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從共和主義到共產主義

NT$900 NT$711

出版日期:2024-05-16
作者:陳宜中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軟精裝
頁數:816
開數:18開,長23×寬17×高5 cm
EAN:9789570873689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一窺劇變時代的偉大思想家卡爾.馬克思
論析深遠影響世界的革命政治思想發展脈絡

「在耶穌之外,馬克思是20世紀最頻繁被引用的作者,沒有之一。」

1818年,一個新生命誕生於萊茵蘭的古城特里爾。這位最初立志成為詩人的男子,就是20世紀的一股巨大革命力量、影響力最為深遠的思想家之一──卡爾.馬克思。

 

研究偉大思想家的重磅之作

費時數年,學者陳宜中個人專著,結合政治理論與思想史研究,緊扣動盪時代背景、思潮洪流,更完整的論析馬克思的政治思想,剖析其重要概念起源、演變,爬梳形塑這位偉大思想家思想的諸多因素。

 

馬克思如何成為馬克思

從馬克思初次嶄露頭角開始寫起,書中詳細闡述青年黑格爾派為何是其思想的重要參照,論其與時代思潮與思想家,諸如:青年黑格爾派、自由主義、共和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諸如鮑威爾、費爾巴哈、恩格斯等人錯綜交纏的思維碰撞、相互作用,並明晰梳理馬克思重要的無產階級革命論,如何在1843-1844年之間產生?「政治解放」與「人類解放」內涵為何?「唯物史觀」從何而來?他如何在1844年轉向共產╱社會主義,又為何於1848年德國革命時力主締建民主共和國?革命失敗後,他怎樣轉投入政治經濟學批判、積極介入國際工人協會運作?從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乃至馬克思晚期的革命思想變化,及馬克思與「馬克思主義」的關係,本書提出一套別開生面的整合性分析。

 

20世紀之最

說到20世紀最被廣泛傳播的思想家,馬克思當之無愧。他的思想在德國社民黨、蘇共、中共等政治力的強力推送下,或產生截然不同的涵義,或扭曲變形,甚至被所謂的「馬克思主義者」推上教主或門神的高位,但實際探究,會發現這些高度政治化的刻板印象多是「後真相」或「另類事實」。本書試圖撥開籠罩馬克思的迷霧,還其本來面目,並探詢其在多個世代之中為何影響力與魅力始終不墜。

 

▍本書特色

★ 看劇變中的大時代、狂暴搖擺的歐洲政治思潮,如何影響、催生、培育出馬克思。
★ 清楚論析《資本論》關鍵概念、無產階級革命的源起。
★ 了解大思想家的思想起源、演變脈絡。

 

▍好評推薦

馬克思的傳記何其多,但不值一哂者也何其多。《馬克思:從共和主義到共產主義》是陳宜中教授十年磨一劍之作,必將技驚四座,為往者總結、為來者定調。本書在歷史與理論之間遊走,既有考掘文本的細密工夫,亦有將文本脈絡化的恢弘視野。洋洋數十萬言,讓一個鮮活的馬克思形象躍然紙上:既反資本專制,也反官僚專制。人類解放的出路,在於既超越資本主義的專擅,又超越黨國官僚的蠻橫。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主任

 

展讀此書,不禁回憶起我們那一輩在1980年代解嚴前後,尋覓馬克思主義中英文讀物,開讀書會徹夜研讀的素樸理想主義的初心。本書是一部現代思想巨擘的理念形成史,也是一部社會主義思想史。其動機根據自序,是為了還原馬克思概念之真面目,以凸顯日後被蘇共(列寧、史達林)和中共(毛澤東)刻意混淆和誤用竄改來支持他們的獨裁專制。因此,本書也是解毒之作。我個人非常佩服宜中的知識考古功夫,他掌握了馬克思思想變動的每個轉折點,處處展現細膩而深刻的理解。相信假以時日,當《馬克思:從共和主義到共產主義》被更多專家閱讀評論之後,它將成為華語世界研究馬克思的經典著作。
──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馬克思寫下《共產黨宣言》時,不過是一個30歲左右的「小毛孩」。在他影響世界之前,他的政治觀念如何形成?這是一個何其艱難卻又值得反覆追問的話題,作者知難而上的勇氣令人感佩。閱讀文稿,我印象最深之處有二:一是宜中的公正之心──在對馬克思同情性理解的同時,不文過,不飾非;二是他在豐厚文本與流變歷史之間綿密穿插的能力。由此我們得以重見馬克思的政治思想旅途。至於馬克思不斷被誤解的歷史命運,究竟是政治家們的機會主義,抑或是其思想邏輯的必然,只能由讀者們去斟酌思考了。
──劉瑜|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馬克思主義最吸引人之處不是其綜整人類歷史的科學性,而是批判現實的價值性。本書藉著爬梳馬克思思想的發展史,把其價值性的核心發掘出來,那就是反專制、反壓迫。年輕的馬克思用共和主義來反對政治的專制與壓迫,成熟的馬克思用共產主義來反對資本的專制與壓迫。然而這個反專制的核心,卻和後來以馬克思之名建立的共產黨專政體制完全對立。本書執簡御繁,用極其流暢的敘事講述馬克思政治思想的發展,一氣呵成,又直指馬克思核心價值與以他為名的黨國體系之間的悖論,令人擊節歎賞。
──吳玉山|中央研究院院士

 

馬克思以其對歷史的見解,在論著中充分體現他對現代社會的反省。他的思想也體現了觀念足以改變歷史的力量。陳宜中教授是中文世界馬克思主義研究的權威,他的鉅著精闢地分析了馬克思的思想與生平,是政治思想研究的重要著作!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宋人陸游有詩說,「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似乎馬克思的現代命運也是如此。儘管後世以他名字命名的「主義」到處流行,但眾說紛紜,一百多年裡,他的思想化身萬千,也許已經離他本意甚遠。陳宜中這本書試圖把凱撒的歸凱撒,把上帝的歸上帝,但剝離附會和直探本源,又是何等艱難的工作!
──葛兆光|復旦大學教授

貨號: 9789570873689 分類: , , 標籤:
作者:陳宜中

現任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暨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兼任《思想》季刊編輯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主義與自由主義、現代政治思潮、應用政治哲學,著有《中國關鍵七問》、《當代正義論辯》、《中國轉型六問》。

 

貨號: 9789570873689 分類: , , 標籤:

凡例
自序
第一章    在專制的陰影下
第二章    從共和主義到人類解放
第三章    人本共產主義的時刻
第四章    生產力和階級鬥爭
第五章    1848年革命的起落
第六章    反動年代:歷史與政治
第七章    《資本論》和後資本社會
第八章    國際工人協會、巴黎公社
第九章    馬克思與社會民主
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

貨號: 9789570873689 分類: , , 標籤:

自序(節錄)

2022年2月24日,普丁發動第二次侵烏戰爭。這場戰爭會如何落幕,至今(在本書完成之際)未見分曉。但毫無疑問,它將被視作21世紀前葉最重要的世界性政治事件之一。
馬克思是黑海地緣政治的專家──這一點較不為人所知。1850年代中期,他在《紐約每日論壇報》發表一系列克里米亞戰爭(1853-1856)評論,大肆抨擊沙俄的擴張野心。就像2014年普丁以保護俄裔之名兼併烏東和克里米亞,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以保護東正教教徒的名義,占領鄂圖曼帝國的屬地,有意把黑海變成俄國的內海。為了擊退沙俄,英法和薩丁尼亞派兵援助土耳其人。聯軍從黑海駛向克里米亞半島,歷經11個月攻下塞凡堡。亞歷山大二世向聯軍求和,在1856年3月簽訂《巴黎條約》。
從馬克思的視角,英法等西方勢力本該趁勝追擊,更徹底地打垮沙俄,而不是過早地接受議和。因此,雖然克里米亞戰爭已經告終,但他再接再厲,繼續攻擊英國首相帕默斯頓勾結沙俄,後又認定路易.波拿巴與沙俄結盟。暫且不論這些指控的真實性,馬克思對沙俄及其同路人的深惡痛絕,可謂溢於言表。
宣稱要推翻資本的馬克思,鮮少說英國統治階級的好話。他對路易.波拿巴更是鄙視。但他主張英法應全面擊潰沙俄,何故?因為在他看來,沙皇專制是一切政治進步的天敵,根本不能見容於歐洲。他在1848年說道:「如果普魯士跟俄國人結成同盟,德國人就會跟法國人結成同盟,和法國人一起進行西方反對東方的戰爭,文明反對野蠻的戰爭,共和反對專制的戰爭」。
恩格斯後來強調,在1848年德國革命期間,馬克思主持的《新萊茵報》的政治綱領「有兩項要點:建立單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國;以及,對俄羅斯進行一場包括恢復波蘭的戰爭」。
我們的對外政策是很簡單的:支持一切革命民族,號召革命的歐洲對歐洲反動勢力的強大支柱──俄國,進行一場普遍的戰爭。
這裡,「革命」指的是民主革命。馬克思主張,歐洲民主勢力向沙俄發起一場全面的戰爭。就算消滅不了沙皇專制,至少也得恢復民主的波蘭。1867年1月22日,他在紀念波蘭起義的大會上表示:
對歐洲來說,只有以下的選項:要麼是以俄國佬為首的亞細亞野蠻主義,像雪崩一樣壓到它的頭上;要麼它就必須恢復波蘭,以2,000萬英雄為屏障把自己和亞洲隔開,以便贏得時間來完成自身的社會復興。
推翻沙俄專制、支持波蘭獨立,本是馬克思的一貫主張。前引文字在馬恩生前都已公開發表,並無祕密之有。但在20世紀,出於明顯的政治理由,史達林及其羽翼下的各國共產黨無不刻意去淡化這一點。史達林的新式沙皇專制,及其對波蘭的奴役,按說不可能得到馬恩的背書。但在現實世界裡,指鹿為馬幾乎是專制主及其奴隸和幫閒的日常。
對馬克思而言,沙皇專制屬於最野蠻、最令人髮指的一種專制。但普魯士王權、波拿巴帝國、俾斯麥主政下的德意志帝國,也都是必須推翻的專制勢力。波拿巴的軍事官僚國家機器是「有如密網一樣纏住法國社會全身,阻塞其一切毛孔的可怕寄生體」。德意志帝國則是「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殘餘、已經受到布爾喬亞影響、按官僚制度組織起來,並以警察來保衛的軍事專制主義國家」。面對此類專制,馬克思提出「社會把國家權力重新吸收」的願景,也就是「把國家從一個壓在社會之上的機關,變成完全臣服於社會」。當務之急則是推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在這種國家形式下推進民主化(要求全面的真普選,一切官吏和法官都由普選產生,並可隨時撤換)乃至工人革命。
無論馬克思的革命思想有哪些短處,「反專制」既是它的前提,也是它的目標。但20世紀以降的馬列主義政權,卻完全與之背道而馳。在蘇共和中共的國度,所謂「社會把國家權力重新吸收」從未發生。反之,其黨國體制恰恰是「有如密網一樣纏住〔俄國和中國〕社會全身,阻塞其一切毛孔的可怕寄生體」。在中國,則還要加上皇帝和流氓無產者的暴走組合。
按于光遠的研究,毛澤東在大躍進失敗之後,從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汲取靈感,提出「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乃至「對資產階級全面專政」的說法。這後來成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論」基礎,但卻是建立在對馬克思〈哥達綱領批判〉的嚴重扭曲。長話短說,這個扭曲可追溯至列寧對〈哥達綱領批判〉的曲解。〈哥達綱領批判〉區分了革命過渡時期(即「無產階級的革命專政」)、初階共產社會和高階共產社會。一旦完成了革命過渡,也就進入了後資本、無階級、後國家、後政府的共產社會;但共產社會有初階高階之分,初階共產社會因生產力仍不夠發達,只能先按勞分配……等等。列寧在《國家與革命》的若干段落中,混淆了革命過渡時期與初階共產社會(列寧稱之為「社會主義」)。史達林更刻意把「無產階級專政」(革命過渡)和「社會主義」(初階共產)混為一談。這樣既可以宣稱「社會主義」已得到實現,還可以正當化「繼續對階級敵人進行專政」。作為史達林的學徒,毛澤東很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點。毛所謂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和「對資產階級全面專政」,其實都是從史達林那裡挪用而來,再塗抹上一些中土特色。
但此與馬克思何干?所謂「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和「對資產階級全面專政」,無非就是把馬克思曾用過的一些詞語,抽離於其所從出的特定脈絡,轉而嫁接於專制的目的。簡言之,就是掛羊頭賣狗肉,以無產階級的名義、人民的名義,再加上馬克思和列寧的權威,去為中共特色的皇權專制、毛主義專制、黨國專制遮羞。在權力的春藥效應下,有人以為這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則只是史達林的菜渣而已。唯一較不同於史達林主義的,大概是造反皇帝和痞子流氓的搭配。
本書聚焦於馬克思的革命政治思想,篇幅頗長。何以在馬恩文獻已汗牛充棟的情況下,還要寫這本書,是一些朋友的疑問。的確,馬恩全集早已有各種語言的版本,二手著作和譯著也不可謂之不多。但儘管如此,關於馬克思的種種「另類事實」仍揮之不去。與其逐一駁斥,也許不如以一種更完整的方式去呈現馬克思的政治思想。這即是寫作本書的初衷……

貨號: 9789570873689 分類: , , 標籤:

萊茵之子

1818年5月5日,在萊茵蘭的古城特里爾,馬克思出生了。
特里爾位於萊茵蘭西南部,鄰近盧森堡。1794年,雅各賓共和國的革命軍進占(神聖羅馬帝國轄下的)萊茵蘭,將之併入法蘭西版圖。1815年拿破崙在滑鐵盧一役戰敗後,普魯士根據維也納會議的決議,成為萊茵蘭的新主。萊茵居民以天主教徒占大多數,約有5/8成。在法國統治期間,該地引入拿破崙法典的要素,包括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廢除封建特權、打破行會壟斷、保障私人產權、解放猶太人、陪審制等。發家於易北河以東的普魯士王國,此前從未統治過德語區最西部的萊茵蘭。對於信仰新教、法政實踐相對落後的普魯士接收者來說,萊茵蘭既是戰利品,也是燙手山芋。
始於1806年耶拿戰敗的普魯士改革運動,在1815年終戰之後漸失動能,最後在1819年畫上句點。等到馬克思就讀中學時(1830-1835),政治氛圍雖依然高度壓抑,但出現了些許變化。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推翻了復辟的波旁王朝,帶來一個君主立憲的「自由主義」王朝,即奧爾良王朝╱七月王朝。在其激勵作用下,德意志邦聯也興起一波政治抗爭。在普魯士,儘管高壓統治變本加厲,但爭取出版自由、言論自由、集會結社自由,主張立憲、開全國議會的呼聲,仍漸趨升高。
萊茵蘭是普魯士自由派的重鎮。在1848年革命前夕及革命過程中,它也是激進思潮和運動的溫床,孕育出形形色色的造反者──包括卡爾.馬克思。卡爾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亨利希是成功的執業律師。1815年後,萊茵蘭猶太人面臨更嚴苛的從業限制,因為普魯士當局禁止猶太人擔任公職,而且把律師一概視作公職。亨利希為了繼續執業而受洗,此後也讓全家人(包括卡爾)受洗為新教徒。他受到啟蒙理性主義的薰陶,推崇伏爾泰、康德和萊辛,接納牛頓、洛克和萊布尼茲信仰的自然神論。他期盼卡爾和他一樣,入世發揮一己所長,而不是固守猶太人的傳統。政治上,亨利希持溫和的自由派見解,曾於1834年發言支持「人民的代表制度」而冒犯當道。他的兩位友人──卡爾的中學校長兼歷史老師維滕巴赫(Johann Hugo Wyttenbach)和卡爾格外敬重的未來岳父威斯特華倫(Luwig von Westphalen)──也都是思想開明的萊茵蘭精英。
馬克思的希臘文、拉丁文、古典人文素養、法文,皆奠基於中學階段。19世紀初由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主持的普魯士教育改革,特別看重古典人文教育,並提倡自由思想和批判精神。文科中學生除了本來必修的拉丁文外,還要學習希臘文,及古希臘的政治、文化和歷史。但普魯士在1819年融入歐陸復辟浪潮,為了嚴防學生因獨立思考而叛逆,遂在大學和中學施加思想管制,致使洪堡改革大打折扣。不過,由康德主義者維滕巴赫擔任校長的特里爾中學,依然保留了若干洪堡要素──這讓馬克思終身受用。
1835年中學畢業後,馬克思赴波昂大學就讀,主修法律。1836年10月轉至柏林大學。亨利希期盼卡爾修習法律與行政學,以利未來從事公職,但卡爾厭惡行政學。在柏林,他修了兩位法學大師的課:一位是歷史法學派的領導者,數年後出任司法部長的薩維尼(Friedrich Carl von Savigny);另一位是黑格爾指定的法哲學接班人,黑格爾主義自由派的首席代表甘斯(Eduard Gans)。薩維尼從「占有的事實」去申論財產歸屬,這有助於維護容克貴族的既得利益。甘斯則從黑格爾主義式的進步史觀,去論證一種反封建特權的自由派產權觀點。馬克思對普魯士產權爭議的認識,始於柏林大學的法學課堂。
但他的最初志向是成為詩人。1837年以降,則是轉向了哲學。那年11月,他在寫給亨利希的一封家書中,特別交代了他探索法哲學的心路歷程。他對於保守的歷史法學派並無好感,但認為(他原本接受的)康德和費希特的體系太過抽象,不足以因應歷史法學派的挑戰。深思長考之後,他不再抵抗他本來視之為敵的黑格爾哲學,及其「從現實本身去尋求觀念」的思路。信中也提到「博士俱樂部」和由此認識的魯騰堡(Adolf Rutenberg),以及柏林大學講師布魯諾.鮑威爾(Bruno Bauer)。
「博士俱樂部」不是一個正式的社團組織,而是一群在柏林的黑格爾哲學同好的社交網絡。在經常聚會的若干核心成員之外,究竟誰是或不是成員,未必一清二楚。博士俱樂部在1837年,也還稱不上是「青年黑格爾派」。實際上,前信提及的鮑威爾,遲至1840年才成為青年黑格爾派的一員。
經由博士俱樂部,馬克思認識了鮑威爾、魯騰堡等一群後來加入「青年黑格爾派」的柏林友人。在這個柏林圈子中,馬克思是最年輕的成員,博文強識、辯才無礙,備受圈內人肯定。後來,作為青年黑格爾派的骨幹分子,馬克思也分享了該派主要的思維趨勢。舉其大者,該派拒斥人格神論,倡議人本主義;在政治上,則從相對溫和的改革派,轉進為更激進的自由派乃至共和派。
在馬克思寄給父親的柏林家書中,前述1837年11月10-11日的長信,是唯一留存下來的一封。除了若干詩作,以及1841年4月取得耶拿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未完整保存)及其相關的讀書筆記外,他在柏林的其他文字幾乎都已散佚。1841年年初,他在博士俱樂部成員編的《雅典娜神殿》上,發表題為〈狂野之歌〉的詩作。同年,他與鮑威爾合作,欲創辦新刊《無神論檔案》以攻擊普魯士新國王的「基督教國家」。但12月公布的新書報檢查令,卻明令出版品不得攻擊基督教。緊接著,高調宣揚無神論的鮑威爾,在1842年3月失去教職和教學許可。這對馬克思來說,意味著他已無可能謀得大學教職。
馬克思的第一篇公共評論〈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成文於1842年年初,但未能及時刊登。5月5日起連載於《萊茵報》的〈關於出版自由〉一文,遂成為他首篇問世的評論文字。《萊茵報》是一份新的自由派報紙,總部設在科隆,幕後有萊茵省企業家的支持。其編輯部及作者群,則與青年黑格爾派關係匪淺。馬克思先是該報的評論作者,後自1842年10月起,擔任該報的不掛名主編,直到隔年3月離開為止。
1842年春至1843年3月,或可稱作馬克思的《萊茵報》時期。此時他尚未脫離青年黑格爾派的引力圈,但逐漸展露出自己的獨特風格。以下,擬先勾勒19世紀初的普魯士政治脈絡,包括1830年以降的變化;進而考察在1838年浮上檯面,並迅速激進化的青年黑格爾派;最後,再回到初出茅廬的馬克思。

貨號: 9789570873689 分類: , ,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