次旅行的契機。我就這樣不斷重複這「三段旅程」。
研究所畢業、開始以建築師為工作的地點,也與過往的旅行有關。上學總會放學,我從孩提時代就很喜愛放學後的時光,或和朋友打打棒球、或建造祕密基地,總是隨興在外面玩到天黑。定居柏林的四年,總覺得自己處在童年放學後平淡卻特別的時光中。「放學後的柏林」,有著我對那段為了成為獨當一面的建築家而蘊釀的時光所抱持的懷念。在那段時期,我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旅行,邂逅世界形形色色的面貌,學會「世界雖寬廣、卻也狹小」的雙重意義。
我曾懾服於地球巨大的尺度而張口結舌,也曾在遠離家鄉的邊陲小鎮葡萄牙波爾圖,感受到人們日常生活的溫暖,彷彿回到故鄉般安心。旅行總是為我打開一扇扇與新的自己相遇的門扉,一點一滴打開我曾經狹隘的眼界。在我放學後的時光裡,不斷瀰漫著未來「不可預期」的刺激。
每次旅行中,除了欣賞建築樣貌,我總竭盡全力想看清楚潛藏在建築形態內的東西。收
集許多因建築而感動的片段記憶,嘗試看清建築的本質。我希望自己不僅能以設計者的身分創造建築,更能針對空間的意義提出獨到見解。即便無法概觀掌握事物整體的樣貌,或許也能透過克勞德鏡浮現的模糊影像汲取些什麼。而旅行則回應了我的期待。在獨一無二、張力滿溢的空間裡,在腦中與設計者進行假想的對話,是最幸福的時刻。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或許能說我曾經與柯比意、高第等建築大師對談過。藉由讓想像力自由馳騁,我深刻體會到建築的魅力。舉例來說,就像緩緩沿螺旋梯拾級而上,時時仰望並思索存在於中心的建築魅力。我企圖將那分分秒秒的感受,原原本本的訴諸文字,嘗試將那一刻的興奮內化,因此寫下本書。
像這樣一點一滴將累積的旅行經驗結構化,換句話說,也是在建立屬於自己的地圖,將篩選過的必要資訊化成精簡明白的文字。
憑藉撰寫書稿的過程,我體會到了「語言的力量」。至今形象模糊的種種,透過語言的描述,呈現了清晰的整體風貌。那是一段謹慎掏出沉澱於內心深處寶藏的過程,而本書可說是我側耳傾聽每個記憶小片段所傾訴的、再將之編織成的故事。
現在的我,與存在書裡篇章故事中往昔的我,已截然不同。時間的差距是決定性的因素。記憶力並非特別好的我,能持續書寫這類與舊時的自己書信來往般的散文,全倚賴旅途中總不時的畫素描、寫日記吧。為了將建築空間的體驗烙印在腦海裡,以素描記錄是絕不可省略的工夫。繪畫對我而言,有著某種記憶儲存裝置般的作用。
在體驗與記錄之間產生的時間延遲,也具有加乘作用。正是現今以建築師身分起航、迎向而立之年後半時期的我,才能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冷靜審視夢想滿溢的二十到三十歲時期所體驗的事物。須賀敦子的《米蘭,霧的風景》、澤木耕太郎的《深夜特急》等名作,也是作家們在經過長時間沉澱後才執筆寫下實際經歷的作品,這也意味著這段時間的延遲別具意義吧。
能將至今為止的經驗寫成這麼一本書,我感到萬分欣喜,這也是我鞏固自身立足點的必要行為之一。在寫下本書終篇時,這種體會更加深刻。我希望將我在世界各處累積的經驗所交織而成、具深度的故事,運用於建築設計中,在擁有不同城市脈絡的地方,建造出能讓眾人流連忘返、永續使用的美好建築。我相信,如果能不排除任何可能、融合形形色色的元素,創造出複雜而協調的建築,那麼也就能產生禁得起歲月風霜的空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