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宜蘭人的紙廠記憶,書寫百年史
.embed-container {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bottom: 56.25%; height: 0; overflow: hidden; max-width: 100%; } .embed-container iframe, .embed-container object, .embed-container embed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width: 100%; height: 100%; }
我們每天都跟紙相處,但我們不了解紙張的故事,也不了解造紙人的故事。東南亞最大的造紙廠曾經在台灣,這段故事卻成了一個被遺忘的過去。透過中興紙廠百年史,我們了解的不只是人與紙的關係,也將了解紙對宜蘭的影響,並為理解台灣和東亞的近代發展史增添上一塊拼圖。
紙廠過去支持著宜蘭二結與四結地區的居民生計,曾是全東南亞產量最大的造紙工廠,開拓著關於紙的輝煌年代,更一度誕生了令人驕傲的「蘭陽紙」,如今走過榮光、戰火至轉身成為中興文創園區,背後乘載著台灣紙業輝煌的曾經與對文化、民生事業的貢獻。
在宜蘭,七、八十歲的老人家提到「紙廠」,會說這是他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印記;對五、六十歲的居民來說,「紙廠」是兒時難忘的酸甜回憶。而在地的三、四十歲宜蘭人則期待著,「紙廠」將為他們的未來開啟另一嶄新的扉頁。
煙囪下的造紙工廠,連結起家鄉的人與地。廠房中的造紙人,連結了宜蘭與海內外的發展與交流。從蔗渣造紙到運用「林田山」與「太平山」林木製紙,這片屹立蘭陽平原八十餘載的園區,見證了當地的生活變遷與重大歷史事件,成為宜蘭地區的重要文化地景,也是居民的生命記憶。
隨中興紙廠轉型為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原先的造紙功能已功成身退、蛻變為文創場域,宜蘭縣政府希冀透過工作遺構的保存與文字書寫,將再度為紙廠勾勒集體記憶──包括宜蘭人與台灣人的集體記憶──也希望邀請所有人共同為這片園區注入時代新生命。
本書特色
•難得一見的中興紙廠資料首度曝光
•大量收入首次面世的資料照、老照片
•精彩園區空照圖、藍圖,廢墟寫真,搭配閱讀
•隨書附贈精美書籤、園區地圖
專業推薦
宜蘭縣長 林姿妙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秘書長 戴寶村
= = = = = = = = = = =
史料審定:蔡明志
文字審定:作家、主編、華文朗讀節策展人胡川安
研究企劃:專業內容策畫團隊「內容力有限公司」
作者: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宜蘭中興文化創意園區
前身可回溯自1935年(昭和10年)創立的「台灣興業株式會社」歷經國民政府接管後再轉為國營事業型態成立「台灣中興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其製紙技術在日治時期從回收利用甘蔗廢渣、鬼芒製漿開始,後來也運用化學工業製造白紙,除生產新聞紙,並兼製報紙、衛生紙、道林紙等各項文化用紙及工業用紙。
儘管中興紙廠曾是1950年代台灣規模最大的造紙工廠,生產量為東南亞第一,但受國際紙價波動及經濟變遷影響,終至2001年結束營業,自此荒廢了十三年。
2014年由宜蘭縣政府接手,透過工業遺構的保存與活化,啟動文創應用、育成扎根等再造策略,開啟中興老廠房重生運用的新契機,也為宜蘭文創產業設立新的里程碑,期待透過在地連結與國際視野的共創合作,吸引人才回鄉長駐,醞釀宜蘭文創產業的無限潛能。
史料審定:蔡明志
文字審定:作家、主編、華文朗讀節策展人胡川安
研究企劃:專業內容策畫團隊「內容力有限公司」
縣長序/讓過去的輝煌展現新生 林姿妙
推薦序/中興興中.紙廠記憶 戴寶村
第一章 當鋤頭遇見紙
宜蘭人與紙的故事
第二章 殖民•烽火•造紙人
善用土地的恩典:蔗渣製紙的天才想像
伏低是為了跳高:戰時的低迷與戰後的飛升
聽老紙廠的聲音:再生是為了說一個新故事
第三章 曬出繁榮的宜蘭藍圖
行過二結埔:大二結地區印象
繁榮鐵三角:糖廠、紙廠與林場
兩支煙筒平大箍:重返製紙現場
第四章 宜蘭的近代史,他們的一輩子
那些在紙廠福利下長大的孩子
圍繞紙廠發展出來的工作機會
蒸氣裡的造紙人
空襲、工傷、技術外移與產業的沒落
第五章 許故事一個未來:中興文創園區•誕生
老建物,新面目
附錄
中興百年大事記
致謝
照片提供
主要參考書目
圖片出處
推薦序/中興興中.紙廠記憶/戴寶村
宜蘭地處台灣東北境域,受到交通因素影響,長期以來的經濟型態是以農林漁業為主,到日本統治時代才進一步有農林製造業之發展,如農業部門有製糖業和造酒業,太平山森林採伐業和蘇澳漁業等,1924年宜蘭線完工通車,使封閉的宜蘭加強了和外部的連結。宜蘭早在1916年就有開設糖廠,不過這段歷史常不為人所知,日人也利用榨蔗製糖的蔗渣加工造紙,逐漸演變至設立台灣興業株式會社的大型製紙廠,戰後改為中興紙廠,最終結束營業改組為興中紙業,部分廠區轉為文化創意園區,興中紙廠仍維持營運,百年間其名稱規模有更迭演變,但「紙廠」是承載宜蘭人的重要歷史記憶。
紙是文字書畫的最重要載體,可視為文明水準的指標之一,也是重要的包裝材料,與工商業發展關係密切,本書基本上是一產業文化史的書寫體裁,內容涵蓋生產製造面並擴及產業聚落社區與製造從業者生活面,兼顧生產製造的硬性與日常生活的柔性。中興紙業的歷史起始從蔗渣造紙到三亞紙業而至1937年台灣興業會社造紙廠的建立,其原料從蔗渣改變到木材,來源從太平山到花蓮的林田山林區,關連的運輸系統包括鐵道、輕便、車站配合興設,廠房機具擴充,製造技術改進,成品類別及產量增加,成為全台最大的紙廠。戰後由國府接收為台紙羅東紙廠,之後改為民營的中興紙業,因長期到受到國內外經營環境衝擊而在2001年結束營業,再由原廠員工集資承接改名興中紙業,開創產業經營的特殊案例,紙廠園區成為產業文化資產的文創園區,2017年開始營運,前後歷經一世紀,此單元可了解百年紙廠的原委始末,「火車行過二結埔,二支煙筒平大箍」,巨大的紙廠煙囪是宜蘭人的深刻印記。
本書另一特色是著重產業聚落生活史的敘述,由於紙廠設立影響二結與四結區域的聚落空間變遷,書中特別以該地區因紙廠而衍生多達五十一個關聯的新生地名,用地名說故事點出地方變化特色。為運輸原料與成品建設連絡鐵道和中里車站,形塑了街道動線,商店市況活絡,也提升了王公宮廟的信仰中心地位。透過口述資料也可了解「紙廠人」的工作、休閒與娛樂、福利、教育等,與大多數務農為主的宜蘭人有所不同的生活樣態。書中亦提及1936年的鍋爐爆炸災變,1945年的美軍轟炸,1952年政治受難事件,以及個案的工殤等,讓人看到紙廠鮮白的紙品之外,能知曉因排放廢水而形成「黑藥港」,以及發生過血紅創傷殞命的過往。
個人與宜蘭因緣算來頗深,早年關心促成宜蘭縣史館的籌設,參與縣史專書撰寫《宜蘭交通史》一書,並曾擔任宜蘭縣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委員,也曾為檔案管理局撰寫《紙菁風華:台灣中興紙業公司》的專書,但該書是針對中興紙業結束營運而作,主要是利用該局管有之檔案為主要材料,書寫風格有其侷限而且較為硬性,因係政府出版品流通量有限,今樂見新書利用廣泛資料,採清新流暢筆法,配合圖文編印,賦予中興紙廠史的新面貌,將可再現宜蘭人的紙廠記憶,並有助文創園區的營運,故特撰序推薦之。
充滿可能的經濟作物:甘蔗
十九世紀初,日本製紙界將注意力投向了製糖過程所產生的殘渣:蔗渣。這個在製糖原料甘蔗榨乾後所留下的、富含纖維的物質,開始被考慮拿來作為製紙的原料。當時的製紙從業人員意識到因為經濟起飛、製紙與營造業蓬勃發展,原生林遭到大量砍伐,樹木生長速度將逐漸趕不上人類使用的速度,尋找替代資源變得勢在必行。
日本治臺不久,臺灣糖類產量便爬升到了世界第四,僅次於古巴、印度與爪哇。因為有臺灣產品全力輸出至日本本島,日本已經完全可自給自足,不需再向外國購買,修補了貿易赤字。這除了使日本政府獲利外,製紙工作的從業人員亦開始對以蔗渣製紙充滿信心,相信持續發展的糖業可以提供源源不絕的蔗渣,而便宜的原料將能支撐起製紙產業,或許甚至有一天,臺灣製紙業將生產出足以供應日本本島的紙類商品,並讓臺灣成為東亞的製紙重鎮――而這個夢也的確幾乎實現――於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臺灣出現了第一座蔗渣製紙工廠。
啟動蔗渣造紙實驗
1916年併購「宜蘭製糖株式會社」的「臺南製糖株式會社」以製造砂糖為主業,附設甘蔗用肥料工廠。由社長鈴木梅四郎領導的這間大會社,雖擁有一千七百萬資本,可是因為設立時間較晚、工廠位置較差等因素,必須不斷擴展營運方向才能補足先天劣勢。為此,他不斷併購其他糖廠,並積極發展兼營事業以增加收入,例如製作樟腦、水電事業、運輸染料、製紙等。會選擇製紙作為副業之一,則不能不提到鈴木梅四郎的背景故事。
鈴木梅四郎(1861~1940)出身現今的長野地區,慶應義塾畢業後便進入時事新報社擔任記者,之後成為橫濱貿易新社社長、三井銀行神戶支店長及王子製紙的專任董事。任職王子製紙期間,他負責建設北海道苫小牧製紙工廠,製造新聞用紙。因緣際會來到臺灣後,他與好友兼專任董事麻生誠之合作,1917年初將原本設在宜蘭壯圍堡七張庄(今宜蘭縣壯圍鄉與宜蘭市進士聯合里東部及延平聯合里區域)的新式糖廠遷移至二結,製作紅糖並實驗蔗渣製紙。九月,他們以麻生誠之提出的研究報告為基礎,投入七十萬元資本在工廠旁成立了實驗工廠。實驗工廠仿照大阪阿部製紙會社的規模與機械設備,向大阪鐵工所訂製了一臺一日可抄兩萬磅紙張、八十六吋長網(機器中一個水平的或略帶傾斜度的平直網面,處理紙漿脫水的程序)的抄紙機器。
設廠過程中,為培養紙職工,紙廠開始公開招募臺籍公學校畢業生。根據紀錄,宜蘭廳下有數十位畢業生提出申請,經過考試後錄取包含楊娘德等十餘名,他們被派往大阪阿部製紙會社學習四至五個月時間,學成後回到二結,完成在實驗工廠中設置製紙機器的工作。機器正式運轉後,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還親自到場視察,並給予四萬元補助金作為鼓勵,二結製紙實驗工廠正式成為第一間臺、日合作的蔗渣製紙工廠。其後,加入工廠的生產人力愈來愈多;1918年,二結地區設立五結公學校的分教場。隔年,宜蘭至羅東的鐵路也開通,並設置了二結車站。
然而,美景卻不如預期甜蜜。儘管設備與人力都逐步到位,但蔗渣製紙的發展並不順利。開始生產後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紙張的需求也在戰後迅速銳減;經濟不景氣快速席捲而來,紙價大跌,市場一片萎靡不振。工廠製造的紙銷售不出去,改良品質更好的紙張作為新產品的嘗試也相繼失敗;同時,臺南製糖的業務也不斷下滑,無法再支持工廠的實驗。1921年六月,工廠終於被迫關閉。陷入負債的臺南製糖在1927年走入歷史,並在臺灣銀行的引導下改組為「昭和製糖」。
即使如此,鈴木梅四郎仍未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