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蓋赫返鄉記

NT$200 NT$158

原書名: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
出版日期:2000-10-01
作者:娜塔莉‧澤蒙‧戴維斯
印刷:黑白
裝訂:平裝
頁數:232
開數:25開橫排
EAN:9789570821390
系列:現代名著譯叢

已售完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這本書萌發於一位歷史家以不同方式訴說過去的奇異經歷。歷來已經有很多人講述過馬丹‧蓋赫(Martin Guerre)的往事。1540年代的朗格多克(Languedoc),一位家境富有的農民離棄了妻小和家業,多年音訊全無;他回來了──或者說,大家是如此認為──然而,度過了三、四年愉快的婚姻生活後,妻子卻說她一直被冒牌者蒙在鼓裡,於是讓他接受審判。這個人幾乎說服法庭他就是馬丹‧蓋赫,然而,關鍵時刻,真正的馬丹‧蓋赫現身了。當時立即有兩本撰寫有關這樁案件的書籍,其中之一是由一位當庭的法官所撰。對於此一案件,整個法國評論之聲四起,鼎鼎大名的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亦發表過看法。歷經幾個世紀,討論馳名冒牌者的著作與《進行訴訟》(causes celebres)裡,反覆訴說著這一案件,而在400年前庇里牛斯山的阿爾蒂加(Artigat)發生此事的那一村莊裡,至今人們對此依然記憶猶新。這樁案件激發出一部劇本、兩本小說、和一齣滑稽歌劇。
當我初次閱讀這位當庭法官的記述時,心想,「這應該拍成電影」。歷史學家在過去的事件,或者具有戲劇性、又有通俗吸引力的事件中,很少看到如此完整無缺的敘事結構。巧合的是,我聽說電影劇本作家Jean-Claude Carriere和導演Daniel Vigne正開始著手同一主題的電影劇本,於是,我便參與了他們的行列,而《馬丹‧蓋赫返鄉記》(Le Retour de Martin Guerre)這部電影,即是我們通力合作的成果。
弔詭的是,我愈玩味這部電影,超越它的念頭便愈被挑起。這驅使得我更進一步探究這樁案件,也即用歷史學的方式來理解它。為演員而非讀者所做的書寫,提出了若干新的問題,也即有關16世紀人們的動機──有關,比方說,他們對真相是否跟對財產一樣關心。觀看傑哈德‧巴狄厄揣摩冒牌的馬丹‧蓋赫這一角色,促使我以新的方式思考原來的冒牌者阿爾諾‧居‧逖爾(Arnaud du Tilh)的才藝。我覺得,我有我自己的歷史實驗室,其所產生的不是證據,而是歷史學的可能性。
同時,這部電影脫離歷史記載,頗為惱人:蓋赫氏的巴斯克人背景被犧牲掉;鄉村的新教(Protestantism)被忽略;尤其是,妻子與法官在替身競賽(double game)中的內心衝突被削弱了。這些變更或許有助於讓電影變得有說服力且又易於瞭解,也使馬丹‧蓋赫的往事變成一種傳奇故事,但是,這些變更也使得這部電影難以解釋實際發生過的情況。在這部優美又令人注目的鄉村影片中,當證據不充分或混亂的時候,歷史家所求助的不確定性──也即「許多個也許」(perhapses)、「許多個可能是」(may-have-beens)──其機會在哪裡呢?我們的這部影片呈現了一個令人振奮又懸而未決的故事,它讓觀眾跟原先的村民和法官一樣,都無法確定結局會是如何。然而,要省思16世紀時身份之意涵,其機會又在哪裡呢?
於是,這部電影向歷史學家提出的虛構(invention)問題,就正如它向馬丹‧蓋赫的妻子所提出的。我必需回到我當行的本領;我甚至連庇里牛斯山脈的地理位置,到富瓦(Foix)、土魯斯(Toulouse)、和歐什(Auch)的檔案,也都一一印出。我運用了過去留下來的每一點一滴的資料,想對這一引人注目的往事做尚無前例且又充分的史學探討。我想瞭解,為何馬丹‧蓋赫離開他的村莊,以及前往何處;阿爾諾‧居‧逖爾如何且為何變成冒牌者,他是否愚弄貝彤黛‧德‧荷爾(Bertrande de Rols),以及他為何未能堅持下去。這會使我們重新瞭解有關16世紀的農村社會之情況。我會跟隨著村民走過刑事法庭,解釋法官對於判決所做的變更。而且,我會有非常好的機會來說明,被文人重新形塑成故事的這個農村世界的事件。
結果是比我所想的還要困難得多──然而,再一次訴說馬丹‧蓋赫的歷史,則是那麼令人愉悅的啊!

封底評論:

在這部一流的著作中,娜塔莉‧戴維斯所完成的歷史建構,沒有絲毫的意識形態偏見,對此吾人僅能欽羨……,《馬丹‧蓋赫返鄉記》這部電影極好,但娜塔莉‧戴維斯的著作比那部電影更好。
──Emmanual Le Roy Laduri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以鮮活的散文風格撰寫,易於閱讀又不至於簡化。自Barbara Tuchman寫作《遠方的鏡子》(A Distant Mirror)以來,《馬丹‧蓋赫返鄉記》或可說是最生動、最有教育性、以及最有趣的敘述,……豐富又華美的描寫,勾勒出16世紀法國的生活、情愛、以及正義。
──Robert C. Cumbow, Seattle Times

迄今,對此一離奇往事所作的最充分闡述。16世紀的農民由於無法讀寫,並未留下任何記載。戴維斯建構了一部傑出的社會史,一部16世紀農民生活的研究。
──Jean Strouse, Newsweek

戴維斯將資深研究人員的專門知識,以及一般讀者的好奇心與悠閒的風格,做了整合……。戴維斯的著作在可能性與侷限、人物與緊張情節之間保持了平衡。《馬丹‧蓋赫返鄉記》把下層民眾置入歷史,但未抹除歷史中的社會與政治力。
──Pat Aufderheide, Village Voice

貨號: 9570821396 分類: , ,
作者:娜塔莉‧澤蒙‧戴維斯

作者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halie Zemon Davis,1928-),法國近代史和社會史專家,其習於通過地方史來提出普遍性的問題,也致力於歷史學與其他學科(尤其是文學、藝術史和人類學)之間的交流。
1959年獲密西根大學歷史博士學位,曾任教於多倫多大學及柏克萊加州大學,1977年起任普林斯頓大學歷史教授。除了讓其聲名大噪的《馬丹‧蓋赫返鄉記》(1983)之外,其重要著作尚有Society and Culture in Early Modern France(1975)、Fiction in the Archives: Pardon Tales and Their Tellers in Sixteenth-Century France(1987)及Women on the Margins: Three Seventeenth-Century Lives(1995)等書。研究及教學之餘,戴維斯亦長期關注女權、和平、反種族主義及言論自由等議題。

譯者江政寬,國立中正大學歷史所碩士,美國紐約大學(NYU)歷史系博士班。主要興趣為當代歐美史學理論、文學批評與文化史,現為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講師。譯作計有《法國史學革命:年鑑學派1929-89》、《解釋過去╱瞭解現在:歷史社會學》(合譯),及《後現代歷史學》等書。

貨號: 9570821396 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