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是未來戰爭的引爆點!世界各國經濟鬥爭的元凶!
歐元先死?美元、日圓危急?人民幣呢?
高踞亞馬遜Amazon商業類暢銷榜第一名
襲捲歐美媒體,全球發燒議題
全球性金融遊戲即將再次失控,置身其中的各路玩家該如何脫困?
2008金融海嘯,2009聯準會提出「量化寬鬆」大量印製美鈔,
造成中國通膨攀升、埃及糧價上漲、巴西股市泡沫,
諸國各顯神通以「出口補貼、進口關稅、資本管制」實行反擊,
貨幣戰爭迅速擴大,競逐資源下,惡意侵略正悄然展開!
這場貨幣戰爭導致的國際金融結局為何?
瑞卡茲提出四種可能局面:
出現多重準備貨幣、強化特別提款權功能
重建金本位匯兌體制、金融局面一團混亂
我們無法準確預知真正結果,但可斷言,美元在這場貨幣戰爭中必然受到挑戰,美元長期地位將受到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影響,岌岌可危。
瑞卡茲強調「黃金」的角色。暗示「以黃金為擔保的新全球貨幣」應該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不過,金融崩潰也可能發生。
世界經濟領導人,不可輕忽貨幣戰爭的後果,
而我們升斗小民,也應該有妥善因應的準備。
別以為您踩在堅實的土地上,高枕無憂,
瑞卡茲揭露國家安全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危機四伏的交互關係。
瑞卡茲有系統地介紹金本位制時代貨幣的角色,以及他所設定歷史上的三次貨幣戰爭:第一次貨幣戰爭(發生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讓我們了解過去歷史課本所看不到的金融細節與關鍵;第二次貨幣戰爭則說明二次大戰後,精心安排國際貨幣兌換機制的崩潰與調整過程;至於第三次貨幣戰爭則更說明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歐盟與中國大陸三者間展開如火如荼的貨幣競爭,以及20國集團(G20)面對危機可能的因應對策。第三次貨幣戰爭屬於「進行式」,讓讀者更好奇進行中的貨幣戰爭對我們生活可能的影響。作者對美國財政部在海嘯期間的作為,以及聯準會上兆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都持保留態度,因為縱使美國在通膨與外匯市場贏得一時的勝利,最後卻可能輸掉整場貨幣的戰爭。
作者:詹姆斯.瑞卡茲
國際知名財經顧問、投資銀行家和風險經理人,在資本市場擁有超過30年經驗,擅長領域包括資產部位管理、風險管理、產品結構、融資、法規和營運。曾擔任數家資產管理公司和股票交易所的法務長,同時是基金治理和國際基金結構的專家。
曾直接參與許多重大金融事件,包括1985年伊朗釋放美國人質,以及1998年避險基金長期資本管理公司(LTCM)倒閉時,擔任政府救援計畫主要談判者。2001年以來,貢獻金融專長協助美國國安機構和國防部,提供國際經濟與金融威脅的相關建議,也協助籌劃國防部舉辦的第一次金融戰爭演習。
常受邀於律師協會、國際貨幣體系和避險基金業者等舉辦的會議演講,也是國際律師協會的活躍成員,經濟評論散見於《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著有《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下一波全球金融危機》、《下一波全球新貨幣》、《打造財富方舟》等書。
譯者:吳國卿
資深新聞從業人員,從事翻譯工作二十餘年。主要譯作有《亞洲未來式》、《下一波全球經濟浩劫》、《下一波全球金融危機》、《下一波全球新貨幣》、《下一波全球貨幣大崩潰》、《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跛腳的巨人》、《父酬者》、《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震撼主義》、《下一個榮景》、《碳交易》、《成王之路》、《移動力》等。
推薦一 國際金融紛擾,台灣如何因應 李桐豪
推薦二 貨幣戰爭殺傷力,豈容忽視 湯明哲
前 言 我們正身處於「第三次貨幣戰爭」
第一篇 兵棋推演
◎第1章 戰爭前
金融兵棋推演
主權財富基金
金融珍珠港奇襲戰
◎第2章 金融戰爭
第二篇 貨幣戰爭
◎第3章 回顧黃金年代
古典金本位制:1870-1914年
創立聯邦準備系統:0907-191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凡爾賽和約:1914-1919年
◎第4章 第一次貨幣戰爭(1921-1936年)
德國出現惡性通膨
法國法朗崩潰
邱吉爾實施黃金平價政策
羅斯福順利沒收民間黃金
◎第5章 第二次貨幣戰爭(1967-1987年)
布列敦森林體系終結
新經濟政策帶來的震撼
「美元王」重登寶座
◎第6章 第三次貨幣戰爭(2010年〜)
太平洋戰區∕大西洋戰區∕歐亞戰區
全球遭遇戰
◎第7章 二十國集團(G20)對策
第三篇 下一次全球危機
◎第8章 全球化與國家資本
杜拜∕莫斯科∕北京
資本市場崩潰的危機
◎第9章 錯用經濟學
聯準會該負全責
貨幣主義∕凱因斯主義∕財務經濟學
華盛頓與華爾街:欺騙的雙塔
◎第10章 貨幣、資本與錯綜複雜
行為經濟學與複雜性
複雜理論與體系
複雜性、能量與金錢
◎第11章 結局:紙幣、黃金或混亂
多重準備貨幣
特別提款權
恢復金本位制
混亂的結局
結語
推薦一:國際金融紛擾,台灣如何因應/政大金融系教授兼立法委員 李桐豪
這是一本有趣、引人入勝且讓人從不同面向思考世界經濟未來的書。作者瑞卡茲以自己親身經歷的金融戰爭兵棋推演出發,說明世界強權之間不僅有傳統武裝的對立,而且更可能透過貨幣引發你消我長的經濟鬥爭。作者一開場就歷歷在目地描繪非傳統戰爭兵棋推演的情境,讓讀者一窺戰爭多樣化的型態,並藉此鋪陳貨幣操縱很可能是造成未來世界動盪的重要來源。作者活潑的筆觸讓讀者有了繼續閱讀的興趣。
瑞卡茲隨後有系統地介紹金本位時代貨幣的角色,以及他所設定歷史上的三次貨幣戰爭:第一次貨幣戰爭(發生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讓我們了解過去歷史課本所看不到的金融細節與關鍵;第二次貨幣戰爭則說明二次世界大戰後,精心安排國際貨幣兌換機制的崩潰與調整過程;至於第三次貨幣戰爭則更說明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歐盟與中國大陸三者間展開如火如荼的貨幣競爭,以及20國集團(G20)面對危機可能的因應對策。第三次貨幣戰爭屬於進行式,讓讀者更好奇進行中的貨幣戰爭對我們生活可能的影響。作者對美國財政部在海嘯期間的作為,以及聯準會上兆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都持保留態度,因為縱使美國在通膨與外匯市場贏得一時的勝利,最後卻可能輸掉整場貨幣的戰爭。
瑞卡茲強調在全球化與國家資本化(主權基金)興起的時代,金融無國界的運作正好扮演關鍵連結的角色。隨著金融工具的發展與金融市場錯綜複雜的互動,國際經濟的複雜度也隨之增加,而世界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因此上升。面對當前可能的金融危機,瑞卡茲簡潔有力地將新進複雜理論與行為經濟學的特色介紹給讀者,想透過認識這些日益流行的學說,推測第三次貨幣戰爭的結局。瑞卡茲善盡了引發讀者對這些學說好奇的職責,並在書末注釋進一步提供讀者探索這些議題的基礎。
這場貨幣戰爭塑造出的國際金融結局為何?作者提出四種可能:出現多重準備貨幣、強化特別提款權(SDR)功能、重建金本位匯兌體制,以及金融一團混亂的局面。我們無法準確預知真正的結果,但是我們可以斷言,美元在這場貨幣戰爭中必然是受到挑戰的主角;美元長期地位將會受到聯準會量化寬鬆政策影響而岌岌可危。瑞卡茲隱隱貫穿全書的是強調黃金的角色。他似乎暗示以黃金為擔保的新全球貨幣應該是比較好的解決方式。不過,金融崩潰也並非不可能。所以,世界經濟領導人不可輕忽貨幣戰爭的後果,而我們升斗小民也應該要有妥善因應的準備。
的確,「下一波全球貨幣大戰」並非空穴來風,而世界各國金融風暴的發生也不是偶然事件。根據國際金融學者統計,1970至2009年的三十年間,世界各國就發生144次銀行危機,而到2007年止,外匯危機更發生208次、主權債務危機63次、雙重危機26次,以及三重危機共八次。這些統計佐證國家乃至世界金融體系並不是絕對穩定的。在大陸經濟興起,人民幣國際地位日益上升之際,作者的論述特別值得我們重視,畢竟台灣與大陸經濟關係已密不可分。人民幣在這場貨幣戰爭的命運,當然也就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福祉。
任何關心國際金融局勢、國家前途、或對財金問題有好奇心的人,都應該閱讀這本書。如果我們社會許多人在閱讀本書後,能自發性地討論「國際金融紛擾下,台灣的因應之道」,將不僅有助於自己投資策略的布局,更可深化我們社會討論的金融課題,希望讀者能與我有相同的看法。
2012年5月於濟南路中興大樓
推薦二:貨幣戰爭殺傷力,豈容忽視/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兼台大副校長 湯明哲
人類的歷史上充滿了爭奪資源的歷史,以往爭奪的手段都是靠戰爭,因此經濟動機成為人類戰爭最常見的引爆點。戰爭的方式都是用武器殺個你死我活,一定要將敵人消滅後,才能搶到資源,一場戰爭下來,通常都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傷亡以百萬計。但除了船堅炮利外,本書介紹另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沒有人員傷亡,只有資源轉移到獲勝的一方,這就是廣義的經濟戰爭。
在經濟戰爭中,競爭力強的國家獲勝,將其他國家的資源透過貿易,轉移到自己國家,各國的競爭力取決於各國的生產力和匯率,要提高生產力,要透過大量的人力研發,設備投資和增進管理效能,這些是各國經濟實力的基本功夫,需要累積長期的投資才能做到,但貨幣政策在這場戰爭中卻是最容易使用的工具,只要貶值,就可以增加競爭力,因此貨幣政策在經濟戰中占有重要地位。這就是貨幣戰爭。
各國透過貨幣工具,將他國的資源巧妙地竊為己有,而不用發出一槍一彈。
本書首先介紹貨幣的起源,以往的貨幣都是實體貨幣,只有資源,貨幣引不起戰爭,貨幣靠的是使用者的信任,也是發行者的信用,有實體稀有金屬的支持,發行者的信譽不重要,因此過去都是以金子作為幣值的根據,在以金幣為主體的競技,沒有通貨膨脹,也沒有通貨緊縮,戰爭的目的,不一定是攻城掠地,而是搶奪金子、銀子。有了金銀,就可以獲得資源。
但稀有金屬到底有限,無法創造更多的信用來支持經濟的運作。因此才發行紙幣,以促進流通,才能支持經濟高速成長。紙幣固然好用,但還是有信譽問題,如果紙幣可以在任何時間換回等值的黃金,當然不會有信用問題,這是古代的金本位制度。但任何有權力發行紙幣的國家,都發現這是擴張信用絕佳的政策工具,搶奪民間資產,成為短期刺激經濟的工具,而且馬上見效,只要多發行鈔票,短期間,經濟的問題將可迎刃而解。但長期卻容易導致信用破產,紙幣會失去效能,只能當壁紙。歷史上亂印鈔票的政府遲早會敗亡,這就是本書的重點:美國政府在金融風暴後,大量印製鈔票,美元遲早會崩潰。但我們永遠不知道,何時會發生。
本書詳細描述一百年前在歐洲發生的貨幣戰爭,各國競相貶值貨幣,以為透過貶值可以增加本國的競爭力,但各國都會採取同樣的策略,結果造成通貨膨脹,沒有贏家,只有輸家。因此認識到如果不用黃金當支持各國貨幣的基準,就要找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國家貨幣成為主要交易工具,當然全世界最強的國家就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共主。以前英國國力最強,所以英鎊就成為超強貨幣。英鎊的強勢持續七十五年,才被美元取代。
當強勢貨幣的國家,只要印鈔票就可以將其他國家的資源轉到本國。例如,1980年,日圓對美元的匯率是220日圓換一美元,日本享受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貿易結餘拿去買美國政府公債,然後,美國逼迫日圓升值。到1990年,日圓對美元升值三倍,從此造成日本經濟失落20年。日本在歷年努力工作後,能夠換回的貨物只有三分之一。這就是貨幣戰爭。現在美國重施故技,壓迫人民幣升值,中國的反制是提高工資,製造通貨膨脹,徵出口稅,變相提高出口價格,效果和升值相同,但獲利的是中國勞工,就是不要掉入美國設下的陷阱,一場貨幣戰爭於焉開打。
其實,貨幣戰爭悲慘的結果不輸實體戰爭。希臘錯誤的貨幣政策造成民不聊生,自殺率提高,幾百萬人的退休金不見了,古稀之年,還是要挺著羸弱的體力為餬口而奮鬥。
歐洲也不甘示弱,努力促成歐元的誕生,好和美元抗衡,但經過十年的試驗,瘡洞百出,各懷鬼胎,看起來,氣數將盡。世界上還是不得而知。但是,還能強多久?中國和蘇聯會不會聯手在市場上利用衍生性工具狙擊美元?仍有待觀察。
對於貨幣戰爭,本書有極為精闢的見解。說古道今,娓娓道來,有深厚的學術素養,對於傳統經濟學理論,如凱因斯學派、貨幣學派、衍生性商品,多所針砭,認為這些理論已不合現有的全球化經濟。讀者宜細細研讀,才能對過往的經濟學理論有進一步認識。美中不足的是作者批判了美國的貨幣政策和傳統經濟學的誤失,但沒有提出替代的方案。
筆者認為金融操作包含貨幣戰爭都只有短期效果,一國的競爭力還是取決於生產力的高低,可是貨幣戰的誘惑太大,各國樂此不疲,結果反而失去基本國力,美國這幾年的衰退,就是殷鑑。相反的,德國生產力高,又要強將希臘留在歐元區,可以拉低歐元,德國基本國力強,又會操縱匯率,因此經濟發展強勁。貶值刺激經濟的效果只能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 李桐豪 政大金融系教授、林向愷 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建甫 台大經濟系教授、湯明哲 台大國企系教授兼副校長 鼎力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任何關心國際金融局勢、國家前途或對財經問題有好奇心的人,都該閱讀本書……參與討論「國際金融紛擾下,台灣的因應之道」,不僅有助於自己投資策略的布局,更可深化我們社會討論的金融課題。
——李桐豪 政大金融系教授兼立法委員
本書見解精闢……對於傳統經濟學理論,如凱因斯學派、貨幣學派、衍生性商品,多所針砭……歐元區,看起來氣數將盡……美元獨強,但還能強多久?中國和蘇聯會不會聯手在市場上利用衍生工具狙擊美元?仍有待觀察。
——湯明哲 台大國企系教授兼副校長
一本精采、發人深省的書,敘述一些政府如何藉貶抑貨幣來創造財富,終歸失敗的事實。所有政策決策者、企管碩士生,以及任何關心西方民主政治長期穩定與繁榮的人,都該讀此書。
——索瑞斯庫(Sorin Sorescu),德州農工大學金融學教授
瑞卡茲揭露國家安全與國際金融市場間危機四伏的關係。我們原以為腳下踩著堅實的土地,其實更像站在沒有立錐之地的懸崖。政治人物、國家安全專家和金融市場,無不追逐著眼前的胡蘿蔔,卻無視於正把美國帶往絕壁。
——杜埃爾弗(Charles A. Duelfer),前中央情報局局長特別顧問,《捉迷藏:在伊拉克探索真實》作者
穿上你的防彈衣,進入危險的全球金融戰場。瑞卡茲帶你坐上令人目眩的雲霄飛車,穿越貨幣戰爭的過去、現在,以及攸關你我的未來。
——貝克(Stephen H. Baker),退休海軍少將,第五艦隊參謀長,曾獲頒傑出服役勳章
明日戰爭的優勢在經濟,那些可能造成重大傷害的相關人物每天都在試探……幸好我們正在發展偵測方法,培養一群了解現代戰爭原爆點的核心幹部。本書提供精闢概論,教導我們該如何準備,以避免貨幣戰爭的爆發。
——薛佛(Joseph L. Shaefer),退休陸戰隊准將,美國空軍情報危機行動小組
瑞卡茲是一位文采過人、兼具全球視野的投資銀行家兼風險經理人。
——巴隆金融週刊(Barron’s)
前言
我們正身處於「第三次貨幣戰爭」
1971年8月15日,在一個寧靜的週日晚上,尼克森總統以先發制人的姿態,在當時美國最受歡迎的電視節目宣布他的新經濟政策。美國政府準備實施全國性的物價管制,對外國進口產品課徵嚴苛的附加稅,並禁止把美元兌換成黃金。美國正陷入一場危機中,那是持續的貨幣戰爭摧毀了對美元信心的結果,而總統認為有必要採取極端的措施。
今日我們也在進行一場新貨幣戰爭,而另一波對美元信心的危機正醞釀中。這一次的後果將遠比尼克森所面對的嚴重。過去40年來全球化、衍生性金融商品和槓桿操作的成長,已使金融恐慌和危機蔓延幾乎不可能控制。
新危機很可能從貨幣市場開始,並迅速擴散到股票、債券和商品市場。當美元崩潰,美元計價的市場將隨之瓦解。恐慌將很快蔓延到全世界。
其結果將是,另一位美國總統─很可能是歐巴馬─將再透過電視和網路宣布激進的干預計畫,援引今日已經完備的法定權力,以挽救美元免於崩潰。這項新計畫甚至可能牽涉恢復金本位制。如果採用黃金,金價勢必大幅提升,以便以可得的固定黃金數量來支持已大幅膨脹的貨幣供給。之前已投資黃金的美國人新增的財富,將面臨以公平為名而課徵的90%「暴利稅」。歐洲人和日本人目前存在紐約的黃金將被沒收,轉而為新美元政策所用。當然歐洲人和日本人會拿到他們黃金的收據,可以用較高的新價格兌換新美元。
另一個可能是,總統選擇不恢復金本位制,而採取一系列的資本管制和創設全球性的國際貨幣基金(IMF)貨幣,來提供新流動性和穩定金融情勢。IMF的全球紓困不會使用不可轉換的舊美元,而會是一種新印製的全球貨幣叫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 SDR)。日子會照舊過下去,但國際貨幣體系已不可能恢復舊觀。
這並非天馬行空的揣測,以前全都發生過。紙鈔貨幣總是一再崩潰,資產遭凍結,黃金被沒收,資本管制接踵而至。美國無法免於這類事件,事實上,美國從1770年代到1970年代一直是美元貶值的主要倡議國,透過獨立革命、內戰、大蕭條,以及卡特時代惡性通膨時期的措施。上一個世代如果沒有發生貨幣崩潰,只是意謂下一次崩潰將會提早發生。這不是揣測,而是許多先決條件早已齊備。
現今美國聯準會(Fed)在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領導下,正進行金融史上最大的一場豪賭。從2007年起,聯準會便藉降低短期利率和大量放款來對抗經濟崩潰,最後利率已降到零,而聯準會似乎已用盡彈藥。
然後到2008年,聯準會發現一種新子彈:量化寬鬆(quantitative easing)的貨幣政策。雖然聯準會形容這項計畫是透過降低長期利率來寬鬆金融情況,這基本上是靠印製貨幣來刺激成長的計畫。
聯準會正嘗試拉抬資產價格、商品價格和消費者物價,以抵銷勢必會跟隨崩潰而來的緊縮。這基本上是一場拔河賽,對抗的是通常伴隨衰退出現的通貨緊縮。一如在典型的拔河賽剛開始常見的情況,兩方的力量總是勢均力敵,有一陣子情勢陷於僵局,只是繩子上聚積許多張力。但最後一方將崩潰,另一方將把敗隊拉過中線,然後宣告勝利。這是聯準會豪賭的本質。它必須在通貨緊縮占上風前激起通貨膨脹;它必須贏得拔河賽。
在拔河賽中,繩子是壓力從一方傳達到另一方的通路─本書的主題就是繩子。在通膨與通縮的較勁中,繩子就是美元。美元承擔勢力相抗的壓力,並把壓力傳遍全世界。美元的價值就是判定誰贏得拔河的方法。這種獨特的拔河賽實際上就是全面的貨幣戰爭,它不是比賽,而是對全世界每一種股票、債券和商品價格的攻擊。
對聯準會來說,在一個可能達到的最佳世界中,資產價格被拉抬上漲,銀行體質好轉,政府逐漸降低債務,幾乎沒有人注意到。然而,藉由空前規模的印製鈔票,柏南克變成二十一世紀的潘若斯(Pangloss)❶─期待會有最好的結果,卻未對最糟的狀況作周全的準備。
聯準會的印製鈔票冒著突然轉變成惡性通膨的極大危險。即使通膨不影響消費者物價,也可能波及資產價格,導致股票、商品、土地和其他硬資產的泡沫─像2000年的科技股或2007年的房市一樣容易爆破的泡沫。聯準會宣稱擁有必要的工具可以扭轉這種結果,但那些工具從未在這種情況、或如此大的規模下測試過。聯準會的藥方─提高利率和緊縮貨幣─很可能直接導致聯準會原本想避免的蕭條。美國經濟正跨立在蕭條與惡性通膨間薄如刀刃的界限上,數千萬名投資人、企業主和員工,都睜大眼睛看聯準會還能在刀刃上平衡多久。
更糟的是,這些狀況都不是在真空中發生。如果聯準會的政策操作僅限於對美國經濟,情況還會單純些,但它們不是。印製美元的效應是全球性的;藉由採取量化寬鬆,聯準會實際上已對全世界發動貨幣戰爭。許多大家擔心會發生在美國的聯準會政策效應,已出現在海外。美國印製美元意謂中國的通膨升高、埃及的糧價上漲,以及巴西的股市泡沫。印製美元意謂美國的債務貶值,外國債權人被以較廉價的美元償債。這種貶值意謂開發中經濟體的失業增加,因為它們的出口產品對美國人來說變貴。因此而引發的通膨也意謂開發中經濟體必須為銅、玉米、石油和小麥等商品支付較高的價格。外國已開始反擊美國導致的通貨膨脹,方法是補貼、關稅和資本管制;貨幣戰爭正迅速擴大。
儘管聯準會印製鈔票的規模達到前所未見的一兆美元,但貨幣戰爭卻不是第一次發生。貨幣戰爭以前就發生過─光20世紀就兩次─而且結局通常很悲慘。在最好的狀況下,貨幣戰爭只會帶來各國競相從貿易夥伴竊取成長的不幸。而最糟的情況是,它們惡化為接踵而至的通膨、衰退、報復,以及實際的暴力,各國競逐資源則導致侵略和戰爭。歷史前例可作明鑑,但今日的處境還更凶險,全球金融緊密牽連的規模和複雜性已增加千百倍。
令觀察家大惑不解的是,如此多的經濟學家未能預見或預防近幾年來發生的經濟災難。不只是他們的理論無法避免災禍,而且他們還使貨幣戰爭加劇。經濟學家最新的對策─例如被稱作特別提款權的全球貨幣─不但未能解決目前的任何難題,還隱藏著新危險。
新的危險不僅對美國的經濟福祉不利,對國家安全也帶來威脅。當國家安全專家檢討傳統上留給財政部傷腦筋的貨幣問題時,新危險不斷成為關注焦點,從中國暗中收購黃金到主權財富基金居心叵測的交易等等。最大的威脅是美元崩潰本身帶來的終極危險。資深軍事和情報官員現在已意識到,美國獨大的軍事霸權,只能靠美元同樣獨一無二的絕對優勢角色才能維繫。如果美元倒下,美國的國家安全勢必隨之瓦解。
雖然當前貨幣戰爭的結果尚未分曉,但如果美國和世界經濟的領導人未能記取前車之鑑的教訓,一些最惡劣的假設情況已經呼之欲出。本書將透過經濟政策、國家安全和歷史前鑑的透鏡,檢驗我們目前的貨幣戰爭。它將解開糾纏不清的失敗模式、一廂情願的想法以及當前公共政策制訂者的傲慢自大,並指出邁向資訊更完備及行動更有效的道路。看完本書,讀者將了解為什麼新貨幣戰爭是今日世界影響最深遠的鬥爭,也是能決定所有其他鬥爭結果的鬥爭。
————————
❶ 潘若斯博士是法國大文豪伏爾泰作品《憨第德》中的主角,他認為一切事情都是完美無暇。此處比喻柏南克以沒有事實根據的樂觀主義解釋當前的金融危機,採取天真的貨幣政策,可能招致幻滅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