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怕生、覺得說話很難嗎?
從害怕開口到自在溝通,不逞強,做自己就好的無壓力對話法!
〔同樣也是社交I人的專家親授〕不擅長交談也能輕鬆對話的90個技巧
關於說話,這些困擾你也有嗎?
- 覺得和人說話很痛苦
- 容易緊張,不太會接話
- 反應不夠機智,說話不幽默
- 很怕一對一交談,自認是無梗王
- 最對方突然沉默
事實上,沒有人天生就很會說話,大部分的人都需要學習。
本書就是要幫助這樣的人,不擅長交談也無妨,你一樣能輕鬆與人對話。
▍停止逞強,才能消除對說話的恐懼
身為說話專家的山口拓朗,其實最初也很討厭說話,
一想到要與人交談或面對面就覺得心煩,買了大量說話書來看也沒用。
就在某天,他豁出去「不想再努力了」後,情況反而出現轉機。
原來不再勉強自己後,反而更能傾聽對方的聲音,也比以前更能輕鬆傳達想法和感受。
▍社交I人也無妨,一樣能輕鬆對話
大部分的說話書都會提供許多技巧,目的就是要改變你的個性,
不過對害怕說話的人來說,這些書看多了不但沒幫助,反而會更緊張。
因此山口拓朗反而是要告訴你,保持原本的個性就好,
就算不善交談,還是可以根據不同場合愉快溝通。
▍書中收錄各式對話情境,任何人都能上手並套用!
〔與朋友或同事閒聊〕
╳ 把閒聊看得太重,拚命想找話題。
○ 不用想太多,隨意聊聊天氣、美食就好。
〔自我介紹〕
╳ 因為緊張,加入很多不必要的訊息。
○ 除了姓名、職業外,分享個人喜好,最容易引起對方興趣。
〔開口提問〕
╳ 問題太封閉,讓對方只能回答「是」或「不是」。
○ 採用開放式問題,讓對方自由回答,如「最近有看哪些劇嗎?」
〔聽不懂對話時〕
╳聽不懂對話內容,只好不懂裝懂
○承認自己不懂,表達「你能多說一點嗎?好像很有趣」,反而能加深彼此關係
書中收錄多達90個對話技巧,不論是會議、拜訪、請託、安慰,
甚至是走廊上的閒聊,都提供馬上可用的對話框架,
幫助你避開說話地雷,和誰都能閒聊,建立信任關係。
▍國內名家一致推薦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林怡辰|閱讀推廣人、國小教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劉奕酉|《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列)
▍好評推薦
不擅長交談,也可以輕鬆表達自己想法,被他人接受。推薦《社交I人也能自在說話》給困擾的你,享受每一次交談的安適。──林怡辰,閱讀推廣人、國小教師
不必成為健談者也能自在表達,這是一本讓內向者也能安心開口的溝通指南。──劉奕酉,《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作者
作者:山口拓朗
現任「說與寫」傳達力研究所所長,也是山口拓朗寫作沙龍主辦人。在出版社打滾多年,曾擔任編輯與記者,後於2002年獨立創業。現在除了積極寫作,也透過演講或研習等管道,傳授寫作技法和溝通術等實用技巧。著作繁多,包括《摘要力:刪掉九成重點,比別人強十倍的表達力》、《迅速掌握1%精髓的「理解力」》、《表述大全:從此擺脫「辭不達意」的窘況》、《寫作從模仿開始:仿效名作家的名言金句,讓你也生花妙筆、揮灑自如》、《遺憾的是,這種寫法無法傳達你的意思》等書(以上書名皆暫譯)。
譯者:林姿呈
專職譯者。翻譯當下,喜歡從相關領域書籍延伸閱讀,擴展視野。目前譯作有《矽谷流鋼鐵般的自我肯定感》《足部保健全圖解》《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巴菲特的決策邏輯》等書。
竭誠歡迎來信指教:eileentz@gmail.com
【作者序】寫給不擅長說話的你
Part1改變想法,就能消除「我不擅長說話」的認知
Tips 01口條不好→說話不需要很厲害 Tips 02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只需專注「做自己」就好
Tips 03個性原本就不善溝通→交談是一種技能,人人都能學會
Tips 04不善交談,如何在社會生存?→溝通能力與自我價值無關
Tips 05不懂如何建立對話的框架→總之先試著模仿別人
Tips 06無法在人前從容自若→無須刻意表現,只須展現真實自我
Tips 07容易對他人產生恐懼或戒心→形式上的也無妨,總之先試著尊重對方
Tips 08容易面無表情→笑容和語氣比內容更重要
Tips 09每次與人交談總是船過水無痕?→提高內容含金量,讓對方想再次見到你
Tips 10不善言辭,無法清楚表達→「懂傾聽」其實更重要
Tips 11不太會開玩笑→用無傷大雅的自嘲,化解緊張情緒
Tips 12不同意對方的觀點怎麼辦?→儘管不認同,仍可同理對方
Tips 13被誤以為在自我吹噓,怎麼辦?→用「謙遜」的態度來表達自豪的成就
Tips 14忍不住反駁對方→先認同對方,再提出反駁意見
Tips 15總覺得說愈多,愈自曝其短→展現弱點及失敗,反而能拉近距離
Tips 16與話多的人溝通好痛苦→不讓對方占用自己的時間
Tips 17說的話提不起對方的興趣→分享能引起共鳴的故事
Tips 18與對方合不來怎麼辦?→用「研究對方」的角度來看待
Tips 19不知如何和心情不好的人打交道→不需要對他人的情緒負責
Tips 20忍不住說別人壞話→口出惡言也會傷到自己
Tips 21見人就緊張→三招技巧,解決煩惱
Tips 22總覺得自己說話枯燥乏味→善用狀聲詞,帶動氣氛
Tips 23就是擺脫不了「不擅長」的感覺→睡前與自己對話就可改善
Tips 24每個人愛聽的話都不太一樣→原因在於「男性腦」與「女性腦」的差異
Tips 25話說太誠實反而傷人→視情況使用權宜之計
Tips 26在團體中說話,壓力好大→在感受到壓力之前,主動發言
Tips 27容易受對方的情緒影響→不讓別人的感受掌控自己
Tips 28在「大咖」面前容易緊張→另眼相待才是緊張的源頭
Tips 29自認說話很無聊,沒人在聽→積極點頭示意,就不會這樣想
Tips 30總覺得對方討厭自己→沒有眼神接觸不代表對方討厭你
Tips 31對方反應冷淡,令人備感挫折→不是你的課題,就不必在意
Tips 32總是不自覺的道歉→改掉隨口道歉和同意他人的口頭禪
Part2跟任何人都能聊,23個對話情境大公開
Tips 33與朋友或同事閒聊
Tips 34一起吃飯
Tips 35委託工作
Tips 36請求協助
Tips 37自我介紹
Tips 38講解
Tips 39致謝
Tips 40道歉
Tips 41自我辯解
Tips 42找人諮詢
Tips 43聽對方傾訴
Tips 44幫助他人
Tips 45慰問與慰勞
Tips 46居中協調
Tips 47保有隱私
Tips 48回饋意見
Tips 49指正與勸諫
Tips 50表達不滿
Tips 51親筆書寫感謝信
Tips 52出席聚餐
Tips 53在會議上發言
Tips 54聽不懂對話內容
Tips 55最重要的三個場合:①會議;②報告、聯絡與協商;③業務商談
Part3不論哪一種「對話」情境,都能幫自己加分
Tips 56突然沉默時,反而要享受
Tips 57鼓勵與肯定對方時,一句話就夠
Tips 58腦力激盪時,意見交流更重要
Tips 59多人討論時,可主動提問
Tips 60走廊上的相遇,以閒聊為主
Tips 61參加實體活動(研討會、讀書會、體驗活動等),優先認識聊得來的人
Tips 62在實體店購物或用餐,多問開放式問題
Tips 63提出問題時,以縮短距離為目標
Tips 64回答問題時,以結論+感受為主
Tips 65分享目標或夢想,要能引起共鳴
Tips 66一起做事時,不需表現得太刻意
Tips 67回饋意見時,從肯定對方開始
Tips 68擔任主持時,要懂得做球給對方
Tips 69上台報告時,透過觀眾的反應來調整內容
Tips 70演講時,準備三到五個核心論點
Tips 71主動攀談,才能增加自信
Tips 72別人對我好時,不要一直想「立刻回禮」
Tips 73多與不同世代的人交談,多聆聽是重點
Tips 74拜訪恩師或貴人時,對話要懂感恩
Tips 75和伴侶對話時,從小事開始聊
Tips 76分享自己的故事,真誠最重要
Tips 77善用社交寒暄,以維持人際關係
Tips 78對話要用「加法」而不是「減法」
Tips 79線上會議,時間是關鍵
Tips 80以文字溝通時,要善用緩衝句
Tips 81在社群中要「展現自我」
Tips 82在社群「按讚」,也是在肯定自己
Tips 83以善意留言為主,容易拓展機會
Tips 84加入社群,方便互動與交流
Tips 85透過面談,解決職場問題
Tips 86將想法寫下來,可訓練表達力
Tips 87透過對話,維護心理健康
Tips 88透過對話,促進自我成長
Tips 89「不擅長交談」也許只是幻覺
Tips 90不擅長交談,也無損自我價值
【結語】真實表達自己,才能享受對話
寫給不擅長說話的你
「和人說話很痛苦。」
「我反應不夠機智,說話一點都不幽默。」
「老是當句點王,沉默得令人尷尬……。」
「如果可以,我不想與人交談。」
提起與人交談,總有說不完的煩惱。但是,我個人是這麼想的。
「不擅長交談,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就是我在書中唯一想傳達的訊息。
如果你已經打從心底想通「就算我不擅長與人說話也沒關係」,那麼,你維持現狀就好。現在立即闔上書,放回書架上也沒問題。
許多不擅長交談的人,時常會在自己身上貼上「不好」的標籤。
努力精進,想提升談話技巧,卻絲毫不見改善。反而變得愈來愈痛苦……,甚至責備自己不知長進。
這世上,有人天生飛毛腿,有人天生慢如龜。有人揮筆栩栩如生,有人下筆則如鬼畫符。
然而,縱使跑不快,不擅長繪畫,也不會因此改變他為人的價值。
與人對話也是同樣道理。儘管你認為自己不擅長與人交談,也無損你的價值。
擅長或不擅長交談,就像是一種「個性」。
這沒有所謂的好壞之分,不過是你眾多迷人個性中的一部分。
話說回來,什麼是「交談」?交談,指的是對話雙方敞開心扉,互相交換意見與感受。
逼迫自己傳達想法或感受,反而無法忠實表達你想要傳達的意思。與人交談,最重要的是以真實的自我與對方互動。你不需要裝腔作勢,成為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實際上,停止逼迫自己逞強,反而是消除內心畏懼交談的第一步。
當然,我撰寫本書的目的,並不是只為了鼓勵這些不擅長交談的人。我希望藉此傳達一些觀念和技巧,協助不擅長交談的人們,能夠坦然接受自己的不擅長,並學會如何與他人順利且愉快的交流。
熟讀書中內容後,透過覺察與實踐,可以幫助你消除對交談的恐懼和焦慮,慢慢的也能屏除心理上的愧疚與自責。
你甚至會驚訝的發現,自己對「與人交談」這件事愈來愈有信心。
有些人說不定還會察覺「原來自己並非不擅長交談」,有些人可能會在與他人對話或心靈交流的過程中找到樂趣。
更甚者,有些人可能會透過對話,喚醒內在潛能,或是遇見全新的人生機運。
不擅長交談,也能愉快溝通
實不相瞞,其實我原本也很不喜歡與人交談,實際經歷過這些痛苦與無助。遙想我當年還是雜誌記者的那段期間(尤其是二十多歲那時),每次與人見面都很鬱悶,就連與朋友聊天或聚餐,我也是不喜歡,甚至不太願意。
我以前也經常大量閱讀有關「說話技巧」方面的書籍,但說實話感受不到什麼成效,每天都覺得跟人說話好痛苦。
直到某天,我有點半放棄的決定豁出去「我不想再努力與人交談了」,從此情況反而開始出現轉機。
心情上我感覺更自在,與人說話時的壓力也大幅減輕了許多。
當我決定不再勉強自己,反而更能傾聽對方的聲音,也比以前更能輕鬆傳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過了一段時間後,我得出一個肯定的結論。
「即使不擅長交談,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從此以後,我就在「自己就是不擅長交談」的自我認同下四處採訪,並累積超過三千人以上的訪談對象。當然,在採訪過程中,我幾乎沒有感到任何壓力,反而時常意外的發現「原來與人交談這麼簡單」。
因為不再強迫自己「努力與人交談」,所以我變得可以輕鬆愉快的和許多人交換意見和感受。
此外,因為我不再費心努力開口說話,也比以前更能享受和親朋好友聚餐、餐會與閒聊。
現在,我透過研習和研討會等方式傳授「不擅長交談也能輕鬆溝通」的心態與心法,學員也已超過三千人。
在本書中,我會與你分享縱使不擅長交談,還是可以根據不同場合,與對方(或當下在場人士)愉快溝通的技巧。
本書的基本原則是「不擅長交談,也沒問題」,沒有任何要求,也無須付出努力。而且就算不努力,你還是能確實的將自己的話傳達出去,對方也能輕鬆理解話中含意。
同時,你還能透過心靈上的交流,與對方建立穩固且深厚的信任關係。儘管你沒有做任何改變,卻不斷進化。這些都是你即將感受到的神奇體驗。
你現在是否眉頭深鎖,滿頭問號?請放心。本書並不是那種教人如何鍛鍊溝通技巧,艱澀難啃的指南書。本書是一本希望能幫助你接受自己不擅長交談的個性,展現「真實自我」,讓自己發光發熱的自我成長書籍。
請儘管面帶微笑,輕鬆愉快的翻閱下去吧。
▍Tips03 個性原本就不擅長溝通→交談是一種技能,人人都能學會
•你只需想通一點──與人交談是一門技術,然後按部就班的學會每個技巧就好。
•不需要強迫自己消除「不擅長交談」的感受。就算不擅長,還是可以學會這門技術。
與人交談,沒有唯一的正確方法。儘管理智上明白這個道理,內心「不擅長交談」的感覺依舊揮之不去,而且想必這才是你最真實的想法。我非常了解這種感受,但其實沒有必要強行消除心中這種「自認不擅長交談的想法」。
不過,我還是希望你能建立一個觀念:與人交談不是「天賦」,而是一種「技能」(skill)。雖然一個人無法靠後天努力習得天賦,但任何人都能透過不斷練習和演練來提升技能。
就如我在頁二三所說的,「對話」其實可以拆解成許多不同的構成要素。透過慢慢磨練各種技巧,你與人交談的方式一定會出現變化。當然,最重要的是保持你的「真實自我」。
再次重申,你不需要試著抹去自己「不擅長交談」的感受,維持你原本最真實的感受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舉例來說,在「嘴角上揚」的技巧中,你不需要帶入開心的情緒,只要讓嘴角實際上揚即可。
如果平時不常微笑,可能需要一些時間練習,才能讓僵硬的臉部肌肉適應,但那終歸只是肌肉的問題。只要老老實實的練習技巧,與人交談的痛苦想法一定會慢慢淡去。
▍Tips15 總覺得說愈多,愈自曝其短→適度展現弱點及失敗,反而能拉近距離
•向對方展示弱點,其實是一種「我信任你」的表現。
•隱藏弱點和失敗,只會讓自己更痛苦。況且,談論弱點或失敗,實際上幾乎沒有什麼壞處。
凡人皆有弱點,也都歷經過失敗。分享自己的弱點或失敗,更容易與對方產生共鳴,建立信任關係。
「老實說,上次和A公司合作的專案不太順利。」
「我經常忘東忘西……,常常把雨傘或手機遺忘在店裡。」
「要比熱情,我一定比別人多好幾倍,但就是不太擅長做長期規劃……。」
這並不是建議你分享一些會讓對方傻眼的重大缺失或失敗經驗,而且也沒有必要為了分享這類話題,硬是打斷談話的流暢性。只不過,如果在談話的過程中,自然接觸到這類話題時,不刻意隱瞞的態度,反而更容易讓人留下真誠的印象。
不擅長交談的人往往會試圖隱藏真實的自己,但這樣只會活得更辛苦。因為在與人對話時,還得東遮西掩,免得洩底。然而,談論弱點或失敗,實際上幾乎不會帶來什麼壞處。相反的,當你誠實以告,對方甚至可能會伸出援手,比如主動提議「我會處理長期規劃的部分,你儘管放心」。「分享弱點」其實是一種「信任對方」的表現。當你開始對他人產生信任感,不論是對人的恐懼,還是對談話的抗拒,相信也一定會隨之減輕。
▍Tips36 請求協助
•請求協助時的腳本大致如下:「顧及對方的情況→提出請求→說明原因→表達謝意。」
•考慮對方的立場和感受,誠實表達自己的困境。
如果你想尋求協助,卻又不知該如何開口,我想和你分享一個可以輕鬆取得對方同意的「委託方法」。關鍵在於顧及對方的立場,並慎選措辭。舉例來說,比起單方面直接要求同事「這份資料可以麻煩你幫我檢查嗎?」或是「你現在很忙嗎?如果方便,想請你幫我檢查這份資料的數據。有空嗎?」這種站在對方立場的請託方式,更容易得到「好」的肯定回覆。
此外,除了明確說明需要協助的原因,在口頭上讚譽對方的能力,像是「木下先生的專業能力這麼高,如果能得到你的援助,我就能放心了」,或是誠實表達自己的困境,如「其實簡報還沒做出來,如果你能幫忙,我會非常感激」,這些也都很重要。當然,得到協助後別忘了真心誠意的表達感謝,即「真的非常感謝你的幫忙」。
如果不擅長交談,為了避免當下慌張失措,不妨事先準備尋求協助時的腳本綱要。重點在於「簡單扼要」,基本流程大致上是「1顧及對方是否忙碌→2尋求協助→3(用讚賞對方能力的方式)說明理由→4表達感謝」。儘量按照腳本流程進行,避免多說不必要的藉口或辯解。
▍Tips60 走廊上的「閒話家常」
•利用「單純曝光效應」,不知不覺間提升好感度。
•不用刻意努力聊太久,建議選個可以輕鬆閒聊的主題。
在辦公室走廊「擦身而過的閒聊」,是一個可以輕鬆交流的大好機會。畢竟是「擦身而過」,所以對話可以很簡短,不需要努力說一堆話,卻又能確實的加深彼此的關係。
碰巧相遇時,直視對方的眼神,開朗的打招呼「哈囉」或「早安」。稍微提高語調,可以留下好印象。如果對方看起來不怎麼匆忙,可以試著聊些簡單的話題。比如聊聊天氣「今天好熱」,或隨口提一下前天公司發生的事情,或彼此都感興趣的議題(例如員工餐廳的新菜色)。不需要把話題擴大或深入討論,閒聊幾句後,即可輕鬆說句「那下次再聊」來結束對話。
有一種心理現象稱為「單純曝光效應」,即經由多次接觸,對對方產生好感的現象。所以這種擦肩而過的閒話家常,正是加強單純曝光效應的絕佳時機。
每天聊個幾句,不僅能獲得對方的好感,自己也會逐漸習慣與人交談,變得更有自信。在這個只需「簡單交換幾句話」的「對話練習場」中,一步步的消除對話的恐懼吧!
▍Tips66 一起做事
•如果在商務場合,建議大家一起用餐,既能放鬆,交談也容易變熱絡。
•透過分享共同的經驗,可以深入了解對方的個性、價值觀和喜好,自然的加強彼此的聯繫。
一起從事某項活動,最容易促進彼此的溝通。例如,一起玩遊戲或運動時,會自然而然的討論規則與策略。像是「接下來要採用什麼樣的策略」,這樣的一句話,就有機會引發眾人討論,紛紛提出意見和想法。透過遊戲或運動,共享勝利的喜悅、失敗的不甘,或是讚美對方的表現,都能增進彼此的感情。
如果一起看電影,電影結束後可以聊聊內容和劇中人物,比如「你覺得那個結局怎麼樣」或「你最喜歡哪一幕」之類,分享感想不僅能進一步回味電影,也能從中了解對方的個性與價值觀。
在商務場合,與同事或客戶一起用餐,會比在會議室裡開會更能輕鬆交談。用餐期間,可以簡單分享對餐點口味或店內氣氛的感想,放鬆的自然帶到工作話題。「這道菜用的香辛料比較獨特,有合你口味嗎?」、「你喜歡甜食嗎?」、「你平時喝酒嗎?」等等,透過這些互動,也能了解對方的喜好。
一起做事時,不需要刻意尋找話題。那段體驗以及從中衍生出的各種相關事物或情境,就充滿了許多話題。不妨好好利用這些話題,享受輕鬆愉快的對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