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
鋼琴家是從樂譜中學習還是從錄音中學習?演奏者要忠實原作還是可以盡情改編?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為何令人魂牽夢縈?《彼得路希卡三樂章》當真是天下第一難曲?經由焦元溥的細心比對與反覆辨正,原來古典音樂大師們心中也有偶像與「粉絲」,錄音作品的影響力甚至超越樂譜和作曲家本身。
內容簡介
作者運用科學史家孔恩(Thomas Kuhn)的「典範與典範轉移」(Paradigm and Paradigm Shifts)觀念,強調某一詮釋(錄音)因其特殊演奏/詮釋成就,導致後來演奏此曲者深受其演奏影響,則作者將此具有特殊影響力的詮釋(錄音)稱為「典型」。如此詮釋現象無疑是錄音發達且普及的二十世紀才出現的特色。
以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奏鳴曲與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為例,霍洛維茲以其驚人的改編聞名於世,藉由錄音而轟動全球。雖然他並沒有將其改編版本寫成樂譜發行,但後輩鋼琴家卻藉由聆聽霍洛維茲的錄音而模仿彈出相近的演奏,使得他的詮釋成為樂譜之外足以影響演奏家表現的「典型」。在1958年以前,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演奏以刪節為風尚,但演奏家刪節的依據並非是樂譜指示,而是以作曲家本人與霍洛維茲的演奏錄音為準。「作曲家-樂譜-演奏者」的關係因為錄音的出現而改變,「典型演奏」形成的經典地位與影響力甚至超越樂譜本身而成為左右音樂詮釋的圭臬。
在這些作品詮釋/演奏討論中,評論者如無法掌握「典型演奏」的影響力,單純地以樂譜與作曲家風格來衡量演奏,不僅失去詮釋歷史觀,評論將缺乏焦點。舉例而言,若純以音樂和技巧表現觀之,范克萊本所演奏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早已被後人超越。然而,如果將其演奏放到他的時代,其詮釋卻是革命性的演奏,其影響力甚至撼動整個俄國鋼琴學派。如果評論者僅以「今日」的標準來衡量其演出,自然不能了解其重要的經典意義與典範價值。
較錄音影響力更為微妙的則是「演奏傳統」與「學派意見」的影響力。在普羅柯菲夫第七號鋼琴奏鳴曲的詮釋中,俄國首演(世界首演)者李希特與美國首演者霍洛維茲截然不同的詮釋固然各自形成「典型」,但莫斯科音樂院教授諾莫夫個人的意見卻因其眾多學生的演奏成就而成為不可忽視的詮釋,其觀點也成為具影響力的「典型」。即使諾莫夫的見解相當程度地背離作曲家的樂譜指示,如欲討論本曲的演奏與詮釋,就不得不掌握如此觀點,否則完全以樂譜為依歸卻不知此曲在特定派別下的解釋,評論者在面對眾多詮釋相近卻大幅偏離樂譜的解釋時必感無所適從,也無法掌握評論標準。
本書特色
◎華文世界第一部呈現音樂詮釋史觀的版本比較專著
◎目次:
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Sergei 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3)
拉赫曼尼諾夫:第二號鋼琴奏鳴曲(Sergei Rachmaninoff: Piano Sonata No.2)
普羅柯菲夫:第七號鋼琴奏鳴曲(Sergei Prokofiev: Piano Sonata No.7)
史特拉汶斯基:《彼得路希卡三樂章》(Igor Stravinsky: Three Movements from Petrouchka)
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Modest Mussorgsky: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史克里亞賓:第五號鋼琴奏鳴曲(Alexander Scriabin: Piano Sonata No.5)
◎取材最詳盡、分析最精闢的音樂評論合集
吳漪曼,文化大學音樂系鋼琴教授、蕭滋基金會董事長
從元溥的樂評三部曲中,我們可以驚嘆他心思的縝密,剖析的精微;隱隱然對於音樂方面的史學、民族學、社會學等,均有非凡的涉獵。對樂曲「解讀」和「體悟」的透徹,自然水到渠成。
雅布隆絲卡雅 (Oxana Yablonskaya), 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教授,隆提博、維也納、里約熱內盧大賽冠軍
無論是對鋼琴曲目或是俄國鋼琴學派,元溥都有極其驚人的深刻了解。藉著熱情、努力和敏銳度,他成功地描繪出鋼琴家的風格與詮釋,嚴謹而系統化地呈現在他的樂評之中。
雷翁絲卡雅 (Elisabeth Leonskaja),恩奈斯可鋼琴大賽冠軍
如果你能認識元溥,親自感受音樂對他的重要,你就可以知道為何他擁有如此驚人的音樂知識和深刻見解。
安潔黑 (Brigitte Engerer),巴黎高等音樂院鋼琴教授 、伊麗莎白鋼琴大賽季軍
為元溥的音樂知識喝采!他不僅對各鋼琴學派都有精闢的見解,更以無比的熱忱探討鋼琴演奏歷史與浩如煙海的曲目,用心之深令人驚嘆。
陳毓襄 (Gwhyneth Chen),1993年波哥雷利奇大賽冠軍
元溥對於音樂具有無限寬廣的視野與知識,在他的著作裡專業、熟練且權威地重現藝術家的音樂世界。他的見解深刻而敏銳,文字又不失詼諧與魅力,即使是演奏者也能從其對音樂的熱情中得到啟發。簡而言之,這是罕見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