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世界地圖:隕石坑、螢光蟲洞、皇陵、古城、隧道、防空洞、地下鐵、藏寶庫……探訪埋藏人類歷史與記憶的地下殿堂

NT$580 NT$458

原書名:SUBTERRANEA: Discovering The Earth’s Extraordinary Hidden Depths
出版日期:2022-02-17
作者:克里斯.費區
譯者:林琳
印刷:全彩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240
開數:26開,寬18.9x長26x高1.65
EAN:9789570861945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人類把最神聖珍視的寶物,
與最黑暗的祕密,
都埋進地底。

從謎般難解的洞穴壁畫,到滿坑滿谷散發藍光的螢火蟲;從銅牆鐵壁足以抵擋核彈的地堡,到僅容一人通過的走私隧道……地理學家克里斯・費區的驚人之作《地底世界地圖》,帶我們穿過蜿蜒曲折的地下迷宮,探索地表下令人歎為觀止的神祕世界,挖掘人類的歷史藝術,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964年10月,星期六晚上,東柏林,一小群年輕人緊張卻堅定地走在街上。他們努力表現得不引人注意,無視狂跳的心臟,以免引來在這區巡邏的邊防人員懷疑。他們一面數著房屋號碼,一面快速巡視周遭。一抵達目的地55號建築,就迅速進入裡頭,遠離窺探的目光。『東京』,他們低聲對著等在裡面的人說。一個點頭後,他們脫掉鞋子,被領著走過一條走道,進入外頭的庭院。不久,這群中的第一個人肚子貼地趴下,垂下目光望向一條細窄且令人畏懼的隧道,它能帶領所有人奔向自由。」
——〈隧道57〉

地表下的世界還藏著很多從未被發現的祕密和未解的謎題。幾千年來,在許多文化和國家都可以找到以地表下的世界為創作來源的文學與藝術。人類將最神聖珍視的寶物與最黑暗的祕密都埋在地下。我們可以在地下找到過去人類生活的證據與足跡,那,有沒有可能,我們能在地下找到未來的避難所?我們又有哪些神奇的發現呢?

《地底世界地圖》介紹了發著美麗藍光的螢火蟲洞、土耳其的地下城市、死海古卷的發現洞窟、秦始皇的陵墓、美墨邊境的走私通道、住著神祕盲螈的洞穴、北極圈裡的「末日種子庫」、以及為了躲避核子末日而建的地下城等,種種我們知道或從來沒聽過的「地下故事」,讓我們看見腳下的世界和我們目前身處的地上世界一樣生動有趣。

有些隧道,是為了保護人們免於因衝突衍伸出的暴行和恐懼而建立,此外也有些人抱著樂觀心態,將珍貴的寶物儲存在地下空間,為了未知的未來保存起來。從謎般難解的洞穴壁畫,到抵擋核彈的地堡;從會說話的樹,到充滿未來感的地下設施。由古至今,地底世界能喚起無限想像,又令人敬畏。現在,就讓我們透過書中收錄的豐富地圖和照片,一窺那些無人之境吧。

本書特色
• 四十個神祕地景,包括自然景觀、人為建物、歷史場景、科技碉堡。
• 橫跨全球七大洲,穿越史前、古代、當代,一直到現代。
• 五十餘張詳實地圖,滿足探勘的好奇心。
• 震撼人心的實景照片,讓人身歷其境,深入難以到達的洞穴。

名人推薦
胡川安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雅人 馬雅國駐臺辦事處大使

貨號: 9789570861945 分類: , ,
作者:克里斯.費區

很會講故事的克里斯・費區住在紐西蘭,是一位作家及地理學家,及皇家地理學會發行的《地理》雜誌的資深撰稿人。他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希臘、澳洲、肯亞、加拉帕戈斯群島,挖掘荒野、文化、保護等方面的故事。此前,他也待過所羅門群島、韓國,並曾在台灣旅居四個月。他的處女作《蠻荒地圖》(Atlas of Untamed Places)獲得了2018年愛德華・斯坦福旅行寫作獎的提名。 他的第二本書《全球化地圖》(Globalography)也頗受好評。

譯者:林琳

淡江大學英文系畢。
偽台北人,浮沉出版業。
喜歡黑貓、慢跑,以及一人旅行。

貨號: 9789570861945 分類: , ,

台灣版序
引言

PART I:誕生
懷托摩洞穴,紐西蘭
猶加敦天然井,墨西哥
波斯托伊納洞,斯洛維尼亞
維里亞夫基娜洞穴,喬治亞
卡祖穆拉洞穴,美國
光明洞,墨西哥
鹿洞,馬來西亞
潘多,美國
暗星洞,烏茲別克
古洞穴,巴西

PART II:古老歷史
肖維岩洞,法國
代林庫尤,土耳其
秦始皇陵,中國
赫庫蘭尼姆古城,義大利
迷宮洞穴,希臘
特諾奇提特蘭,墨西哥
地下水宮殿,土耳其
象島石窟,印度
庫姆蘭洞穴,以色列
油鴟洞穴,厄瓜多

PART III:現代歷史
倫敦地下鐵,英國
隧道57,德國
伯靈頓,英國
庫伯佩地,澳洲
古芝地道,越南
世紀營,格陵蘭
大人工河,利比亞
索南伯格,瑞士
達瓦札天然氣坑,土庫曼斯坦
首都圏外郭放水路,日本

PART IV:今日
大型強子對撞機,瑞士/法國
奧塔伊梅薩,美國/墨西哥
瓜地馬拉市沉洞,瓜地馬拉
斯瓦爾巴全球種子庫,挪威
赫爾辛基地下城,芬蘭
科盧韋齊礦場,剛果民主共和國
耶路撒冷墓園,以色列
康宏研究站,南極洲
洛杉磯隧道,美國
赫利舍迪地熱電站,冰島

貨號: 9789570861945 分類: , ,
台灣版序

我本來很有自信,以為脖子不必再仰得那麼後面。可是每次,當我覺得自己已經把頭仰得角度夠大,能看見我所在的幽深山谷兩側巨大的懸崖脊線,就會發現――沒有,它還延伸得更遠呢。由於想拿相機將這壯闊景色拍攝下來,我發現自己隨時隨地開著「全景模式」,好捕捉整座峽谷陡峭到簡直不真實的爬升坡度。在頂端,氣勢恢宏的山巔幾乎被低飄的雲朵遮蔽,而底下立霧溪天藍色的溪水寧靜地潺潺奔流,這位掛著溫柔假面具的雕刻家力道之強,持續不斷以溪水雕刻出這一區令人讚嘆的岩石地貌。
這是我對太魯閣峽谷難以忘懷的回憶,此處無庸置疑是我探訪過最震懾人心的自然景象之一。這裡的自然世界規模使得人造建設相形見絀,人工打造的橋樑和繁忙的道路順著懸崖,迂迴彎繞地沿峽谷往上。我深受震撼,並且忍不住覺得,我日日煩惱的問題和這座不只是用幾千年、甚至百萬年的跨度在思考的地景相比,該有多微不足道。
無庸置疑,我一開始選擇在台灣住4個月,從二2013年底住到2014年初(同時也為了去探訪香港的明亮燈火及周遭其他地點),得以體驗這樣壯觀的自然景色就是原因之一。我想要有機會探索這座令人讚嘆的島嶼,在這樣一個相對小的陸地中,大放異彩的自然風貌之多元,竟如此無邊無際――從險惡又強烈的海岸線,到溫和卻令人肅然起敬的山脈,可說應有盡有。
我以台北內湖為主要活動地點,整個人一頭栽進了台灣社會,為媒體和電台報導種類各異的文化活動,基本上以音樂、藝術和設計為主,同時還有――沒錯,就是平溪天燈節,外加其餘中國新年會有的傳統元素。儘管我耐心一百的中文家教盡了全力,很不幸,這語言我怎麼都說不好。然而隨著時間經過,我和所謂台式生活直接又緊密的連結――尤其是台灣人的極度好客與極度友善――使我完全拜倒,並且心甘情願當一輩子的台灣宣傳大使。
撰寫《地底世界地圖》這樣一本跨度廣大的書籍,最開心的事就是有機會遍覽全世界,並且全身心沉浸於挖掘世界各地的故事。從最近的事件(大多都還記憶猶新),到存在過去幾千年的傳說,再到人類誕生之時。能有機會學著認識這些迷人場所――不只是世界知名景點,也有些地方是鮮為人知――讓我們得以揭曉,人類對於這顆偉大星球的共同體驗究竟真正的大小有多廣。
紙上談兵先放一邊,針對那些有能力前往遠方旅遊的幸運之人,這種感覺十分類似。旅遊是偏見、頑固及狹窄心胸之大敵,誠如馬克.吐溫明智的觀點:最能拓展心靈地平線的方法,便是和來自截然不同的地方與文化的人攜手同心。去聽他們的故事,去試著瞭解他們以何等獨特的觀點看這世界,然後帶著謙遜捫心自問,思考我們該如何成為更好的地球公民。
我希望這本書至少能帶來一丁點的教育和啟發性質,鼓勵更多人深入瞭解這個美好而遼闊的世界。

貨號: 9789570861945 分類: , ,
前言

1691年,一名頭髮及肩的年輕地球物理學家正在向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 of London)進行講解,其內容即便是以17世紀突破性的標準而言仍十分驚人。這個科學社群因地球磁場的不可預測性,以及兩極隨時間持續挪移的方式困惑不已。不過,對愛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來說――那顆知名彗星就是以他命名――這個謎題的答案十分簡單:地球裡一定有著許許多多個同中心的內部世界,皆被地心引力隔開。因此,我們所站立的地面只是個約800公里厚的外層,磁場指數之所以出現偏差,是因為這些內部世界不斷移動使然。更甚,他預測這些世界住有生命形式,而且由未知的地底光源照亮。也因此解釋了極光,也就是出現在北極的光芒之存在。
哈雷這些理論並非無中生有。他其實是根據千年來對於腳下到底有些什麼的各種推測進行深度研究。古代神話裡,宗教概念對充滿懲罰的死後世界有許多想法,人類持續為幻想出來的地下世界建立各種理論,並時常將之當成上方耀眼天堂的對照面。但丁在他駭人的〈地獄篇〉(Inferno)(《神曲》〔The Divine Comedy〕)中自地獄逃出,且鉅細靡遺、栩栩如生地描繪了一幅令人難忘的地獄景象。但是像哈雷這樣學經歷過人的偉大科學人,更賦予地下世界理論經驗主義層面的真實重量。哈雷對該理論盡心盡力,使得他最後一幅肖像(1736年,哈雷年屆八十)中顯示他抓著一張羊皮紙,上頭清楚描繪這些內部地層圖表。
就哈雷而言,很不幸科學社群沒挪出太多時間給後來以「地球空洞說」(hollow earth)聞名的假說。之後的實驗確立了地球內部顯然已有一定密度,並藉由測量通過上下方覆蓋層的地震波,製成圖例說明(現已廣泛接受我們立足的大陸地殼下有地震波的存在)。沒錯,確實有許許多多個地層,但它們是由液體的岩漿與固體的鐵為主的內地核構成,並沒有史前動物棲息在那些迷你世界中。
然而,沒有任何人類親眼見過地核,或越過覆蓋層看上那麼一眼。世上最深的洞――俄羅斯的科拉超深鑽孔(Kola Superdeep Borehole)――也只穿透地表、來到12公里的深度,相較地球約6,350公里的半徑不過是一丁點距離。因此,不意外,人們仍在憑空編織栩栩如生的想像,夢想著自己認知中的現實,對幽深神祕的地下世界孵育著無窮理論及荒誕想像
小說家當然也感到這種可能性從創意方面攪動著他們的想像力,亦即我們的世界下方還有新世界,致使它從本質上進化出屬於自己的類型。其中最知名的也許正是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和他的經典冒險作品《地心歷險記》(Journey to the Centre of the Earth),那裡有可怕的怪物在巨大的地下海洋中爭鬥,至死方休。然而地下世界恍若贈禮,源源不絕地提供著靈感,從愛德加.萊斯.巴勒斯(Edgar Rice Burroughs)的《地球空洞說》(Pellucidar),到愛麗絲一頭栽下兔子洞找到的迷幻仙境。陰謀論者也開開心心來參一腳,主張巨大、神祕、更先進的地下世界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掩蓋事件。
當然,在地表世界被探索、調查、測量、繪製地圖、攝影外加Instagram上傳到內容枯竭的程度,也許地底國度還剩下了些未解之謎――無論是自然開創,或人為打造。認清大多數人一生居住的平面世界有所極限,自是相當值得。事實上,我們確實生活在一個(至少有)三個維度的世界,倘若我們的本能一向是往上看,那麼,最好的故事有時可能要低下頭才找得到。如果你像剝橘子皮那樣剝開地球表面,悄悄朝底下看一眼,將會看到何等驚人的事物?
在《地底世界地圖》一書中,我們將探索住滿小小盲眼龍寶寶的洞穴、現代大眾交通運輸網絡將揭開我們的城市建立之處的歷史骨架。有些隧道,是為了保護人們免於因衝突衍伸出的暴行和恐懼而建立,此外也有些人抱著樂觀心態,將珍貴的寶物儲存在地下空間,為了未知的未來保存起來。從謎般難解的洞穴壁畫,到抵擋核彈的地堡;從會說話的樹,到充滿未來感的地下設施。由古至今,一如哈雷的年代,地底世界能喚起無限想像,又令人敬畏。時機已至,就讓這個詭譎又令人不安的世界的真面目――而且我們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瞭解它――暴露在陽光下吧。

貨號: 9789570861945 分類: , ,

懷托摩洞穴(Waitomo Caves)
百萬隻螢火蟲
聚成簇簇星光

這是一幅令人目眩神迷的壯觀場景,彷彿最富麗堂皇的夜空搬移到了地底,推翻我們對物理學和占星學的理解。地底下的星光布滿洞穴頂部,不知實情的人會覺得,目光所見的小塊光裸部分就像樹篷擋住星光造成的剪影。然而,這股冷光並非來自遙遠繁星,而是來自有機生物。更令人驚奇的是,每個光點都代表著一隻生物的存在──而地球上沒有任何其他地方可以找到這種生物。
南太平洋,3千萬年前的遠古海洋生物殘骸在海面下形成層層石灰岩,從這些死去已久的生物之中,又誕生出承載大量甲殼和骸骨化石的岩石。由於地質與火山活動的龐大力量,這些地層開始變形、彎曲。一旦暴露在海面以上的自然力量,便慢慢開始崩解,在石頭裡製造出小小的裂痕和脆弱的區塊。最終,有些裂痕裂得夠大──例如位於現今紐西蘭北島西部區域的那些──足以被稱做洞穴。
數世紀來,這些地下空間從未被人接觸,也沒有人類足跡踏入,即使是在約1200年後,第一批毛利開拓者抵達被他們稱為Aotearoa(毛利語,意為長白雲之鄉)的地方後。在和這起伏地形一脈相承的山岳河流中,洞穴被視為神聖之地。它們是死者的領土,必須嚴加迴避。對於點綴國內這塊區域約300個洞穴,人們所知的唯一資訊,就是有許多水道似乎都消失進了地裡,這個區域便因之得名:懷托摩(Waitomo,wai意為「水」,tomo意為「入口」或是「洞」)。
無論如何,這些強悍戰士從來不敢冒險進入腳底下那些墨黑深淵。直到19世紀晚期,在歐洲人湧入現在被他們稱為紐西蘭的國度許久之後,才有人決定一窺那些洞穴,看看底下到底有什麼。第一個躍身嘗試的人是英國考察家弗德瑞克.曼斯(Frederick Mace)。 1887年12月,他說服當地酋長塔內.提諾若(Tane Tinorau)和他一起搭上亞麻桿筏,航行在一條以前從來不必和人類打交道的地下河流,進行一趟冒險旅程。「因為看到筏船十分安全,塔內.提諾若鼓起勇氣,願意伴我同行。」後來,曼斯在當地的《王國紀事報》(King Country Chronicle)中寫道,「我們點亮蠟燭,踏上發現之旅。」
光源不足的問題並沒有持續太久,身為有史以來親眼目睹裝飾在洞穴天頂輝煌星空的第一批人,曼斯和提諾若無庸置疑將瞠目結舌。成千上萬細小如針尖的光點,結合成蔓延四壁與天頂等處令人吃驚的一場展示。
負責演出這場驚人燈光秀的生物是小真菌蚋(Arachnocampa luminosa),咸知的名稱是紐西蘭螢火蟲,每隻身上都帶有藍綠色的小小光芒。這是一種叫真菌蚋的小飛蠅的幼蟲,外表和蚊子相去不遠。奇特的是,這些螢火蟲按晝夜節律運作,發光根據日夜消長更迭。儘管,在牠們短暫的生命中從未真正見過陽光。整整九個月,這道蛆蟲組成的銀河將會延展在整個洞穴天頂,引誘附近昆蟲趨近一探。一旦被誘進來,這些獵物幾乎無一倖免,一定會和螢火蟲製造出來,從上方垂下、又細又黏的上百絲線糾纏在一起。一旦遭到網羅,昆蟲除了等著被飢餓的幼蟲拉上去、活生生吃掉之外,別無選擇。牠們的唯一慰藉也許就是得知,一旦這些蛆蟲化蛹變為成蠅,並不會有口器,因此只能在劇烈繁殖中活上幾天,隨後便迅速餓死。
除了螢火蟲,該洞穴神祕難測的巨大岩層中也擁有豐富的穴居生物,包含鰻魚、甲蟲、蜘蛛及威塔(weta,一種長得像蟋蟀的巨大昆蟲)。下垂的鐘乳石總讓人忍不住想碰觸,然而絕對不能在誘惑面前投降,因為人體皮膚自然分泌的油脂會損壞鐘乳石。有些鐘乳石纖細脆弱,彷彿隨時都會折斷;有些像波浪,或簾幕,或蜂巢,其他則像樹幹那樣粗大結實,例如石灰柱或融化的蠟。有些則像動物乳房上的乳頭,從球形岩底部冒出。
懷托摩洞穴也讓我們能短暫一窺南太平洋這一隅其他特有物種的生態:恐鳥(moa)。這種巨鳥來自平胸鳥家族,外型近似過度發育的鴕鳥,被早期毛利開拓者獵捕到絕種,徒留腐朽殘骸,作為牠們曾經樣貌的唯一證據。而在懷托摩中有非常多這樣的殘骸。恐鳥有個不幸的習慣:跌落地下的洞穴,並在六呎之下英年早逝。開鑿洞穴後發現其中散落了數量可觀的恐鳥骨骸,提供了不少實用的觀點,能得知該物種滅絕於牠們當作唯一家園的島嶼之前的一切。
曼斯和提諾若在接下來數年幾度回到洞穴,該地點迅速成為廣大群眾的觀光景點。早期遊覽時間最高可長達7小時,幸運的參加者通常能獲得一片斷裂的鐘乳石帶回家。然而,導遊到最後總算理解這些岩層再生的速度有多緩慢──約每世紀一立方公分──便迅速停止這種行為。因此,這些暫時訪客只能帶回這座壯觀洞穴的照片,以及地底深處星空絕景的記憶。

貨號: 9789570861945 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