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裡的印度史

NT$860 NT$679

出版日期:2023-10-05
作者:T. 理查.布朗頓
譯者:洪世民
裝訂:精裝
EAN:9789570870572
系列:歷史大講堂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精選大英博物館中五百件珍貴藏品,
呈現多彩多姿的印度文明,
一本書就把博物館帶回家!

《大英博物館裡的印度史》是一本引人入勝的視覺史書。

書中按時間順序排列,以專家精心挑選的大英博物館珍貴藏品,將現今的南亞與其過去聯繫起來。從150萬年前的史前物件出發,檢視了印度河流域文明留下的各種文物,並探究佛教、耆那教、印度教、錫克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興起。透過博物館的珍貴收藏,可以看到蒙兀兒帝國的崛起,這是印度最偉大的穆斯林王朝,使印度成為一個領先的經濟強國。蒙兀兒帝國的獨特風格透過繪畫、建築、雕刻、金屬工藝和珠寶,散發出耀眼光彩。16世紀開始,印度與歐洲的貿易往來日益頻繁,透過香料罐、紡織品和其他奢侈品的例子,可以看到文化交流的衝擊與影響。進入20世紀後,諸如流行版畫、當代攝影和表演藝術等蓬勃發展,展現出現代主義和政治獨立的色彩。

從王朝帝國的壯麗城市到樸實的鄉村,從精美的繪畫和宗教雕塑,到日常的衣物和世俗用品,《大英博物館裡的印度史》為讀者全面呈現印度文明璀燦悠久的歷史。

★ 骰子
印度河文明遺址找到諸多距今4000年歷史的骰子。關於骰子遊戲最著名的例子,便是史詩《摩訶婆羅多》的主人翁、般度長子堅戰輸掉五兄弟共有妻子「黑公主」杜巴蒂的賭局。

★ 佛陀雕像
脫離塵世、散發宛如英雄的平靜,帶有光環的佛陀右手施無畏印。近乎透明而貼身的外衣清晰勾勒著軀體。鹿野苑的佛陀雕像之美,特別是在臉部描繪上,一直被視為印度雕塑的縮影。

★ 舞王濕婆
印度傳統認為時間是循環而非線性的,舞王濕婆的形象為站在時間的盡頭與初始。他手中的標誌象徵了這個故事的毀滅與創造元素:上左臂在一個循環的盡頭持火,代表毀滅,上右臂則拿著沙漏狀的鼓,代表創造。

★ 曼陀羅
為二度空間,被想像為神明的住所,也就是鼓勵神力進入的地方。常見的曼陀羅是用畫的,在晚期的印度佛教和後來的藏傳佛教尤其顯眼,做為冥思的輔助。

★ 泰姬瑪哈陵
印度最知名的建築象徵,其實混雜了各種遺產。它大半仿照波斯和中亞的王陵結構,但大量植物、花卉和建築裝飾等元素,流露濃濃的印度風格。

▍本書特色
1.最完整豐富的印度藝術史專書。
2.五百多件珍稀文物以精美照片呈現,彷彿置身大英博物館中。
3.解析各種宗教信仰、不同王朝風格、多元文化背景。
4.以物觀史,從藝術、文學、宗教、民生用品的角度引領讀者深入印度文化。
5.每章節開始附有歷史大世紀,清楚列出印度各王國更迭的時間軸。

貨號: 9789570870572 分類: , , 標籤:
作者:T. 理查.布朗頓

大英國博物館南亞和東南亞部門的負責人。他是一位專業的考古學者,曾在南亞各地工作。著有《阿薩姆花園的克里希納》、《孟加拉神話》和《印度教藝術》。

譯者: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曾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翻譯獎,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一件T恤的全球經濟之旅》、《在一起孤獨》、《文明的故事》、《文字的祕密》、《真實的莫札特》等。

貨號: 9789570870572 分類: , , 標籤:


1.史前時代及歷史時代初期──150萬年前至西元前3世紀
2.早期帝國與發展中地區──西元前3世紀晚期至西元8世紀
3.王朝與宗教的興起──6世紀至14世紀
4.德干蘇丹、蒙兀兒皇帝和拉吉普特國王──12世紀晚期至18世紀
5.在印度的歐洲人和英國人──1510至1900年
6.殖民時期、獨立建國與現代性──19世紀晚期到現在

貨號: 9789570870572 分類: , , 標籤:

本書探討南亞文化史。這個區域今天是由下列國家組成: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孟加拉和斯里蘭卡。在今日南亞,印度是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中國。不過這個統計可能馬上就會出現變化,使印度成為人口最多的國家:目前已接近 14 億。這巨大的數字暗示這座次大陸具有另一項特色—─文化多采多姿、包羅萬象。本書將以圖例介紹從中挑選的文化題材;但種類實在太多太廣,我們只能精選其中一部分。這些主題將置於寬廣的時間框架中,不過其中一些,例如象牙的使用、說故事的悠久傳統,或是諸如《羅摩衍那》等史詩,則跨越了年代的界線。本書討論的物件最早來自 150 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最新的則是一件 2016 年製作的藝術品。
南亞的多元也清楚反映在語言、文字、族群、宗教和建築上。光是語言就夠豐富龐雜了。在南亞說的數百種語言以四大語系為代表:印歐語系、德拉維達語系、南島語系、藏緬語系。今天光是在印度,就有超過 20 種官方語言和好幾種文字。這些造成巨大的區域差異和分別發展。南亞許多文字都承襲自古代的婆羅米文字,而婆羅米文或許是經由接觸亞蘭文字而產生(亞蘭文是古波斯帝國使用的文字,帝國領土曾涵蓋今巴基斯坦)。後來的文字,例如波斯語和烏爾都語使用的阿拉伯文,以及英語使用的羅馬字母,則反映較近期的歷史。
20 世紀時,語言一直是備受爭議的領域,不時被用來劃定國家(說烏爾都語的劃為巴基斯坦,說孟加拉語的劃為孟加拉),以及現代印度的區域單位(安得拉邦說泰盧固語﹝Telugu﹞;泰米爾納德邦說泰米爾語;喀拉拉邦說馬拉雅拉姆語)。討論這個主題會產生各種可能的誤解,不過,大致而言,印度次大陸北部的語言,包括烏爾都語、旁遮普語、印地語、孟加拉語等,都屬於印歐語系。這並不代表說這些語言的民眾都有相同的起源;族群和語言是兩回事。事實上,顯而易見的是,南亞的民族複雜多元,且反映了接觸、旅行、貿易和軍事參與的歷史。既然有這種情況,多語制度自然普遍、深刻且有其必要。
■ 土地
就地質而言,南亞次大陸是由南部和北部兩個基本單位組成。南部,也就是地圖上那個倒三角形、西濱阿拉伯海、東臨孟加拉灣的部分,主要由中央的德干高原構成,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南方的頂點則為今泰米爾納德邦的平原。更南邊的斯里蘭卡今天被視為島嶼,但地質上與泰米爾納德相連。德干高原山地的地質相當古老,當今世上最久遠的一些露頭岩層表面,可溯至大陸漂移將此地區連上北方的歐亞大陸板塊之前。由於岩石無所不在,石工建築在這個地區相當普遍。
德干高原以北的北部地區,以橫貫北方的喜馬拉雅山脈為特徵。這些山脈是在較近的地質年代,因古德干大陸碰撞歐亞大陸板塊而隆起,這個過程持續至今。由於南方板塊擠壓到北方板塊底下,因而推升出喜馬拉雅山脈。多條發源自喜馬拉雅山脈的河流,最重要的包括印度河、亞穆納河、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數萬年間在河谷沉積了大量淤泥,使印度平原北部土壤肥沃,且在古代林木蓊鬱。不過,林地清除殆盡後,這些地區的肥沃就須仰賴季風:北部每年六月開始的雨季(東南部的雨則從十月開始下)方能維繫。這些河谷富於沖積土,但並不盛產岩石。因此這裡成了以磚造建築為主的地區。自古以來,只有宮殿、堡壘、富人宗教場所會用石造,石塊多半是從遠方採石場運來(主要的例外是西南部的信德、古加拉特、拉賈斯坦等地區,當地找得到建築石材)。從山脈往西北方開闊的河谷為商人提供雙向貿易路線,也為軍隊提供進犯南亞的途徑。
南亞的地理多樣性造就了豐富的植被,從山地的松林到亞熱帶的闊葉林,以及介於中間的種種。這意味這座次大陸的歷史故事在外圍,而非中心。史上固然不乏中央強權獨霸的時候,但這些其實是例外。不同的外圍地區─—多半是以地理區為基準─—常與前文提到的互異語言區相一致。
■ 宗教
南亞向來是宗教多元之地。有四大世界主要宗教發源於此─—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錫克教。其他來自次大陸外面的宗教,例如祆教、伊斯蘭和基督教,也一直占有顯著地位。佛教、印度教、耆那教都留下橫跨過去兩千年的建築和雕塑等物證;基督教紀錄較短,但也很重要。錫克教和伊斯蘭較不注重形象營造,但在建造敬拜場所,如錫克廟(gurudwara)和清真寺則表現突出。
將神明想像成人形向來是印度文化的特色,在佛教和印度教尤其顯著;寺廟外擺滿人形雕塑的裝飾風格,就非常清楚地反映這點。南亞文化中,人形常被用來表現概念:如語言被賦予瓦赫(Vach)女神的形象加以崇敬,諸如喜馬拉雅山和恆河等自然特徵都被賦予男女性別,在文本裡奉為神聖的哲學概念也被人格化─—例如佛教的「般若波羅蜜多」意味「智慧圓融」。
所有在南亞實踐的宗教都回應朝聖的概念:朝聖者行走的路線在這塊大陸縱橫交錯,虔誠信徒蒐集的神聖紀念物從此端帶到彼端。與此息息相關的是這片土地,以及它的自然要素─河流、山脈、神聖島嶼─具有神聖性質的概念。這樣的特點在印度教及佛教的朝聖中得到充份證明,不過南亞所有宗教都有朝聖的慣例。
雕塑所用的材料不一而足。岩石和青銅是優越背景的首要材料,例如寺廟(我們主要就是從寺廟開始理解南亞文化)。木材只用於山區,例如喜馬拉雅的山麓丘陵或孟買南方的高止山脈。不過,從以往到現在,赤陶一直是最常見的雕塑材料。陶土雕塑在西元前 6000 紀即已出現,一路延續到當代,鄉村工坊和城市畫室仍在創作的事實提醒我們,泥土在南亞具有神聖的價值。
從西元後第一個千年的中葉開始,南亞的地貌不再由王公貴族的宅邸獨霸,而是遍布神明的住所—─寺廟、清真寺、神殿和陵墓。例如,我們對南印度朱羅國王的宮殿幾乎一無所知(那無疑是木造,因此沒有存留下來)。然而,同時代的寺廟,例如坦賈武爾的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廟(Brihadishvara),至今仍雄偉莊嚴地屹立。在南亞,宗教建築的營造是展現地位、財富與權力的標準方式。一直要到近代之初,伊斯蘭來到次大陸開始,歷經最重要的蒙兀兒人、其繼任者,以及最後的英國人統治時期,世俗的建築才變得重要。在這裡,我們或許可以把蒙兀兒皇帝沙賈漢在阿格拉(Agra)興建的堡壘、久德浦(Jodhpur)的梅蘭加爾堡(Mehrangarh),或英國人在新德里建造的宮殿,想成總督府和現在印度總統的官邸。這些世俗建築之豪華壯麗不遜於早七、八百年建造的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廟。
■ 紡織品與色彩
色彩是南亞文化最明顯、最一致,確實也是最令人愉快的元素之一。從過去到現在,印度世界一直被認為色彩繽紛,不論是南印度神廟入口外面的彩繪人物雕塑,或在市集販售的流行印花布。藝術家和工匠代代相傳,是技藝精湛的色彩搭配倡導者。印度繪畫即為明證,而不同心智狀態有不同專屬色彩的理論,更讓賞畫成為令人興奮的體驗。深諳色彩的力量,加上很早就精通棉絲紡織技術(都是在西元前 3000 紀即已熟悉),意味世界各地至少已為五顏六色的印度紡織品目眩神迷兩千年,不論在古羅馬時代,中世紀東南亞、中國和日本,或近幾百年的歐洲和非洲─—就連 21 世紀的米蘭時裝店也不例外。
■ 總結
本書的目標是在藝術作品與歷史變遷之間建立連結。我們已憑藉大英博物館的收藏做到這件事。這批收藏是在過去兩百五十多年的累積,琳瑯滿目,充分反映印度次大陸的文化。本書介紹的許多作品純粹是以美學標準挑選;然而,在我們全球化的世界,這還有更深一層的目的。誠然,不去了解本身以外的文化,我們的心靈會愈來愈貧瘠。南亞人—─包括身在亞洲,以及今天散布其他大陸的南亞人─—占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因此我們有必要加以了解。這本書只是個微不足道的嘗試。

貨號: 9789570870572 分類: , , 標籤:

■ 佛陀的生平及《本生經》故事
今天,我們不可能確切無疑地描述佛陀在歷史上真正的生平。早期的資訊係口耳相傳,很快就被加油添醋。事實和傳說最終在文本裡結合,《大事》(Mahavastu)和《普曜經》(Lalitavistara)是早期的例子。兩者都是早期素材的彙編,後者也許在西元 3 世紀就寫成我們今天熟悉的版本。我們從這些文本得知,佛陀本名悉達多,生於今印度/尼泊爾邊界迦毘羅衛城的王室。佛陀出生有夢的預示:摩耶夫人夢到一頭白象從她的右脇而入。
他在藍毗尼園(Lumbini Garden)誕生,過程離奇:他從右脇而出(右邊在南亞傳統代表雄性和吉兆)。這個孩子年輕時過得奢侈,但有一天,他看到一個病人、一具屍體和一位流浪苦行者,感到良心不安,遂毅然決然離開王室生活,拋妻棄子,尋找理解人類存在的更佳方式。他在夜深人靜時離開宮殿,進入森林,就地剃髮,象徵徹底告別世俗生活,展開苦行。
在森林裡,他遵循多位導師的教誨,並嚴格實行捨棄我執。最後,明白苦行已無益於他的探索,他坐在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冥思。這裡,他遭到魔王波旬攻擊,誘惑與武力並施。他擊退這些雜念,請來大地女神見證,透過長年累積善德,他不再受到任何業力影響,如獲新生。他已悟道,而這將通往徹底解脫,即「涅槃」(他始終沒有賦予定義,而這個詞可比擬為火焰熄滅)。
離開菩提伽耶,他轉往鹿野苑(Sarnath),在此首次布道,「初轉法輪」(圖五)。他闡述他所獲得可脫離無盡輪迴轉生的知識,這便是四聖諦與八正道。四聖諦是苦(生即是苦)、集(苦為集合欲望所致)、滅(消滅欲望才可去除痛苦)、道(修正道為消滅欲望之法)。隨後他便列出八條正道。
剩餘的人生歲月,佛陀都在印度東部傳道。菩提伽耶和鹿野苑成為朝聖中心,且延續至今。死後,他的骨灰分成八個部分,分別存放在墳塚裡,成為第一批窣堵坡—─佛教建築的典型。
佛陀死後,《本生經》(前世故事)的構想開始發展,訴說佛陀成佛前的生平。故事中認知的概念是,佛陀依據一個人的「業報」來教導輪迴轉生—─即一個人行為的果,可能會在生命階梯上上下下。我們全都在這段旅程的某處,最終,當所有前世的負面因果用罄,便不再有重生的必要。因為佛陀已走完旅程,走入涅槃,我們必須假設他已經歷過多世生命,每一世都積累必要的善業,使他終能生而為人(之前有幾世為動物),終獲解脫。《本生經》的故事取用了古老的民間文學寶庫,並呈現在現存最早的佛陀雕塑中。這些故事由看似頗不近人情的道德觀所主導,由冷漠的因果律決定一切,但也從一開始就洋溢著同情憐憫。
■ 舞王濕婆
濕婆神在火圈裡跳著極樂之舞的形象,或許是「印度教的印度」的概念中最為人熟知的濃縮。世界各地都見得到「舞王濕婆」(Shiva Nataraja)的雕塑。這位神的這尊聖像之所以受到矚目,部分應歸功於作家、思想家及藝術家阿南達.庫馬拉斯瓦米(Ananda Coomaraswamy,1887-1947)。他的父親是斯里蘭卡泰米爾人,母親是英國人,而他的著作,以及諸如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的作品,都大力促成這種形式持續受歡迎,不過現在我們知道,庫馬拉斯瓦米的解釋只是眾多可能詮釋的一種。
這個形象背後的神話與宇宙活動有關。印度傳統認為時間是循環而非線性的,舞王濕婆的形象為站在時間的盡頭與初始;他「舞出」一個循環,「舞進」另一個循環。濕婆一貫的作風就是出現在時間的極端,而非之中。他手中的標誌象徵了這個故事的毀滅與創造元素:上左臂在一個循環的盡頭持火,代表毀滅,上右臂則拿著沙漏狀的鼓,代表創造(鼓聲會使創造開始)。
這種描繪濕婆的方式在朱羅時代(9 到 13世紀)備受歡迎,尤與該王朝高韋里三角洲腹地上契當巴南(Chidambaram)的神廟關係密切。契當巴南神廟大大受惠於朱羅王朝的贊助。在這類神廟中,「奉愛」聖者如 7 世紀詩人阿帕爾的詩句,為信徒懷念吟詠。
舞王濕婆形象的淵源尚不明確。在象島—─孟買港的窟龕島—─上,有一塊這個主題的浮雕,可回溯至8世紀。不過,大致可確定的是,舞王濕婆擺出「極樂之舞」(anandatandava)姿態(有四條手臂、一腳高抬、在光環裡跳舞)的概念,是泰米爾人的想法。何時開始以青銅製作不得而知,但有件作品很可能是最早期的一例。冶金學分析顯示這件物品與我們劃歸帕拉瓦王朝(先於朱羅的統治者)的少數青銅雕塑有諸多雷同之處。另外,從圖像學的觀點,這件雕塑亦具有年代較早的條件,如火輪為橢圓形而非圓形;左側的肩帶垂下,未揚起連接火圈;頭髮也抑制在頭的周圍,沒有揚起來連接火圈。最後,被神踩在腳下、代表無知的侏儒,身體與神像垂直,後來的雕塑則大多平行。
大型的舞王濕婆青銅像,是為遊行使用而鑄造;後來被舉著穿梭大街小巷的舞王繪畫,則是印度畫家為英國觀光客製作。在還沒有攝影的年代,這些為不熟悉這項傳統的人士提供回憶。

貨號: 9789570870572 分類: ,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