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自我生產系統的理論觀點,重新審視價格、貨幣、市場、資本、勞動、組織、決策……等的作用,剖析經濟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如何從偶連的運作中形成暫時相對穩定的結構。據此,支付是促成經濟分化出來,滿足其自我指涉循環要求的基本元素,需要則是相應的異己指涉,而價格便是滿足自我封閉要求,對控制進行自我觀察機制,是市場這個二階觀察機制的一環。整個經濟系統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其秘密便在於同時克服並製造出稀少性。
精彩文摘
把參與到經濟系統之中的系統所面對的經濟內部的環境視為市場,這個環境對每個參與其中的系統來說都是個不一樣的環境,但同時,它對所有參與其中的系統來說卻又都是同一個環境。所以,市場的概念不是指系統,而是指環境-但是這樣一個環境,它只有作為系統才能分化出來。就作為市場來說,經濟系統本身因此變成了自己的活動的環境。
攫取限制了其他接下來的攫取的可能性。攫取因此製造出稀少性,但稀少性同時也反過來作用為攫取的動機。所以,攫取實現了一種自我指涉的局面。它創造出它自己的條件,將自己造成的結果想成自己的動機。但是,在歷史的脈絡中,它會發現自己總是處於已為其他攫取結構化了的情境中,以致總是取向於一個為其他的攫取規定了的情境,也就是總是能夠以異己指涉的方式為自己找到理據和脫罪……稀少性是個弔詭的問題。攫取創造出自己想去除掉的東西。它想為自己確保足夠的數量,並因此創造出稀少性,而正是這個稀少性,才使得前述確保足夠數量的作為變得是有意義的……弔詭會變得看不見,因為人們始終處於一個早就由攫取先行結構化了的分岔,也就是處於一個具有歷史的情境中。
所以,這個構成性的問題只會以弱化了的形式,而不再以原初的形式顯現出來。它被轉換成配置及分配的問題,或者,也會轉換成正當化不平等的問題。唯有對觀察者來說,才有可能看到系統自己無法看到的東西:構成性的弔詭。系統本身是信任看不見的手的。
作者:尼克拉斯.魯曼
德國戰後最重要的理論大師,20世紀最具原創性的社會學理論家之一,以結合系統、演化與溝通理論的獨特進路,探討互動、組織與社會等不同層次的社會系統,尤專注於社會理論的建構。他以傳統所忽略的時間、偶連性、自我指涉,及弔詭等概念為出發點,提倡以事件為元素與多元脈絡的後存有論觀點,是當代最嚴肅面對自我指涉及因之造成的弔詭問題的理論家。
譯注者:湯志傑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主要關心從傳統中國到現代台灣的長期社會結構演變,從有別於西方文明發展的歷史軌跡與經驗摸索本土理論之建構。近作為〈本土社會學傳統的建構與重構〉、〈本土觀念史研究芻議〉、〈體育與運動之間〉。
譯注者:魯貴顯
天主教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專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與議題:社會學系統理論、風險、時間、溝通。
目次
譯者導論:把《社會之經濟》鑲嵌到「新經濟社會學」的討論中
前言
第一章 價格
第二章 社會之經濟作為自我生產的系統
第三章 作為經濟系統內環境的市場
第四章 經濟系統中的雙重循環
第五章 資本與勞動:區分的問題
第六章 稀少性
第七章 作為溝通媒介的貨幣:論象徵的及魔鬼的一般化
第八章 決策行為的社會學面向
第九章 媒介與組織
第十章 駕馭的界限
附錄一 《社會之經濟》所收論文原篇名及出處
附錄二 魯曼其他與經濟相關的論著
附錄三 魯曼生平年表
附錄四 魯曼主要著作選錄
索引內
第一章:價格
一
社會學過去甚少參與經濟學的討論,近來尤其如此。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經濟學研究嚴整的表述方式會令局外人嚇得望而卻步,但另方面也可能是出於社會學本身理論的無能(Inkompetenz)。到目前為止,社會學所使用的基本概念(例如:行動、角色、制度、規範、衝突)的抽象方式,尤其是它們抽象的程度,顯然不足以掌握經濟現象(wirtschaftliches Geschechen)的複雜性,更不用說是掌握到為經濟學所描述,並受此描述所影響的現象的複雜性了。就這點來說,既有建制化了的社會學理論欠缺適當的複雜性(因此自然就更缺艾緒比[Ashby]定理意義下“requisite variety”[「必要的變異性」])。
本文接下來思索的出發點是,當人們以一般系統理論為社會學分析的取向時,所能獲得的描述及認知的可能性。這些思考試圖尋找將此一理論應用到經濟系統的問題上的可能性。所以,這既不涉及對經濟學研究的現況採取一種批判的立場,也與經濟學研究的「知識社會學」無關,像是描繪與既有理論的差異,藉著重新表述這些理論使研究繼續往前邁進 。上述這一切原則上都是可能的,但(至少對社會學來說)卻必須以[一定的]理論框架為前提,可是目前我們連這個理論框架的概略輪廓都還無法確定下來。因此,我們將先只專注於描繪出一個關於經濟的社會學理論的草圖。[在進入正文之前],還必須在此補上一個[極為]反諷的“disclaimer”(「撇清」):如果人們還是能在我們的行文當中辨認出經濟學理論的話,這應當純粹是個偶然。
二
就像社會系統本身一樣,不論是經濟化的(wirtschaftende)社會,還是社會中分化出來的經濟系統,都應當理解為在溝通的基礎上,對行動進行規定與歸因的系統 。依此,不論是這之中所涉及到的資源,還是參與其中的個人心理狀態,都不是系統的元素或組成成分。[但]它們自然是系統不可或缺的環境要素。系統會對它們進行溝通,而且溝通就其本身來說,也需要這些物質的及心理的事物。沒有這樣一個環境的話,溝通將變得不可能。但是,此處所涉及的系統形成只發生在溝通事件(kommunikatives Geschehen)本身這個層次上。精確地來說,唯有這樣才得以被稱作社會真實(Wirklichkeit)或社會系統。
跟經濟有關的溝通在所有的社會形構中都是必要的,因為人們必須對稀有財貨的取用(Zugriff)取得一致的意見。跟經濟有關的溝通相應地可以有各式各樣的形式。然而,是貨幣這個溝通媒介才使得經濟的溝通開始分化出來,形成一個特別的功能系統,這確切說來是經由下述方式[實現的],亦即藉貨幣之助,得以令特定類型的溝通行動,也就是支付(Zahlung),系統化。因此,在經濟行為以貨幣的支付為取向的範圍內,人們可以說在功能上分化出了一個經濟系統,而且這個系統接著可以從支付出發來安排非支付的行為,例如像勞動、財貨的轉讓、排他性的占有使用等。由於價格與支付有關,所以我們必須先更精確地說明,把所有的經濟過程都關聯到貨幣的均衡,對系統理論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闡明貨幣的功能時,人們通常不是從系統理論,而是從交換理論的看法出發。[根據交換理論的看法]貨幣促成了交換可能性在事物、時間及社會面向上的一般化(Generalisierung)。它在這三個面向上擴大了交換的可能性,並因此增加了具體交換運作可以選取的範圍(也就是也增加了選擇的成效[Selektionsleistung])。對於這個在社會學中可在象徵一般化媒介 理論的脈絡中獲得表達的洞見,我們並不質疑,只是,對系統理論的分析來說,這樣的看法仍嫌不足。社會系統要能分化出來,必須使得對相應系統的所有運作來說,自我指涉的參照關聯(Verweisungszusammenhang)都能封閉起來。依此,在所有以經濟的方式發生,亦即在所有可歸於經濟這個系統的[事件]中,自我指涉必須一併進行著。經濟的溝通必須表明自己是經濟的,如此人們才不會錯誤地詮釋它們,像是把接近的企圖看成是為了[發展]親暱關係的緣故 ;不論它們此外還同時完成了什麼,它們始終必須也再生產出經濟系統本身來。另一方面,這個自我指涉循環的封閉性從來就不可能作為一種自為的事態(Sachverhalt für sich);它只能被安排成一併進行著的自我指涉(mitlaufende Selbstreferenz)。唯有作為開放的系統,封閉的系統才有其可能,自我指涉只會出現在與異己指涉的結合之中。這樣一個轉變,也就是把過去曾被表述為對立的概念關係變成一種[可彼此]提升的關聯 ,是晚近系統理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在經濟的領域中,貨幣是前述[得以實現]的必要前提。貨幣是已設置好的(instituiert)自我指涉。貨幣沒有「固有值」(Eigenwert),它的意義只在於指出使運用貨幣成為可能並對之進行條件化(Konditionierung)的系統。由於所有基本的經濟過程都必然伴隨著以計算及支付為之的貨幣移轉,這就意味著,所有的經濟過程在結構上都受到自我指涉與異己指涉兩者的同時性(Simultaneität)所約束。自我指涉與異己指涉被強迫(這其中的一個意涵是:不取決於情境)耦合起來。它們彼此互相制約。而正是此一[相互]制約的關聯,承載了經濟系統的分化出來。唯有當成本及相對的支付出現時,生產才成其為經濟,交換才成其為經濟。這個過程接著實現了一個指示的脈絡(Verweisungskontext),這個脈絡與財貨及勞務、欲望及需要,與外於系統的後果有關;同時,這個過程也實現了另一個指示的脈絡,在這個脈絡中只涉及以貨幣,亦即以系統內的溝通的諸可能性,來重新規定財產關係。這個一併進行著的自我指涉,透過它的封閉性使得系統的開放性成為可能。“L’ouvert s’appuie sur le fermé” (「開放依靠封閉而來」)。自我指示的確定性是[系統能]往外延伸到環境中去的條件。貨幣經濟系統在資源、自然均衡及動機上引發的猛烈改變,會受到貨幣的自我指涉所制約。這[同時]也就意味著,如果經濟崩解的話,必須再度委由「自然」接管接下來的改變,尤其是克服這些改變的後果。
三
這樣一個系統不只可以根據界限而與它的環境區別開來,而且還在它的每一個元素中都確認了自己。所以,自我指涉與異己指涉的耦合也被用來認識、規定及再生產組成系統的元素。
就作為這樣一個經濟系統的最終元素來說,支付有其特殊的性質。如同行動一般,它們是暫時的、在特定時間點發生的事件。在它們開始時,就又停止了。因此,以支付作為最終的、無法再加以分解的元素而建立起來的系統,尤其必須關心不斷更新的支付。否則,在從某一片刻到另一片刻的轉換間,它將逕自停止存在。而且,這裡所涉及的不是由擁有流動資金所產生的抽象「支付能力」;也就是說,並非涉及一個相對恆定的數量,而是涉及到具體地引發支付的動機(Motivation),並且真地完成支付。依此,經濟是個「自我生產的」系統,它必須自己生產及再生產出組成它的元素來。所以,就觀察及分析這個系統來說,適切的參照點不是像「均衡」(Gleichgewicht)理論建議的,退回到某個靜止的狀態,而在於系統由以組成的瞬間活動——也就是支付——持續地再生產。[而且]不能,或無論如何不能只是由外部,而是必須由系統自己來確保這樣一種動機的引發,這也就是說,是由系統自己對於支付過程的條件化來確保的。至於此處所需的條件化,則是由價格來促成。
此外,與其他的行動類型比較起來,支付亦有其特殊的性質。對它們內在於系統內的再生產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支付有著極高的訊息喪失的特徵:支付者並不需要特別說明藉由支付貨幣而能獲得滿足的需要或欲望,或為此給出什麼理由,也不需要對貨幣的來源做說明。就這點來說,貨幣的形式會在社會的面向上造成不穩定的效果,它切斷了可能的溝通連結,而這恰恰是能分化出關於經濟的特殊功能系統的條件所在。在「價格」這個一般性規定的條件化層次上,訊息的喪失會更加嚴重;因為價格從來就沒回答過,人們實際上是否,以及多常按此價格進行支付。
另一方面,在前述這個放棄訊息的基礎上,明確的價格卻也促成了訊息的獲得。根據價格,人們得以知道關於支付期望的訊息,也就是得以觀察其他人如何觀察市場,尤其能根據價格的變動來辨識發展的趨勢。所以,在[我們目前討論的]這個理論關聯中,價格必須被理解成關於溝通過程的訊息。依此,[價格]這個概念並非指稱交換關聯中實際發生的貨幣支付(所支付的貨幣數額),而是指關於可期待的貨幣支付的訊息,確切來說即是指關於下述貨幣支付的訊息:[人們]把這個貨幣支付當作取用稀有財貨的回報(Gegenleistung)來期待。當人們要將這些期望(就如一般而言的期望本身一樣)確定下來時,不會不顧及那些在已證明為成功的過程中得到的經驗,是不證自明的。因此就這點來說,實際做過的貨幣支付具有建立起期望的重要性。然而,價格能起的作用以及給予取向的方式,取決於價格的一般化(Generalisierung),而這就其本身來說又取決於貨幣的數量化。所以,在這個意義下,必須堅持說,當[人們]在[各式各樣的]溝通關聯中運用價格時,價格已經是一般化的,而且,價格的經濟功能正在於此。
這個與訊息有關的價格概念有著許多重要的面向,[但]在此,我們只能簡短地提一下這些面向。[首先]特別要堅持的是,以價格為取向的系統,可以(而且必須)以幾乎沒有記憶的方式來運作。關於需求與供給可能性的必要訊息是由價格及支付本身製造出來的。對[價格與支付的]來源做進一步的研究,既無必要,也沒有意義。沒有能力支付的人,以及無法[用]支付[取得]的東西,都會被遺忘掉。所以,系統所能達到的複雜性,不會因為被要求具有記憶的效能(Memorierleistung)而受到限制。當然,記憶[所擁有]的累加與概化的功能[在以價格為取向的經濟系統中]仍然有其重要關聯(relevant);[但]這一個功能[在此]必須以別的方式來履行,亦即藉由累加企業或是超越企業層次的會計資料。在這樣一個基礎上,人們因此只能在沒有記憶的情況下做出決策,也就是只還能藉由數值推估的演算方法(Algorithmus)來做決策。
這種對訊息的快速擷取與縮減,在價格中變成了運作的基礎,而且對運作的消極版本(Negativfassung),也就是對它們的停止或不發生(Unterbleiben)來說,也有重要的功能。這同樣屬於系統分化出來[的一環]。價格不只規約成功實現的支付,也規約了未成功實現的支付。價格阻止了[人們]購買,但這並不是因為買者不符資格,不是因為買者具備身為勞工、中產階級、家庭主婦、黑人、演員或是劊子手的特徵。儘管直到法國大革命前,歐洲仍常在結構上將個人特徵與通往經濟的管道結合起來,但現在,所有這樣的做法都已經被揚棄了。就形式上來說,不買僅僅受到價格制約,所有因為[買者的]個人特徵而拒絕利益的做法(我不賣東西給這樣的人!)都成了經濟上不理性的(irrational)行為。所以,支付過程中訊息的高度喪失也有助於[人們]不再差別對待阻礙購買(Abhalten vom Kauf)[的情形]。正因為這樣,擁有貨幣才變成了階層的特徵;而這同時也說明了,像「專屬的」或「俱樂部」這種拒絕[其他人參與]的概念,能轉變成具吸引力的宣傳概念。
從溝通理論的觀點來看,[價格]這種能令脈絡如此大量流失的數量表達,是差異圖式(Differenzschema)的精確化,這組差異圖式能夠成為進一步訊息處理的基礎,並因此再也不會為後者所超越。當我們把訊息理解為“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造成一個差異的差異」)(Bateson)時,這意味著,所有進一步的訊息處理都是以關聯到「更多或更少」這一組差異作為它們的起點。3,5馬克的價格既不多於,也不少於3,5馬克,而且“that makes the difference”(「這造成了差異」)。換句話說,重點並不在於,要賺到這個數額的錢有多困難,或是要人們付出這個數額有多麼難。
立基在這一個(而非其他的)差異圖式上,自然會造成一些系統必須加以吸收處理的後果——例如根據在[目前]這一個價格下,銷路太好或太差來進行處理。為了修正來自抽象的風險,數量化會要求價格是不穩定的:價格的可變動性。價格的改變是依循在特定價格上所能蒐集到的訊息,而不是根據價格訊息本身的內容。當銷路太好或太差時會發生什麼事,是無法從價格本身中推斷出來的,是無法為價格本身規定的。但這個時候[價格漲跌]之所以是不確定的,只有在價格[先前]已經被確定下來的情況下,才有其可能。
另一個特徵也會導致同樣不穩定的問題。就如前面已經提過的,價格是關於最終跟[特定]時間點連結在一起的事件的訊息:關於必定是在某特定時間點上發生的支付訊息。就像任何一個溝通系統一樣,經濟系統最終來說也是由時間化了的(temporalisiert)元素組成的,就作為元素來說,它們是沒有綿延(Dauer)可言的。支付過程本身無非就是個溝通——但是是個必須在時間上固定下來的溝通,因為它傳遞了溝通的可能性,而且因為處於經濟系統中的人們必須知道,誰在什麼時間點上可以運用哪些溝通的可能性。就這點來說,經濟系統的基本過程是由時間化了的選擇,也就是事件所組成的。而時間一旦被允許進入,便再無法為任何的結構形成所消滅掉。除此之外,人們甚至可以推測說,所有的結構形成因此都跟系統時間化的後果問題有關,就如溝通的加速(Beschleunigung)(像是藉助於電子化的資料處理)會在世界經濟系統中造成巨大的結構影響一樣。
對於由立刻便又消失的事件組成的時間化了的系統,人們自然會期待[它的]事件的銜接值具有高度的確定性,因為若非如此,將會危及系統持續的再生產。在由支付事件組成的經濟中,這個[確定能夠銜接的]要求,是以完全是[經濟]自己特有的方式來滿足的,也就是對確定性(Sicherheit)與不確定性[做出經濟]特有的分配。對賺得貨幣者(貨幣所有者)來說,支付為[他]持有的貨幣創造出極高的任意運用的確定性,同時也對所有其他人創造出極高的特定運用的不確定性。藉著把具有極端值的這兩個變數,也就是確定/不確定(Sicherheit/ Unsicherheit)以及任意/特定(Beliebigkeit/Bestimmtheit),建到經濟系統的再生產結構中,就創造出極高的不穩定,同時卻沒有因此而根本地妨害到對系統再生產來說是必要的運作。不穩定性與可再生產性這樣一個特有的結合所帶來的好處極為重要,它使得經濟系統(以及就作為結果來說,這個系統的全社會環境也)能夠利用這些好處來達成高度的複雜性。如此一來,貨幣符碼、支付,以及價格就成了幾乎再也無法逆轉的演化成就:[因為]如果人們想放棄因此而變得可能的、[因此種]結合[而來]的獲益的話,必須拋棄太多的東西。
這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的確是建立在以貨幣的數量化來表達社會關係的基礎上。例如在馬克思主義式的分析中,「商品」便以這樣的方式被視為以資本主義方式生產的經濟「細胞」。然而這個比喻還太粗糙,而且,由於細胞又是個高度複雜的自我生產系統,本身會不斷再生產出數量龐大的鉅型分子,所以就這點來說,這個比喻還會將我們導向錯誤。因此,較新的系統理論分析,傾向把經濟的最終單位更強地[再往下]分解成純然是一時的、[倏起倏滅的]事件(temporal Ereignis),[相應於此]數量化必須被理解為再生產這些事件的結構。
從這個角度來看,系統的時間性(Zeitlichkeit)要求以數量化(以及反過來:數量化要求以時間性)來彌補抽象所帶來的風險,並藉此強迫經濟系統分化出來,而這是立足於與特定時間點相連結的、瞬間的、必然要消失的事件的基礎上。的確,所有的行動系統(就如所有的意識系統、所有的神經生理系統等等)都具有時間化了的複雜性這一特性,亦即它們都是由倏忽即逝的事件之間的關係化(Relation-ierung)所構成。所有這些系統都是內在地不安定的。所有這些系統都會讓那些對它們來說是「同時[發生]的」(gleichzeitig),並因此是無法加以影響的事物,[不斷地在內部]萎縮消失;而且所有這些系統因此都發展出了在時間界域中觀察自己的可能性,這意指,把它們當下與世界同時的運作當作是「現在」,而與過去和未來區別開來。就這點來說,經濟系統並未提供[人們]任何與[一般]已知真實有著根本不同的特性。然而,社會學感興趣的問題在於,時間化了的系統這個特性在多大程度上能為全社會系統(Gesellschaftssystem)的特殊功能所用,它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在功能上分化出來。就這點來說,洞察到(1)處理訊息的差異圖式的數量化,(2)將最終的元素特定化為支付這個基礎類型,以及(3)藉由與此相關的結構來吸收風險三者之間的關聯,為進一步的社會學分析提供了一把鑰匙。必須強調的是,要獲得這樣的洞識,必須將這些洞識與這些變數之間關聯起來,以及與由此導致的、對總體系統(Gesamtsystem)變異的內在限制關聯起來。唯有如此,我們才走向了系統理論的分析。
第一章:價格
一
社會學過去甚少參與經濟學的討論,近來尤其如此。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經濟學研究嚴整的表述方式會令局外人嚇得望而卻步,但另方面也可能是出於社會學本身理論的無能(Inkompetenz)。到目前為止,社會學所使用的基本概念(例如:行動、角色、制度、規範、衝突)的抽象方式,尤其是它們抽象的程度,顯然不足以掌握經濟現象(wirtschaftliches Geschechen)的複雜性,更不用說是掌握到為經濟學所描述,並受此描述所影響的現象的複雜性了。就這點來說,既有建制化了的社會學理論欠缺適當的複雜性(因此自然就更缺艾緒比[Ashby]定理意義下“requisite variety”[「必要的變異性」])。
本文接下來思索的出發點是,當人們以一般系統理論為社會學分析的取向時,所能獲得的描述及認知的可能性。這些思考試圖尋找將此一理論應用到經濟系統的問題上的可能性。所以,這既不涉及對經濟學研究的現況採取一種批判的立場,也與經濟學研究的「知識社會學」無關,像是描繪與既有理論的差異,藉著重新表述這些理論使研究繼續往前邁進 。上述這一切原則上都是可能的,但(至少對社會學來說)卻必須以[一定的]理論框架為前提,可是目前我們連這個理論框架的概略輪廓都還無法確定下來。因此,我們將先只專注於描繪出一個關於經濟的社會學理論的草圖。[在進入正文之前],還必須在此補上一個[極為]反諷的“disclaimer”(「撇清」):如果人們還是能在我們的行文當中辨認出經濟學理論的話,這應當純粹是個偶然。
二
就像社會系統本身一樣,不論是經濟化的(wirtschaftende)社會,還是社會中分化出來的經濟系統,都應當理解為在溝通的基礎上,對行動進行規定與歸因的系統 。依此,不論是這之中所涉及到的資源,還是參與其中的個人心理狀態,都不是系統的元素或組成成分。[但]它們自然是系統不可或缺的環境要素。系統會對它們進行溝通,而且溝通就其本身來說,也需要這些物質的及心理的事物。沒有這樣一個環境的話,溝通將變得不可能。但是,此處所涉及的系統形成只發生在溝通事件(kommunikatives Geschehen)本身這個層次上。精確地來說,唯有這樣才得以被稱作社會真實(Wirklichkeit)或社會系統。
跟經濟有關的溝通在所有的社會形構中都是必要的,因為人們必須對稀有財貨的取用(Zugriff)取得一致的意見。跟經濟有關的溝通相應地可以有各式各樣的形式。然而,是貨幣這個溝通媒介才使得經濟的溝通開始分化出來,形成一個特別的功能系統,這確切說來是經由下述方式[實現的],亦即藉貨幣之助,得以令特定類型的溝通行動,也就是支付(Zahlung),系統化。因此,在經濟行為以貨幣的支付為取向的範圍內,人們可以說在功能上分化出了一個經濟系統,而且這個系統接著可以從支付出發來安排非支付的行為,例如像勞動、財貨的轉讓、排他性的占有使用等。由於價格與支付有關,所以我們必須先更精確地說明,把所有的經濟過程都關聯到貨幣的均衡,對系統理論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在闡明貨幣的功能時,人們通常不是從系統理論,而是從交換理論的看法出發。[根據交換理論的看法]貨幣促成了交換可能性在事物、時間及社會面向上的一般化(Generalisierung)。它在這三個面向上擴大了交換的可能性,並因此增加了具體交換運作可以選取的範圍(也就是也增加了選擇的成效[Selektionsleistung])。對於這個在社會學中可在象徵一般化媒介 理論的脈絡中獲得表達的洞見,我們並不質疑,只是,對系統理論的分析來說,這樣的看法仍嫌不足。社會系統要能分化出來,必須使得對相應系統的所有運作來說,自我指涉的參照關聯(Verweisungszusammenhang)都能封閉起來。依此,在所有以經濟的方式發生,亦即在所有可歸於經濟這個系統的[事件]中,自我指涉必須一併進行著。經濟的溝通必須表明自己是經濟的,如此人們才不會錯誤地詮釋它們,像是把接近的企圖看成是為了[發展]親暱關係的緣故 ;不論它們此外還同時完成了什麼,它們始終必須也再生產出經濟系統本身來。另一方面,這個自我指涉循環的封閉性從來就不可能作為一種自為的事態(Sachverhalt für sich);它只能被安排成一併進行著的自我指涉(mitlaufende Selbstreferenz)。唯有作為開放的系統,封閉的系統才有其可能,自我指涉只會出現在與異己指涉的結合之中。這樣一個轉變,也就是把過去曾被表述為對立的概念關係變成一種[可彼此]提升的關聯 ,是晚近系統理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在經濟的領域中,貨幣是前述[得以實現]的必要前提。貨幣是已設置好的(instituiert)自我指涉。貨幣沒有「固有值」(Eigenwert),它的意義只在於指出使運用貨幣成為可能並對之進行條件化(Konditionierung)的系統。由於所有基本的經濟過程都必然伴隨著以計算及支付為之的貨幣移轉,這就意味著,所有的經濟過程在結構上都受到自我指涉與異己指涉兩者的同時性(Simultaneität)所約束。自我指涉與異己指涉被強迫(這其中的一個意涵是:不取決於情境)耦合起來。它們彼此互相制約。而正是此一[相互]制約的關聯,承載了經濟系統的分化出來。唯有當成本及相對的支付出現時,生產才成其為經濟,交換才成其為經濟。這個過程接著實現了一個指示的脈絡(Verweisungskontext),這個脈絡與財貨及勞務、欲望及需要,與外於系統的後果有關;同時,這個過程也實現了另一個指示的脈絡,在這個脈絡中只涉及以貨幣,亦即以系統內的溝通的諸可能性,來重新規定財產關係。這個一併進行著的自我指涉,透過它的封閉性使得系統的開放性成為可能。“L’ouvert s’appuie sur le fermé” (「開放依靠封閉而來」)。自我指示的確定性是[系統能]往外延伸到環境中去的條件。貨幣經濟系統在資源、自然均衡及動機上引發的猛烈改變,會受到貨幣的自我指涉所制約。這[同時]也就意味著,如果經濟崩解的話,必須再度委由「自然」接管接下來的改變,尤其是克服這些改變的後果。
三
這樣一個系統不只可以根據界限而與它的環境區別開來,而且還在它的每一個元素中都確認了自己。所以,自我指涉與異己指涉的耦合也被用來認識、規定及再生產組成系統的元素。
就作為這樣一個經濟系統的最終元素來說,支付有其特殊的性質。如同行動一般,它們是暫時的、在特定時間點發生的事件。在它們開始時,就又停止了。因此,以支付作為最終的、無法再加以分解的元素而建立起來的系統,尤其必須關心不斷更新的支付。否則,在從某一片刻到另一片刻的轉換間,它將逕自停止存在。而且,這裡所涉及的不是由擁有流動資金所產生的抽象「支付能力」;也就是說,並非涉及一個相對恆定的數量,而是涉及到具體地引發支付的動機(Motivation),並且真地完成支付。依此,經濟是個「自我生產的」系統,它必須自己生產及再生產出組成它的元素來。所以,就觀察及分析這個系統來說,適切的參照點不是像「均衡」(Gleichgewicht)理論建議的,退回到某個靜止的狀態,而在於系統由以組成的瞬間活動——也就是支付——持續地再生產。[而且]不能,或無論如何不能只是由外部,而是必須由系統自己來確保這樣一種動機的引發,這也就是說,是由系統自己對於支付過程的條件化來確保的。至於此處所需的條件化,則是由價格來促成。
此外,與其他的行動類型比較起來,支付亦有其特殊的性質。對它們內在於系統內的再生產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支付有著極高的訊息喪失的特徵:支付者並不需要特別說明藉由支付貨幣而能獲得滿足的需要或欲望,或為此給出什麼理由,也不需要對貨幣的來源做說明。就這點來說,貨幣的形式會在社會的面向上造成不穩定的效果,它切斷了可能的溝通連結,而這恰恰是能分化出關於經濟的特殊功能系統的條件所在。在「價格」這個一般性規定的條件化層次上,訊息的喪失會更加嚴重;因為價格從來就沒回答過,人們實際上是否,以及多常按此價格進行支付。
另一方面,在前述這個放棄訊息的基礎上,明確的價格卻也促成了訊息的獲得。根據價格,人們得以知道關於支付期望的訊息,也就是得以觀察其他人如何觀察市場,尤其能根據價格的變動來辨識發展的趨勢。所以,在[我們目前討論的]這個理論關聯中,價格必須被理解成關於溝通過程的訊息。依此,[價格]這個概念並非指稱交換關聯中實際發生的貨幣支付(所支付的貨幣數額),而是指關於可期待的貨幣支付的訊息,確切來說即是指關於下述貨幣支付的訊息:[人們]把這個貨幣支付當作取用稀有財貨的回報(Gegenleistung)來期待。當人們要將這些期望(就如一般而言的期望本身一樣)確定下來時,不會不顧及那些在已證明為成功的過程中得到的經驗,是不證自明的。因此就這點來說,實際做過的貨幣支付具有建立起期望的重要性。然而,價格能起的作用以及給予取向的方式,取決於價格的一般化(Generalisierung),而這就其本身來說又取決於貨幣的數量化。所以,在這個意義下,必須堅持說,當[人們]在[各式各樣的]溝通關聯中運用價格時,價格已經是一般化的,而且,價格的經濟功能正在於此。
這個與訊息有關的價格概念有著許多重要的面向,[但]在此,我們只能簡短地提一下這些面向。[首先]特別要堅持的是,以價格為取向的系統,可以(而且必須)以幾乎沒有記憶的方式來運作。關於需求與供給可能性的必要訊息是由價格及支付本身製造出來的。對[價格與支付的]來源做進一步的研究,既無必要,也沒有意義。沒有能力支付的人,以及無法[用]支付[取得]的東西,都會被遺忘掉。所以,系統所能達到的複雜性,不會因為被要求具有記憶的效能(Memorierleistung)而受到限制。當然,記憶[所擁有]的累加與概化的功能[在以價格為取向的經濟系統中]仍然有其重要關聯(relevant);[但]這一個功能[在此]必須以別的方式來履行,亦即藉由累加企業或是超越企業層次的會計資料。在這樣一個基礎上,人們因此只能在沒有記憶的情況下做出決策,也就是只還能藉由數值推估的演算方法(Algorithmus)來做決策。
這種對訊息的快速擷取與縮減,在價格中變成了運作的基礎,而且對運作的消極版本(Negativfassung),也就是對它們的停止或不發生(Unterbleiben)來說,也有重要的功能。這同樣屬於系統分化出來[的一環]。價格不只規約成功實現的支付,也規約了未成功實現的支付。價格阻止了[人們]購買,但這並不是因為買者不符資格,不是因為買者具備身為勞工、中產階級、家庭主婦、黑人、演員或是劊子手的特徵。儘管直到法國大革命前,歐洲仍常在結構上將個人特徵與通往經濟的管道結合起來,但現在,所有這樣的做法都已經被揚棄了。就形式上來說,不買僅僅受到價格制約,所有因為[買者的]個人特徵而拒絕利益的做法(我不賣東西給這樣的人!)都成了經濟上不理性的(irrational)行為。所以,支付過程中訊息的高度喪失也有助於[人們]不再差別對待阻礙購買(Abhalten vom Kauf)[的情形]。正因為這樣,擁有貨幣才變成了階層的特徵;而這同時也說明了,像「專屬的」或「俱樂部」這種拒絕[其他人參與]的概念,能轉變成具吸引力的宣傳概念。
從溝通理論的觀點來看,[價格]這種能令脈絡如此大量流失的數量表達,是差異圖式(Differenzschema)的精確化,這組差異圖式能夠成為進一步訊息處理的基礎,並因此再也不會為後者所超越。當我們把訊息理解為“difference that makes a difference”(「造成一個差異的差異」)(Bateson)時,這意味著,所有進一步的訊息處理都是以關聯到「更多或更少」這一組差異作為它們的起點。3,5馬克的價格既不多於,也不少於3,5馬克,而且“that makes the difference”(「這造成了差異」)。換句話說,重點並不在於,要賺到這個數額的錢有多困難,或是要人們付出這個數額有多麼難。
立基在這一個(而非其他的)差異圖式上,自然會造成一些系統必須加以吸收處理的後果——例如根據在[目前]這一個價格下,銷路太好或太差來進行處理。為了修正來自抽象的風險,數量化會要求價格是不穩定的:價格的可變動性。價格的改變是依循在特定價格上所能蒐集到的訊息,而不是根據價格訊息本身的內容。當銷路太好或太差時會發生什麼事,是無法從價格本身中推斷出來的,是無法為價格本身規定的。但這個時候[價格漲跌]之所以是不確定的,只有在價格[先前]已經被確定下來的情況下,才有其可能。
另一個特徵也會導致同樣不穩定的問題。就如前面已經提過的,價格是關於最終跟[特定]時間點連結在一起的事件的訊息:關於必定是在某特定時間點上發生的支付訊息。就像任何一個溝通系統一樣,經濟系統最終來說也是由時間化了的(temporalisiert)元素組成的,就作為元素來說,它們是沒有綿延(Dauer)可言的。支付過程本身無非就是個溝通——但是是個必須在時間上固定下來的溝通,因為它傳遞了溝通的可能性,而且因為處於經濟系統中的人們必須知道,誰在什麼時間點上可以運用哪些溝通的可能性。就這點來說,經濟系統的基本過程是由時間化了的選擇,也就是事件所組成的。而時間一旦被允許進入,便再無法為任何的結構形成所消滅掉。除此之外,人們甚至可以推測說,所有的結構形成因此都跟系統時間化的後果問題有關,就如溝通的加速(Beschleunigung)(像是藉助於電子化的資料處理)會在世界經濟系統中造成巨大的結構影響一樣。
對於由立刻便又消失的事件組成的時間化了的系統,人們自然會期待[它的]事件的銜接值具有高度的確定性,因為若非如此,將會危及系統持續的再生產。在由支付事件組成的經濟中,這個[確定能夠銜接的]要求,是以完全是[經濟]自己特有的方式來滿足的,也就是對確定性(Sicherheit)與不確定性[做出經濟]特有的分配。對賺得貨幣者(貨幣所有者)來說,支付為[他]持有的貨幣創造出極高的任意運用的確定性,同時也對所有其他人創造出極高的特定運用的不確定性。藉著把具有極端值的這兩個變數,也就是確定/不確定(Sicherheit/ Unsicherheit)以及任意/特定(Beliebigkeit/Bestimmtheit),建到經濟系統的再生產結構中,就創造出極高的不穩定,同時卻沒有因此而根本地妨害到對系統再生產來說是必要的運作。不穩定性與可再生產性這樣一個特有的結合所帶來的好處極為重要,它使得經濟系統(以及就作為結果來說,這個系統的全社會環境也)能夠利用這些好處來達成高度的複雜性。如此一來,貨幣符碼、支付,以及價格就成了幾乎再也無法逆轉的演化成就:[因為]如果人們想放棄因此而變得可能的、[因此種]結合[而來]的獲益的話,必須拋棄太多的東西。
這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的確是建立在以貨幣的數量化來表達社會關係的基礎上。例如在馬克思主義式的分析中,「商品」便以這樣的方式被視為以資本主義方式生產的經濟「細胞」。然而這個比喻還太粗糙,而且,由於細胞又是個高度複雜的自我生產系統,本身會不斷再生產出數量龐大的鉅型分子,所以就這點來說,這個比喻還會將我們導向錯誤。因此,較新的系統理論分析,傾向把經濟的最終單位更強地[再往下]分解成純然是一時的、[倏起倏滅的]事件(temporal Ereignis),[相應於此]數量化必須被理解為再生產這些事件的結構。
從這個角度來看,系統的時間性(Zeitlichkeit)要求以數量化(以及反過來:數量化要求以時間性)來彌補抽象所帶來的風險,並藉此強迫經濟系統分化出來,而這是立足於與特定時間點相連結的、瞬間的、必然要消失的事件的基礎上。的確,所有的行動系統(就如所有的意識系統、所有的神經生理系統等等)都具有時間化了的複雜性這一特性,亦即它們都是由倏忽即逝的事件之間的關係化(Relation-ierung)所構成。所有這些系統都是內在地不安定的。所有這些系統都會讓那些對它們來說是「同時[發生]的」(gleichzeitig),並因此是無法加以影響的事物,[不斷地在內部]萎縮消失;而且所有這些系統因此都發展出了在時間界域中觀察自己的可能性,這意指,把它們當下與世界同時的運作當作是「現在」,而與過去和未來區別開來。就這點來說,經濟系統並未提供[人們]任何與[一般]已知真實有著根本不同的特性。然而,社會學感興趣的問題在於,時間化了的系統這個特性在多大程度上能為全社會系統(Gesellschaftssystem)的特殊功能所用,它在多大的程度上能在功能上分化出來。就這點來說,洞察到(1)處理訊息的差異圖式的數量化,(2)將最終的元素特定化為支付這個基礎類型,以及(3)藉由與此相關的結構來吸收風險三者之間的關聯,為進一步的社會學分析提供了一把鑰匙。必須強調的是,要獲得這樣的洞識,必須將這些洞識與這些變數之間關聯起來,以及與由此導致的、對總體系統(Gesamtsystem)變異的內在限制關聯起來。唯有如此,我們才走向了系統理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