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藥人
現代人的生活離不開藥,各種病痛都仰賴藥物緩解
人類對神奇藥物的追尋,推動著醫藥的演進發展
藥能治病,也能致命;無數生命的犧牲,逐步建構出現代醫療的樣貌
一部與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藥物演進史
「藥」,是「令人快樂的草」,還是「危害人體的毒?」
從罌粟的發現到數位藥物的發明,人類始終追尋著靈丹妙藥。
揭開藥物的神奇與黑暗,探索改變歷史、影響世界的十種藥物!
每一種劃時代的藥物出現,背後都有一群專注的研究人員、古怪的專家,付出他們的專業、天分與洞察力,加上努力不懈的辛勤工作。不只如此,新的藥物得以問世,同時也需要一點誤打誤撞的運氣,更與社會文化、公共輿論、醫療健保系統、大眾的健康意識有著密切的關聯。作者透過平易近人的文字,以醫藥的發展歷史,加上當時社會、人文、風氣等豐富的細節,講述十餘種影響人類的重要藥物背後非凡的故事,以及它們對於人類歷史的影響。
《食藥史》從人類使用上萬年之久的植物「快樂草」──罌粟開始說起,用引人入勝的敘述手法,介紹這些改變我們生命的藥物。海格介紹的主題包括率先將天花接種法引進英國的女性、惡名昭彰的迷藥、挽救無數生命的第一款抗生素、抗精神病藥物、避孕藥、威而鋼、史他汀類藥物,以及「單株抗體」這一最新領域,內容兼具深度與廣度,讀來發人深省,趣味無窮。
◆五萬顆藥
全世界最愛吃藥的國家——美國,每個人一生大約吞服五萬顆藥。
或許我們應該將自己的物種名稱更改為「藥人」,也就是製造並服用藥物的人種。
◆快樂草:從罌粟、鴉片到嗎啡
罌粟是古人最強效、最具安撫效果的藥物,到如今卻最有爭議性。
它是人類尋找到的藥物之中,最重要的一種。
◆瑪麗小姐的怪物:天花、牛痘、疫苗接種
天花至今仍然是史上傳染力最強、致死率最高的疾病。
它之所以在地球上絕跡,是因為接種疫苗的人數夠多。
◆米奇.芬恩:是安眠藥也是迷姦藥的水合氯醛
水合氯醛不但是第一種安眠藥,同時也是第一個廣泛使用的純合成藥品。
它跟嗎啡一樣,既用於醫療,也用於玩樂。
◆來點海洛因止咳糖漿:治療嗎啡成癮的萬能藥水?
添加海洛因的止咳糖衣錠銷售數量以百萬計,聲稱可以治百病,
從糖尿病和高血壓,到打嗝和女子性愛成癮。
◆神奇子彈:磺胺藥劑與抗生素革命
神奇子彈呼嘯前進的過程中會避開無辜的人,只鎖定單一目標,也就是凶手。
我們能否製造出如神奇子彈般的藥物?
◆地球上最神祕的領域:從減少手術休克到治療精神疾病的氯普麻
人類兩耳之間那十五公分,是地球上最神祕的領域。
有很多精神病患被判定為無法治療,也沒有人知道這些疾病的起因。
◆黃金時代:193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
很多大型製藥公司在這段時間蓬勃發展,製造出接連不斷的神奇藥物。
下一個藥物開發的大時代,重視的會是生命的品質,而非數量。
◆性、藥物與更多藥物:避孕藥與威而鋼
女性一旦擁有控制懷孕的能力,就能為自己安排不一樣的人生。
由於某種知名副作用,男人也等來了他們的時機。
◆魅惑之環:藥物成癮與濫用問題有無解方?
製藥公司持續不懈地尋找不致癮又能止痛的神奇藥物,卻屢戰屢敗。
市面上的類鴉片製劑和相關藥物的數量逐年成長,這是規模巨大的產業。
◆史他汀,我的親身體驗:隱惡揚善的藥物行銷手法
史他汀能大幅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目前全世界有幾千萬人在吃這類藥物。
但它的效益和副作用究竟有多少?
◆打造完美血液:免疫系統與單株抗體
抗體就像血液裡的導彈,能夠辨識並鎖定細菌和病毒,並協助清除。
單株抗體是我們所擁有最接近神奇子彈的物質。
◆藥物的未來
數位感應藥錠、數位化新藥研發、舊藥新用、個人化醫療……,
藥物研發的未來,重大進展指日可待。
名人推薦
蘇上豪(心臟外科醫師、金鼎獎得主)
寒波(演化人類學「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廖泊喬(精神科醫師、《文豪酒癮診斷書》作者)
鄭國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
媒體讚譽
趣味盎然,充滿深刻洞見。
——《書單雜誌》(Booklist)
筆力深厚,考據詳盡,內容生動有趣。對於藥物如何塑造當代醫療,本書提出精彩見解。書本接近尾聲時,作者說:「我查到的某些資料令我驚奇不已。」我也有同感。
——潘妮.拉古德(Penny Le Couteur),《拿破崙的鈕釦》(Napoleon’s Buttons)作者
探討了人類與藥物之間教人憂心的關係。……歷史不斷重演,一開始我們開發了全新藥物,覺得自己神通廣大,最後醒悟到,我們根本沒有能力掌控藥物。
——山姆.肯恩(Sam Kean),《紐約時報》書評
在這本增廣見聞、意味深長的書中,探討藥物開發與醫療行為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作者思慮周延又動人心弦的研究成果告訴讀者,尋找沒有風險又藥效強大的「神奇藥物」是不可能的任務,所有的藥物都有好處,也都有壞處。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是知名藥物的歷史與演進。……敘事技巧精湛,全書讀來趣味盎然。……內容專業、讀來心情愉快的書籍,暢談現代醫藥。
——《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s)
作者:湯瑪斯.海格
創作過多本科學與醫藥史書籍,其中《顯微鏡下的惡魔》(The Demon Under the Microscope)與《空氣的煉金術》(The Alchemy of Air)曾榮獲獎項肯定。現任美國奧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
個人網站:thomashager.net
譯者:陳錦慧
自由譯者。加拿大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教育碩士,曾任媒體記者。從事翻譯十年有餘,譯作包括《湯姆.瓊斯全譯本》、《幽靈帝國拜占庭》、《感官攻略》等四十餘冊。
賜教信箱:c.jinhui@hotmail.com
推薦序 藥物發展史的暗黑力量 蘇上豪
前 言 五萬顆藥
第一章 快樂草:從罌粟、鴉片到嗎啡
第二章 瑪麗小姐的怪物:天花、牛痘、疫苗接種
第三章 米奇.芬恩:是安眠藥也是迷姦藥的水合氯醛
第四章 來點海洛因止咳糖漿:治療嗎啡成癮的萬能藥水?
第五章 神奇子彈:磺胺藥劑與抗生素革命
第六章 地球上最神祕的領域:從減少手術休克到治療精神疾病的氯普麻
中 場 黃金時代:一九三○年代中期到一九六○年代中期
第七章 性、藥物與更多藥物:避孕藥與威而鋼
第八章 魅惑之環:藥物成癮與濫用問題有無解方?
第九章 史他汀,我的親身體驗:隱惡揚善的藥物行銷手法
第十章 打造完美血液:免疫系統與單株抗體
後 記 藥物的未來
資料來源
參考書目
前言(節錄)
我來告訴你這不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這不是一本製藥業學術史。本書沒有注腳。為求簡潔,很多藥物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事件都略過不提。本書並未囊括所有重要藥物,卻介紹不少塑造醫學史與今日世界的藥物。希望你讀完本書後,能對藥物這個迷人領域多一點了解。
本書無法提供科學家任何最新資訊,因為它不是為藥學專家撰寫的專書。相反地,這本書設定的讀者群,是對藥品有初步認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人。這是一本寫給普羅大眾的書,不是寫給專家的書。不過,我希望專家讀過本書後也有收穫,多些能跟人分享、新鮮有趣的小故事。
這不是一本藥商會喜歡的書,甚至製藥業說客或反製藥業激進派都不會喜歡。本書既不長篇大論討伐製藥業的邪惡,也不頌揚科學的奇蹟。我不需要捍衛任何立場,也沒有任何私心或目的。
我只是想帶給你一點樂趣,為你介紹一個新世界,帶你領略藥物發現史。我希望本書除了解說醫藥發展史外,還呈現當代的生活面貌,比如我們跟醫生的關係、電視上的廣告、類鴉片藥物的濫用,以及個人化醫療的可能性。藥廠大發利市,我們很多人卻負擔不起自己需要的藥,本書會促使你思考背後因素。
如果說我希望透過本書傳達某個一以貫之的理念,那應該是:世間沒有好藥,也沒有不好的藥,每一種藥都有好有壞。
換個方式表達:每一種有效的藥物,都有潛在的不良副作用,沒有例外。當新藥在熱切期盼中轟動上市時,這件事輕易就被拋到腦後。眾所矚目的新藥上市後,既有強力廣告宣傳,又有媒體報導推波助瀾,會進入所謂的塞吉週期(以德國科學家馬克斯.塞吉〔Max Seige〕命名,他在上個世紀率先描述這種現象)。這種事周而復始:光彩奪目的新藥盛大登場,風靡一時,被廣泛採用(這是塞吉週期的第一階段)。這段蜜月期持續幾年後,媒體就會陸續出現負面報導,揭露這款熱銷新藥的危險性(第二階段)。突然之間人心惶惶。昨天還是藥界奇蹟,如今已經變成潛藏威脅。這個階段也會過去,緊接著來到第三階段,人們心態持平,冷靜看待這款藥物真正的效力,銷售也回歸正常,在藥物的眾神殿裡找到合適的位置。
然後,噹噹噹!另一家藥廠又推出神奇藥丸,塞吉週期重新來過。下一回你看見新聞媒體聲嘶力竭推崇某種突破性新藥,別忘了塞吉週期。
至於我挑選出來的十種藥物,其中有些你可能已經知道,有些可能沒聽說過。本書的整體構思來自我才華洋溢的編輯傑米森.史托茲(Jamison Stoltz),但藥品的最後名單由我敲定。
我不想拾人牙慧,重複介紹歷史上最赫赫有名的藥物,所以略過某些耳熟能詳的對象,比如阿斯匹靈和盤尼西林,因為有關這些藥物的文章已經寫得太多。取而代之的是某些較不知名(卻十分重要)的藥物,譬如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一種迷藥,從醫院診所到米奇.芬恩 的酒吧都見得到),還有磺胺類藥物(sulfonamides,史上第一種抗生素,有了它,才有後來的盤尼西林),以及複合避孕藥和威而鋼等少數家喻戶曉的藥物。本書用了不少篇幅討論各種不同形態的鴉片製劑,從史前時代罌粟漿液的第一次採集,到現今有致命危險的強效合成製劑。鴉片的後代子孫之所以值得關注,一來是因為它們具有歷史意義(數千年的精煉與發展,向我們揭示製藥史的梗概);二來是因為它們當前的重要性(現今毒癮與藥物濫用問題的元凶)。另外,也因為它們的故事裡充滿有趣的人物與事件,從清朝末代皇后到中世紀的天才煉金師,從鴉片海盜到海洛因咳嗽糖漿。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我在本書介紹的藥物有十多種,而非正好十種。某些章節只談一種化學物質,比如氯普麻(chlorpromazine, CPZ),其他章節則討論相關的化學藥物,比如史他汀類(statins)。所以,別為藥物數量傷神,數目不是重點。
重點在於,沒有人選得出歷史上最重要的十種藥物,那是白費力氣。因此,我是憑著自己的感覺,以藥物本身的歷史價值和趣味性為選擇依據。寫作方式也經過設計,為了方便一般大眾閱讀,盡量避免學術用語,偏好生動的故事和難忘的人物。科學家可能不太開心,但我希望你會喜歡。
歡迎來到藥物的世界。
推薦序/藥物發展史的暗黑力量 /蘇上豪(心臟外科醫師、金鼎獎得主)
一九三三年美國史丹福大學莫里斯.坦特(Maurice Tainter)所率領的團隊,在研究 2,4-dinitrophenol(2,4二硝基苯酚,簡稱DNP)的動物實驗發現,它可以增加小老鼠的基礎代謝率五○%以上,而且在兩個星期內,能夠讓小老鼠的體脂肪減少一九%,於是一個人類醫藥史上如同減肥藥的「聖杯」出現了。隔年他們將研究報告提交給政府單位,沒有多久就上市,DNP在那個追求窈窕身材的時代,立刻成為醫藥界的新寵兒。
DNP是什麼東西?它其實是在硝化甘油(2,4,6-三硝基甲苯)被合成後,化學家再修改其化學式後的產物,經過測試,它可以作為除草劑、染料、木材防腐劑,以及照片的顯影劑等等,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法國人將它填充在炸藥裡面。
你或許覺得DNP的上市不夠嚴謹,不過在那個人類四處尋找可以醫治疾病的藥物,或是任何新奇療法的二十世紀初期,莫里斯的報告如同天降甘霖,根本沒有人覺得它有什麼問題。
風行幾年的DNP不用我說,它變成藥廠的搖錢樹,讓大老闆及股東們賺得荷包滿滿,可惜它可怕的副作用也一一浮現,例如周邊神經炎、體溫過高、白內障、心搏過速,甚至是心衰竭或死亡也開始在醫學文獻發表,逼得美國政府在一九三八年發出禁令讓它下市。最後只有在蘇聯寒地作戰的急救包裡,才看得到它的蹤跡,因為DNP可以在短時間內讓身體發熱,治療失溫狀況。
提出這樣的故事,是在告訴各位讀者,人類在尋找可以治療疾病的藥物過程裡,有很多都是非常無厘頭的方式,有人說是錯誤中學習,我倒認為學習錯誤還比較適當,就像本書作者湯瑪斯.海格所寫的《食藥史》中的故事一樣:科學界尋找合適藥物的過程,往往不是懷抱邏輯思考的方法;一幅幅意外驚喜的畫面,伴隨著龐大商業利益的導引,才是它真實呈現的樣貌。
例如海洛因的合成,原以為沒有可待因成癮的問題,它化身為萬能的止咳藥水,為了誇大它的療效,德國拜耳公司將其註冊為「Heroisch」(德文就是英勇的意思),彷彿是解放咳嗽的救世主;可惜今日它猶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是令人聞名色變的毒品。另外還有為了瘧疾而合成的RP-4560,起先以為沒有什麼效能,卻因為有抗組織胺的鎮靜作用,解決手術中麻醉造成患者的休克現象。使用它的法國外科醫師拉弗里特,將它介紹給為了精神患者緊急失控狀況而煩惱的同僚,結果這些失控的病人得到緩解,終於讓全世界的精神科醫師放棄了大部分令人感到殘忍的治療方法,例如大腦額葉切除、瘧疾發燒療法,或是電擊等等。
我不能破書中太多的哏,希望讀者可以用心去發掘本書每個故事裡引人入勝的情節,醫療的歷史在書中的重要性似乎是次要的,每種治療患者藥物的尋找過程,讀起來不但不沉重,反而充滿驚奇、令人拍案叫絕。如同作者在序中所言:「藥物越有效,醫師的本事越高,被征服的疾病越多。從這個角度來看,藥物的故事就像一場時代進步的勝利遊行。可別上當:你在本書會看到,藥物的發展是奠定在失誤、意外和始料未及的好運。」
我在文中提出的 DNP的例子,也是呼應作者的論述,因為他說沒有人能只享受好處而避開傷害,每一項科學的發現都是雙面刃,所有的效益不可避免地附帶生理及心理風險,人們經常為效益歡心雀躍,危險則留待日後面對。所以我們看到,DNP如同鬼魅一直迴盪在我們周圍,它輕而易舉的減肥及減脂效果,至今還是世界上許多健身教練不能說的祕密,可以輕易地在網路上買到它——吃了會死也不怕。
還有更精彩的故事,正等待大家自己翻開書本探索!
第七章 性、藥物與更多藥物
賈爾斯.布林德利(Giles Brindley)是個怪胎科學家,清瘦、禿頭、戴著眼鏡,在科學界有一定地位。他既是眼球功能的專家,也是作曲家,發明了他命名為「邏輯低音管」(logical bassoon)的樂器。
另外,他對男性的勃起也有強烈興趣,這也讓他成為科學史上的奇譚。事情發生在一九八三年拉斯維加斯一場泌尿科醫學會上,他穿著一套寬鬆的藍色運動服走上講台,俯視底下大約八十名觀眾,開始發表他的最新發現。
他用他的英國口音對觀眾說,他要談的主題是勃起功能障礙。在一九八○年代,這對泌尿科醫生是一個大問題。在那個時代,沒有人知道勃起究竟是怎麼發生的,也不知道該怎麼治療勃起障礙。沒有人明確知道究竟是哪些系統跟哪些系統相互影響,更不知道牽涉到哪些化學物質。
人們只知道,很多男人有勃起障礙,而這種障礙好像會隨著年齡漸趨嚴重。
當時唯一找得到的解決方式,是從力學的角度出發,以手術植入各式各樣的幫浦、氣球、塑膠條和金屬,而後充氣、摺疊或按壓就定位,製造人工勃起。研究人員費盡千辛萬苦,想找一個讓各方面都滿意的方案,只是大部分都失敗了。
如今看來或許有趣,可是對於因為某種程度勃起功能障礙受苦的廣大男性,這種事一點都不好笑,對他們來說,這是嚴重的醫學問題。
於是布林德利登場了。他既是博學之士,又是邏輯低音管演奏家,更是醫學自我實驗這個古老而高尚的傳統所剩無多的實踐者之一。從帕拉塞爾蘇斯和他的勞丹,到發現迷幻藥的瑞士化學家艾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自古以來有不少醫生會拿自己做實驗,避免讓無辜的病人試藥。
當時五十多歲的布林德利用自己的陰莖做實驗。他對陰莖注射藥物,想要以化學而非物理方式刺激勃起。他告訴拉斯維加斯那場會議的觀眾,他的實驗已經有點進展。他用大約三十張幻燈片展現成果。即使是在泌尿科會議上,看見別人若無其事地分享老二的照片,仍舊相當刺激(至少在還沒有社群媒體的時代是如此),不過當時的觀眾處之泰然。
但那是在布林德利覺得有必要親自演示之前。幻燈片播放完畢後,他告訴觀眾在下樓發表報告前,在飯店房間為自己打了一針。他在講台上來回走動,把運動褲往上拉緊,對慌亂的觀眾展示他的研究成果。
有個當時在場的觀眾後來回憶說:「那時我震撼極了,相信在場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我不敢相信台上發生的事。」
這時布林德利看看台下,搖頭說:「很可惜,這樣的展示不夠清楚。」於是把長褲往下拉。
整個會場鴉雀無聲。當時另一個與會者回憶道:「所有人都忘了呼吸。布林德利戲劇性地停下腳步,說道:「我想找幾位觀眾來確認勃起的硬度。」他讓長褲掛在膝蓋附近,拖著腳步走下講台,向觀眾席推進。有些坐在前排的女性揮舞雙手,驚聲尖叫。
觀眾的叫喊聲好像喚醒了布林德利,他意識到自己製造的恐慌,連忙拉起長褲,回到台上結束演講。
布林德利對陰莖注射藥物的點子沒有被接納,其他研究人員宣揚的塑膠或金屬小發明倒是流傳下來了,但主要是當成醫學奇觀。這些東西都被新一代藥物取代。站在這些藥物最前端的,是一顆舉世聞名的藍色藥丸。
而且正如藥物發現史上屢見不鮮的案例,藍色小藥丸的出現也是一場意外。
******
威而鋼的興衰帶給我們幾點啟示。第一,製藥公司需要像威而鋼這樣的大熱門才能生存。成功的新藥寥寥無幾,能夠發展到人體實驗階段的潛在新藥之中,只有極少數能獲得FDA核可。順利上市的新藥中,獲利足以打平研發費用的只有三分之一。研發費用是關鍵:如今一款新藥從開發到上市,耗時十年到二十年,平均成本五億美元以上,才能將它送到藥房,比一九七○年代高出十倍。(製藥公司如何推算出這些花費,藥物研發真正的成本是否如同他們宣稱,外界爭議不斷。我在這裡提出的數據取其中間值。)不管你怎麼想,研發一款成功的新藥,費用極其昂貴。製藥公司必須將火力集中在少數幾個潛在的吸鈔機,靠它們彌補其他賠錢貨帶來的損失。威而鋼就是那樣的吸鈔機,輝瑞的下一款熱銷藥品也是,那就是關節炎藥物希樂葆(Celebrex),這款新藥同樣鎖定戰後嬰兒潮,創造的利潤甚至比威而鋼更可觀。製藥公司需要明星藥品來維持利潤,讓股東開心。
第二個啟示則是,想要讓熱銷藥品歷久不衰,最好的辦法就是確保它什麼都治不好。威而鋼和希樂葆這兩款輝瑞超級明星,都不能根治潛在的疾病。勃起功能障礙和關節炎各自為患者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卻都不至於威脅生命。威而鋼和希樂葆處理的是症狀,不是疾病本身。
只舒緩症狀的生活品質藥物,可以無限期開立給病人使用。病人一旦停止服藥,症狀就會復發,這種藥物因此能創造源源不絕的利潤。由於藥品開發成本高昂,也難怪製藥公司想要這樣的長期回收。對利潤的渴望扭曲藥品開發的方向,正好說明製藥公司為什麼不願投注人力、物力研發迫切需要的新抗生素,而是花大錢尋找緩解老化症狀的新藥。
這並不代表大藥廠沒有致力研發救命藥物。這方面他們也在努力,特別是治療癌症的藥物,只是他們需要像威而鋼這種暢銷生活品質藥物來提供資金。
另外,救命終究不是唯一目標。有個評論家說:「威而鋼比其他任何藥物更能滿足美國文化的渴望:永遠年輕、非凡的性能力,更別提對輕鬆解答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