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邦媛:
他在學術研究中看到,中國在20世紀前半葉傷亡數千百萬軍民,捐軀衛國,戰後卻多數未能歸葬鄉里。1949之後,生者無言,死者默默,寫史之際,豈止感到悲憫與同情而已。
這關鍵15年,成就了你我熟知的現代中國!
也許,沒有誰的國家是真的。
在建國神話的夢幻中,真相與謊言,都成了現實。
這是課本中最混亂、難以卒睹、令人放棄理解的一段歷史,是一個政府走向潰敗、國家邁向分裂、人民必須受難,真相難辨的傷痛故事。
和平被有關民族間平等、擁有自決權利、民主和人權等偉大原則割裂。它無法產生希望,也無法形成和解,卻能夠滋養核戰和末日的恐懼。
──方德萬
今日的中國,何以會是如此?到底是誰打贏了關鍵的戰爭?
隔海高唱的歷史,哪個才是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型塑現代世界的關鍵,中國在其中的角色尤其難解。這段近代中國進程,由連串的錯誤、分裂、敗亡、注定受難的傷痛寫就。
《戰火中國》以全新視角,重新梳理這段令人慨歎,凝縮重要轉捩點與變化的歷史,且在大脈絡下特別穿插陳克文與齊邦媛的個人史,補足了大歷史角度忽略的老百姓生命軌跡。
過去西方學者認為中國在二戰無足輕重,但《戰火中國》作者方德萬指出,當眾人目光集中在歐洲戰場時,1937年至1952年中國正在打一場複雜的全面戰爭,不但要面對同時並存、相互拉扯的多股的外敵,還有同樣分裂並進的內憂。
新中國,就在這麼飄搖動蕩的土地上誕生。
要探究新中國真正的本質,必須盡力拋開抵抗外侮的英雄式主觀論述色彩,同時並論各派系在抗戰時期的作為、決策、成功與失敗,以及日本、蘇聯、美國、英國等勢力的政治考量與行動。《戰火中國》全書分為四部份:第一部「立國大業」論析蔣介石掌權至1937年中日開戰期間,圍繞其與國民黨的連串事件;第二部「歷史轉捩點」講述對日抗戰的時代精神轉變,分論日本、國民黨如何試圖取勝,以及中國共產黨的擴張;第三部「試煉」和第四部「新中國」,則檢視成為世界大戰一部分的抗日戰爭、日本戰敗後的中國內戰,以及在韓戰中逐漸浮現的冷戰面貌。
各界推薦
這本書因為有新材料,能作比較,才能打開中國抗戰史新視野;因為有關懷才會注意歷史發展細節;因為有感情才能寫出戰火中具人性、有溫情又生動的歷史。
──呂芳上
本書的魅力不僅是累積方教授近年研究成果的大成以外,亦具體呈現他對中國社會人情世故的深層洞察力,讓全書的敘述,皆能貼切反映中國人對處理世事的行為模式,使得本書成功的跨越文化的鴻溝,是一本國人不需強用理性、僅憑感性就能接納的佳作。
──黃自進
《戰火中國》引用齊、陳兩人的生命書寫,正是用這些小故事為大歷史憑添細節與血肉,既宏觀又微觀,既公眾又個人,既由上而下又由下而上,增加過往難得聽聞的平民聲音,強化了本書的論點與感染力。
──單德興
這些無法左右局勢卻深陷大勢所趨的平民視角,營造出對當時對中國發展的迷惘、對戰爭的恐慌、對和平歲月有著平凡的充實喜悅,以及失去的傷痛。
──金哲毅
二十世紀中國內戰的熾烈程度不亞於其與日本、韓國、美國之間的戰爭。透過此傑出的視角,方德萬明晰地闡述了這段歷史進程,同時謹慎地揭示了暴力如何消磨、耗損了生存在這艱難時期的中國人的生活。
──卜正民
方德萬率先證明了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地位,比過去人們認為的要重要得多。
──芮納.米德
方德萬的《戰火中國》不僅書寫戰爭中的戰爭挑戰當代人的記憶,還重新把戰爭作為政治媒介論述。如此一來,他敏銳地恢復了中國在二戰最重要的餘留,並非反法西斯戰爭,而是中國共產黨的「民族解放戰爭」的說法。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這是近年我讀過,以中國為題最佳的書……史料豐富、道德態度謹慎、非比尋常地幽微且書寫精妙。
──John Wilson, First Things
《戰火中國》對這段時代的闡述,遠優於我讀過的一切作品。冷靜、面面俱到且書寫精妙,是本傳世之書。
──Arthur Waldron,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戰火中國》精彩地呈現了中國在摧毀與蛻變之途的重要十五年。無論對現代中國的所知多少,本書都會是對全球軍事史感興趣的讀者必讀經典之作。
──Stephen MacKinn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作者:方德萬
荷蘭漢學家,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曾任臺灣中央研究院訪問學者、中國南京大學歷史學系客座教授。著有:Breaking with the Past: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War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5-1945、From Friend to Comrade: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0-1927等書,合編之The Battle for China獲2012年軍事歷史學會(Society for Military History)傑出圖書獎(Distinguished Book Award)。
譯者:何啟仁
畢業於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72年班、海軍官校76年班、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後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近現代中國研究中心(CECMC)取得高等研究文憑(DEA, Diplome d’etudes approfondies)。譯作有《戰火中國1937-1952:流轉的勝利與悲劇,近代新中國的內爆與崛起》、《中國革命的起源1915-1949》、《主宰中國的太子黨》及《周恩來:毛澤東背後的力量》等。
翻譯校訂:沈高陽
中山大學世界史碩士,攻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博士中。擅長數種語言。曾編著《百川匯南粵——海上絲綢之路對嶺南文化的影響(兩卷)》,並有多本譯注。
翻譯校訂:張志雲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貿易史教授、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榮譽資深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近代史、海關史、帝國史研究者,師從畢可思教授(Robert Bickers)。主要研究中外關係史、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史、中國海關史、歷史地理資訊系統等。代表作有:Government, Imperi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its Chinese Staff、The Chinese Journals of L.K. Little, 1943-1954, An Eyewittness Account of War and Revolution(三卷)等。
推薦序1弦歌不輟在戰火中國/齊邦媛
推薦序2以戰爭史貫穿整個中國現代史/張寧
臺灣版序「你為誰而寫?」/方德萬
譯者序戰爭年代,和平想望/何啟仁
地圖
導論
第一部 立國大業
第一章 蔣介石:救中國
孫逸仙與蔣介石
蔣介石的政變
第二章 國家建設
軍事改革
國民改造
外交政策
第三章 南京,南京
中山陵
陳克文和齊邦媛的南京之旅
第四章 走向戰爭
向衝突發展:西安事變前中國和日本的政策
西安事變
孤注一擲
盧溝橋事變
戰事擴大
第二部 歷史轉捩點
第五章 淞滬會戰
戰役
轟炸
化敵為友?
團結群眾
第六章 以空間換取時間
南京
徐州
武漢
焦土
逃難
第七章 扶植替代政權
傀儡
戰略轟炸
冬季攻勢(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九四○年一月)
第八章 戰爭中的共產主義
調整共產主義
游擊戰理論化
日本人救了中國共產黨
戰爭中另有戰爭
整黨
第三部 試煉
第九章 戰爭中的同盟
歐洲對亞洲
心懷舊恨
邁向勝利的中國
外交成果
第十章 轉折
一號作戰(一九四四年四月-一九四五年二月)
豫中會戰(四月二十五日-五月二十五日)
長衡會戰(五月二十七日-八月八日,湖南會戰)
桂柳會戰(八月-十二月,廣西和貴州戰役)
史迪威事件
美國退出中國對日戰爭
共產黨的回應
第十一章 日本在中國投降
內戰
恍如隔世的勝利時刻
第四部 新中國
第十二章 土崩瓦解
世風日下
救濟與重建
冷戰死亡之吻
第十三章 民族解放戰爭
革命中的鄉村中國
林彪在東北
遼瀋戰役
第十四章 終盡
韓戰
冷戰和平
尾聲 流轉
注釋
導論(節錄)
要將國共內戰和對日抗戰分開,是幾乎不可能的事。僅舉一例,中共的勝利需要一個紀律極其嚴明的黨,要求它的部隊、黨小組、工作單位及群眾組織,橫亙中國廣垠的土地執行協同戰略。在一九四○年代初,正當中國對日戰況最嚴峻的時刻,毛澤東花了兩年時間,以整黨整肅異己和推動政治學習,迫使同僚驚懼的臣服於他的領導。反面的例子則是國民黨的分崩離析──在對日戰爭中,人們愈來愈清楚國民黨崩解的情況──這也是毛澤東認為如果革命要取得他所想要的勝利,就不能讓這種情況存在的一個原因。然而毛澤東之所以能取得勝利,還有一些因對日抗戰造成的重要因素,諸如人們高漲的情緒、社會解體、經濟崩潰,還有軍事權威的分裂等等。此外,還由於國民黨分兵圍剿中共根據地,其中抽調的包括一些精銳部隊,這當然也削弱了他們的抗日力量。
人為地將抗戰與國共內戰分別而論,至少會使歷史偏向片面有利的解讀(甚至可能更糟)。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勇表現的說法,掩蓋了國民黨和共產黨都曾執行過的一些可怕的策略,諸如焦土政策、洩洪淹沒大片土地、城市恐怖運動、暗殺整肅,以及利用饑荒作為軍事作戰手段。戰爭中無可避免地會使用令人難過和恐怖的手段。然而,就算中國人有任何理由,認為自己能從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之一中存活過來值得驕傲,並引以為應該慶祝的集體成就,歷史學者仍要試圖還原真實的樣貌。
本書的敘事脈絡,從正規戰事的失利開始,再到有些人所謂的解放戰爭。從一九三七年日本和國民黨部隊開戰後,雙方皆視戰爭攸關現代性和國家地位,均以正規作戰待之。他們相信戰爭就是進行武力部署,以工業化製造的武器裝備部隊,並以總參謀部協調行動,再依總體作戰的想法由政府各部動員所需物資和人力投入,畢竟數量就是一切。這是來自於十九世紀軍事思想家克勞塞維茲(Carl von Clausewitz)的戰爭概念。克勞塞維茲認為,戰爭是由兩個內部團結的敵對社會進行鬥爭,所有發生的事件都會放進雙方辯證的演繹中。但這種模式的戰爭未能通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考驗,又不清楚何種模式能夠取而代之。在眾多可能性裡,一端是核戰,所幸發生核戰的可能性高過於現實性;中間則有美軍在越南發動的戰爭,可視此類為利用管理技術進行的戰爭,其特徵在於利用表格、圖形、統計、計算,還有現代商業實務發展出的技術應用;而在這眾多可能性的另一端,則是不對稱戰爭(經常發生在常備部隊與起事反抗者之間)及恐怖主義。6
不論是中國或日本,在衝突早期都對正規戰爭做出了錯誤的假想和推測。一九三八年秋天之前,國民黨終於承認原本某些人所希望能把日本人趕到太平洋上是不可能的了,而且此後也沒辦法繼續維持與之前和日軍間的那般頻繁、密切的交戰狀態。日本原本的想法並不認為自己可以迫使中國投降,但也不太願意花費力氣將國民黨政府趕到後來避遷所在的重慶,更判斷蘇聯入侵東北將使他們疲於分心應對,會造成重大風險。
不論是國民黨或是日本人都在設法尋求新手段,卻都沒能跳出正規作戰模式。日本人著重在政治手段,想要藉由扶植一批能與其合作的地區性政權,藉以將中國改變為聯邦國家。一九四○年到一九四一年,日本更實施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第一波的瘋狂大轟炸,為的就是要摧毀國民黨的戰鬥意志。國民黨的戰略強調游擊作戰,並為了確保外界的援助特別看重外交。他們往遼闊的中國內陸撤退,迫使日本人分散兵力,在不同戰區間轉移發動有限攻擊手段推動戰事進行。國民黨也轉而使用傳統的方式進行動員,包括責付農村幹部進行兵力徵補、以恐怖活動阻止日軍的力量在城市鞏固。然而,一切行動遠未達到要和日本勢均力敵的目標,反而製造了一臺戰爭絞肉機,蹂躪了整個國家,卻沒有帶來任何解決方案。隨著在一九四一年十二月日本攻擊珍珠港造成戰況國際化之後,中國的對日作戰策略有了轉變,分擔了部分戰事給美國、英國,甚至蘇聯,也確保了中國有可能成為這一戰爭的勝利者之一。共產黨力量在此段時間開始崛起壯大,這點對中國尤其重要。共產黨勢力的擴展分為兩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抗戰開始的前兩年,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三九年,第二段時期則是從一九四四年到一九四五年。在第一階段,為了在日軍戰線後方建立根據地,共產黨部隊和幹部自陝西北部的延安四出。他們進行小型游擊,且避免和強大的日軍正面接觸。現階段的中國共產黨還無法離開國民黨,因此也要和國民黨並肩戰鬥。他們面對敵人眾多和只資源極少的情況,小心翼翼的調整在當時分裂社會中的政治、軍事和文化策略。這種情況下,共產黨的作戰不可能循辯證的克勞塞維茲路徑。
……我給了自己一個挑戰,去探討這場戰爭在文化面相上如何被理解。書中有兩個人的經歷,被我交叉用於分析,一個是於戰爭期間成年的年輕女士,另一位則是身處希望逐漸破滅的中產階級的國民黨官員。前者是齊邦媛,她將自己的經歷寫成了一份美好的回憶錄,留給我們;後者為陳克文,他仔細的將自己周遭發生的人和事記在了日記裡。這兩人的背景迥異。齊邦媛出身東北一個具有相當政治影響力的家庭,而陳克文來自南部山區一個受過教育但貧窮的家庭。他們的經歷並非具有相當代表性或是十分典型,但透過他們之眼看到的那些事件,卻能讓我們更為貼近這場戰爭。由於他們兩人雖接近權力,卻都止於邊緣,所以能夠提供我們沒那麼意識形態的觀點,看法不同於那些到目前為止都還在主導歷史學和文學回憶錄的共產黨或國民黨高官。
《戰火中國》也將會討論在戰爭不同時點的歷史、文化和意識形態的轉變。共產黨和國民黨的爭鬥不僅是在戰場上見分曉,更是在民心中爭高下。在這方面共產黨占有持續性的優勢,最起碼能夠保有年輕人中的秀異之士對他們的追隨。革命本是年輕人的事業,而且當時大部分的中國人口都是年輕人。要了解共產黨之為何能取得勝利,就要了解為什麼他們的觀點會具有吸引力。我的研究也會觀照這些視角,將焦點放在中國這樣一個當時既貧窮又落後的國家,在那時期發生的這些影響甚鉅的,有關文學、藝術、哲學及價值論戰、歷史探討和政治辯論之上,而這些事務之所以湧現,確實是因為日本侵略帶來了滅亡的威脅。
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戰時將領與政治領袖仍為後人周知,此種情形在蘇聯也逐漸普遍,主要是因為這些人物都留下了日記或是回憶錄,這在中國卻屬少見。近幾年,相關人物的回憶錄和日記陸續浮上檯面,讓我們得以就各種戰役、運動和戰略決策等基礎的現實事件,做更進一步的探索。在這本書中,這些在關鍵時刻領導中國的人物的面貌會更為人性化。在他們下的這些決策裡,個人網絡和關係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因為在一個嚴重分化的國家,人際關係的掌握毫無疑問地是特別重要的。
對於中國從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五三年所發生的戰爭,本書視之為一連串環環相扣的事件。就像我之前提過的,它的軍事(還有其他方面)的主旋律是對克勞塞維茲辯證式戰爭的解構,以及中國解放戰爭的成形,並由參與構思和執行的領導人,抱有希望、參與戰鬥、操心憂慮和捨身殉命的人民,以及克勞塞維茲所提及的不確定的風險與機會,兩軍衝撞時難以預測和控制的變化……等等,交相驅動而成。這本書也讓鄉村中國和農村居民重新在故事中占有重要位置,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僅中國有鄉村,全世界都有鄉村。8這本書也強調學術研究、藝術、文化和意識形態對了解戰時中國的重要性。然而,我的這份研究仍慎重的以戰爭角度思考戰爭;也就是說,要發掘戰爭的思考脈絡、分析有關規畫、檢證如何執行,而非哀憐戰爭的恐怖,僅是將它視為意識形態和政治鬥爭的背景場域,或者,把它和這些事務放在一起,用來建構有關當今世界的論述。
……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立國大業」,從蔣介石取得權力開始,接著檢視國民黨打造一個屬於中國人的國家所做的努力,以及他們為抗日戰爭做的準備,最後分析蔣介石於一九三七年夏天做出的開戰決定。如果說抗戰會發生,日本要負首要責任,但也由於華北發生危機時,蔣介石的反應啟動了一連串的事件,才讓中國和日本之間沒完沒了的打仗打了七年之久。
第二部分是「歷史轉捩點」,涵蓋時間為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二年,追索日本和國民黨各自運用傳統手段想要在一場傳統戰爭中獲勝的企圖,以及中國共產黨初期的擴張,還有戰時共產主義的出現。這個時期也是時代精神改變的重要轉捩點。首先,雖然有部分人熱切的迎接中日間的戰爭,但是大部分的人仍維持事不關己的態度。但這種情形隨著犧牲的增加而改變。一九三八年底,日本占領許多中國大城市,但也要面對一群不將日本人驅離國土誓不罷休的反抗者,他們視他們所在的時代為國家未來和文化絕續的關鍵時代。
第三部分的「試煉」和第四部分的「新中國」,檢視成為世界大戰一部分之後的抗日戰爭,和在日本戰敗後隨之而起的中國內戰,以及在韓戰中新浮現出的冷戰。第三部分著重以盟軍觀點來看中國戰勝日本,強調中國在軍事上所獲利益不大,但在政治上獲益甚多,這個結果對於今日我們所在的世界相當重要……
推薦序2(節錄)/以戰爭史貫穿整個中國現代史/張寧(中央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與方德萬教授初次見面,是在一九九○年的秋天,當時他剛開始在劍橋大學任教,而我是他的第一個研究生。初出國門的我,抵達英國不到一個禮拜,便戰戰兢兢地到系上的辦公室面見導師。一位身材瘦長、三十出頭的男子,微笑著用中文和我打了個招呼,寒暄沒幾句,趁我還沒有從驚訝中恢復過來,便鄭重地對我說:「雖然我會說中文,但是此後你在學習上,全部都要用英文和我溝通。」就這樣,直到現在,即便我們已是同行,也依然是靠英文交流來往。
赴英求學之前,我對方老師其實一無所知,既不知道他荷蘭萊頓大學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的傲人背景,也不曉得他的第一本書From Friend to Comrade: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0-1927當時已經付梓。這本書是他的成名之作,專門探討中國共產黨草創時期的歷程。方老師對政治史、革命史、戰爭史有著難以遏制的熱情。研究完共產黨之後,他目光轉向國民黨,在二○○三年出版了第二本書War and Nationalism in China, 1925-1945,集中論述國民政府與抗戰的關係。有趣的是,共產黨的那本沒有中文翻譯,估計事涉中共起源,臺灣沒興趣,而中國大陸怕出事,也不敢翻;講國民黨的那本,則出於知己知彼,很快便由北京三聯書店譯為《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戰爭,1925-1945》出版。
如此巨著是他長年孜孜不懈、辛勤耕耘的成果。方老師律己甚嚴,為了避免塞車,他每日清晨即到學校,週末假日走過東方語文學系的大樓,抬頭望去,他辦公室的燈也經常是亮著的。學生自愧不如之餘,只能開玩笑地說老師又忘了關燈。自律的態度也擴及教學,學生寫的每份報告,他都一字一句地閱讀,親筆修改,內容品質若是下降,往往不假辭色。他不怒而威,我們見到他,真有如老鼠見到貓,深怕讓他失望,連後來以《被遺忘的盟友》(Forgotten Ally: China’s World War II, 1937-1945)一書暴得大名的芮納.米德(Rana Mitter),那時在老師面前,也常是誠惶誠恐的模樣。所幸在我取得博士學位那一天,老師立即收起他的威嚴,對我說:「我們現在是同事了,你不必再叫我方老師,可以直接叫我漢斯。」這句話同樣是用鄭重的語氣說的,不過我總算鬆了一大口氣。
除了政治史之外,方教授在海關史方面也用力甚深。二○一四年,他出版了一本討論中國近代海關與財政的重要專書,即《潮來潮去:海關與中國現代性的全球起源》(Breaking with the Past: 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並與畢可思(Robert Bickers)教授聯手促使南京第二歷史檔案館開放海關資料。年近六十之際,他再度回到政治、革命與戰爭的領域,寫出這本《戰火中國》,一方面把觀察的視角拉大,不只單看共產黨或國民黨,而是同時分析兩黨難分難捨的共生關係,另一方面也把檢視的時期拉長,上溯辛亥革命以來懸而未決的問題的源頭,下則直推至韓戰。他認為戰爭不是一紙和約就可宣告結束,那些對世界秩序的想像、對自己國家地位的期盼,都需要好一段時間才能塵埃落定。於是,這本著作便成為方教授關於冷戰的第一本書、關於抗戰的第二本書,也是關於國共鬥爭的第三本書。過去,學界雖不乏冷戰、抗戰或單一戰事的研究,但從未有以戰爭貫串整個中國現代史的專著,以此而論,《戰火中國》堪稱首例。
現在想起來,中國現代史其實是由一場又一場的戰爭所構成。國民政府要不是忙著備戰,就是在對日抗戰;抗戰的同時,還有國共內戰;國共鼎革後,更有諸如韓戰、越戰等的邊境戰爭。許多學者傾向以偶發事件解釋戰爭的原由,包括擦槍走火,或好戰軍人的陰謀挑釁等等,對《戰火中國》而言,戰爭固然有其偶發因素,但是戰事本身絕非突然發生,它需要長時間的準備,有步驟的執行。更重要的是,戰爭背後必須有更深沉的願景,才能讓民眾願意犧牲。不管是以亞洲為中心,建立帝國,還是抵禦外侮,追求國家統一,或是保持權力平衡,維持區域安全,《戰火中國》認為,每一次的軍事行動都是計算後的結果,每一次的轟炸也都有其意義。因此,本書特別著重雙方的作戰計畫、戰略戰術,以及執行上的成功與失誤,在這些你進我退的過程中,同時考量日軍、美軍、蘇軍、國民黨、共產黨的多重思維……
在淞滬會戰過後,不論是對國民政府或是日本,原訂的作戰計畫皆不再有用。日本以為只要占領華北和上海,便可結束在中國的戰事,但現在卻證明情況遠非他們預期。國民政府在訂定的兩個作戰計畫其中之一,是要打一場長時間的消耗戰,甚至一路撤退到四川,但都只有以概略文字提及。他們必須設法證明,要說服跟隨他們的人、部隊、盟友和全體中國人民相信國民政府有能力打敗日本。
作戰計畫主要是以國家高度控制作為作戰設想,強調理性的策畫、計算和準備。現在戰爭已經發生,就像克勞塞維茲所言,開始進入「充滿或然率和偶然性的領域」,其中「勇氣和才智」以及「部隊和指揮者的特性」會影響事情的發展。 這種說法在日本部隊一方完全正確,他們的戰場指揮官在作戰行動上享有高度自主性,但在中國軍隊的情況,則是蔣介石的權威凌駕一切,當他部分的嫡系部隊遭到殲滅後,他的權威也跟著被削弱。
自上海淪陷到一九三八年十月下旬武漢淪陷間的一年間,發生了一場由日本執行的大屠殺、徐州和武漢這兩場會戰,以及一連串中國自己造成的傷害,讓這一年成為中國現代歷史中最可怕的記憶之一。一九三八年底,日本已經控制部分華北地區和從上海到武漢間的長江河谷。正在撤退中的國民政府軍實施焦土政策,日本軍隊占領的不是繁榮的商業中心和富庶田野,而是遍地石礫和洪泛區。
這一年,傷亡人數驚人。僅僅武漢會戰一役,中國就損失二十五萬人,日本則是十萬人。 南京大屠殺受害人數依中國官方統計為三十萬人, 就算仍然有人在激烈爭辯這個數目,但沒有人否認這場血腥屠殺是真實發生過的事。國民政府執行焦土政策時讓黃河決堤造成的生命損失也應該有數百萬人,但當時少有相關報告,大部分的消息也僅是簡短提及。
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全中國的大遷徙。據推算,有約中國七分之一的人口,即將近有六千萬人逃離家園。許多人只是短暫成為難民,但有些人卻維持了更長時間的難民身分。齊邦媛就被捲入這場朝向內陸的大撤退,我們接下來將順著她花上將近一年的時間向重慶移動的這段路程記憶,來觀察這次遷移。陳克文日記中也記述有關南京、徐州和武漢會戰的內容,讓我們可以藉由這些內容看到當時原本在南京,後來遷至武漢的政治中心內部氛圍變化。
南京
陳克文在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的日記中記述著:「今日又是生平可紀念的一個日子」,「竟要與可愛的南京告別矣。一別之後何時可以再來,錦繡城池,是否不至被敵騎蹂躪,誰敢預言。」5陳克文的被迫離開,讓他傷心不已:「想起十年前之荒落古城,如今見摩登起來,竟不免落於敵人手,好比千金嬌養女,才達成人,陷於賊手。」 前一日他曾前去和昔日長官及良師汪精衛見面,對方雖然認為前景堪憂,仍勸他以堅忍、決心和團結。汪精衛認為:「軍事既失敗,外交局面又不利至此,中華民族其將一任日人之宰割乎!」對照後來南京發生的事情,這個判斷竟一語成讖。
陳克文出走南京時,蔣介石正前往紫金山,登上中山陵前石階,向國父謁靈告別。這時的蔣介石,心中仍在為是否應該防守南京而掙扎不已:「南京孤城不能守,然不能不守也。」沒有人相信國民政府軍隊(國民革命軍)可以守得住南京,但毫不反抗就棄守這個新中國的象徵中心會給人不負責任的觀感,後果將難以預料。此外,對要放棄「價值數百萬美元」裝備的做法,像是散布在城裡和近郊,甚至沒怎麼使用到的高射炮和各式火炮,多少會有一些猶豫,這種心理也會影響決策。
最後蔣介石仍決定要短期固守「首都及國父陵寢所在地」。早在他拜謁中山陵的十天前,國防最高會議就已下令將國民黨重要機關及政府機構遷往重慶,所有作戰指揮所需的軍官皆動身前往武漢。一旦撤往重慶的決定確定,決策的理由也開始布達,即「維持政府的存續」,才能「抗戰到底」。而且在南京和日軍作戰仍然有一定意義。蘇聯有可能會介入這場戰事,國民政府派往蘇聯的特使?回報表示蘇聯正有此考慮。透過蘇聯駐南京代表團,國民政府得知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Marchll K. Y. Voroshilov)曾表示「如果中國抗戰到了生死關頭,蘇聯當出兵,絕不坐視」之後,蔣介石於十一月三十日以私人身分傳話給史達林,請求蘇聯出兵。
十二月五日,史達林表現出現推諉的態度。就在同一天,南京會戰開打。這場戰役來得一點也不意外,所有人早在等其爆發了,甚至在陳克文離開南京前,就已「滿城蕭索,遷避之人,不絕於途。老百姓半肩家當,拖男負女,茫茫不知何往」。保衛南京的任務由唐生智將軍負責,在戰前他就誓言「與南京共存亡」,而且為了強調自己背水一戰的決心,他下令下關的港口渡輪全部撤離。
唐生智拒絕了日本十二月十日提出的勸降提議。隔日,蔣介石指示他繼續堅守南京,並表示:「如南京能多守一日,即民族多加一層光彩。如能再守半月以上,則內外形勢必一大變。」但及至次日防守顯已無望,日軍從三面包圍南京,僅留下東側的長江沿岸,使該處成為唯一可以撤離的路徑。當日軍接近南京城下,只剩下少數幾個城門可供進出,城市居民或防守士兵幾乎已經不可能逃散到城外鄉下。更何況當日軍兵臨城下時,日本海軍也突破在長江下游設下的障礙,在離南京不遠處現蹤。
十二月十二日,唐生智認為南京已不能再守,遂下令各部隊相機突圍。但當唐生智再次下達「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第七十四軍及教導總隊,有輪渡時可過江」的口頭命令後,撤退的狀況開始變得混亂。成千上萬士兵拔腿狂奔衝向下關渡口。「不僅車輛不能進退,人與人之間也無法轉動……人人爭渡,任意鳴槍,船至中流被岸上未渡部隊以槍擊毀,沉沒者有之,裝運過重沉沒者亦有之」,至於因爭相踩踏而造成死亡的人數則不清楚。一份「第三戰區南京會戰經過概要」估算,當時共有十個師湧至下關,人數約達十萬人。這個數量可能是高估的,因為有些師級部隊是自淞滬戰場撤退下來的,數量已低於原編制。即便如此,實際死亡人數依然相當可觀。
唐生智雖然誓言死守南京,但仍幸運出逃。他離開南京時為十二月十二日晚上八時,依據後來的報告透露,他離開時甚至沒有通知部屬。離開南京後他前往武漢,為南京戰敗請求蔣介石的原諒及處分,蔣介石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責難他,很可能是因為他也要為這場如同災難一般的敗局負責,但卻因此背負上懦弱和無能的罵名。陳克文在日記中表示,武漢有謠傳,說唐生智曾匯四十萬元到香港,暗指唐生智之所以接任衛戍首都之職,恐是因為貪占軍費而非基於民族大義。唐生智後來潛心研究佛學,以示他再無野心。相關的傳言,也有可能目的其實只是要將戰敗的責任諉過給他而已。
日軍本來沒有攻打國民政府首都的計畫。不論是東京的參謀本部,或是戰地指揮官松井大將也好,都沒想要占領南京。然而第十軍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將在杭州灣登陸後,依憑直覺向前推進。他所受的訓練就是要快速、果決地利用每一個機會,因此十一月十五日他下令部隊不要受限於作戰區域和地形限制,盡量追擊潰逃的中國軍隊殘部。當松井大將得知國民政府軍隊已喪失過半兵力,且失去作戰意志時,便轉而同意柳川中將看法,即奪取南京可以加速中國投降。日本參謀本部於十二月一日追認同意他們的計畫。日軍以一日三十公里的速度急行,由於後勤作業趕不上他們的急行軍速度,不攜糧食及補給。為了不讓伏擊有機可乘,他們沿途焚毀房舍、農田,甚至整個村子。由於沒有攜帶保暖的軍毯和冬裝,他們抵達南京時已是筋疲力盡、飢寒交迫。日軍接近南京時,本來有機會可以讓日本軍隊在所有人心中留下一個好印象。因為在此之前,國民政府的焦土政策已經讓南京城內外十五公里內成為一片廢墟,就連村莊都被燒盡,南京城內「圍繞南門及下關,均已下發火把」。因為糧食和飲水已然用盡,國民黨的軍人也開始四處劫掠,根據《紐約時報》記者竇奠安(Tillman Durdin)報導,之所以如此的原因,還有一個:「大家都認為反正多數被困於此的人必死無疑。」
當中國在南京最後的潰敗到來時,潰逃的市政官員和守軍造成的混亂局面結束,普通民眾如釋重負,甚至準備迎接日軍進城,而當日軍部隊由西門和南門行進入城時,市民們的確高懸著布條歡迎。
日軍非但沒有抓住這個贏得民心的機會,相反的,他們大肆犯下可怕的暴行……
逃難
日軍的地面攻擊、焦土政策和空中轟炸,說明了為什麼在戰爭一開始前兩年的難民人數最多。對某些人而言,難民生活很短暫,只是在日本大軍行經他們附近時暫時躲避,等日軍離開後又馬上折返。其他人的難民生活則留下了非常痛苦的記憶,常常是必須離開他們工作的城鎮,往其家人成長和家庭得以提供支持的地方而去。陳克文的家庭就是這樣,他的職務讓他必須和政府一起遷移,而在離開南京之前,他就將母親、妻子和孩子送回家鄉廣西。要等他千辛萬苦抵達武漢,才能打電話給妻子,他的妻子也才能向他報平安。對於另一些人而言,逃亡則是筋疲力竭、恐懼、飢餓,甚至死亡。
齊邦媛面對的就是如此。遲至十一月中旬,他們全家才一起撤離南京,一起行動的包括她仍在病中的母親,以及她父親創辦的中山中學一千多名學生。他們分為好幾批起行,先是搭乘火車到蕪湖或安慶(從南京溯長江向上游方向分別約七十五公里和兩百公里處),再乘船到武漢。齊邦媛的父親齊世英弄到了一百枝槍,並訓練年長的學生如何使用,讓他們得以在往內陸遷移的路上保護大家。
逃難的路上擁擠不堪,在齊邦媛逃難經驗中,連火車頂上都攀坐著滿滿的人,「車過第一個隧道,突然聽到車頂上傳來哭喊聲,『有人給刷下去了!有人掉下去!』車內的人卻連『援手』都伸不出去。」由於日本軍機的轟炸,航行在長江上變得十分危險,齊邦媛在漆黑的夜晚上船,登船碼頭上連燈都不敢開。搶著上船的人太多,推擠間有人就落水溺死。船要啟航離岸時,仍然有人蜂擁而上。「落水的人呼救、沉沒的聲音,已上了船的呼兒喚女的叫喊聲,在那個驚險、恐懼的夜晚,混雜著白天火車頂上被刷下的人的哀叫,在我成長至年老的一生中常常回到我的心頭。」齊邦媛搭乘的船只能在夜間航行,白天則利用江岸有樹木的地方躲避日本軍機。
齊邦媛的母親在他們離開南京時已然生病,在行程中病情更加惡化。一到武漢,她母親馬上被送到一家天主教醫院。她那還沒斷奶的妹妹也生病了,得了急性腸胃炎,但卻再也沒能復元。當醫生告訴她的舅舅,連她媽媽也沒什麼希望後,他買了一個小的棺材,訂了一個大的,也為齊邦媛和她的哥哥訂做了孝服。齊邦媛的母親到底還是撐了過來。她的父親隨著蔣介石留在南京,在蔣介石離開時,他才在十二月七日趕抵武漢。他當時又黑又瘦,滿身疲憊。齊邦媛還記得,當她和父親在武漢見面時,他說的話:「我們真是國破家亡了!」
齊邦媛家曾經保護、照顧過的一位瀋陽警察局長的兒子,張大飛,他在聽到齊邦媛母親病況危急時,迅速趕到醫院。他給了齊邦媛一本聖經,並告訴她自己已經加入空軍,雖然生性喜好和平,但他有責任和殘暴的日本戰鬥。他也認為這是一個關鍵時刻,必須要和邪惡的日本作戰。
當國民政府下令疏散武漢,齊邦媛的父親在距離武漢五百多公里的湖南小鎮,永豐鎮,找到一個大祠堂收容學生。這次這群人必須徒步前往,唯一的一輛車載著齊邦媛的媽媽和兩位老師。一路上,學生們被安排住在各處學校的教室或操場,由當地駐軍提供一些食物和休息時的稻草鋪墊。行程中,大家唱著〈松花江上〉,這首歌的第一句是「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最後一句是「九一八,九一八,從那個悲慘的時候,脫離了我的家鄉,拋棄那無盡的寶藏。流浪!流浪!整日價在關內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九月十八日」是日本在一九三一年占領東北的日子。在武漢時,齊邦媛的爸爸不敢告訴妻子小女兒已死,只說已經將她安排到一個安全地方,直到安頓於永豐後,才敢告訴她實情。齊家和學生們待在永豐,直到一九三八年十月。雖然當地方言難懂,但那個地方山明水秀,氣候溫暖又物產豐饒,讓齊邦媛留下一段深刻的記憶。
一九三八年十月,中山中學的學生們再次上路,先到廣西桂林。當時桂林城內已經滿是逃難的難民,齊邦媛在當地學校上了一個月的學。當日軍空襲時,城市的人都要疏散到郊外,齊邦媛曾親眼看到過一架日機被擊落,旁觀的人們都高興地鼓起掌來。很快的,他們又要再次離開,這次一路往重慶而去,路程約莫六百多公里,大多數時候都是步行。齊邦媛坐在一輪載運行李的車上,為了避免她從車上掉下來,她和車上載的書、器材和學校設備綁在一起。她同伴們在離開南京後,隨著逃難人潮走過山嶺間崎嶇小路,花了一年時間才抵達四川。當她開始在由天津遷到重慶的南開中學上學時,中山中學的學生們也在四川中部自流井的靜寧寺安頓了下來。
這段旅程讓齊邦媛學到不少,除了看到中國山川的美麗,也經歷許多磨難。其中她記得最清楚的,就是帶著大部分還是孩子的學生一起走過這段路程的老師們,他們將這些學生的安危當成自己的責任,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隨時上課:「我深深感到他們所代表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希望和信心。」這裡她要傳達的是,尤其是在這樣險惡的年代裡,這些老師們將中國的文明和價值表現及傳遞當成是自己責無旁貸的任務。「除了各科課程,他們還傳授獻身和愛,尤其是自尊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