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

NT$280 NT$221

出版日期:2003-03-17
作者:李銘、馬玲
印刷:平版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310
開數:正25開
EAN:9789570825701
系列:傳記

已售完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中共新總理溫家寶已正式登場。
什麼緣故使他從地質技術員步入政壇?究竟哪些人為他搭好升遷之梯?
他怎麼當上中央辦公廳主任的?
他何以能先後效勞三位中共總書記?
他怎樣從排名末位的副總理贏得總理?
他的行事風格與朱鎔基有什麼異同?
他能夠駕馭好中共快速行駛的經濟列車嗎?
胡溫體制將會展示什麼新意?
政治胡與經濟溫的配合能相得益彰嗎?
他們組合後當前的最大著眼點是什麼?

本書有從未報導過的獨家內幕,包括溫家寶的家族秘史與求學過程,溫家寶的大西北找礦經歷與被提拔過程,以及1998年溫家寶的抗洪功勳等。

貨號: 9570825707 分類: , ,
作者:李銘、馬玲

李銘
北京人,資深傳媒人。

馬玲
北京人,資深傳媒人。

貨號: 9570825707 分類: , ,

前言 i

第一章:追尋溫家寶成長經歷 1

溫家胡同八號院裡,至今埋著溫家寶出生時的胎盤,其出生地的老鄉親們現在最津津樂道的就是溫氏一家人。溫家寶祖上一門沒能入溫氏族譜,當地人對此有點諱莫如深。其父母的聯姻是令人們仰慕的富與貴的結合。溫家寶祖父當過國民黨的縣區督學,也做過校長。他的父母突破媒妁之言自由戀愛,在家鄉小鎮舉行了破天荒的洋式婚禮,引起轟動。溫家寶小時也調皮,但家裡管教很嚴。溫家寶叔爺溫朋久與周恩來相熟,當過外交部的副司長。﹁文革﹂中,溫家寶父親被打成﹁臭老九﹂下放農村時,其家鄉曾拒絕溫父返鄉。

第二章:溫家寶如何脫穎而出 47

在天高皇帝遠的戈壁灘上,溫家寶捲入到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被發配到偏僻的農場。溫家寶脫離野外地質工作的命運轉換,歸於﹁文革﹂的遺患——派性之爭。由於成分論作祟,他初入仕途並不得志,坐了相當一段時間的冷板凳。溫家寶主動讓出提薪的名額,獲得眾人刮目相看,一位老領導說﹁這是個有心人﹂。溫家寶調到中央辦公廳工作,有人以﹁四大罪名﹂狀告他,中組部屢次派人去酒泉調查取證。溫家寶能夠成為﹁政治不倒翁﹂,並非他的權術和心計超常高明,而是因為他敬業盡職到難以讓任何人挑剔的地步。溫家寶脫穎而出的成功秘訣在於善於抓住機遇,也很會以謀制勝。

第三章:大洪水讓溫家寶聲名鵲起 83

對溫家寶的抗洪﹁壯舉﹂,官方從未公開報導過,所以不被社會所知。但在官場內,他的聲名卻因此而鵲起。知情者說,溫家寶能當上總理,九八年的大洪水為他發揮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溫家寶對湖北領導說:﹁不要輕言分洪。﹂朱鎔基飛抵分洪區後告知溫家寶:﹁政治局常委會已決定,把分洪的﹃核按鈕﹄交給國家防總,你是國家防總的總指揮,這個『核按鈕』就交給你了。﹂溫家寶最後做出不分洪的決定。事後,他對選拔他入京的老部長孫大光說,臨危受命,干系一身,一旦大堤承受不住洪水而決堤,那就是﹁決策失誤﹂,他是準備跳進滔滔洪水,以身殉職的。

第四章 溫家寶與胡錦濤的共性 117

胡錦濤和溫家寶都是在大學期間入的黨,﹁文革﹂中都屬﹁逍遙派﹂,利用這段時間讀了大量人文書籍。兩人同在西北歷練十四年,分別被﹁伯樂﹂慧眼識才,作為﹁四化﹂幹部於同年調入北京。胡錦濤與溫家寶有比其他領導人對貧窮的更多體驗,因而也更多了幾分對中國經濟落後地區的了解。他們比別人更加關注西部大開發。胡錦濤和溫家寶不僅個人作風低調,受乃父影響,其子女在學校和工作崗位也不事張揚。老同事對他們有共同的評價:不忘舊情。境外眾多口無遮攔的媒體中,也未見有關他們兩人貪汙受賄、蔭朋庇子以及和女人扯上關係的報導。

第五章 溫家寶與朱鎔基的異同 155

朱鎔基不怒而威。溫家寶怒而不威。朱鎔基一九五八年﹁大鳴大放﹂時因為敢言當了﹁右派﹂,溫家寶一九六八年﹁批鬥大會﹂上因為不讓造反派打人被發配到農場勞動一年。一九七八年,溫家寶一躍追上了朱鎔基的行政職務,兩人同為副處級幹部。朱鎔基在中國經濟過熱和通脹的緊要關頭力挽狂瀾,名聲大振;溫家寶在一九九八年夏長江遊流域大洪水臨危不懼,聲名鵲起。溫家寶不成功則成仁的悲壯,與朱鎔基視死如歸的無畏,各具特色。知情者說,溫家寶其實是個﹁鐵腕人物﹂,只不過他的表現形式與朱鎔基不同,他的能量還沒有到時間充分發揮出來。

第六章 溫家寶今後怎樣﹁挺港﹂ 191

作為朱鎔基的接班人,溫家寶無疑會執行中央政府對港的一貫政策,繼續﹁挺董﹂、﹁挺港﹂。與大珠江三角洲的戰略合作,也許是港府解決經濟難題的良方。香港與廣東的﹁前店後廠﹂合作模式這個舊瓶,必須裝入符合時代發展的新酒,才能更好地促進雙贏。但廣東和港澳的經濟融合要做到天衣無縫是不太可能的,只要努力把﹁縫﹂壓縮到最小,把進出的門檻降低,實現有機地融合便有可能。過去更多強調的是﹁一國兩制﹂中的﹁兩制﹂,今後,在不違反WTO原則的情況下,應加強在﹁一國﹂下的區域合作,使粵港經濟得到共同發展。

第七章 溫家寶面對腐敗挑戰 221

當繼任者溫家寶從朱鎔基手中接過總理的接力棒時,他同時也接過了一個燙手的山芋。其中擺在他面前的棘手難題之一是,怎樣才能在反腐敗問題上做得更好?﹁反洗錢﹂三大法規選在新老政府交接之際出台,旨在向世人表明中央政府對遏制腐敗行為的一如既往。新班子向世人明示:要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的力度,用反腐敗的實際成果取信於民。因為腐敗是中國所面臨的最大的政治挑戰和最大的社會汙染。可以想見,溫家寶將會像他的前任那樣,對貪官汙吏、腐敗現象毫不手軟。

第八章 溫家寶治下的中國經濟 239

溫家寶剛剛上任,尚需考慮與地方諸侯搞好關係,所以一下子退出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還不現實。可預見的未來是,國家政策的重中之重將是放手發展非國有經濟。在﹁三個代表﹂的指引下,既然有產階級或曰資產階級都可以加入到曾經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共產黨內,﹁私有制﹂又有什麼不可以取代﹁公有制﹂而繼續走﹁社會主義道路﹂?要使中國經濟健康持久地發展,只有走﹁私有化﹂之路。中國經濟的奇跡實際上是靠持續的高增長支撐,繁榮掩蓋了許多深層問題,增長一旦回落,一切問題就會﹁水落石出﹂,各種矛盾就會激化,直接威脅社會安全和政治穩定。溫家寶要使中國經濟實現可持續增長,還要應對許多難題和挑戰。

第九章 政治胡與經濟溫的配合 265

鄧小平、江澤民主政後留下的貧富差距陰影,一方面是個國家大隱患,另一方面也是對胡錦濤的大考驗。胡錦濤的西柏坡之行,意在塑造自己站在弱勢群體的形象,他顯然準備把毛的觀點借來翻新,試圖解決新形勢下的新問題。溫家寶追尋的農業出路,將是一場解放農民的制度革命,這場革命不可避免地要從根本上觸及城鄉之間的不公平。但能否順利解決,還要看各種利益糾纏的較量與高層的決斷。從﹁胡溫體制﹂開始,中國將轉變為以制度建設為中心。儘管被外界指認的江派人馬占據諸多重要位置,但是胡錦濤不會被孤立,溫家寶也不會被削弱,胡溫今後將有所作為。

後記 309

貨號: 9570825707 分類: , ,

中國新總理溫家寶已正式登場。從他以總理身分的第一次亮相中,人們尚無法摸清這位新總理的深淺。人們對這位新總理還帶著許多問號:
什麽緣故使他從地質技術員步入政壇?
究竟哪些人爲他一步步搭好升遷之梯?
他到底是怎樣當上中央辦公廳主任的?
他何以能夠先後效勞三位中共總書記?
他怎樣從排名末位的副總理贏得總理?
他的行事風格與朱鎔基有什麽異同?
他能夠駕馭好中國快速行駛的經濟列車嗎?
「胡溫體制」將會展示什麽新意和個性?
政治胡與經濟溫的配合能相得益彰嗎?
他們組合後當前的最大著眼點是什麽?

我們寫過《胡錦濤》之後,現在再寫《溫家寶》,發現胡錦濤和溫家寶身上的共同之處竟然有不可思議之多。
他們從年齡、經歷、性格,到風格、作派、家庭,諸多方面都頗爲相似。
衆所周知,海外讀者渴望了解中國領導人,因爲只有更多地了解中國領導人,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國政策。這種了解當然不僅限於領導人的政治活動,還需較爲全面立體的描述。
我們堅持以真名實姓出版《胡錦濤》、《溫家寶》,並特意注明自己是北京人,意在針對海外出版的某些政治類書籍內地作者盛行假名躲避責任的現象。我們要告訴讀者,對書的內容敢於負責。
我們寫《胡錦濤》、《溫家寶》,是獨立行爲,只有新聞追求,不涉政治意圖,力求做到最大限度的客觀公正。

貨號: 9570825707 分類: , ,

第一章 追尋溫家寶成長經歷
一九四二年九月的一天。
天津郊外一個叫宜興埠的小鎮上,一個以教書爲業的書香之家,傳出了初生嬰兒的啼哭聲,原來這位溫氏家族中的美麗少婦剛剛産下一名男嬰。
嬰兒離開了母親腹中的溫暖胞衣,降臨人間後,溫家的長輩按當地習俗,在自家院中挖個坑,把嬰兒的胎盤埋了進去。
當地人相信,這樣做,可使嬰兒健康長壽。
嬰兒是這個書香之家的長子,理所當然被視爲家中寶貝。
因而,嬰兒得名——「溫家寶」。
溫家胡同八號院裡,至今埋著溫家寶出生時的胎盤,其出生地的老鄉親們現在最津津樂道的就是溫氏一家人。家鄉人那種驕傲又焦灼的矛盾心情,隱含著對溫家寶可望而不可即的期待。

如今,物換星移。
溫家寶降生的小鄉鎮、小胡同、小院落已是面目全非。一九四八年底,國民黨軍隊爲對抗共產黨而放的一場大火,燒掉了小鎮,也毀了溫家寶兒時的家園。
一個寒風凜冽的冬日,筆者從北京駕車來到宜興埠鎮,在路人的指引下,七拐八拐好不容易找到了隱在一個窄巷子裡的「溫家胡同」。胡同裡的人相告,溫家寶的老宅所在地,就是現在的溫家胡同八號院。
貿然敲開八號院的家門,主人非常熱情,不問上門客的來由,先請客人進家裡,讓座上茶。筆者左顧右盼,試探性地詢問這個小院與溫家寶的關係,沒想到男主人特別豪爽,直率告知:「溫家寶一家以前住的老房子早已經沒有了。」但新房子何時翻建的,他也不清楚。
這條胡同裡,也已經沒有溫家寶的直系親戚,只留下幾戶溫姓本家。小院的主人孟兆泉說,此房是他們兩年前花八萬多元人民幣從別人手中買下的,賣主曾以小院是溫家寶的祖居所在地做賣點。

溫家胡同八號院的門牌。

八萬多元買下溫家胡同八號院的買主說,賣主曾以「溫家寶住過的房子」誘惑他們。
小院的女主人聽到提起溫家寶,興致高昂,一開始就說起胎盤之事。她手指院中放著單車的磚地一副自豪相,「他的胞衣就埋在那裡。」
「你怎麽知道埋在那裡?」問她。
「胡同裡的老人都知道。」她答。
這裡還住著不少認識溫家寶其人、其父母、其祖父的人。老鄉親們現在最津津樂道的就是溫氏一家人。
中共公布的溫家寶簡歷中,只籠統地說溫家寶是天津市人,並沒有具體指明是天津市北辰區宜興埠鎮人。爲此,小鎮上的老人說起來似乎頗有些耿耿於懷。簡歷裡爲什麽不提「宜興埠」?他們不能理解。他們不注意別的領導人在簡歷裡是否把自己的出生地詳細說明到鄉與鎮,但他們要求溫家寶說明白,因爲溫家寶是他們認識的地道老鄉。
雖然宜興埠鎮現在已納入天津市,但它的外貌與風情,至今仍然是一派「城市中的鄉村」。這裡的人們,也一直保留著鄉下人的純樸與率真。
按這些老人的概念,如果溫家寶說自己是宜興埠人,是所有宜興埠人的光榮;而溫家寶不說自己是宜興埠人,那就是瞧不起宜興埠。
宜興埠鎮的老人說到溫家寶的簡歷中沒有宜興埠三個字時,忍不住會質問:「他不說自己是宜興埠人,那他的胞衣埋在哪裡啦?」
其中一位老人反問這個問題時,滿臉脹得通紅,眼睛瞪得滾圓,簡直像一隻立起醬紅冠子欲鬥的公雞。讓人有點忍俊不禁。
筆者沒有去宜興埠之前,萬沒有想到,人出生時的胞衣,被當地人看得如此重,有如另類出生證明。想來,那胞衣被埋之時,也一定莊重非常。一個人降生於地,其胞衣入土,等於在地裡埋下一粒種子。
溫家寶這粒種,日後竟長出一棵參天大樹,在整個中國英姿卓立,這自然是小鎮人始料未及的。
據說鎮裡的領導也對溫家寶簡歷裡無「宜興埠」三個字分外敏感。一般人看來,鎮裡人就溫家寶簡歷中有無「宜興埠」一事的重視,難免覺得有些過分。但設身處地於當地的環境想想,你或許能夠理解其家鄉人那種驕傲又焦灼的矛盾心情,這中間顯然隱含著想翻身盼富裕的人們可望而不可即的期待。
畢竟,市場經濟下,作爲像宜興埠這樣處在經濟下游水平的總理故里之父老鄉親們,他們因爲溫家寶的高升而期待特殊照顧以實現迅速改變家鄉面貌的夢,十分濃烈。

溫家寶祖上一門沒能入溫氏族譜,當地人對此有點諱莫如深。他父母聯姻是令人們仰慕的溫姓與楊姓的結合,以當時的眼光看,就是富與貴的結合。

溫三爺高齡八十有三,現住在溫家胡同拐角一座寬敞的院落裡。溫三爺大名溫鴻星,原與溫家寶一家住對門,與溫家寶是本家。
「我的輩份大,溫家寶的爺爺還管我叫家叔。」敦厚的溫三爺不緊不慢地說。
我們上門造訪時,溫三爺正坐在炕頭與小孫女一起吃肉包子。他說,現在從電視上看到的溫家寶,長得越來越像他爺爺。
在溫三爺家,我們看到了一本「溫氏世系圖序」,即溫氏家譜。此家譜重修於中華民國三十年,也就是一九四一年。家譜中詳細記載著溫氏家族的老六門根脈延續,但奇怪的是,卻找不到溫家寶的祖上一脈。
就此問起溫三爺,原本問什麽答什麽的他,突然吞吞吐吐,不肯明說。
爲什麽?
溫氏家譜記述,「吾溫氏原籍山西洪洞縣之大槐樹村,明季永樂間,因大河以北兵燹連年,死亡過甚,遂由各處移民以實河北,我先世亦於是時始遷寶坻縣之劉快莊,既又徙今之宜興埠。」溫氏家族與許多北方家族一樣,都出自「山西洪洞大槐樹」。
溫氏家族剛遷徙到宜興埠時,那裡尚是河塘相連的魚米之鄉,其閤族當初不是以種糧爲生,而是以捕魚爲業。但到民國三十年,溫氏家族重修家譜之時,宜興埠當年的魚米之鄉景象,已然不復存在。現在再看,當然更是黃土遍地。
清朝中葉,由於地方治安不靖,溫氏族人爲捍衛鄉閭,開始練習武藝。及至清朝道光年間,溫氏家族的武功,已是遠近聞名,族人中曾經屢出武狀元。溫氏家譜中寫道,「智泉公遂以武學大魁天下,湘泉公以剿平捻匪功賞給頭品頂戴花翎,化周公中式甲辰進士,歷任山東登州總兵,武功政績振振一時。至今尚有祖遺盔鎧弓刀永爲世寶。」
到清朝晚期,溫氏族人的努力方向亦發生了變化。從潤齊公開始,由武轉儒,著力研究理學,而身爲婦人的徐夫人亦嫻熟經史。此後,溫氏閤族遂以耕讀爲務,家風因之一變。清末民初之時,溫氏家族讀書人輩出,有的更遠渡重洋留學歐洲。
當地人說,宜興埠地域,迄今爲止,既沒有地志,也沒有村史,歷史全憑家譜和口傳。過去,此地曾有三大家族,一是溫氏家族,二是楊氏家族,三是蘇氏家族。這三大家族在當地各具特點:溫家有權,因爲祖上有許多人在外做過官;楊家有財,因爲祖上擅長做買賣,開過許多店鋪;蘇家有勢,因爲人多而勢衆。
溫家寶的父系屬溫氏家族,母系屬楊氏家族,其父母的聯姻是令人們仰慕的溫姓與楊姓的結合,以當時的眼光看,就是富與貴的結合。推此而論,溫家寶便也成了富貴的結果。但是,溫氏家譜裡爲什麽偏偏不列入溫家寶所屬的這一門呢?
顧慮重重的溫三爺,就是不肯明確告訴我們個中就裡。
後來,筆者從幾位老人的口中終於了解出一個大概,但是否屬實,不好確定。因無文字爲據,姑妄聽之,在此僅以社會人類學性質的探討加以陳述。
溫家寶老老太爺那輩,也就是溫家寶的高祖父(祖父的祖父)那輩,即溫家寶的四代祖上,不知從何處來到了宜興埠,看到溫氏家族門名族望,遂投到溫氏族門之下請求入籍。溫氏族人見此人雖然落魄,但面相善良,懇求的言辭也真誠,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族人商量之後把他收於族內。這樣的身世,當然入不了族譜。
據說,當時族長讓溫家寶高祖父根據自身情況選取輩份時,他知趣而謙遜地要了族內最小的輩份。
按中國傳統的長幼之分,輩小自然位卑。於是乎,溫家寶的高祖父每到溫氏家族遇有出殯之事時,總是頭上纏滿葉子爲長輩送葬奔喪(不知溫氏族人收留他時,是否已有此考慮)。有道是「有錢難買靈前孝」,這樣的日子,對心高氣遠的人而言,內心肯定是壓抑痛苦的。溫三爺就聽到過長輩從祖輩那兒口傳下來的說法,溫家寶高祖父頭上纏滿葉子上轎時,都是趁著天黑在自家院中匆忙鑽進轎中去哭喪。

溫三爺翻開溫氏族譜,細說來龍去脈。
如果這種傳說屬實的話,從中至少可以看出,溫家寶的祖上爲了改變自身命運,爲家庭後代追求書香利祿,曾經不惜忍辱負重。很幸運的是,如此壓抑付出之後,命運很快得到了改觀。僅兩代的努力,他們這門溫家,已不再是屈辱之輩,業已變成了讀書人家,而且書香氣漸漸勝過了其他溫氏六大門之後代。

溫家寶祖父當過國民黨的縣區督學,也做過校長。他的父母突破媒妁之言自由戀愛,在家鄉小鎮舉行了破天荒的洋式婚禮,引起轟動。溫家寶小時也調皮,但家裡管教很嚴。

溫家寶的爺爺叫溫贏士,一九二○年代曾在宜興埠一所名爲「民立第五小學」的私立學校任校長。溫贏士的兄弟溫贏階,是另一所學校的校長。

貨號: 9570825707 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