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社會如何可能?(思想11)

NT$360 NT$284

出版日期:2009-02-26
編者:思想編輯委員會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344
開數:25開
EAN:9789570833881
系列:思想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本期的專輯是:「民主社會如何可能?二十年台灣經驗的反省」。希望對民主政治的社會基礎,有進一步的理解,也希望社會學的研究,對民主政治有所幫助,並對台灣的民主實踐進行反省與展望。本期還有「藍綠之外」專欄,對紅衫軍和野草莓學運作了紀錄和檢省。另外,台哲會的徵文活動,也以「政治與道德」專欄呈現兩篇入選作品。本期的訪談人物是擺盪在文學與科學之間的蝴蝶人吳明益先生。本期還有對四川大地震的人文關懷、探討西藏問題、金融大海嘯的啟發等,均為去年國際上的大事。

貨號: 9789570833881 分類: , ,
編者:思想編輯委員會

編輯委員名單
總編輯:錢永祥
編輯委員:王智明、白永瑞、汪宏倫、林載爵、周保松、陳正國、陳宜中、陳冠中

貨號: 9789570833881 分類: , ,

學術認知與人道關懷:川康震動的反思
 為西藏問題尋找最大公約數
 金融大海嘯的啟發:馬克思、全球經濟冰河期及消極共產社會
 網絡生命政治在中國的浮現
藍綠之外
 民粹文革十五年:重思紅衫軍及其之後
 我的台北「野草莓」雜記
民主社會如何可能?:二十年台灣經驗的反省
 民主社會如何可能?
 中國因素與台灣民主
 關於民主社會的幾點想法
 民主社會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顏厥安
 必要的民主:他─我對抗抑或你─我平等
 公共領域、公民社會與審議民主
 民主社會的結構可能性條件
 民主社會是一種共治:代結論
 政治與道德
 政治道德與日常道德:一種解救政治與道德悖論的嘗試
 政治人物與道德:論政治黑手的兩難
思想訪談
 走過蝶道:吳明益訪談錄
思想鉤沉
 後革命時期的革命書寫
 阿摩司‧奧茲的夢想
思想采風
 德沃金訪台側記
 政治預言家杭亭頓逝世
 鳥瞰當代西方哲學:《哲學家雜誌》的專題報導

貨號: 9789570833881 分類: , ,

致讀者

從一些跡象來看,我們終於進入了一個反思與檢討的時期。
過去近三十年,世界史與在地歷史都充斥著童騃的樂觀:關於所追求的是甚麼、憑甚麼以為鴻鵠將至、而隱藏的問題與陷阱又何在,都少見反省。「歷史終結」豈不意味著天下太平,思考乃是多餘?於是,華爾街的資本主義是無需檢討的,中國三十年來的改革開放是無需反思的,兩岸關係的既有格局天經地義,而台灣的民主化則被推許為傲世的成就。
事實當然不會那麼簡單。晚近陸續爆發的眾多議題,在在逼迫我們要再思考、再反省。《思想》這份刊物,也要為各方的反省提供認真、開放的論壇。感謝我們的作者,這個論壇正在逐漸成形。
從金融大海嘯橫掃全球,到台灣二十年的民主發展陷入僵局,到紅衫軍與野草莓對藍綠毫無是非局面的不耐,種種變局都亟待理解,藉以修正人們原先的簡單假定。於是本期的文章逐一追問:資本主義能躲開愈來愈大的泡沫及其逬裂嗎?選舉與政黨輪替便構成了民主的全部內容嗎?紅衫軍的意義只在於反貪腐嗎?野草莓真是一次有進步自覺的政治教育與社運實習嗎?作者們的論述與結論不僅多樣,甚至相互齟齬抵觸。不過,會提出這些問題,已經充分顯示,大家都意識到既有觀點失之於淺窄而以偏蓋全。認真的思想者當然知道,許多新經驗需要咀嚼整理,新的形勢正在浮現,深一層的價值意識有待醞釀,還有此前疏忽了的一些視角值得正視。沒有人敢自詡「重估一切」,不過,很多成見、偏見、以及習見的世界觀,確實得調整、移動、拋棄、或者重新肯定。
在台灣的脈絡裡,「民主」正是這樣一個一度引領風騷的理念兼潮流,卻因既定成見的層層綁架、以致於生機幾近窒息。本期專輯的七位作者志在打開民主的僵局:他們在意的並不是這個或者那個政黨的得失,而是社會成員能不能藉著民主化,發展公民的能力、維護公民的權利、進而落實所有人──我妳、異己者、大陸人、外籍人──平等關懷、尊重、共存的基本做人道理(這一觀念也正好是趙剛從對立的視角重建紅衫軍「精神」時重用的關鍵價值)。這時候,民主的含意不再僅是一張選票,而是整個社會生活的重建。
在這個問題意識下,本專輯所照顧到的面向當然還有不足:在這個社會裡、以及在這個社會的邊緣與之外,還有許多人,因為他們所遭受的剝奪壓迫更形徹底而殘酷,以致於根本沒有機會蒙受民主化的恩賜:文盲、邊緣人、赤貧者、遊民、外籍勞工幫傭等等無法進入公民社會、無力參與「審議」、因而只能被打入「次等人」(subalterns)範疇的眾多生靈,要如何成為妳我的「伙伴」,讓「伙伴民主」具實質意義?這個問題,有待讀者的補充。
本期「民主社會如何可能」的專輯,得力於台灣社會學會的幫助與配合,在此敬致謝意;本期「政治與道德」的專題,得力於台灣哲學學會與本刊的聯合徵文,也要誠摯感謝。此外,前期《思想》藉張君勱學會之助推出「社會主義的想像」專輯時,由於編者的輕忽,不僅妄言中國民主社會黨業已解散,也誤解了張君勱學會的獨立地位。本期謹發表民社黨的來函聲明,請讀者明察。本刊編者必須為了失察,向民社黨以及張君勱學會敬致歉意,也祝福民社黨在寬諒之餘,有所振作。

貨號: 9789570833881 分類: , ,

民主社會如何可能?解嚴二十年台灣經驗的反省
李丁讚

1987年台灣解嚴,威權體制瓦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國家機器施加在人民身上的各種壓迫一一解除,這是自由化的年代。1992年年底,增額立委選舉,在野黨取得超過三分之一的席次,權力制衡體制逐漸形成。民主也開始制度化。1996年總統直選,主權在民的理想確立。2000年民進黨執政,兩黨政治正式奠立。這時,西方民主體制中的重要制度,如主權在民、兩黨政治、選舉制度、多數決、三權分立(司法可能不能算)等,都逐漸確立。從自由化到民主化的路徑與框架,台灣與先進國家並無太大不同。

但是,在與西方類似的民主政治體制與民主進程中,台灣卻有一個與西方很不一樣的社會基底。我們的問題是:從這個不一樣的社會基底下所構築起來的民主制度,到底會與西方的民主制度有什麼不同的發展樣貌呢?在台灣的土壤孕育中,西方的民主制度會有怎樣的變形呢?從最基本的定義來說,民主的運作,必然要面對人民、土地、歷史。不謙虛地面對土地的民主,必然有很多霸氣與暴力,與民主的精神其實是相違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每個民主儘管框架大同小異,但因為孕育的土壤不同,也就一定會長出不一樣的形貌。也就是說,每個民主都有其文化與社會的特殊性,我們要探討一個社會的民主實踐,或分析其民主困境,就必須回到該社會的歷史和社會關係中,才能對這個社會的民主特性有所掌握。因此,今天我們要探討台灣的民主經驗,也就必須回到台灣社會的脈絡之中,仔細來審視西方民主制度與台灣社會相互碰撞的細節與過程。我們要問「民主社會如何可能」,其實就是在問,民主制度與社會脈絡如何接榫、磨合,進而有機地連結起來的過程。因此,底下我將先把民主制度在台灣社會的實踐過程做簡單分析,藉此指出台灣民主的困境與契機。

首先,台灣的民主進程與國族建構同時並進,相互定義。90年代初,有制衡意涵的國會正式出現,這是台灣民主制度的啟動。而也大約在這個時間,「新國家」論述開始出現,建國的工程正式啟動。這兩個同時發生卻相互交纏的過程,深刻地影響著台灣民主的進程與開展。在某個意義上,台灣的民主是由建國的熱情所推動的。但這種熱情也也某種形式妨礙著台灣的民主。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1996年總統直選,兩千年的政黨輪替,都是民主的重大成就,但也是族群問題和統獨問題白熱化的關鍵時刻。西方先進國家在民主開展之前,都先有國族國家(nation-state)為基礎,在國族共同體的基礎上推進民主。但在台灣,民主與建國同時並進,甚至可以說,民主就是建國,建國就是民主。台灣的民主是在意識型態與國族認同的分裂與對立中開展的。

第二,在認同的分裂與對立中,「中國」因素的加入,使得情況更加複雜。在建國的努力中,中國當然是最大的障礙。再加上中國飛彈對台,限縮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變成建國運動的敵人。而且,在藍綠對抗中,藍營又被認為是「中國」的代理人,本來只是政權的競爭,卻被擴大成統獨的競爭、以及建國的關鍵。這時,競爭者也因此變成了敵人。輸掉了政權,建國必然無望,台灣也會被中國統一。這時,就沒有民主了。因此,政權的競爭,是一種「戰爭」,是輸贏的問題,是敵我的問題。台灣的民主不是競爭,而是戰爭。而且,在全球化之後,兩岸的關係除了原有的政治關係之外,又加進了經濟關係。一方面,台灣與中國是政治上的分裂或對立,但在另一方面,台灣與中國卻在國際經濟體系中逐漸揪合在一起。藍營主張與中國合作/合一,才是台灣的生存之道。在這個意義上,統獨的問題變成是生存與死活的問題。民主的競爭,又加上了戰爭的內涵與味道。認同的分裂更加對立。

第三、在認同對立中,民間社會也逐漸分裂,而有所謂「兩個民間社會」的說法。兩個民間社會分別閱讀不同的報紙、看不同的電視頻道,聽不同的廣播,建立不同的人際網絡。也就是說,兩個民間社會分別屬於兩個不同的生活世界,也建立不同的公共領域。在這種情形下,公共領域的發言,是表演給自己人看的,而不是要講給外人聽。所要表現的是忠誠,是兄弟之誼,而不是理性論述。多表演,而少論述,是台灣民主的特徵。這種情形,綠營比藍營嚴重。因為綠營人多勢眾,獨立又比統一更有道理,因此,理直氣更壯。社會的分立,「我群」的誕生,以及因此而產生的公共領域的情緒化與表演化,個體容易被政治化,主體也逐漸消逝。這是台灣民主所站立的社會基礎。

第四、但是,藍營在私領域的表演卻比綠營嚴重。侍從主義一直是國民黨穩固政權的重要方法與機制。透過這個機制的運作,國民黨的力量滲透進台灣社會的基層,把台灣人的私領域政治化。近年來,一種新的侍從主義更從這個舊的基底上逐漸興起。除了原來的地方派系之外,新侍從主義更走出固有的派系範圍,而向所有選民進攻。除了傳統的紅帖、白帖之外,很多政治人物把公家的資源、時間幾乎都用在個人性的服務上面,以「利益」引誘個人,進而建立個人網絡,大大地超出原來的派系範圍。利益極小化的結果,公共資源私有化,公共政策邊緣化。這是一種私政治的表演。也在這個表演過程中,民間社會的私領域被政治徹底滲透。

從以上對台灣民主進程的剖析,可以看出台灣的民主進程是鑲崁在統獨分立的意識型態之中。而這種政治上意識型態的分裂與對立,一方面往內發展,又鑲崁在本省/外省的族群政治之中,進而鑲崁在藍綠的社會關係之中,甚至演變成兩個民間社會的分立。這兩個民間社會的內部又有兩種不同的表演邏輯,分別滲透進入個人私密的生活領域之中,也分別以不同的方式把個人的私密生活政治化。另一方面,統獨意識型態的分立,往外則鑲崁到中國/台灣的分立格局之中,也進一步鑲崁到經濟生活的脈絡之中。兩個民間社會甚至逐漸與兩種經濟想像、兩種中國想像相磨合。這種從意識型態、政治、社會、經濟、到私生活的層層鑲崁、多重鑲崁,讓台灣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都糾結在政治的對立與想像之中,從經濟、社會、文化到生活的各個不同面向,都逐漸被化約到政治/意識型態的單一範疇之中,而這正是台灣民主所面對的社會基礎。

如果說,民主的運作必需認真面對這個制度上的土地、人民與社會,才能孕育出真正的民主。那麼,在台灣目前這個社會基礎上,我們的民主發展會有什麼樣的特殊樣貌呢?我們該怎樣來看待我們的困境?如何尋找實踐的契機?在我們的社會生活被政治層層鑲崁的情境中,民主社會如何可能?這是我們今天座談的基礎。但在各位進入討論之前,我想先簡單交代西方民主政治所由產生的社會脈絡,或許可以提供我們對話或發想之參考。

約略地說,西方社會在十八世紀之前,是自由化的時代,到了十九世紀才進入民主化時代。在十八世紀時,現代國家誕生,透過公民權的賦予,人民有了言論、結社等自由,個人意識逐漸形成。另一方面,自由市場也逐漸形成,私人領域逐漸獨立於國家領域之外,個人越來越像是理性的行動者,主體意識更加清晰。這時,核心家庭也逐漸發達,家庭內部的親子關係、夫妻關係開始親密化,個人不但可以以主體的形式出現,也慢慢可以把自己的太太、小孩都當成主體來相互對待。這些在現代國家的脈絡下所逐漸形成的自由市場與核心家庭、也就是哈貝瑪斯所謂的私人領域與親密領域,或簡稱「私密領域」。對哈貝瑪斯來說,公共領域之所以誕生,正是私人領域與親密領域的擴充與完成。沒有私密領域的發展,個人主體無法誕生,人與人之間相互的溝通與對話,更難進展。公共領域也就無法浮現。因此,西方十九世紀民主政治的出現,是建立在十八世紀民主社會的基礎上來開展的。

台灣在1980年代後期才開始自由化,核心家庭和市場理性也都約略在這段期間才開始發達。但是1990年代開始,台灣就進入民主化的階段。自由化的洗禮其實很短,民主社會的基礎仍非常薄弱。在這個基礎上,台灣的民主政治會有怎樣的發展呢?在哪個意義上,我們困境會變成我們的契機?

貨號: 9789570833881 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