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減速:飛躍式成長的終結,後疫情時代的全球脈動及契機

NT$520 NT$411

原書名:Slowdown: The End of the Great Acceleration—and Why It’s Good for the Planet, the Economy, and Our Lives
出版日期:2021-08-05
作者:丹尼.道靈
繪者:克斯汀.麥克勒
譯者:唐澄暐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480
開數:18開,長23×寬17×高3.1cm
EAN:9789570859300
系列:Big Ideas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世界成長已經急踩煞車,而列車乘客以為仍在全速奔馳……
世界成長減速,是好事還是壞事?
少子化現象,是危機還是轉機?

 

高速成長時代已經終結,早在新冠肺炎流行之前就持續進行,
出生率下降、人均GDP縮減、新社會運動減少、新科技進步趨緩……
人類成長已達極限,世界發展速度正在放慢,
英國牛津大學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以大量數據資料佐證:
成長趨緩不是壞事,反而對人類未來有益!

趨緩,不是停止增長,只是增長的速度變慢
它意味著邁向穩定、增進平等、減少汙染的契機
讓人類有機會迎向更美好的生活

人類近期經歷了十分罕見的人口加速狀態,過去兩世紀間,我們的全球總數從10億增加到將近80億。同段期間裡人類還發現蒸汽動力,並發明了電力。我們過去都把成長當作生產力提升,以越來越高的速度生產越來越多東西。事實上,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的許久之前,人們就已經在討論全球經濟趨緩了。

《大減速》這本開創突破之書,從豐富的全球資料寶庫中汲取數據,進而揭露人類的進步從1970年代早期就已開始放慢。道靈利用說服力十足的視覺化手段來說明,不論是生育率、人均GDP成長,甚至是出現新社會運動的頻率,都已經在過去幾個世代中穩定下降。

最令人意外的或許是,科技進步的速度其實也正在急遽減慢。道靈非但沒有感嘆這樣的形勢變化,反而把這當作充滿希望的一刻、當作邁向穩定的行動來接納;而他也注意到,許多更早以前曾決定近代歷史的大幅躍進,都一併帶來了蔓延四處的戰火、分裂的社會,以及大規模的貧富不均。道靈因此樂觀看待當前的趨緩,而欣然接受之。這個趨緩不是因為流行病、不是因為戰爭、不是因為殖民,而是因為人們,尤其是女性,掌握了自己的身體自主。

道靈在這本說服力十足的新書中,證明減速的新紀元帶給我們穩定經濟、增進平等,並停止進一步汙染損害環境的機會。他主張,我們並未朝烏托邦邁進,但到最後我們很有可能會過著更好的生活。

專業推薦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林建甫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暨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詹宏志 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全球媒體一致讚譽
我們之中許多人都信奉進步而遭進步蒙蔽,看不出道靈所闡明的趨緩現況。身為真正知識分子的他向讀者證明,如果我們人類存續下去,生活就會更加緩慢──而且有可能會更好。
──保羅‧查特頓(Paul Chatterton),《永續城市解密:真正改變之宣言》(Unlocking Sustainable Cities: A Manifesto for Real Change)作者

這本書是以視覺方式了解人類歷史和社會變遷的新標準。道靈利用精美繪圖,帶來了觀察長期社會變遷、成長極限以及貧富不均擴大現象的宏闊觀點,並強調了適應這種趨緩的重要性。
──中谷友樹,《日本健康不平等分布圖冊》(The Atlas of Health Inequalities in Japan)作者

這本引人入勝的書,幾乎是一定會讓你原本對於「世界上過去發生了什麼」以及「過去的世界怎麼了」的想法改觀,也想必會讓你重新思考我們可能會邁向何方。
──茱麗葉.包威爾(Juliette Powell),《3300萬人的聊天室:如何利用社群網站創造十倍、百倍業績?》(33 Million People in the Room)作者

筆力萬鈞、引人深思、恰逢其時。道靈教授以出色的文筆向讀者揭露,急遽上升的勞動強度,加上從資本取得的異常大量獲利以及給予資本的自由度,為什麼都無法支撐世界人口和整個地球。他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向讀者展示,我們可以怎樣去選擇更有希望且更人道的未來,例如從更強大的工會到更環保的經濟等方式。──法蘭西斯‧奧格雷迪(Frances O’Grady),英國工會聯盟總書記

當世界轉型成人口先穩定後減少的新「常態」、成長本身速度放慢,而道靈以他出色的文筆去探索這帶來的巨大挑戰時,他的樂觀有著感染力。
──維琪‧普萊斯(Vicky Pryce),《女性vs資本主義》(Women vs Capitalism)作者

這本提出挑戰又發人深省的書,不管在哪裡發現了成長減速的證據,就會撒開大網廣泛搜羅。快速成長的歌舞昇平年代已是過往雲煙,在人口和預期壽命方面最為顯著,但在經濟生活水準方面也能看出。
──羅伯特‧詹姆斯‧戈登(Robert J. Gordon),《美國成長之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作者

道靈在這本有違直覺而讓人大開眼界的書中,推翻了人們普遍對加速的迷思,並證明有益的趨緩早就持續在發生──也必須要發生。
──凡妮莎‧拜爾德(Vanessa Baird),《新國際主義者》(New Internationalist)共同主編

自從馬爾薩斯以來,有關未來的說法都是在描述快速成長。也就是那一點讓道靈的《大減速》如此耳目一新。這本書挑戰我們的未來眼光,以及我們對「改變之本質」的基本假設。
──方洙正(Alex Soojung-Kim Pang),《如何縮時工作:一週上班四天,或者一天上班六小時,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工作,而且做得更好》(Shorter: Work Better, Smarter, and Less—Here’s How)作者

世界是不是要急速失控了?我本來也這樣覺得,直到我讀了《大減速》。道靈描述的這個更慢、更穩定的仁慈版未來,給了我新希望。
──威廉‧包沃斯(William Powers),《哈姆雷特的黑莓機》(Hamlet’s Blackberry)作者

貨號: 9789570859300 分類: , , 標籤:
作者:丹尼.道靈

牛津大學哈爾福特麥金德講座地理學教授,研究領域遍及住宅、健康、就業、教育和貧窮。經常上電視和廣播電臺,並為《衛報》(Guardian)、《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等報章雜誌撰寫評論。受聘為政府和國家統計機關顧問。著有《1%:貧富不均,這才是全球經濟大危機!》(Inequality and the 1%)、《平等效應》(The Equality Effect)、《一切堅固的東西》(All That Is Solid)、《人口100億》(Population 10 Billion)、《所以,你認為你了解英國?》(So You Think You Know About Britain?)、《不公不義》(Injustice)等書。

2006年開始和一群研究夥伴展開重繪世界地圖的計畫,共同架設了人口統計地圖數位收藏網:worldmapper.org。出版了十餘本書,探討英國社會分配不均的相關議題,以及數百篇期刊論文。這方面的研究大多開放存取:dannydorling.org。

 

繪者:克斯汀.麥克勒

 

譯者:唐澄暐

政治大學新聞系、台南藝術大學紀錄所畢業。曾任《台灣立報》國際版版主及編譯。喜愛怪獸及幻想作品,目前同時從事翻譯及怪獸小說寫作。譯有《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五十億年的孤寂》、《地球之後》、《怪獸大師圓谷英二》等書。著有短篇小說集《陸上怪獸警報》。

 

貨號: 9789570859300 分類: , , 標籤:

推薦序 返璞歸真成就永續發展 吳惠林
致謝
1 抱著想像力去擔憂
2 幾乎一切事物的趨緩
3 負債:趨緩的減速徵兆
4 數據:越來越沒有新東西的洪流
5 氣候:工業、戰爭、碳和混沌狀態
6 溫度:慘烈的例外
7 人口統計:踩下人口的煞車
8 生育:從古至今最大的趨緩
9 經濟:生活的穩定標準
10 趨緩時代的地緣政治學
11 趨緩時代的生活
12 人:認知和鯰魚
附錄 如何閱讀、繪製時間線
注釋

貨號: 9789570859300 分類: , , 標籤:
推薦序(節錄)/返璞歸真成就永續發展/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大減緩」是大好事

十五年後,英國牛津大學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在《大減速》這本巨著呼應了《成長的極限》之籲求。作者在這本創意十足的書中,自全球資料寶庫中汲取大量豐富的數據,繪製六十多個「時間線」圖,揭露人類的所謂「成長、進步」,其實從1970年代早期就已開始放慢,恰好是能源危機、環境汙染問題爆發的時候,作者將負債、氣候、溫度、人口統計、生育、經濟成長、社會運動、甚至是地緣政治都各以一章的篇幅,利用視覺化手段說明並證實這些事物都已經在過去幾個世代中穩定循環地下降。最讓人意外的,「科技進步」的速度其實也在急速減慢。

大體而言,現代人都認為新科技重塑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大都相信新科技正推動我們的文明航向新而未知的領域,也支撐著永續發展。那麼,如今科技進步的速度正在急速減慢,不是前程暗淡了嗎?永續發展不也將成泡影了嗎?妙的是,作者不但沒在感嘆這樣的形勢變化,而是把這當作充滿希望的一刻、當作邁向穩定的行動來接納;而他也注意到,許多更早以前曾決定近代歷史的大幅躍進,都一併帶來了蔓延四處的戰火、帶來分裂的社會,以及大規模的貧富不均,他因此將我們當前的趨緩視為充滿希望且邁向穩定的一刻,而欣然接受之。

丹尼.道靈在這本說服力十足的新書中,證明減速的新紀元給了我們穩定經濟、增進平等,並停止進一步損害環境的機會。他認為,我們並未朝烏托邦邁進,但到最後我們很有可能會過著更好的生活。

在防疫期間被「禁足」的時刻,突然有時間靜心思索,過往「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口頭禪也得到實質領悟,而現代人「窮忙」、「盲目」、「茫然」的忙碌生活是真幸福嗎?本書最後一章〈人〉,作者引領我們回歸「真人」,告訴我們「趨緩、減緩」年代「不確定感」會消失,好事會更長存,浪費變少,諸多當前社會環境大問題的事情都不再造成困難,也都不再是問題,每個人都將做自己總是做過的事,以及在大加速開始的很久以前,大加速期間和大加速結束後都做過的事——享受朋友、歡樂、家庭。他最後問說:大家對未來有啥期待?他說他會在某處的沙灘上堆沙堡。

其實,在過往經濟蕭條、金融風暴出現時,都有不少人選擇回歸傳統,返本歸真過儉樸生活,畢竟「人的行為」不像挪威的田鼠,「人是會自己找尋出路的」,人有頭腦,會對周遭世界的變化做出反應,不過,政客和左派社會主義者總喜歡關注短期趨勢,並錯誤地將它們推斷為二十、五十和一百年,於是趕緊利用政府祭出各種紓困、管制、干預政策,讓短痛變為長痛。幸好,擁有聰明才智的「自由人」總能發揮「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本能自救、突破困境尋得出路。這本《大減速》就是訴說這樣的歷史故事,任何人讀它都會增強逆流而上的信心,永續發展也更永固!

貨號: 9789570859300 分類: , , 標籤:

抱著想像力去擔憂
過去一百六十年裡,人類的數量已經翻倍又翻倍,而且幾乎又要再翻一倍。過去人類從未在這樣少少幾個世代裡就如此激增,以後也不會再這樣了,現在我們的人口成長已經慢了下來。1859年,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寫道:「各種生活於自然狀態下的動物,在接連兩到三季內處於有利環境時驚人快速增加的眾多記錄案例。」他從極小的幼苗一路舉例到碩大無朋的大象,討論自然界非常罕見的、單一物種數量出現指數成長的例子。事實上,他大可選出一個最佳案例,也就是自己所屬的物種,當時正史無前例地開始在世界各地以指數增加數量的人類。
現在,趨緩(slowdown,這個詞彙在1890年代開始使用,意指以更慢速度前進)的影響力遠遠高過我們的人口成長率,幾乎全方面影響我們的生活。當前的趨緩大幅挑戰人們對加速的期望,也代表著踏入未知境界。我們當前的信念體系(經濟的、政治的,以及那些之外的)有多大程度是建立於一種假設,認為未來技術會高速變革且經濟會永久成長?若要接受「一陣趨緩將迎面而來」的想法,就必須轉變自己「把變革和發現當成百利無一害」的基本觀念。我們能否接受,不該再期望永不止息的技術革命?光是感覺到有可能無法永續革命,本身就已經夠嚇人了。如果假定趨緩不太可能發生,且一個個全新大變革都近在眼前,我們會犯下什麼樣的錯誤?如果以後一切都跟現在差不多,就只有改變的速度趨緩,會發生什麼事情?
想像一下,你一輩子都待在一列快速前進的列車上,然後突然覺得有人踩了煞車,你會擔心接著要發生什麼事。現在想像一下,不只是你,而是你認識的所有人─也包括他們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遠溯至任何能記住的人─都活在同一列快速前進的列車上,而列車差不多在所有人的一輩子裡都一直在加速。對你來說,以不要命的高速飛馳前進已經感覺輕鬆自在,但現在卻可以開始感覺到趨緩,這種新穎而駭人的感受。然而,因為列車還是在快速前進,所以周圍的人仍在談加速─越來越快的變化速度,儘管實際上列車已經再也不會變得更快。有些事情已經變了,窗外的地景飛逝得已經沒那麼快;每件事物都在趨緩,一個時代正在結束。
近幾個世代發生的大加速,產生我們所處的這個文化,它創造出我們當下對於某一類進步的特定期望。當我說「我們」的時候,指的是現在地球上較老的大多數人,那群一般來說都目睹自己的健康、居住和工作場所比父母、祖父母更加進步的人;我是指那些見證教育時間延長的人,那些在一生中眼見赤貧和窮困都逐漸遠去的人;我想到的是,那群現在有種感覺、認為下一代不會過得比自己現在好到哪裡,正感受到一股全新趨緩氣息的人。
我們會覺得當下這個時代特別令人困惑,是因為過去幾個世紀實在沒有什麼趨緩的例子好參考。然而,趨緩實在是一件好事─若不趨緩的話,就是難以想像的糟糕。如果我們不慢下來,就無法躲開眼前災難。我們會弄壞僅有的家園、居住的行星。我們需要慢下來,因為我們以高速達到的不會是別處,只會是慘烈的下場。趨緩代表我們不需要擔心保羅‧埃爾利希(Paul Ehrlich)和安‧埃爾利希(Anne Ehrlich)在1968年著作《人口爆炸》(The Population Bomb)最後所描繪的,那種最糟糕的全球饑饉情況;在該書中,他們最後的結論是應該讓印度人民飢餓:「在(作者自己提出的)鑑定處理順序的系統中,它(印度)不該再獲得食物。」這種憂心又殘忍的結論,不久前還一度很盛行。那時候各種失控加速的描述都變得稀鬆平常。舉例來說,喬爾‧以法蓮‧柯恩(Joel Ephraim Cohen)這位數學生物學家在1992年寫道:

1970年時,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人口統計學家安斯利.寇爾(Ansley Coale)觀察到,美國人口從1940年以來又增加了一半。據他計算,按照這樣的成長率,美國人口會在快到2100年時達到10億。在六到七個世紀後,就會達到每個美國人只能有1平方英尺(0.09平方公尺)土地的情況;而在大約1500年後,如果我們的後代還是每三十年增加50%的話,就會比地球還重。甚至可以算出,按照這樣的成長率,在幾千年內,我們的後代會形成一團(若先不管相對論)半徑以光速擴張的血肉球體。

在寇爾進行計算的約莫一年後,他所測量的東西就從此停止加速。到了1990年代初期,我們開始不那麼擔心加速。我們就是在那時候開始察覺到,持續加速已經不再可能。
慢下來。
接著退後一步。
看看周圍發生的事。
現在是2019年元旦,我剛聽了晨間廣播在討論,如果人類今年做出計畫要前往天王星和海王星旅行,並立刻開始著手規劃,我們要怎麼在2043年把一艘太空船弄到那邊。光是要近看那些行星,就要花上幾乎四分之一個世紀。
我們被時間及空間困住,去別的地方就是會花太多時間。(但願)在未來一段很長的日子裡,我們還是會被困在這裡,困在地球上。出於碰巧好運,人口成長在1960年代晚期急遽趨緩(諷刺的是,大約就是人類首度踏上月球時)。現在沒有哪個地方的人口還在加速成長。減速已經成為常態,今天在歐洲大部分地區、遠東,還有美洲的大半地帶,人口總數都在下滑。
人口的趨緩不一定代表立即穩定,而是代表將來的穩定。最有可能的情況是,一個世紀後平均每個家庭的兒童人數會少於2個。趨緩代表著在未來一個世紀內,全球的新常態會是總人口緩慢減少。這也會代表未來幾十年內人口會持續老化,但老化速率本身也會隨人類預期壽命增長趨緩,而在不久的未來中減速,全世界最長壽的人在過去二十年間並未增加。
當然,隨著趨緩持續進展,將會出現本質上完全無法預測的震撼和眾多意外;但現在承認這個過程已經開始才是明智之舉。要了解那件事真實無誤,需要用一種不同於我們習慣看待自己這個時代的方式,觀察不久前的過往和現在。但首先,我們必須思考持續加速會變成像是什麼樣子。

貨號: 9789570859300 分類: ,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