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幣經濟崛起:洞見趨勢,看準未來,精選全球50則大型區塊鏈募資案例

NT$390 NT$308

出版日期:2019-01-30
作者:王可言、李漢超、林蔚君
印刷:雙色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344
開數:2019/01/30
EAN:9789570852523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這是最好的時代,或是最壞的時代?
ICO正在谷底?幣圈觸底了嗎?
低點反彈,究竟是真的回溫,或只是繼續下滑的暫時中繼點?

今日投資大眾對區塊鏈與代幣經濟的狂熱,宛如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的翻版,網際網路泡滅後,為資質優良的公司殺出血路,甚至成長為業界的巨擘,翻轉世界原有的規則。而代幣經濟的崛起,將帶起另一波投資熱潮,以及產業結構的顛覆。
《代幣經濟崛起:洞見趨勢,看準未來,精選全球50則大型區塊鏈募資案》針對近兩年來區塊鏈與代幣經濟的發展過程,ICO的快速進展與亂象,以及各國對於ICO的監理現況,和其可能演變的新形態募資與新代幣經濟模式。精選50則全球ICO案例,橫跨四大領域,一次解析ICO代幣經濟新事業、新生態及新運作模式,揭露各產業在區塊鏈與加密貨幣的落地應用與破壞式創新革命。
你將學會如何運用區塊鏈、加密貨幣、ICO等相關網站資源、投資平台的基本操作,以客觀判斷ICO真偽、檢視價值。零門檻輕鬆入門,擺脫「韭菜」命運!
四大領域包括: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打造高信任度的低成本直接金融服務
加密貨幣為市場帶來滔天巨浪,區塊鏈蘊藏著無限的發展潛力。可交換法定貨幣的區塊鏈交易平台油然而生,提供多幣種、多語言的高性能平台,建構加密的安全交易環境,為用戶提供更便利的低成本直接金融服務。

區塊鏈信任機制,提供產業最佳金融解方
透過智能合約,金融機構可以加密貨幣進行支付或借款,減少繁複的認證程序、降低信用成本,協助微型或中小型企業取得融資,活絡全球交易市場。新創企業也可透過區塊鏈及加密貨幣進行募資,為場外交易市場環境創造更多流動性,降低投資成本,使一般大眾也能輕鬆參與。

零售業結合區塊鏈,提高資訊交換效率及用戶隱私
區塊鏈可不是金融產業的專利!生活中的食衣住行,都可與區塊鏈結合。區塊鏈加密、透明、分散的技術特性,可直接將用戶需求傳達予特定廠商,去中心化可有效降低仲介成本並簡化各網絡間的聯繫流程,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顛覆醫療產業不透明關係,透過區塊鏈技術安全儲存、授權及控管
區塊鏈的雙鏈運作模式,可讓病患利用其加密儲存特性保護病歷資料,同時與相關醫療機構簽訂智能合約,在滿足特定條件後,可由平台自動化執行某些醫療服務。病患可確實掌握自我健康狀況及用藥情形,而去中心化的系統會以生物辨識方式保障用戶隱私,真正達到改善醫病關係不透明的願景。

※ 專業人士專文推薦
希冀藉由本書的推出,得以使讀者了解區塊鏈與代幣經濟產業發展趨勢,透過ICO成功募資範例,了解區塊鏈應用價值。
──蔡玉玲(全球ICO資訊透明聯盟暨台灣區塊鏈加密貨幣自律組織共同創辦人)

從這本書……讀者可學習到如何分辨虛實,避免被詐欺;同時也經由閱讀此書,可學習如何利用ICO,籌措資金;讓自己的創意與夢想,有落實的機會。
──(劉憶如)香港北威國際集團董事總經理

我推薦立法、監理機構、政府部門,天使投資人、創投、金融業、傳統與高科技產業、創新者和投資大眾,研讀這本書!
──(許毓仁)TEDxTaipei共同創辦人、立法委員

本書……不是鼓勵你參與ICO或加入區塊鏈,而是要你學會分辨ICO的好壞,客觀地判斷ICO的真偽與價值。任何想進入區塊鏈、金融科技、代幣經濟的世界的朋友……這本書都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工具書、也是趨勢書。
──余宛如(生態綠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立法委員)

本書不僅是投資工具書,也是時代趨勢書,更是一本你我都不容錯過的「好書」。──李國權(新加坡新躍社科大學商學院教授)

書中不僅點出了2018年ICO的五項轉變,同時也預言了2019年ICO2.0將會發生的趨勢……讀者可以從本書中看到代幣經濟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完整呈現……有開設相關課程的學校都應該把它列參考書籍必讀名單之中!
──羅際夫(廣播節目主持人、財經作家)

期待本書能讓新創團隊鑑往知來,熟知對各國監理法規,加速成功的機會。
──MaiCoin 暨 MAX 數位資產交易所創辦人(劉世偉)

這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想接觸或發行ICO的必備Know-How,相信讀完本書之後,對於幣圈、ICO、STO的「內幕」,均會更加了解。
──鄭光泰(幣託創辦人暨執行長)

貨號: 9789570852523 分類: , ,
作者:王可言

美國普渡大學電腦科學博士暨傑出校友。臺灣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臺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亦為台灣區塊鏈產業自律聯盟共同創辦人。曾任資策會副執行長與技術長,IBM傑出工程師、全球顧問服務合夥人、技術長,以及事業轉型創新長。

作者:李漢超

亞洲大學人工智慧暨區塊鏈國際產學聯盟策略長、臺灣金融科技協會區塊鏈工作組召集人,臺灣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任資策會數據科技與應用研究所暨雲端系統軟體研究所副所長。

作者:林蔚君

美國普渡大學工業工程博士暨傑出校友。亞洲大學副校長,美國運籌及管理科學學會院士。曾任INFORMS國際事務副總裁、資策會數據科技與應用所所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IBM全球企業諮詢供應鏈創新總經理、華生研究中心資深經理,曾獲選為IBM傑出工程師、技術研究院院士,並獲INFORMS Frantz Award殊榮。

貨號: 9789570852523 分類: , ,

作者序
區塊鏈和代幣經濟的美麗新世界
由全球50 則ICO 案例看未來區塊鏈和代幣經濟發展
代幣經濟崛起 掌握趨勢先機

推薦序
建立ICO 公開透明機制 讓產業展翅
ICO──數字經濟時代的貨幣革命
監管與發展並重 台灣才能找到出路
面對金融新創 我們有全新思維
透過區塊鏈技術 實現資產交換
輕鬆進入ICO世界 一窺ICO2.0新趨勢
ICO泡滅後 必將迎來全新紀元
由比特幣、區塊鏈看全球金融技術基礎

ICO 的興起、危機與未來發展
前言
區塊鏈篇
可避免被監聽的加密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
分散式的儲存網路──Filecoin
國際數位資產交易所──BitoPro
以區塊鏈實現分散式公開金鑰基礎建設協議──REMME
區塊鏈資產交易平台──BINANCE
區塊鏈商業魔法──DRAGONCHAIN
全球首間零手續費的虛擬貨幣交易所──COBINHOOD

新金融篇
企業區塊鏈金融證券平台──POLYMATH
區塊鏈世界的數位銀行──BANKERA
以區塊鏈為基礎的金融資產投資平台──ANKORUS
加密貨幣財富管理的新世紀──SwissBorg
傳統資產代幣化──Jibrel Network
虛擬貨幣交易資訊信任平台──BLOCKCHAIN TERMINAL
全球房地產租賃免仲介──Rentberry
智能P2P全球借賃區塊鏈──ZPER
供應鏈管理──OriginTrail
投資新手的入門平台──Pecunio
實體資產交易區塊鏈──LAToken
利用社群保證的P2P保險平台──InsurePal
中小企業融資新通道──Debitum
把愛心真正捐給需要的人──AidCoin
基於混合區塊鏈的全球貿易金融──XinFin
牲畜業活體資產區塊鏈──Sentinel Chain
貿易融資區塊鏈──ModulTrade
票據融通市場──iPopulous
基於加密貨幣的商業發票融資平台──Hive
廢棄物回收經濟──Global Gold Concerns
資金互助的標會區塊鏈──WeTrust
全球化、安全的群眾募資平台──DESCROW

新零售篇
打造社群內容挖礦區塊鏈──Mithril
值得信賴的區塊鏈貿易平台──TraDove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直接銷售系統──INS
全新社群聯天盈利模型──Consentium
綠色再生能源的融資平台──WePower
社群內容挖礦區塊鏈──TTC Protocol
全球禮物贈送平台──GIFTO
運輸物流業供應鏈整合系統──ShipChain
視頻監控系統──Faceter
商店最佳促銷平台──HotNow
學生短期就業媒合區塊鏈──bitJob
贊助線上課程區塊鏈──BitDegree
線上租賃房屋 使用代幣零佣金──beenest
全球首創區塊鏈行銷平台──HOQU
流行音樂市集區塊鏈──VIBERATE
人工智慧零售平台──Eligma
同時進行購買與行銷的消費者生態系──ShPing
影像產業新經濟──KODAKOne
音樂創作的直接銷售平台──Voise
自由接案者的區塊鏈平台──Blocklancer

新健康篇
用區塊鏈管理病歷 開啟醫療資訊自主時代──Medicalchain

小錦囊篇
查證ICO實質交易
建立自己的以太幣錢包
如何保護MetaMask以太坊錢包

實戰應用篇
說好的穩賺不賠呢?──7招教你看穿ICO詐騙
LastMile結束募資教學──募資失敗篇
LastMile結束募資教學──募資成功篇

貨號: 9789570852523 分類: , ,
區塊鏈和代幣經濟的美麗新世界/王可言

有人問,我們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出版一本有關區塊鏈代幣經濟和ICO的書? ICO不是正在谷底嗎?
其實,沒有人知道ICO和自2017年以來便紛紛擾擾的幣圈,到底觸底了沒有,或是何時會再度爆發。甚至,沒有人知道2018年12月中的反彈,是真的回溫,還是只是再往下滑的一個暫時中繼點。投資的過來人都知道,業餘者是高進低出,專家則是低進高出。何時是低點並不重要,重點在於未來的走勢是往高還是往低。
為甚麼大多數產業分析專家認為區塊鏈和運用區塊鏈的代幣經濟,是自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問世以來,最具顛覆性的創新?我們的看法是:區塊鏈有兩大價值,包括在缺乏信任的環境中透過分散式共識機制取得可信賴的決策,以及透過代幣經濟激勵利益相關者對價值鏈做出貢獻。在這個全方位通路、O型企業與需求驅動製造等產業方興未艾的時刻,讓大家對其在電子商務、通路、物流、倉儲、製造、政府、健康照護醫療等產業的顛覆充滿了憧憬。在這樣的環境下,運用區塊鏈的代幣經濟,在2017年起,掀起了一波ICO眾籌的狂潮。
雖然區塊鏈在擴充性和效能上還有所不足,可能還需要1至2年才能在產業應用上發揮其價值,區塊鏈新創的新形態募資模式──ICO,卻已對早期創投產業產生了衝擊。但是由於ICO詐欺的氾濫、代幣價格的過度炒作,以及項目實質價值創造的遲緩等種種因素,近來數位代幣價值普遍大跌,較之2018年初的最高點,已跌了7倍以上;許多ICO更是淪為空氣幣,一文不值。
時至今日,投資大眾和創投業對區塊鏈與代幣經濟的狂熱,以及惡幣驅逐良幣的劣質公司充斥的現象,就像是當年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發展早期所引發之瘋狂投資的翻版──網際網路的泡沫,培養出大量的網際網路及電子商務公司,也吸引了許多意在詐欺,或是資質不佳的公司投入。這些公司不負責任的畫餅行為,產生了惡幣驅逐良幣的效應。許多早期投資電子商務的投資人,在2000年網際網路泡滅後血本無歸,但是網際網路泡沫的破滅,也把資質不佳的惡幣一併淘汰,為資質優良的好公司開出一條血路。今天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幾乎都是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前後幾年創立的公司,部分的早期投資者,因為選對了投資對象,而賺了大錢。
有些人認為,ICO被用作詐欺工具,應該禁止。甚至有人說,超過90%的ICO案子都是詐欺,許多空氣幣的破發,就是證明。但是,我們不會因為有詐欺者利用電話、網路、電腦或銀行帳戶等工具詐欺,就因噎廢食,而不使用這些工具。那麼,為何我們不能用同樣開放的態度來面對可能顛覆許多產業的代幣經濟呢?
產業顛覆的第一步通常是透過炒作吸引大量投資,接著百花齊放。然而,有趣的是,區塊鏈顛覆的第一個產業,並非中本聰當初設計比特幣時所針對的的去中心化支付系統,而是早期風險投資本身!
我們寫這本書的目的,在於鑑往知來,檢討過去幾年在區塊鏈的發展與問題,觀察可能改變的趨勢,也提出未來可能成功的模式。
2017年ICO的發展也許是一個不太容易重複的奇蹟,這個創新的募資與交易模式,讓過去很難取得早期創業投資的新創團隊,能夠快速地募集到充裕的資金,也讓過去無法參與高風險(資訊不透明、缺乏流動性)、概率低(只有少於5%的新創公司能夠成功上市)之高報酬早期創投的大眾,取得參與的機會。ICO一時之間沸沸揚揚,吸引了大量想快速致富,過去又沒有投資經驗的大眾投資者(俗稱韭菜)。ICO的快速崛起讓各國監理與立法機構都追趕不上,初期監理制度的缺乏,讓大批詐欺者乘虛而入,加上許多新創團隊缺乏創業成功的條件,被少數顧問帶著團團轉。使得少數的好團隊遭到埋沒,造成惡幣驅逐良幣的情形,除了少數已能證明經濟效益的公司,不亂吹噓的好團隊,反而難以得到非專業投資人的青睞。
我和長期關注區塊鏈的立委許毓仁、前數位經濟政委蔡玉玲律師,三人共同透過立法院區塊鏈發展連線與臺灣金融科技協會發起區塊鏈加密貨幣自律組織。而臺灣金融科技協會、蔡律師和許多國家的ICO輔導團隊共同發起全球ICO資訊透明聯盟(Global ICOTransparency Alliance Foundation, GITA)的目的,則在於推動自律,並提高ICO計畫透明度,以減少詐欺,好讓優秀的團隊有能夠發揮的舞台。
我們在發展區塊鏈技術的過程,研究了數百家的ICO團隊和他們的白皮書,這些白皮書中包含了各種不同的創新。即使有些ICO團隊因為缺乏落實價值的規劃或決心,會在未來的1至2年內因失敗而消失;但我們相信,研究這些計畫對於區塊鏈及數位經濟產業未來發展會有新的啟發,對未來監理法規的強化也會有所貢獻。下一波的區塊鏈顛覆,在於資產代幣化,以及透過代幣經濟設計,可以提高流動性與降低風險的數位轉型事業模式。了解產業可能變遷模式並及早因應,才能在即將爆發的區塊鏈熱潮裡成為贏家。
在這本書裡,我們整理了區塊鏈與代幣經濟的發展過程,以及ICO過去2年的快速進展與亂象。此外,我們也討論了各國監理現況與ICO可能演變出的新形態募資模式與新代幣經濟模式,並針對業餘與職業投資人,提出辨認詐欺與不靠譜團隊的方法。我們整理並與你分享曾經是全球最熱門的50則ICO案例,希望你跟我們一樣,由這些案例中學到許多未來ICO投資募資致勝的方法。

貨號: 9789570852523 分類: , ,
建立ICO公開透明機制 讓產業展翅/蔡玉玲

成長中的產業需要環境的沃土,當區塊鏈與虛擬通貨產業飛快成長,政府能給的沃土當是明確的法令規範、低度的監管態度,才能讓新創業者展翅,和世界公平競爭。
IPO跟ICO一樣,都是一種群眾募資工具,只不過IPO源自互聯網尚未出現的時代,只能在特定國家向公眾募資;而ICO源生於互聯網時代,企業可直接面對全球投資人。ICO屬於全球性的募資新工具,若採用與IPO相同的監管方法,由各國各自制定規範、嚴格監管,是否合適,值得深思!任何國家採取嚴格管控,都有可能將資金從本國逼向其他地區。
台灣要立一個法花費時間非常長,又因是成文法系國家,一旦立法,要改變也很難。政府什麼時候進場管?管什麼?監管強度多大?在在都是政府跟產業應共同探討的課題。目前,大部份國家的政府均面對企業要求「低度管理」的挑戰。政府低度管理,配合行業自律,是一個發展的新趨勢。
法規推動上需要有產業及有志之士挺身而出。在擔任政委期間,本人有幸和立委許毓仁及臺灣金融科技協會理事長王可言等人合作,為使產業朝正向健康的方向發展,於去年推動成立台灣區塊鏈產業暨加密通貨自律聯盟。本人同時於2018年與其他8個國家的代表,共同發起跨國非營利組織GITA(Global ICOTransparency Alliance,目前註冊在新加坡),藉由資訊揭露平台建置加強ICO的公開透明。
GITA是一個國際性、非營利、非官方的組織,其成立宗旨為區塊鏈募資活動建立資訊揭露機制,讓募資者和投資者資訊對等,幫助區塊鏈產業以分散式帳本技術為基礎,建立產業自主揭露的標準,成為知識共享和產業發展中心。業者自主參與和揭露的內容都是自律規範,包括內容真實性、透明度標示、KYC等。這樣的做法,投資者能更了解自己所投資的項目,並使新創公司在進行ICO群募活動時更透明。這種「公眾監督」,驅使區塊鏈產業往更健康、正面的方向發展。由於代幣具有跨國界性質,除與韓國、香港、泰國、新加坡及日本建立實質關係,GITA也將持續拓展版圖,增加國際上的公信力。
區塊鏈乃全球性的發展趨勢,台灣不可能獨善其身,希冀藉由本書的推出,得以使讀者了解區塊鏈與代幣經濟產業發展趨勢,透過ICO成功募資範例,了解區塊鏈應用價值,同時一窺各國政府如何跟產業合作,共同推動新時代的全球募資工具。期盼政府與產業密切合作,共同創造更友善的環境,讓台灣成為區塊鏈及ICO/STO的國際新舞台。

貨號: 9789570852523 分類: , ,

ICO的興起、危機與未來發展
ICO的源起
初次代幣發行〔或初次貨幣發行(initial currency offering, ICO)〕是近年興起的一種透過公開發行加密代幣/貨幣來籌募新創公司資金的眾籌模式。第一個ICO是由MasterCoin 在2013年7月31日所發起。該計畫希望發展出一個將比特幣區塊鏈作為單純分散式帳本(disfributed ledger),於其鏈上再加上一層可支援各種次世代比特幣貨幣交換的交易層。短短一個月內,MasterCoin 就募得5,120 個以太幣,大約值50 萬美元,這樣的成績遠超過大家的預期1。Mastercoin 於ICO取得資金的成功,也促使其他區塊鏈開發者紛紛開始發行ICO籌資。
另外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以太坊。以太坊在2014年7月23日發行以太幣,12小時內就籌得3,700個比特幣,當時大約值230萬美元。其後兩週內募得的比特幣數量更達25,000個,約值1,730萬美元。2014年9月2日結束ICO時,共募到31,529個比特幣,約值1,920萬美元。 2018年1月4日,以太幣首次以每個超過1,000美元的價值,成為世上第三個總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的加密代幣(其他兩個分別是比特幣和瑞坡幣)。3年後,2018年9月2日,每個以太幣僅值約292.73美元,市值約300.5 億美元,比起 2018年1月14日的幣值最高點1,377.72美元,跌幅超過80%。但是比起以太幣於2015年9月2日初發行成功時的平均價值0.32美元,3年漲幅超過914倍!然而,截至2018年12月21日,以太幣的價值僅剩112美元,與9月的數據相比,3個月內下降60%。

ICO和IPO的異同
ICO容易使人與公司首次公開上市發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產生聯想,但其實ICO和IPO是非常不一樣的。IPO的制度,是針對中大型、已連續幾年獲利,需要較大量資金的公司所設計。由新創公司到上市,是一條漫長的道路,通常創投(venture capital, VC,或稱風險投資)投資新創公司的獲利退出,要經過8 至10年以及多次的增融資,才能上市IPO。新創公司一般透過階段性風險投資,使公司逐步擴大,募資金額也逐漸提高。由早期數千到數萬美元的種子投資(臉書的第一筆種子融資是1,000 美元)到數十萬美元的天使投資,再到由百萬到億美元級不等之A、B、C、D 輪(Serial A, B, C, D)的階段風險募資,公司業務逐步擴大的同時,也透過資本市場逐步擴大募資額度,等到具有相當規模才能申請上櫃上市。
ICO公司則是提出一個好點子,並透過ICO向潛在顧客或投資人募資,以購買代幣來鼓勵創新、預購產品服務以降低未來購買成本,或是投資計畫預期獲利。
ICO和IPO最大的差別在於,IPO公司須能證明自身已可持續獲利,且已達上市規模才能發行,其發行過程繁雜、成本高。反觀ICO團隊,大部分在發行ICO時,不但還未獲利,絕大多數都還只有一本精心設計的白皮書和網站,甚至有些團隊連公司都還未成立。對大多數公司而言,ICO的成功只能算是挑戰的開始。

創投與IPO制度面臨轉型挑戰
經過近百年的演變,各國IPO的發行條件都變得相當嚴格,除了公司要有連續幾年獲利經歷、市值超過某些門檻、財報要由會計師認證並公開外,還須滿足許多資訊公開和監理條件,並對投資人負起防制洗錢、資助恐怖行動、詐欺的查證責任。除了IPO時得花上數百萬美元的律師、會計師、交易所、銀行等等中間人高額顧問、手續費、上架費、初期市場管理費外,每年還要花至少100至300萬美元的維護費,成本非常高。
然而,IPO制度雖十分嚴謹,且行之有年,創投產業卻仍持續檢討創投制度的轉型需求。舉例來說,從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間,是網際網路的黃金期,許多網路及電商公司由小而大,直到顛覆並超越傳統國際大廠成為全球股王,可是創投產業整體的利潤卻幾乎是零。新科技也對創投產業造成衝擊,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開源軟體的盛行。開源和免費服務的風行,讓過去產品驅動時代以功能和專利主導的競爭模式,快速地轉換成創新驅動時代以事業模式創新、服務體驗優化、全球整合、快速調整,以及靠免費服務取得有價值資料的新競爭模式。尤其是近年的雲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主流廠商,幾乎都擁抱開源軟體模式,讓共創共用的生態圈益發重要。二是雲端服務的盛行,讓創業的成本不斷地下降,過去行之有年的創投制度也跟著面臨顛覆。ICO快打、快賣、快失敗、快轉變的模式,可能將塑造新的創投與證券交易模式。

ICO的優勢
ICO有許多顛覆性的優勢。第一,對追求高報酬但高風險投資的創投來說,ICO投資模式讓投資者在短期內即可獲利退出,較之過去可能須耗費長達8至10年,擁有極大吸引力。這可能徹底改變早期創投模式〔如種子輪(Seed Round)、天使輪(Angel Round)、A 輪等階段募資〕。對於B 輪和更晚期的投資者來說,這是一種更具活力和流動性的模式,可大幅壓縮回收期。
第二,對投資大眾而言,等到公司股票上市,爆發性成長時期早已過去。想參與早期高報酬的風險投資,卻被原意在保護非專業投資人的經認證投資者(accredited investor,指經驗及經濟能力超過一些高門檻條件的投資者)限制而無法參與。ICO讓一般大眾也有機會參與過去被排除在外之早期高風險高報酬的風險投資。
第三,對創新者而言,利用區塊鏈募資,可節省許多傳統募資的步驟。向小型投資者(retail investors)發行的代幣往往不須放棄任何所有權或經營權,代幣的價格也能夠反映其相關產品服務於基本價值以上的流動性和技術溢價。同時,透過發行代幣及代幣經濟激勵,可以鼓勵價值鏈夥伴貢獻,並吸引全球潛在用戶參與服務或產品的價值創造或提供需求,達到需求驅動製造(demand-driven manufacturing)的工業4.0 願景。投資者和潛在用戶共同為項目的成功做出貢獻並得到獎勵,更能產生網絡效應!
第四,對潛在用戶而言,可以以代幣的形式用較低廉的價格取得未來服務權,代幣本身也可能會增值,還可以在適當時機轉賣獲利,可以當作活化資金投資的一個選項。
第五,對投資產業來說,ICO有可能解決IPO資本市場高門檻、高維護成本的挑戰,未來可能會顛覆整個風險投資和證券市場。

ICO的崛起勢不可擋
2017年是ICO的黃金時期,高達上千個公司同時發行ICO。只要寫一本白皮書或論文、開發一個網站、經營社群、公開發幣,就可以輕鬆募得幾百萬美元。由於投資ICO可以快速出場,且只要ICO發行的代幣幣值能維持到早期投資者半年到一年的閉鎖期(在此期間不得轉賣)結束,即可獲利。相較於創投(風險投資人)面臨的高風險、低成功率、退出時間長(8至10年),快速市場變化等挑戰,ICO的吸引力不言可喻。許多早期投資人紛紛轉而投資ICO團隊。自2017年6月起,ICO投資已超越早期風險投資模式,成為區塊鏈相關初創公司獲得資金的主要手段。
依據icodata.com的資料,2017年發行成功的ICO共875件,募集超過62億美金。2018年1月到9月,共有1,135件發行成功的ICO,募集超過710億美金(以上數據未包含EOS和Telegram的數字,因為光這兩家就募得近60億美元)。而據PWC的估計,2018年上半年,總共有537個ICO發行,共募集超過137億美元(包含EOS 和Telegram);而2017年共有552 個ICO,總量超過70億美元。此外,截至2018年6月30日PWC的統計,自去年以來,觀察其平均值,ICO的規模幾乎翻了一倍,從1,280萬美元增加到2,550萬美元。PWC預估,至2020年為止,ICO募集的資金將達300至400億美金的規模。

功能代幣和股權代幣的區分
數位加密代幣依其用途有不同屬性。一般最常見的是公司發行代幣用來吸引潛在客戶購買或預購公司產品或服務,或是用來獎勵利益相關者對價值鏈做出貢獻,這種代幣叫做功能代幣,通常被視為企業經營所需之交易工具。公司以加密貨幣型式發行減價券、折扣券、禮券、代幣、工時券或時間券等,可交換商品服務或取得優惠的代幣,均屬於功能型加密代幣。
其中,功能代幣較大的問題是稅務問題。公司發行的減價券、折扣券、禮券、代幣等,通常只有在跟公司購買交換產品服務時,須付一次營業稅或所得稅,因為數位代幣是否屬於商品尚有爭議。這些稅務問題尚須政府提出更清楚的規劃,可能的方案有兩種,一是在購買代幣時支付營業稅,之後都不須付稅,以避免一稅多課。二是在擁有者賣幣變現或跟公司購買產品服務時課徵營業稅,幣幣交易時則不用。上述兩種課稅方式應擇一使用。
股權代幣則是購買者則透過股權證券化,以代幣形式取得公司股權相關權益(如紅利分配,特殊投票權等)。用區塊鏈處理股權與股權交易的好處是,所有股權交易均存有完整且不可竄改的資料,不易有糾紛,且驗證只須進行一次即可重複使用,大幅節省股權交易成本。

美國有關股權代幣的法規
美國在證券市場及證交法規上居全球領導地位,許多國家在訂立相關法規時,均以美國作為參考。股權代幣Howey測試,是美國最高法院為確定某些交易是否是「投資合約」而使用的測試規則。如果該交易根據1933年「證券法」和1934年「證券交易法」被認為是證券交易,就須遵守某些嚴格的資訊揭露、審核、登記和誠信要求。
根據Howey 測試,若ICO同時滿足以下4 項條件,則該代幣交易屬於投資合約:(1)以金錢交換的投資;(2)提供資金方期望由投資中獲利;(3)資金投入一個共同的企業;(4)任何利潤均來自發起人或協力廠商的努力。

ICO問題的浮現
ICO發展至今,逐漸有幾個重要問題開始浮現,包括:(1)外行人充斥,過度承諾的ICO氾濫;(2)ICO發行成本不斷增加;(3)賭性堅強,抱短線投機炒幣心態的投資者的大量介入;(4)詐欺者利用ICO熱潮歛財;(5)投資過程不透明,「韭菜」糾紛不斷;以及(6)惡幣驅逐良幣。
以下針對這些問題逐一說明:
1. 外行人充斥,過度承諾的ICO氾濫
由於早期ICO發行的成功,以及比特幣價值在2017年大漲近20 倍等因素,ICO募集的資金也不斷的提升。從2014年MasterCoin 首次透過ICO募得的50萬美元,到2018上半年Telegram 募集了18億,平均ICO募得金額已高達800 萬美元。ICO一時之間被炒得沸沸揚揚,不懂區塊鏈、不知如何運用區塊鏈、不會寫白皮書、不會發行代幣、沒有社群經營經驗、不知如何募資的人,都加入了ICO的熱潮。這些新進者對區塊鏈及代幣經濟不夠了解,常低估區塊鏈技術研發與解決方案開發與運營的挑戰,以致在可達成項目和價值上做出過度承諾,大幅提高計畫失敗的風險。
2. ICO發行成本不斷增加
為了協助新人發幣,區塊鏈顧問產業應運而生。由於許多顧問原本就來自風險投資界,遂將IPO的部分模式也導入ICO。故ICO的發行,由本來只要一本白皮書加一個網頁就可以募資,演化得越來越複雜。目前ICO的發行須透過聘請顧問指導規劃事業模式、撰寫白皮書、建立網站、經營社群、參加全球路演(roadshow)及私募聚會、發行糖果代幣(吸引粉絲來社群按讚)、付費餐與大型區塊鏈論壇、展演、取得白名單、私人銷售、公開銷售、公開發幣、介紹上交易所等方式進行。
同時,發行ICO的工作幾乎可以全部外包,由於競爭的增加,ICO的平
均發行成本也大幅提升,由早期幾乎無額外費用,到2017年7月的10 萬
美元左右,直至2018年7月更已超過百萬美元。如包括支付予顧問和早
期投資人的代幣紅利,短期維持幣值需要創造的價值早已達到好幾百萬美
元。對負責任的創業團隊而言,不斷提升的ICO發行成本早已高出負荷
範圍;然而,對根本沒想開發的詐欺者而言,則只是詐欺的的成本而已。
3. 賭性堅強,抱短線投機炒幣心態之投資人的大量介入
早期ICO投資者主要以資助ICO團隊研發區塊鏈基礎技術,創造未來價值為主,募資金額不高,回報期也普遍較長。2017年起,除ICO容易募資外,在團隊還沒有完成最小影響價值的產品服務開發之前,代幣尚缺乏實質價值(稱為空氣幣),就已經在交易所交易。幣值支撐不足,即容易因炒作而價格大幅震盪;然而,幣值的動盪反而吸引了更多喜歡炒幣的人加入。這些人希望快速獲利出場,ICO本身的品質反而不如短期幣值的炒作力道重要。維持幣值,避免代幣因交易量不足或價值太低被交易所下架,成了ICO團隊的主要責任。投資者對ICO團隊的要求,不是要創造出產品服務與推廣價值來實現ICO募得的夢想本益比,而是讓幣值支撐到投資者能夠成功退場為止。炒幣的熱潮,增加了代幣的流通性與幣值,但也容易迫使ICO團隊偏離了創新價值創造的正軌。
4. 詐欺者利用ICO熱潮歛財
由於ICO募資相對容易,詐欺者也一湧而入。依據2018年6月SatisResearch 的報告,78% 的ICO可被歸類為詐騙(募資後消失、未展現有交付白皮書所承諾之項目的意圖或可能),約有4%已宣告失敗,3%已經死亡,只有15%的ICO成功進入交易所。部分幣圈人士甚至認為99%的幣是空氣幣。美國證管會(Securities amd Exchange Commission, SEC)為保護投資人,特別製作一個假的ICO網站,教導投資者如何辨識詐欺的ICO。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竟真有投資者試圖在該假網站上投資。史上最大的ICO詐欺事件可能是越南的Modern Tech,其於2017年11月發行Pincoin 代幣,向投資者宣稱每月最多可取得40%的獲利,在年平均收入約2,000 美元左右的越南,向3.2萬名投資人募得6.58億美元後,團隊成員遂於2018年3月全數不見蹤影,使得投資人求償無門。
5. 投資過程不透明,「韭菜」糾紛不斷
2017年成功ICO的代幣,其幣值成長動輒十倍百倍,吸引了許多對創
投這種高風險投資沒有任何經驗的人的加入。這些沒有能力判斷ICO好
壞,俗稱「韭菜」的人,在ICO熱潮下,都希望能透過炒幣一夜致富。
由於好的ICO都會對早期投資人的條件及最低投資門檻設下限制,韭菜
通常不懂該投資哪些ICO,因而不得其門而入。監理限制反而讓這些韭菜得以透過一些圈內人,或「有關係」的領投中間人參與早期投資。這些中間人透過社群群組擔任領投,吸引韭菜加入集資共投。好的群眾募資(crowdsale)中間人會在集資購買ICO代幣後,把所得的代幣或利潤分配給參與的投資者。但這種不公開、不透明的場外交易模式,對投資者完全沒有保障,有些不肖中間人侵占韭菜的錢,或是用韭菜的錢購買代幣獲利後,卻謊稱沒買到,只退成本賺取中間利潤,因此糾紛不斷,也使好的領投人背負惡名。
6. 劣幣驅逐良幣
過度承諾與欺詐性投機者充斥,讓大部分留著這些幣的投資者血本無歸。投機短線的心態,讓ICO團隊無法聚焦於價值創造。ICO計畫普遍缺乏透明度,讓投資者難以分辨詐欺者與創新者,提高投資風險,欺詐者鼓吹暴利,好團隊不吹噓,反而難以募到資金,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目前ICO發行者所須面對的挑戰,除高成本外,還有如若ICO未能達到募資最低標(soft cap)即算失敗,必須退回所有收到的資金或代幣,以致血本無歸。

2018年ICO的轉變
在過去的一年中,ICO產業經歷了許多改變,包括:(1)監理風險、自律組織與各國監理逐漸轉嚴;(2)自律組織的興起;(3)股權代幣和功能代幣的切割;(4)幣鏈切割與互相落實加值的抉擇;(5)由幣值炒作,提升為協助系統性的資產數位化,為產業創新注入活水。
以下針對這些改變逐一說明:
1. 監理風險、自律組織與各國監理逐漸轉嚴
ICO發行者還有一個更大的挑戰,那就是觸法的風險。ICO團隊在未能提供產品服務前,便對大眾預售代幣募資,募得的數百萬美元遠遠超過各國眾酬法規的上限。各國對於ICO募資是否牽涉到證券交易法並沒有一致的規範,跨國募資等於是遊走在法律邊緣。日本目前係以與IPO同等的嚴格標準對待ICO,以致許多ICO團隊紛紛出走。然而,大部分的國家仍對ICO暫採容忍策略。由上述可見,ICO的問題如此之多,但為何除中國外,全球監理單位都不太敢立刻禁止ICO的發行?監理法規的訂定曠日廢時,是主要因素。法規的改變速度追不上快速改變的技術和新興事業模式,這些監理者都看到區塊鏈與代幣經濟對未來產業競爭力的重要性,深怕若監理法規未訂定完備,可能扼殺關係到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技術與產業,因此各國對於相關法規的規劃與監理探討均十分謹慎。但自2018年中起,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都積極準備立法規範ICO,預計一年內,多數國家均會準備開始立法。目前各國對ICO所持態度,大致可歸納為禁止、發布警示或加強宣導、個案認定、立法支持等四類。
2. 自律組織的興起
許多國家,包括台灣的監理機構,均巧妙運用負責任業者的自律組織來填
補監理法規立法的空檔。台灣於2018年5月22日由立委許毓仁、臺灣金
融科技協會理事長王可言與常務監事前政委蔡玉玲,在立法院共同發起台
灣區塊鏈與加密貨幣自律組織。期望透過業者的自律合作,共同訂定並遵
循高標準的行為規範,為尚在萌芽階段的台灣區塊鏈產業奠定良好基礎。
此外,各國政府也積極研擬相關法規環境的改善,如台灣、韓國及日本國
會,均發起區塊鏈產業發展立法推動連線,期待透過業者自律及法規的雙
管齊下,有效防止詐欺、吸金等弊端藉機發生,也能健全區塊鏈及加密貨
幣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透過科技與實質的政策討論,提供更好的金融監
理與規範。
3. 股權代幣和功能代幣的切割
股權代幣代表投資者對公司,或其所創建的產品,服務價值和資產的分割
擁有權,以及未來價值如紅利的分配權。功能代幣代表代幣擁有者對該產
品或服務價值的貢獻度,以及對應價值的使用分享權。每個代幣都有其相
對應的權利、義務和限制。數位加密貨幣的優點,就是可以透過共識平台
取得協議,並透過可信賴的智能合約自動執行。
目前幾乎所有的ICO都宣稱它們發行的是功能幣,問題是它們又期待用
募資取得的資金來開發產品、技術和服務,把預售的功能幣和投資的股權
幣混為一談,讓這些ICO在監理上面臨合規的挑戰。
4. 幣鏈切割與互相落實加值的抉擇
基於幣圈的種種亂象,許多人提倡切割區塊鏈及代幣。然而,區塊鏈有
兩個重要的價值: 一是在缺乏信任的環境裡(幾乎所有的環境都屬於這
類),透過好的共識機制,創造一個可以信任的決策或證明。 二是透過
代幣經濟,激勵生態圈價值鏈裡的成員對生態圈的永續價值做出貢獻。幣
圈分離等於砍掉區塊鏈的一隻腳,因噎廢食,大大減低其價值。
5. 釐清產業價值重點
區塊鏈產業價值的重點在於資產數位化,而非數位資產化。資產數位化
後,便有助於優化及改進事業模式。數位資產如果不能和實體經濟和價值
結合,終究只是數字遊戲,代幣也不過是炒作工具而已。只有和實體價值
整合,資產數位化、權證化後,企業方可活化產權、改變事業模式,擴大
企業價值鏈與整體價值,區塊鏈的效益才能充分發揮。

貨號: 9789570852523 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