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黑潮暖流拂過台灣海岸,
太平洋的風也吹遍了中央山脈兩側,
山海子民普同受惠,世代在島上生活、傳承文化,
他們血液裡都流動同樣的血緣因子。
太平洋就如同他們千百年來的生命之水……
* 本書版稅捐贈馬偕台東分院籌募後山醫療圓夢工程基金
※ 熱情推薦
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院長 張冠宇
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教授 林永發
財團法人原舞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林志興
後山文化工作協會理事長 李金霞
《家在太平洋》一書,每一則故事、每一張圖都極其親切及真實,字裡行間充滿了愛與關懷,令人動容。
──馬偕紀念醫院台東分院院長 張冠宇
他的工作都離不開太平洋的家,離不開南島語族文化的探索,他的堅持都在維護原住民文化的尊嚴。他的信念就是以藝術文化服務社會,凸顯人的價值。
──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學系教授 林永發
他接近原住民甚至深愛原住民,看起來比原住民還原住民。而原住民書寫不僅成為他的成就,更是促使他能量翻升與精神解放的影響來源。
──財團法人原舞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林志興
他以文學的筆,寫出對台東多元文化的觀察,用藝術的眼睛,呈現出台灣原住民族群文化的豐富容顏。
──台東縣後山文化工作協會理事長 李金霞
作者:林建成
1959年生於台灣東海岸寧埔村,喜愛文學藝術,關心後山土地與人文,也研究台灣原住民文化藝術,畢業於國立藝專美術科、東華大學族群所及政治大學民族所博士班。
曾於台東大學美術系兼任講師,目前服務於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出版《雲水故鄉》、《後山原住民之歌》、《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等13本書、舉辦「九族原住民風情畫」、「畫說後山情水彩畫展」等 5次個展。2003年獲行政院新聞局一般圖書藝術生活類作者金鼎獎、教育部原住民族語教文著作獎甲等獎等。
推薦序
救命之歌在東台灣傳唱 張冠宇
建成的生命,台東的歷史 林永發
文化藝術的苦行者 林志興
耕耘台東厚土的夢想 李金霞
一、與太平洋為鄰
1.太平洋是我們的冰箱
2.懷念四季豆
3.風的思念
4.漂泊的鐵人
5.香蕉絲線球
6.卡拉丟 (雞母珠)項鍊
7.比那西造(太陽休息的地方)
8.用連杯迎接朋友,以槍對敵人
9.偷魚的鄰居
10.再一次合唱放牛歌
11.土地是我們的回憶
12.千元毛巾
13.與部落共舞
14.造舟秀
15.龍蝦泡麵
16.寂寞的打魚人
17.芋頭、榕樹會走路
18.海嘯來了
二、太平洋的風
19.尋找文面國寶
20.木臼飯桶
21.織布機的聲音
22.觀光與織藝
23.不是歸人
24.讓我們一起盪鞦韆吧
25.生命之巫
26.遠方帆船來的人
27.祖靈再見
28.異鄉的嫁粧
29.部落裡的紅燈籠
30.臀鈴的家
31.毛王爺
32.遠揚的杵音
33.夜祭的歌舞
34.拜訪西拉雅
35.菰瓜與玫瑰石
36.姑婆芋會長大
三、家在太平洋
37.家在太平洋
38.頭目變成漂流木
39.媽媽留給我的傳統服被沖走了
40.要留給孫子的,都沒有了
41.蛋長了皺紋
42.大球換小球
43.用舞蹈站起來
44.我看了八百遍了
45.洛神花裙
46.山羊也會遷村
47.宋姆姆的眼淚
48.馬谷又次與巴布章嘎
49.守候小米田
50.鞦韆會長大
51.嘉蘭部落孩子的第一次
四、太平洋的容顏
52.庫克群島的呼啦舞
53.斐濟樹皮衣與卡汀(卑南族後敞褲)的相遇
54.夏威夷風潮
55.印尼的馬波塔(搗米舞)
56. 吐舌的毛利人
57.他看我,我看他就連起來了
58.馬達加斯加的瓦利哈(竹筒琴)
59.馬紹爾橫越海洋的豪情壯志
60.諾魯三人船
61.驚艷新幾內亞
62.帛琉阿拜(男子會所)
63.帛琉大船入館
64.拉巴努依(復活島),我們的兄弟
65.巨石像與百步蛇的交會
66.砂拉越的老鷹之舞
67.索羅門群島的托莫扣(戰舟)
68.排笛與樂舞
69.萬那杜的坦坦(木雕人像)
後記與致謝
後記與致謝
用「家在太平洋」做為本書的定位,有幾個意涵,一是島嶼台灣與太平洋為鄰,太平洋的洋流、季風皆深深影響我們的環境與生活;若聚焦於南島語族,其分佈區域除了部份於印度洋外,多半位在太平洋島嶼,歷史發展中,藉著海洋的天然區隔,減輕了外界入侵的威脅與壓力,各族群可以自在的上演許多感人的生命傳承故事。
另外,2009年發生的莫拉克風災,帶給原住民部落慘重的災情,許多族人的家被沖走,流失到太平洋裡,不得不讓我們省思海洋可以哺育島嶼、讓族人安身立命,也可以吞噬族人的一切,我們必須學會敬畏大自然的力量。
回顧1982年開始進入原住民文化的世界,30年的時光悠然流逝,從基礎的族群認識、深入訪查、到進行寫作、繪畫,以至於研究工作;原住民大環境的改變、主體意識的覺醒、部落文化紛紛復振,適巧陪同近代台灣原住民走過文化的振盪期,讓我感觸頗深。
88風災給了我另一層體悟,藉著博物館參與嘉蘭災區的關懷計畫,從災害中的文化搶救、心靈教育重建到整理部落在災害下的傳統因應機制,甚至週年後以歌舞凝聚部落集體意識,重新站起來,好像接受了一次部落文化的淬練洗滌。
書中的「字」,約寫於進入博物館工作前後十年之間。是深入理解原住民文化藝術內涵的心情紀錄,主要以原住民視角或思維去面對事物,無論是生活經驗、語言表達或藝術創作皆會「呼吸」,處處渾然天成且能夠呼應自然環境。
至於書中的「畫」,是我個人以畫者角度觀察、尋找原住民之美的視窗,或許是來自內文的感動,或一張堅毅的面容、一個優美的姿態,每幅都有其故事。以鉛筆描寫則是多年來養成的習慣,近年來在繁重的工作、課業與家庭的壓力下,尤其在陪伴生病妻子生活過程中的憂心焦慮,繪畫成了心情抒發的管道。重新觀看這些速寫線條的變化,其實也是自己成長的軌跡。
謝謝文章中所提到的原住民朋友,為了避免帶來不必要的困擾,皆隱去名字而以朋友代稱,重要的是不論年長的智者或熱愛、甚至投入一生志業的工作者,他們的話語或作品,都存在著一種對天地超然透徹的視野與哲理,影響我的人生經驗與創作,啟發甚多,同時也深刻感受原住民的生活智慧,其實就是對大自然的另一種禮讚。
最後要特別感謝聯經出版公司的支持、台東生活美學館的協助,尤其為這本書作序的馬偕台東分院張院長、台東大學美產系林主任、原舞者文教基金會林董事長、後山文化工作協會李理事長及眾多參與的好朋友們,他們毫無保留地付出盛情、愛心,共同關懷、支持馬偕台東醫院急重症大樓的基金籌募,匯聚文化人的微薄力量,用實際行動回饋後山貧乏的醫療資源。
太平洋是我們的冰箱
東海岸海景優美,沿著台11線公路靠近郡界附近有一片椰林,在陽光照射下,椰林呈現蒼鬱、清涼的林蔭,映出背後綻藍的大海,景深與光線的反差仿佛讓人置身化外之境;直接穿越過去就是柔軟沙灘,這是我常去看海的地方,雖然沒有一彎之隔的杉原海水浴場的寬闊景致,卻因而少去了人煙雜沓,漫步當中可以在沙灘上享受寧靜的個人空間,也可以悠閒恣意觀賞礁岩卵石間的小蝦蟹自在地活動。
靠近椰林的岸邊,經常會發現沙灘上一堆堆的木頭灰燼,應該是漁人釣客在大自然環境野炊所留下;若是想親近海邊人煙,附近的新蘭小漁港則是頗有風味的村落,順著一條小馬路而下,連接底下的聚落,小漁村10幾戶鐵皮瓦屋老房子高低錯落其間,環境很簡單樸實。
早年到此地還容易看到靠海維生的漁人們在整理漁網、修漁船的景相,近幾年當地起了變化,臨海的屋舍幾乎都翻新,新建的水泥鐵皮房子都加蓋了觀海的陽台,部份做起了民宿生意來了,頗讓人感到幾許失落。
我常在漁村閒逛,偶而畫畫速寫,大部份時間欣賞海邊的岩石、撿拾小石頭,東海岸的青綠、藍紫這兩種石頭的色澤特別漂亮,尤其是浸泡在海水中閃爍著艷麗光澤,與天空相互輝映。
喜歡它的另一個原因是感受得到溫暖的人味,漁民清晨駕駛著他們的膠筏漁船出海,在近海處捕魚,陽光灑在海面上,畫面看起來十分柔和美麗,留在岸上的阿美族老人或婦女也沒閒過,到礁岩邊撿拾潮間帶海貝生物。
我看著崎嶇的礁石造形,欣賞海水從它上頭流過退去,留下了凹凸不平的表面,產生了瑰麗的色彩,撿海貝的族人在我眼前爬上爬下,一個礁石換過一個礁石,手上拿了一支小刀片,在礁岩上找出附著的貝類,努力挖下後放入隨身腰帶上的網袋,海水一波波湧來,有時候整個身子一半浸在海水裡,有時候被沖激濺起的海水覆蓋,十分辛苦。
想起很多阿美族朋友都用「太平洋是我們的冰箱」來形容他們和海的關係,想吃魚、蝦出海一趟就有了,如果是海菜、海貝到海邊來找,取之不盡方便極了,一位朋友說,山上的原住民族狩獵,會避開動物的繁殖季節,換句話說,有青黃不接的時刻,但是大海似乎沒有,它們是看天氣的。
大馬路邊近年來豎起了一塊告示,表示附近沿岸屬護漁區,想必外來漁船與本地爭奪漁場,過渡的濫捕也引發了漁業資源匱乏的疑慮,到了不得不保育的情勢,看來這個注重生態的時代,靠海的阿美族,冰箱也必須要有「保養」的時刻了。(2011.台東郡界部落)
懷念四季豆
在人群稀嚷的台東市馬蘭市場外角落,有一個特別的小市集,大清早一群阿美族人經常聚集在一起,靜靜地坐在靠著馬路邊的小板凳上,腳跟前擺放著剛採的野蔬、海菜或自行製作的醃肉等,有時候他們會友善的向路人招呼,詢問要不要買一點阿美族的菜。
馬蘭阿美族部落外圍住家以前隨處可見到四季豆,俗稱「菜豆」、「扁豆」的四季豆,阿美族語稱「卡里旦」,它的功效富含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常食用能增進食慾,夏天多吃則有消暑的作用,這種菜豆易適應環境,也不需太多照顧即可生長,因此早就成為是佐餐的好菜肴,族人對四季豆的熟悉與情感就不言而喻了。
認識東海岸的一位阿美族藝術家,他祖母名字就叫做卡里旦,即使用早期部落裡常見的野蔬四季豆為名字的例子。藝術家說,四季豆是族人常食用的蔬菜,他從小受祖母照顧頗多,對她一直很懷念,因此在1996年他特別以漂流木創作了一件「四季豆」作品,外觀宛若女子身體抽象曲線造形的作品,位在肚子高度,藝術家仔細的刻劃一個宛如女人子宮的形狀,透視內部則是放了一片四季豆和豆粒,象徵綿延的生命,相當具現代感。藝術家強調,「四季豆」作品其實就是為了紀念祖母而做,用族人常見的植物意象連結阿美族文化內涵來進行創作。
使用漂流木來創作,也是就地取材,藝術家的故鄉即在太平洋的左岸,從小生長於東海岸地區,記憶裡每年都要碰上幾次的颱風來襲,威力大的風災不是吹毀家園、田園,就是造成人們傷亡損失,可以說是人人「談風災色變」。但是藝術家把每年必定到家門口報到的颱風,當成「洗清自己世界」的心靈洗滌機會,認為是海岸居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面對出生成長的海洋,他的感情澎湃、思考很深邃。
藝術家身上以背負部落文化為使命,許多作品也因而產生,作品中很多是以漂流木為材料,每次颱風過後,都會到海邊去撿漂流木來創作,颱風帶來的風雨,就如同為大地清潔過一般,自己的心靈也因而更清新,那年他在海邊撿拾漂流木時,突然有了一個感覺,回到工作室後就完成了「四季豆」作品。
從懷念祖母的四季豆象徵開始,颱風、漂流木也在創作的奇妙連結下,呈現了一種獨特的東海岸阿美族生命循環內涵。(1999 花蓮豐濱部落)
風的思念
大自然的風徐徐吹來,些微潮濕的海洋氣味,拂去了夏日的酷熱,萬物得以獲得喘息,從炎炎夏日到秋末季節,它都是東海岸土地上人們望眼愈穿的消暑良方;接著下來冬季吹起強勁的東北季風,捲起了浪濤與風沙,海岸線上的蕭瑟風貌又是另一種景相了。
東海岸阿美族人把風比喻為「大自然捎來的訊息」,在都蘭部落進行創作的阿美族藝術家們拿它來做為題材,用當地自然素材漂流木直接表現出這種難以呈現的抽象概念。
這種外觀看起來亳不起眼,不是樹圍大小不一,就是枝枒參差不齊的漂流木,在藝術家手上居然變得服服貼貼,搭起了一座迎風而立的樹屋,屋內空間擺 置了藝術家製作的蠟染作品隨風飄動,藝術家說,風最讓人直覺聯想到的是風箏,蠟染如同風箏連結了心靈上的寄託和想念,整件作品即是表達「風說你要來」的意境。
漂流木恣意、多變的線條造形,成了藝術家自由創作的靈感,另一位藝術家應用了高低錯落搭配豎立起一座風味獨具的隧道,他撿來棄置的空酒瓶從中裁切剖半,製作現成的各式風鈴罩蓋,裡面放置兩三截鐵線,或以鉗子夾彎的鐵線或以拴住的鐵片當成鈴鐺,然後綁在架設起來長長的漂流木隧道上,製作成為別致的「風鈴隧道」。
藝術家利用的材料是他們喝完後的飲料空瓶,隨手把它拿來搭配漂流木做裝置藝術品,既環保又自然天成且毫無丁點矯揉造作的感覺,許多前來觀賞的遊客流漣在隧道內,拿起相機拍照留念並親自感受風鈴聲在風中搖動的浪漫情調。
藝術家說,阿美族的歌曲中,常藉著風來表達對情人的思念,他在漂流木裝置作品中特別以自然物瓶子來代替風鈴來詮釋風的感覺,且這些風鈴都繫上了老照片讓人多一分回憶。
每年冬季東海岸的東北季風十分強勁,裝在漂流木上的蠟染布被風吹得噗噗作響,酒瓶風鈴則是響起了清脆的叮咚音調,就好像裝了風鈴的門被打開,迎來了一位遠方思戀的人一般。〈2002 台東都蘭部落)
大球換小球
花東綿延百公里的海岸,在莫拉克風災後,成了一片漂流木的墳場,遠遠望去像一條壯觀的土黃色帶子,改變了沙灘原有的灰白色澤,原本觀光的海岸變成了觀賞大自然肆虐下的災難景點,人潮絡繹於途,尤其是漂流木頓時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警方、海防、林管巡邏人員必須與覬覦的利益團體、蠢蠢欲動的山老鼠們鬥法……
太麻里有一些居民和這些終日流連在海邊看熱鬧、撿拾寶貝的人目的不一樣,他們抱著一絲希望,想在海灘上尋回自己或親友失落的東西,其實這些物品遠從數公里外的太麻里溪中游部落沖下,流入浩翰的太平洋,能再漂回岸邊的機率實在微乎其微。
但是一顆嘉蘭村小朋友遊戲用的小球,卻奇蹟似的從洪水沖毀家園的災害現場流到海上,再被人從海邊撿回來,送到博物館風災小組處理,有趣的是,這顆小球上還寫著住家地址和「請勿偷拿」字樣。我們興奮的拿了這顆球,走訪了社區、學校,終於在嘉蘭國小找到小主人,身旁的小朋友,一見到它都不敢相信,遺失的小球居然還會出現在大家眼前,嘖嘖稱奇一番,紛紛拿來察看,顯然不只是小主人家共有的財產,它承載所有七鄰小朋友一起玩耍的記憶。
事後,我們經過討論,特地買了一顆新的大籃球,帶到學校去,有意以大球和小朋友交換小球,希望取得小球主人的同意,作為風災特展中的展品。舉辦這場活動前,國內的職籃選手剛好也到學校從事關懷活動,小朋友們看到平時不易見到的大批球星,表情舉止充滿興奮的神情,跟前跟後地包圍住球星們,要求合影,當然衣服背上也簽滿了球星的名字,並和球星們走進籃球場,享受一起打球的愉快時光。
也許是延續這股熱潮的影響,當前來採訪記者提出的「大球換小球」問題時,孩子率真、樸實的態度讓人愛憐:
「那麼珍貴的東西,捐出來會不會很可惜?」
「不會啊!放到博物館去展,可以讓更多人知道我們的事。」
「博物館給的大球和你原來的小球,比較喜歡哪一個?」
「都喜歡!我希望可以一直打籃球,以後當職業籃球選手,最好可以打進NBA。」
〈2009嘉蘭部落)
拉巴努依(復活島),我們的兄弟
玻里尼西亞原為希臘語,意為眾多的島,善於航海的玻里尼西亞人,分別遷移至夏威夷群島、復活節島及紐西蘭等北、東、南三個航程終端。區域內重要的島群國家和族群包括夏威夷、吐瓦魯、薩摩亞、東加、庫克群島、復活節島、紐西蘭毛利人。
最東邊的復活島,族人自稱為拉巴努依,2002年第一次到台灣參加南島文化節,主客都相互覺得稀罕,遠道來的是一個名為馬他豆阿(戰士之眼)的舞團,我們看到拉巴努依人的粗獷外觀,身型體質好像隨著地理環境的分布,已融入南美洲族群味道。
舞者慎重的全身彩繪裝飾,站在舞台上,頭上戴的、身上穿的皆是羽毛及皮製的佩飾,手上拿著特殊造形木棒道具,臉上、身上則以天然土壤棕色彩繪圖紋,穿戴羽毛飾物色彩斑斕的像一隻大公雞。演奏時拿起了小卵石相互敲擊,配合低沉的鼓聲,竟然發出了悅耳的音響,讓人沉醉在它那簡潔而有自然力的音符中。女舞者臉上畫了半邊的圖紋,穿著改良自傳統的獸皮紋衣,舞動起來尤其令人著迷。
復活島原始、簡潔的表演方式,加上與民眾同樂的時刻,男女舞者和本地舞者、民眾熱情互動,展現了高度親和力,很受到東台灣民眾歡迎;他們在停留期間也被安排到原住民部落參訪,以實際行動接觸台灣的南島語族,這也許是台灣原住民第一次接待遠自千里而來的南美洲復活島貴客。
東排灣族新興部落族人既期待又興奮地準備了豐盛的食物與活動相迎,當這些五官輪廓似曾相識的親人出現,族人特別在現場準備了數字與人的五官圖卡相會,雙方語言實際交流,復活島團名馬他豆阿(戰士之眼),居然可以對比東排灣族人的馬他(眼睛),以1至10數字發音和他們比對,居然有3至4個數字發音相像,團員們驚呼「你是我們的兄弟」。
團員們與部落族人一起嘗試刺球,當藤球往上拋時,大家手握起刺竿迎上去,當有人刺中藤球便響起一陣歡呼;此外他們也體驗排灣族的擲標槍活動,這是往日族人射山豬等野獸的利器,團員們嘗試各項活動都頗覺得新奇。
整個部落熱鬧烘烘,族人拉著拉巴努依人比手劃腳,談起相似的經驗,彼此的隔閡好像不存在,拉巴努依人被團團包圍起來當場開懷暢飲。婦女們則帶動大家一起歌舞,手牽手將陌生的感覺拋諸腦後,隨著歌聲舞蹈的移動,舞團成員加入隊伍的行列,宛若一個大家庭……
在時代變遷下,當代南島語族大家庭各自適應著新環境,或許早於千百年前拉巴努依人就曾與台灣的南島族群相遇,在當下排灣族人則是以小米酒加上熱情的歌舞和拉巴努依人交流,部落居民與舞團全體一起舞動,沉醉在香醇的節奏氛圍裡分不出彼此。(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