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在政治舞台上悲劇式的結局,把趙紫陽拱上中國共產黨總書記的座位。1987年中共十三全會後,趙紫陽正式當選中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他必須割捨總理的職位。做為鄧小平改革設想的推動者,趙紫陽一直在探索、實踐一套改革設計,希望他所主導的經濟改革能取得輝煌成就。但他選擇李鵬做為繼任總理,卻為自己埋下失敗的種子。趙紫陽原希望李鵬能在他的輔佐下,繼續他的改革設想,救改革於危難之中,並藉此得到元老派的更大支持。然而,李鵬的計畫經濟原則,與趙紫陽的改革開放思路格格不入,卻符合元老們的思想;而趙紫陽對鄧力群等極左派人物過於匆忙、粗糙的處理方式,則引來元老派的連鎖反抗。於是趙紫陽陷入政治與經濟事務的雙重危急中。接踵而至的八九學潮,鄧小平以慣用的強硬手法對付民主、自由潮流時,趙紫陽卻站在正義與良知的立場上。當血灑天安門廣場事件發生時,趙紫陽作為鄧小平扶出來的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與前任總書記胡耀邦如出一轍,淒悲的離開了政治舞台。
後文革史(下卷)
出版日期:1999-01-07
作者:高皋
印刷:黑白直排
裝訂:平裝
頁數:380
開數:正25開
EAN:9789570818888
系列:中國近、現代史
已售完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