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第八屆紅樓夢獎首獎
2020 第七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2019 臺灣文學金典獎年度大獎
2019 第四十三屆金鼎獎文學圖書類
2019 第十五屆花踪文學獎馬華文學大獎
2019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
2018 Openbook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2018 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
2018 博客來華文創作年度選書
王德威:《野豬渡河》訴說一段不堪回首的砂華史。
李銳:滔滔不息的豬芭河上,永遠翻滾著此岸的天堂和煉獄。
哈金:將歷史、神話和傳說融為一體,給讀者展現了一個生氣勃勃、真實又魔幻的世界。
駱以軍:等張貴興的新長篇,可以用「望穿秋水」、「等到紅顏老」來形容。
在歷史傷痕與鬼魅記憶的深處,我選擇有尊嚴的抵抗
如果你們的暴力侵略是要我低頭屈服,我就讓你們感受以血還血、以頭還頭的暴力!
美國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中國莫言的山東高密鄉、哥倫比亞馬奎斯的馬康多鎮、瓜地馬拉阿斯杜里亞斯的總統先生,到張貴興婆羅洲砂拉越豬芭村,繼《伏虎》、《群象》、《猴杯》後,最新長篇小說力作《野豬渡河》,二戰期間日軍占領婆羅洲砂拉越豬芭村的精采動人故事。
魔幻、詭譎、虛實難分,豬芭村的歷史,就是婆羅洲砂拉越的縮影!
豬芭村人的歷史,就是一部傷痕累累、瘡痍滿目的人類文明史。
熱帶莽叢、野豬河鱷、群猴夜梟,在魔幻與真實中,看見這片廣袤土地的煙硝霧霾,火光遍地
國族糾葛與人性善惡的鬥爭,寫盡戰爭的殘酷荒謬,也說盡人間的悲歡離合,生死痛喜
真實或虛構,暴烈或溫柔,殘酷或善良,《野豬渡河》斑斕絢麗的人物場景敘事堪稱當代華文文學藝術美學巔峰之作!
鴉片戰爭一百年後,也是白人獨裁者占姆士‧布洛克王朝統治砂拉越一百年後,
1941年,日本突襲珍珠港九天後,一萬名日軍搭乘戰艦,從南中國海登陸婆羅洲西北部日產原油一萬五千桶的小漁港豬芭村,
凌晨四點,東北季候風挾帶豪雨和閃電,照亮了蒼穹古老的縫罅。
英國人、日本人、華人、達雅克人……故事場景拉回二戰前夕,慘遭日軍攻占的華人村落「豬芭村」小說透過圍繞這座村落所發生的一樁樁衝突、殺戮、侵略,糅合地方風土習俗、民間傳說藉由文學書寫,在慘烈的戰禍消亡、荒煙漫土中,用冷靜、精練、最富麗詭譎的文字,訴說歷史記憶極其殘酷、暴力的寫實面,塑造當代華文小說敘事典範,創造高度藝術張力,重新建構婆羅洲砂拉越的一草一木。
《野豬渡河》從首篇整個故事的核心主角──關亞鳳自縊波羅樹下,作為整個小說的開頭,雨林茅草間的各種動植物聲響、火光爛漫、煙霧迷茫迅速壟罩了整個故事,從一開始埋下的死亡伏筆,作者帶領我們,從關亞鳳生長的豬笆村為核心,周遭人事物分別脫胎成了接下來故事的篇名以及情節,文字精煉而瑰麗,張力飽滿卻引人入勝,像是叢林的奇花異草、珍奇異獸,雜以史實幻化成的傳說與殺戮,漸漸拼湊出自布洛克王朝建立統治百年後的砂拉越到二戰前後,經歷了日軍短暫占領到二戰後的一段歷史。
‧專文導讀:
王德威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
高嘉謙教授(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副教)
‧來自國際文壇、出版人、作家、學者的強力推薦
及川茜、甘耀明、白睿文(Michael Berry)、宇文正、朱亞君、李有成、李銳、言叔夏、哈金、封德屏、張小虹、張錦忠、梅家玲、連明偉、陳柏青、黃英哲、黃崇凱、黃錦樹、駱以軍、羅鵬(Carlos Rojas)
及川茜(日本神田外語大學專任講師,臺灣文學與馬華文學的著名日文譯者)
張貴興又一次將由瑰麗、絢爛、血腥的文字所編織的歷史寓言,在我們眼前緩緩攤開。「圖窮」後亮出的帕朗刀,能否殺出一條路,揭開剪不斷,理還亂的家族祕密嗎?」
白睿文(Michael Berry)(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文學系教授)
福克納的約克納帕塔法、莫言的山東高密、杜思妥也夫斯基的聖彼得堡──這些或真實或虛構的小說原鄉是我們讀者共同想像中的重要文學地標。現在張貴興的婆羅洲雨林也應該列為其中。將近三十年以來,從《賽蓮之歌》到《群象》又從《猴杯》到《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婆羅洲島的熱帶雨林一直是張貴興小說的主要舞台。到現在《野豬渡河》的婆羅洲更展現了作家心目(魔)中的怪異景象、天馬行空的想像,和文字魔力。
李有成(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退休〕)
《野豬渡河》是一部深具歷史感的小說。張貴興以其獨特的敘事形式再次引領我們造訪砂拉越煙塵瀰漫、隱晦難明的過去,他的野心在為砂拉越經營一個有異於官方說法的另類敘事。《野豬渡河》文字稠密新奇,情節波雲詭譎,無疑是張貴興睽違多年的一部力作,再一次確立他在臺灣文壇的重要地位。
李銳(中國知名作家)
在張貴興的筆下,你不僅可以看到熱帶雨林的荒莽、瑰麗,更可以見證所謂人類文明史的殘酷與血腥。滔滔不息的豬芭河上,永遠翻滾著此岸的天堂和煉獄。
哈金(知名作家,美國國家書卷獎得主)
《野豬渡河》是雄勁奇異的小說,將歷史、神話和傳說融為一體,給讀者展現了一個生氣勃勃、真實又魔幻的世界。
張錦忠(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研究中心主任)
《野豬渡河》是台灣熱帶文學另一位「婆羅洲來的人」張貴興的最新大河小說。傳說中《群象》與《猴杯》等了十七年的頑皮家族成員──野豬──終於威猛奔出雨林了。
黃英哲(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暨大學院中國研究科教授)
時隔17年,張貴興終於以《野豬渡河》續寫了東馬傳奇,此回的東馬故事展演出更為宏大的史詩般敘事,不僅鋪陳了一部砂拉越史,更為華夷風起的當代注入一股新流。
黃錦樹(作家、文學評論家)
張貴興是當前中文世界文字最富麗詭譎的小說家之一。
他對婆羅洲的濃彩重抹、對風下之鄉黑暗歷史的深入探勘,可說是垂死的民國黃昏絢爛的火燒雲,「台灣」這肚臍眼上長出的一株龍腦香。
駱以軍(作家)
等張貴興的新長篇,可以用「望穿秋水」、「等到紅顏老」來形容。他的《猴杯》,改變了我對華文小說可能難度與高度的一條想像邊界,那是我五根手指之內,「最好的華文長篇小說」之一。他文字的夢境稠密、時空洪荒、雨林之覆遮與歷史哀愁如謎的魅影,都是無人能仿的「張貴興魔域」。不知為何他停筆多年?這部傳說中的《野豬渡河》,終於出版,這可是今年華文長篇小說的大震撼啊。能在《猴杯》快二十年後等到這本長篇,做為讀者,內心感動且幸福。
羅鵬(Carlos Rojas)(美國杜克大學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婦女研究中心、移動影像藝術研究中心副教授)
始於1941年東馬婆羅洲「豬笆村」,且位於不同帝國制度、不同歷史軌道的間線內,張貴興期待已久的《野豬渡河》用一種獨一無二的敘事方式講一個站在生與死、人與獸之間的難忘故事。
作者:張貴興
祖籍廣東龍川,1956年生於婆羅洲砂拉越,1976年赴臺升學,1980年畢業於師大英語系,1981年入籍臺灣,1989年任中學英語教師。其作品多以故鄉婆羅洲熱帶雨林為場景,書寫南洋華人社群的生存困境、愛欲情仇和斑斑血淚,文字風格強烈,以濃豔華麗的詩性修辭,刻鏤雨林的凶猛、暴烈與精采,是當代華文文學中一大奇景。代表作有《伏虎》、《賽蓮之歌》、《頑皮家族》、《群象》、《猴杯》、《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沙龍祖母》、《野豬渡河》等。
作品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優等獎、中篇小說獎、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好書獎、時報文學推薦獎、開卷好書獎、時報文學百萬小說獎決選讀者票選獎、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台北國際書展書展大獎、博客來年度選書、OPENBOOK年度好書、亞洲週刊十大小說……等。
序論:失掉的好地獄/王德威
導論:被展演的三年八個月──婆羅洲的大歷史與小敘事/高嘉謙
父親的腳
面具
玩具
帕朗刀
江雷
油鬼子
妖刀
惠晴
何芸
黑環
懷特‧史朵克
神技
山崎的名單
龐蒂雅娜
白孩
斷臂
吉野的鏡子
朱大帝的高腳屋
沉默
愛蜜莉的照片
無頭騎士
箭毒樹下
草嶺上
野豬渡河
尋找愛蜜莉
被展演的三年八個月──婆羅洲的大歷史與小敘事/高嘉謙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十六日,張貴興的砂拉越故鄉美里(Miri)小鎮在汶萊與砂拉越的英國駐軍無力支援下,正式淪陷入日軍手裡,從此進入慘無人道的三年八個月。一九四六年,日軍戰敗投降的隔年,美里設立了一座「一九四五被難僑民公墓」紀念碑,刻有十九名殉難華人的中文名字,另有九名拼音名字,大抵是洋人、原住民、印度裔的殉難者。這可能是張貴興當年最早接觸的三年八個月的歷史見證物。只有碑銘,沒有事蹟記敘。作為戰爭的見證者,這群美里的受難犧牲者已不能發言,僅有無聲的碑文,刻上背景來歷不甚明朗的名字。這是馬來亞/馬來西亞華人社會普遍的歷史經驗,記錄華人史蹟的重要物證,往往是各類公塚、家冢、宗祠、寺廟、會館、書院的碑銘、匾額等紀念物。甚至包括記載三年八個月的種種慘劇的常見方式,就是馬來西亞各地相繼發掘的戰時亂葬崗、集體無名的遺骸。這些被集體屠殺的證據,在戰後的數十年,仍時有所聞。而婆羅洲面對這場戰爭,悽慘的侵略殖民歲月,僅有的紀念碑,彷彿是見證悲劇的唯一手段。我們對張貴興過往描寫砂共、原住民與華人的糾葛情仇並不陌生,當《野豬渡河》試圖處理三年八個月的歷史經驗,已有《群象》、《猴杯》等代表作的珠玉在前,這則砂拉越的戰爭經驗該如何敘說,張的寫作動機和抱負值得我們仔細探究。
《野豬渡河》表面處理二戰日本南侵期間,砂拉越淪陷的歷史慘劇。但這小說搬演的故事卻有一歷史縱深。早在十九世紀末就聚集洋人、漢人、馬來人、日本人,以及當地各原住民社群的北婆羅洲,其實是各方人種族裔進行貿易,交換政治與社會權利的複雜語境。日本的南洋姐,尤其蠱惑著這片土地交集的性與慾望。爾後日本「大東亞共榮圈」概念下的「南進」,承繼了之前日人南遷尋求機會的脈絡。但戰爭與暴力,替砂拉越烙下無以磨滅的傷痕。在此前提下,暴力的扎根與蔓延,張揚了砂拉越歷史的新序幕。因此《野豬渡河》描寫砂拉越豬芭村華人籌組「籌賑祖國難民委員會」的數十關鍵人物,緣於支持中國抗戰的愛國主義,在日寇入侵後遭到報復式的追剿、迫害與屠殺故事。這幾乎是馬來亞華人在三年八個月裡的「原罪」,遭致死亡的宿命。眾多登場的小人物,其實已接近「一九四五被難僑民公墓」的形式,他們皆是逃不過歷史災難的受害者。這份戰爭暴力經驗的刻畫與重寫,恰似碑銘意義的展演,替大時代下渺小單薄的個人受難悲劇,以小說虛擬經歷,寫入婆羅洲的大歷史。這構成《野豬渡河》的基本視域,以及小說敘事的倫理意義。
回顧二○一三年張貴興重新整理和集結短篇舊作成書《沙龍祖母》,那是他重返文壇的暖身之作。爾後二○一五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千愛〉,儘管公開發表僅有一部分,但小說已有處理婆羅洲二戰經驗的端倪。小說的男主角是北婆羅洲在一九四五年三月山打根(Sandakan)的拉瑙(Ranau)的死亡行軍裡的倖存者。這是二戰記憶裡,驚心動魄的一頁。但《野豬渡河》的逼視傷痕,直探暴力反而更上層樓。小說除了演繹戰雲密布,風雨欲來之際,豬芭村女子急著匆匆嫁人,免得戰時落入日寇魔掌,貞節不保。這是父輩傳遞的記憶,張貴興父母在戰時倉促成婚的過程,屬於他的家族經歷戰爭的小歷史。但更多時候,小說對待暴力卻是採取弔詭的展演。如果將三年八個月視為小說設定的時空體,頻繁搬演的人事,目不暇給,交織戰爭經驗下的各種回聲。但歷史傷痕往往盤根錯節,所有小人物都是大歷史下的蜉蝣。需要拼湊的人事、史料、事件,是這部小說的敘事斷片,以及故事風格。但小說處處可見的斷腿、斷臂、斷頭,殘肢散落,乳胎早夭,預示著三年八個月是一場前所未見的摧殘,形式之互通。
無論切腹奪胎,拋對穿刺,孩童削肢,野豬刨屍,幾個血腥但不動聲色的畫面,張貴興寫來從容自在,冷靜異常,彷彿那是說故事者置身事外的餘裕和權力。殺戮場景之殘暴,落實於文字,儘管華麗血腥,似乎要告訴讀者這仍不及真實歷史傷痕一分。然而,不能忽視的是,張貴興生動的筆觸底下,藏有人與自然交融的詩意。張貴興文字的魔幻風格,素來擅長以特有的熱帶自然物產、氣味與生態,大凡水果、野獸、草木、風土,皆可發揮嗅覺、視覺、聽覺的熱帶感官借喻和轉喻,修飾種種潛在的張狂慾望,甚至因此形塑獨特的雨林水土和時序。
或許我們應該如此理解,被感官化的大自然,賦予他筆下歷史的自然化。殺戮與虐行,是天地萬物為芻狗的內在展演。人類歷史從未逃離這樣的輪迴。暴力當前,歷史創傷,恰恰在小說世界繁衍了一則悖論。如同阿多諾所言,「在奥斯维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換言之,詩與絕對的暴力之間,拉出的鴻溝,不再是及物的寫實,而是不及物的文字詩意,迂迴試探著暴力陰暗的背後,華麗又卑鄙的欲望。三年八個月,是一場魔幻與殺戮的演義,逼近歷史的自然法則。
詩意與不安並存交織,成為閱讀《野豬渡河》,見證暴力展演的另類歷史與傳奇時空體。張貴興對傷痕與暴力展演,出神入化,實屬馬華小說之極致,也是近年華文小說巔峰之作。小說裡的「面具」帶有隱喻的意義。在童欸遊戲裡當「鬼」,要猜出身後同伴的面具。日本鬼子降臨,被蹂躪的土地上人鬼不分,人鬼莫測。小說裡迴盪的聲音:「不要以為戴了面具我就認不得你」,人世的暴力總以不同面目反覆降臨,那是警世之言,還是末世之感?《野豬渡河》鑄造了砂拉越的新「傷痕文學」,但又像幽暗大地的現代啟示錄。
龐蒂雅娜
龐蒂雅娜(Pontianak),馬來女吸血鬼,孕婦死後變成。
現身時,伴隨指甲花香和嬰啼,狗兒狂吠。
以美女形象誘惑男人,殺害後食之。進食時,露出醜臉利牙,徒手撕裂男人肚皮,啃食內臟;擰爛性器官,隨手丟棄。
間或攻擊孕婦,吃掉胚胎。
間或化成一顆頭顱,懸空飄浮,內臟垂掛脖子下。
間或化成巨鴞,頭部酷似人臉。
懼怕鏡子和尖銳的器物。以釘子、小刀、獸牙、竹籤或尖樁等刺其後頸,則嚶嚶哭泣,變成美女,香消玉殞。
一
傍晚時分,小林二郎卸下一竹竿雜貨後,揣著鈴木十六孔複音口琴,坐在一根被野火燒毀的樹腰上,掏出口琴,拭了拭琴蓋,舔了舔琴孔,噘起嘴唇,含住琴孔,吹奏日本童謠〈籠中鳥〉,曹大志等孩子戴著小林二郎的塑膠面具圍攏過來,玩捉鬼遊戲。當「鬼」的孩子蒙著眼睛蹲在中間,其他孩子手拉手圍成圓圈,一邊轉著圈子一邊聽伊藤雄吹奏〈籠中鳥〉,音樂停止時,當「鬼」的孩子就要說出身後孩子的妖怪面具,被猜中的孩子接替「鬼」。玩久了,孩子熟悉旋律,隨著口琴嘰哩呱啦哼叫。吹得疲乏了,小林二郎也會用鬼子話哼唱。聽久了,孩子甚至不需口琴伴奏和小林二郎帶唱,也可以用鬼子話哼唱。被捉出來當「鬼」的十個孩子,必須接受懲罰,執行一項驚險任務,偷盜馬婆婆的孔雀魚。
馬婆婆,豬芭村華人公墓守墓人和管理員,穿肥大的客家白色對襟短衫和黑色大褲襠,趿木屐,白髮齊腰,眉峰挑著幾根齊耳的蝦鬚毛,鼻尖長了一顆蛇膽痣,下巴長了一顆蘑菇贅肉,臉皮像老薑,獨居一棟傍著公墓的高腳屋,底層無牆,門前有一道陽台,陽台上的隙縫長滿了野鳥拉屎時留下的野樹種籽的幼苗。陽台上用鹽木搭了一座棲架,一隻體型如火雞的白鸚鵡像一尊佛像蹲在棲架上,鐵鏈縛腳,叫聲像貓在鋅鐵皮屋頂上磨爪,間或用華語、客家話或英語吐出幾句人話:「天佑大英帝國」、「吾王萬歲」、「亞伯特,早」、「亞伯特,你回來了」、「亞伯特,你瘦了」、「亞伯特,再見」……。每道窗欄擱著一個盆栽,盆栽是一個攔腰截斷的鐵皮罐,栽種著露兜樹、仙人掌、九重葛,其中一個甚至種了一株鳳梨。木窗不是開向左右,而是開口朝下,用一根木槓尾抵住窗槽,窗板用木槓頭向上撐開,像撐開昏昏欲睡的眼皮子。高腳屋後方有一棟小木屋,權充廚房和浴室,大小屋之間有一道聯絡走廊。在那道聯絡走廊和陽台上,散亂著十一個齊胸、容積五十加侖水量的鐵皮桶,鐵皮桶裡滋蔓著蜈蚣草、浮萍和水芙蓉,養了數千尾孔雀魚。鐵皮桶表皮鏽跡斑駁,塗抹著橫七豎八的白色、黃色、紅色、黑色油漆和剛硬的瀝青。這十一個鐵皮桶,間或全數出現在陽台或聯絡走廊,間或分散在陽台和聯絡走廊,間或其中幾個擱置在客廳和廚房。十一個鐵皮桶水盈冒尖,要移動其中一個鐵皮桶,非得動用三、四個大漢。馬婆婆只和野鬼打交道,和豬芭人沒有交情,但她嫻熟馬來巫術,可以驅使墳場裡的散魂遊靈搬運鐵皮桶。高腳屋雖然像廢墟,四周卻百花盛開草木薈萃,瀰漫一股濃郁的香味。一道頂端削尖、齊額的竹籬笆環繞著高腳屋。
馬婆婆年輕時和一個布洛克王朝的英國軍官戀愛,軍官休假返英一去無回後,馬婆婆肚皮一天一天膨大,臨盆時胯下流出血水,胎兒沒有出膣,馬婆婆肚子卻一天一天凹下去,從此變得孤僻暴躁,她過世後沒有人願意繼承她的守墓人職位,一九四五年聯軍在豬芭村狂轟爛炸,屍橫遍地,鬼子以一具屍體四塊錢的代價,僱用豬芭人殮屍,集體掩埋在華人公墓,那時候馬婆婆的高腳屋已被鬼子焚毀。一九四一年六月,十個被小林二郎懲罰的孩子用彈弓攻擊馬婆婆的鋅鐵皮屋頂時,馬婆婆揮舞著一把長柄大鐮刀追逐孩子,埋伏野地的妖怪趁著馬婆婆離家後潛入高腳屋聯絡走廊,撈走二十多尾孔雀魚。「死孩子,不要以為戴了面具我就認不得你,」馬婆婆不是第一次被孩子騷擾,那一天不知怎麼回事,一邊追著孩子一邊發著毒誓。「老娘鏟遍豬芭村地皮,也要把你們找出來剝皮!」馬婆婆九十多歲了,跑起來依舊不含糊,但她再快也沒有孩子快。馬婆婆追了半天一無所獲,看見關亞鳳載著惠晴騎自行車穿越茅草叢,信口咒罵:「鑽茅草叢的狗男女!」扛著大鐮刀折返。小林二郎吹奏〈籠中鳥〉召喚孩子。拎著兜了二十多尾孔雀魚的塑膠桶的妖怪回來了,八隻妖怪回來了,少了天狗。天快黑了,月亮像一把大鐮刀掛在馬婆婆曲駝的高腳屋脊梁上。曹大志記得戴天狗面具的是高梨六歲的兒子,綽號老鼠仔,一年多後被鍾老怪用毛瑟子彈射爆頭顱。孩子用各種怪腔怪調呼叫他的名字。
「馬婆婆擄走了!」
「馬婆婆砍死了!」
「找馬婆婆要人!」
「閉嘴,」曹大志說。「找不到,把你們送給馬婆婆!」
天黑了,豬芭人帶著手電筒和煤氣燈走尋野地一遍後,高梨和黃萬福領著孩子拜會馬婆婆。馬婆婆坐在一張矮凳上,銜著一根三炮台洋煙,狠狠的瞪著一群小妖怪。男孩子胯下一陣陰冷,小雞雞像被小刀剃了一下。馬婆婆在黃萬福和高梨搜尋高腳屋時,抽了三支洋煙,一頭白髮和眉峰上的蝦鬚毛隨煙霧飛騰,像南瓜秧攀上了屋簷。鸚鵡從棲架跳到窗欄,嘴裡叼著不知道什麼動物的腐肉,高聳著額頭上一綹骯髒的翎毛,冷漠的看著屋內一群小妖怪。牆上昔日英國戀人留下的貓頭鷹造型上弦木鐘噹噹─噹噹─敲了八下,黃萬福和高梨在屋內走動的氣浪震得窗欄上的插銷嘎嘎響,屋外墳叢湧動。
「亞伯特,你回來了。」
離開馬婆婆高腳屋後,夜露濡濕了野草,一層揮之不去的薄霧齊著肩膀深了,水塘倒映著一個巨大的蟹螯月亮,紅毛輝在鍾老怪老家附近的望天樹下撿到了紅臉長鼻的天狗面具。最喜歡戴天狗面具的高腳強上了樹,在一根杈椏上找到昏睡的老鼠仔。老鼠仔醒來後,想不起發生什麼事。他是黃萬福最瘦弱的孩子,連一支中型帕朗刀也扛不動,沒有本事蹬上高大的望天樹。大家說他戴上天狗面具,有了天狗本領。小林二郎說,天狗像長臂猿,背上長一雙翅膀,手拿一把扇子,輕輕一揮,可以把大樹連根拔起。在中國,天狗就是楊戩的哮天犬,卯起勁來可以一口吃掉月亮,孫大聖也沒這個本事。二郎神高腳強喜歡戴上天狗面具向曹大志示威,好像段數又比孫大聖高了幾截。老鼠仔事件後,孩子憋了三個月,小林二郎在孩子要求下,同年十一月黃昏,吹奏〈籠中鳥〉,選了十隻鬼,戴上妖怪面具再度竊取馬婆婆孔雀魚。馬婆婆這一次有了準備,她裝模作樣追了孩子一小段路,折返高腳屋。負責偷魚的是九尾狐,豬芭中學華語教師林家煥的十歲女兒林曉婷。九尾狐上了高腳屋,聽見上弦木鐘噹噹敲了六下,走到聯絡走廊,用一個小撈網撈了一桶孔雀魚,正要奪門而出,看見馬婆婆拿著長柄大鐮刀站在梯階上。
那天曹大志、高腳強和紅毛輝都當上了鬼,聽見高腳屋發出一聲尖叫後,九隻妖怪拔腿奔向高腳屋。他們看見馬婆婆坐在陽台一張矮凳上,吸著三炮台香煙,腳下放著那把陰森森的芟除墳頭草的大鐮刀。九尾狐站在馬婆婆身後。白鸚鵡啃著食槽內的水果和蠕動的蠐螬。九尾狐面具半人半狐,頭上長兩隻尖耳朵,左右臉頰劃三根鬚毛,丹鳳眼,柳葉眉,眉嘴含笑。一群戴著妖怪面具的小孩在陽台下一列排開,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天狗高腳強和傘怪錢寶財暗戀豬芭小學生林曉婷,在孩子群中已是公開的祕密。
「馬婆婆,妳讓曉婷走吧,」高腳強說。「我們以後不敢了。」
「我們把孔雀魚還妳。」錢寶財說。
「馬婆婆,妳不讓曉婷走,」曹大志扠著腰,甩了甩手裡的彈弓。「我們以後天天用石頭打妳的鐵皮屋。」
「亞伯特,你瘦了。」
馬婆婆撣掉一截煙灰,回頭瞄了一眼九尾狐。她的手指細得像竹節蟲的腳,指甲像曲蜷的草稈。她每撣一下煙灰,五指就像脫殼一樣落下白色的皮屑。九尾狐膽大活潑,堅持要當那個偷孔雀魚的鬼。她歪著美豔的頭顱,視線在孩子和馬婆婆身上梭巡,依舊笑得迷人。
「小姑娘,」馬婆婆擦亮一根火柴,點燃一根三炮台香煙,吐出的全新煙霧像空洞的小蝸牛殼。「摘下妳的面具。」
九尾狐笑嘻嘻的看著馬婆婆,用兩隻手扶了扶面具。孩子們看見面具下的曉婷吐舌頭扮鬼臉。
「小妖精,摘下妳的面具!」馬婆婆說。吐出更多透明的小蝸牛殼。
九尾狐鬆開耳朵後的橡皮條,將面具遞給馬婆婆。馬婆婆接過面具,扔到腳下。曉婷眉目清秀,兩頰紅潤,兩隻大眼睛骨碌骨碌的躍動,看得高腳強和錢寶財心臟蹾了一下、兩下、三下。她和砍屐南的女兒顏恩庭是豬芭村兩位小美女,也是豬芭村未來的甘榜花,在舞台劇《齊天大聖》中,她飾演被天蓬元帥調戲的高家莊小姐,如果鬼子沒有來得太快,蕭先生準備再編一齣《封神榜》,由她和顏恩庭兩人中,擇一人飾演九尾狐妲己。蕭先生有了這個構想後,曉婷在家裡就愛戴上九尾狐面具,根據蕭先生敘述,模仿妲己狐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