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秋之卷

NT$400 NT$316

出版日期:2019-01-30
作者:孫中興
印刷:黑白印刷
裝訂:平裝
頁數:432
開數:25開,長21×寬14.8×高2.5 c
EAN:9789570852486
系列:當代名家

尚有庫存

加入追蹤清單不再追蹤
加入追蹤清單

魯國來的正能量,給你人生四季好修養
入課堂不打瞌睡,出社會不做無禮之人
孫中興老師幽默風趣的《論語》新解:聽孔子的話,但要聽得靈活有彈性、兼顧現世人生與情感完滿,無論如何都要時時充滿正能量,千萬別當食古不化的老頑固啊!

開設大受學生歡迎、選修爆人數的「愛情社會學」課的孫中興老師,師承奉元書院的創辦者──愛新覺羅毓鋆,以古樸薰風開創嶄新、切合時代的《論語》新解,一篇不漏地全面解析,廣納各家注疏精華、統整百家之言,並以幽默、輕鬆的方式,侃侃而談孔子與其學生的有趣相處模式,集嚴肅解經、人情體會與社會觀察,亦莊亦諧、風格平易近人,希望能帶給青年學子讀《論語》不一樣的風氣。

古有云:「半部《論語》治天下。」現今的天已非魯國的天,天下也已擅變餘千百次,治天下的《論語》,也到了需要全面新解析的時候。
《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系列共分春、夏、秋、冬四冊,以季節為主題,孫老師以每日一論語的形式,持續500餘日無間斷閱讀、解析、抒發胸臆,將春秋時期的智慧轉化為切合現代人情世故、社會發展的新穎言說。本書為《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秋之卷》。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問題,放到現代社會來看,解釋可以更多元;「禮樂」的追求其實是「不以考試為目標」的學問與氣直追求;真正「好學」的人,才不是只喜歡埋首書本、考試一百分的人呢!常常被孔子碎碎念的子路,其實和老師之間有互相「開玩笑關係」,師徒間的相處不像古來聖賢解釋的那樣肅穆,而是打諢插科、幽默風趣。

孫中興老師提醒我們,要聽孔子的話,但要聽得靈活有彈性、兼顧現世人生與情感完滿,無論如何都要時時充滿正能量,千萬別當食古不化的老頑固啊!

‧《論語》情境實用篇
1. 子貢說:「我不想要在言語上被別人評論時誤會冤枉,我也希望在評論時不要誤會冤枉別人。」孔子說:「賜啊!這是你做不到的事啦!」
◎當網路筆戰打個沒完,網紅或政治人物隔空交火、真相難辨、人人霧煞煞時。──閱《論語》,薰風迎面,笑看自我認知的荒謬,嘆言語修養之難。人人也許都如好辯論的子貢,也和他有同樣的願望,可惜做人難,做有修養又圓融的人,更難。
2. 宰我問孔子說:「假如有這麼一個仁人,人家告訴他說有人掉到井裡頭去了,他會不會跳下去救人?」孔子回答說:「為什麼會這樣呢?君子會去井邊了解狀況,﹝思考救人的方法﹞但是不會冒然就自己下井去救人;可以騙他去,但是不可能誣罔他下井去救人。」
◎理性是重要的力量。當你碰上危險,思考就是保身護人的最後防線。孫中興老師說:「『見義勇為』固然是好事,但是也要衡量自己的能力。不會游泳的人是不能下水救人的,只能求救,不是下水跟著淹死才是「仁」。道理是一樣的。」
在這混亂的世代,諸君務必謹記在心。
3. 孔子說過:「一個人要是能夠講道理,你卻不跟他講道理,就失去和這個人講理和學習的機會;一個人不能夠講道理,你卻硬要跟他講道理,這就是白費口舌。有智慧的人不會失去和人講道理和學習的機會,講話也不會白費口舌。」
◎在這價值觀激烈互搏的時代,溝通至關重要。不過,溝通也要「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有效。
孫老師說:「古語有云:『話到嘴邊留半句。』也是強調說話要謹慎。但是有人矯枉過正,就變成了不言或寡言,而忽略了『時』」和『人』的考量。現代人的「有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這樣的開頭,往往也變成了憋不住想要說的禮貌警告。至於『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恐怕也要看人和看場合的。我們也聽過「人言可畏」的警告,可是恐怕也要先反思一下:『我們是不是說了一些讓人覺得可畏的話呢?』」
4. 孔子說:「我不想要說話了。」子貢﹝很驚駭地﹞說:「老師您如果不說話,我們這些當學生的怎麼傳述您的主張呢?」孔子﹝抬頭看著天,淡淡地﹞說:「老天爺說話了嗎?四季不照樣運行,各種生物不照樣成長。老天爺說話了嗎?」
◎厭世的時候,不如無言,而即便無言,世界也會繼續轉動,而且可能會轉動得更有效率,孔老夫子就是這麼做的。
孫老師說:「孔子強調的是『行』而不是『言』;能『言行如一』是最上策,退而求其次就是『行先言後』,等而下之就是『言過其行』或『言而不行』。如果是『不言不行』大概就是『活死人』,不需要討論。」
話講太多而不實際執行,畫出的理念就是空。和話講得很漂亮、言論傳播得很遠比起來,真正腳踏實地的去做,才真能改變世界。
在這個資訊紛亂、待解之事繁多的社會裡,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想想:這些言論是否言過其實?是否真能產生效應?我們聽完、說完之後,是不是就這樣算了呢?言論的闡發、傳播的確很重要,而行動的配合,更是重要。

貨號: 9789570852486 分類: , ,
作者:孫中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博士,現為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75年拜於儒學大師愛新覺羅毓鋆門下,成為「天德黌舍」門生,從《論語.學而》開啟與孔子的緣分。近年來日日於網路發表一篇「論語日記」,至今已累積503篇。著有《論語365:越古而來的薰風,徐迎人生四季好修養》、《穿越時空,與孔子對話》、《學著,好好分》、《學著,好好愛》、《令我討厭的涂爾幹的社會分工論》、《理論旅人之涂爾幹自殺論之霧裡學》、《馬克思「異化勞動」的異話》、《馬/恩歷史唯物論的歷史與誤論》、《愛.秩序.進步:社會學之父:孔德》。主要開設課程為社會學理論、知識社會學、幽默社會學、聖哲社會學及愛情社會學。

貨號: 9789570852486 分類: , ,

春之卷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夏之卷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秋之卷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冬之卷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附記:從「老親王」到「太老師」

附表(一)
1. 論語各版本分章比較表
2. 論語主要版本分章比較表

附表(二)
孔子弟子在論語中出現的排行、順序、章節及次數統計

附表(三)
孔子弟子的世代排序

貨號: 9789570852486 分類: , ,

二○一四年的九月初,和一位在大陸的朋友於微信上談起每天可以讀一點什麼書時,我建議每天讀一段《論語》,朋友就順勢提議讓我每天寫一段讓大家看,就這樣開始了我一連五百多天(中間只因外出旅遊而中斷了幾天)的《論語》寫作(二○一六年一月九日發最後一篇)。這期間,每天晚上寄給海峽兩岸的親朋好友,成為「論語日記」和「論語日寄」,也成為親朋好友的「論語日讀」。寫完後,朋友又建議將過去發過的稿子再加以編輯,申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命名為「論語日記」,就這樣有機會跟更廣大的讀者見面。出版社的朋友讀到了,也覺得可以出版,這本書就因緣際會誕生,於二○一八年年初率先於大陸出版,這是我始料未及的一樁美事。
原先的前幾篇的寫作都很隨興簡要,後來經過朋友反應以及自己的想法,慢慢形成了一種格式。趁著出版,又將前幾章重新寫過,以達成全書體例上的統一。首先我會說明各章的題旨。這是注釋論語的幾位前輩做過的事情,如皇侃(四八八—五四五年)和邢昺(九三二—一○一○年)。我的意見未必和他們相同,所以也在一開始提醒讀者。其次是白話翻譯。這是我原來前幾篇都沒做的事情,後來有朋友反映實在不容易懂,我想想就從善如流全部加上,除非太過淺白或者無解。我的解釋加了很多背景的說明或是我想像中對話人物的表情,以便幫助讀者更清晰的理解每章的內容。碰到有不同解釋的章節時,我會盡量選擇我認為比較合理的解釋,有時幾種解釋看起來都合理,就一起放入我的白話翻譯。
我的白話翻譯是根據自己對各家古注的解讀之後所做的判斷,也因此在白話翻譯之後,是比較各家對於關鍵字詞的解釋。這個部分我參考的是黃懷信先生編的《論語彙校集釋》(兩冊)(上海古籍,二○○八),特別是其中收羅的何晏(一九五?—二四九年)、皇侃、邢昺、朱子(一一三○—一二○○年)、劉寶楠(一七九一—一八五五年)、戴望(一八三七—一八七三年)、程樹德(一八七七—一九四四年)以及黃先生自己的解釋。讀者在本書也可以看到古今注釋家的異同和演變,這也是古人智慧可以啟發我們智慧的部分。接著,我遵循先師愛新覺羅毓鋆「依經解經」的教誨,從《論語》的其他章節或先秦兩漢古籍找到相關的章節來證立孔子每章的想法。我原先受益於楊樹達先生的《論語疏證》,後來更得力於「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網站的搜尋引擎。除了關鍵字之外,我也藉由網站的資料,搜尋到相關的人物故事和歷史背景,如此一來能對《論語》有更全面的了解。最後是我自己的一點感想,我戲稱比毓老師提倡的「依經解經」多一個字的「依經驗解經」。有時回憶起當初在師門讀書時老師說的話,有時感嘆於當今社會的現況,也算是我讀《論語》之後的「興、觀、群、怨」吧!
二○一九年出版的台灣版,修正了一些內容和引用資料,分成春、夏、秋、冬四卷,最後一卷收錄三篇附錄和記述我入毓老師門下的一篇回憶錄。三篇附錄原先都是我為了自己讀《論語》準備的:附錄一是歷代對於《論語》分章的對照表,我選定用「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的分類,算是其中分章最多的一種;參考其他版本的朋友,可以知道這種差異並非錯誤;附錄二是孔門弟子在《論語》中出現的章節、次數和相關統計資料;附錄三是孔門弟子的世代位置,可以幫助讀者認識孔門弟子在年齒上的關係,這對重視長幼倫理的孔門應該是很重要的資訊。讀者會發現有些章節我有不同於前輩注釋家的理解,我都是有著經典或是經驗上的根據,請大家平心靜氣看待我提供的證據。如有不同意見,也歡迎批評指教。讓我們都能在討論之餘,增加對《論語》的了解。
每章的附錄原先是當作我言之有物的證據。應該可以讓有心更上一層樓的讀者去細細品味,不過礙於篇幅,在編輯成書的過程中刪去不少,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配合「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的網站閱讀。
另外,這本書的內容是原來天天晚上發給朋友的。怕朋友遺忘某些故事,再加上這樣的故事都很重要,所以難免重複叮嚀。
從寫完本書初稿之後,我開始動念:「對於《論語》我還能做些什麼?」於是每天早上用鋼筆抄一章《論語》,每週一次抄寫七章小楷毛筆,在早上發給朋友,一起共勉。各位讀者在讀《論語》之餘,也可以想想對於《論語》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最後要和大家共勉,孔子教誨的重點不是「知」,而是要「行」,特別是要將書上學得的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上,積極地「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消極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加上平等對待所有人,這樣我們才能共同為彼此(家人、國人、天下人)的未來共同奮鬥。讓我們大家都來做孔子教誨的「悅樂君子」。
這本書的完成還要特別感謝幾位朋友:邵紅當初提的建議和後續不斷地支持;劉剛一直以來的各種支持和鼓勵;麒淳幫忙編輯美輪美奐的微信公眾號「論語日記」。還有海峽兩岸其他各個群裡面的朋友:「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貨號: 9789570852486 分類: , ,

[先進.第十一]
2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四位弟子陪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不要因為我比各位年長,就說客氣話。平常你們都會說:『我懷才不遇啊!』如果有君上要聘用你,你要怎麼展現你的抱負呢?」子路搶先回答說:「有一千輛四匹馬駕車的邦國,介在兩個大國之間,還有打戰和饑荒的禍患,如果我來治理的話,只要三年,就可以讓那個邦國的人民人人好勇,而且也知道好勇的方法。」孔子聽完笑笑。〔其他弟子不敢吭聲。孔子就點名〕說:「冉求!說說你的想法!」〔冉求〕回答說:「一個大概有六、七十或是五、六十里大的地方,如果讓我來治理,只要三年,我應該可以讓老百姓豐衣足食。但是禮樂方面的事情,我還是要讓有德的君子來幫忙〔,我自己沒這方面的才能〕。」〔孔子接著點名說:〕「公西華!說說你的想法!」〔公西華〕回答說:「我也許做不到,不過我願意學。像祭拜宗廟、外交會面,我願意穿戴合禮,做一個稱職的典禮主持人。」〔孔子最後點名曾皙說:〕「曾皙!你怎麼樣?」曾皙正在彈瑟,就做了個結尾,將瑟放在一邊,回答說:「我跟三位同門的想法不一樣。」孔子〔鼓勵他〕說:「沒關係!都是說說自己的志願。」〔曾皙才〕回答說:「當春天快要結束的時候,穿上才做好的春天服裝,跟著年輕一點的朋友五、六個人,童子六、七個人,一起到沂水去洗澡,接著在祈雨的壇上吹乾身體,最後大家一起唱著歌回家。」孔子聽完感嘆地說:「我願意參加曾皙的活動〔常見的翻譯是:我贊成曾皙的主意〕。」三位同門離開後,曾皙特別留在後頭沒走。曾皙請教孔子說:「三位同門的人的想法,您覺得怎樣?」孔子說:「就是各自說說想法而已啊!」曾皙問說:「老師您為什麼聽見子路的想法笑了笑?」孔子說:「治國的人要用禮,他這樣搶著說話〔不合禮〕,所以我才笑。」〔曾皙又問:〕「那麼冉求說的不就是治邦的事嗎?」〔孔子回答說:〕「怎麼見得六、七十或五、六十里地大的地方就不是邦呢?」〔曾皙又問:〕「那麼公西赤說的不是治邦的事嗎?」〔孔子回答說:〕「祭拜宗廟和外交會見的事情,不是諸侯的事情會是誰的事情?如果公西華只能做小事,那麼誰還能做大事呢?」

這章是《論語》中最長的一章。這也是孔子聽到屬於「政事門」的三位弟子各自表述能力所及之處的一章,可以算是孔子對這三位弟子的志向評價。這裡沒出現顏淵和子貢,卻出現了曾子的父親曾皙〔這也是他在《論語》中唯一出現的一次〕,值得再思翫味。
明朝末年馮夢龍的《笑府》一書就有著一則相關的笑話:從冠者五六人和童子六七人,用乘法推測出五六三十,加上六七四十二,剛好是孔門七十二弟子。現在還有相聲在沿用這個哏。其實這早在皇侃的解釋中就有了。
王夫之也質疑:「暮春之初,正寒食風雨之候,北方冰凍初釋,安能就水中而裸戲?」黃懷信認為既然「暮春者,春服既成」,那麼「暮春」就不應該是周曆的三月。總之,春天快結束了春服才做好,顯然「失時」。
前三位弟子的自我評估其實和孔子對他們的評價是差不多的,所以了無新意。子路自己在本章說:「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在〈公冶長8〉對他的評價則也是:「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冉求的自我評估是:「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孔子在〈公冶長8〉對他的評估是:「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
這兩位「政事雙傑」都說「三年」恐怕是效法孔子說的:「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10〉)這應該算是表現出有認真聽孔子的話,但是這樣並沒有讓孔子高興起來。
公西華的自我評價是:「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孔子在〈子路10〉對他的評價則是:「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
最後出場的是曾皙,曾參的父親。這是他在《論語》中出現的唯一一次。這個出場順序是根據年齡大小來排的:子路小孔子九歲,冉有小二十九歲,公西華小四十二歲。曾皙年齡不可考,大概在子路和冉有之間。值得注意的是:故事的發展是子路搶先講,然後孔子依序點名冉有、公西華,最後才點名到曾皙。還有,其他人都恭敬直率回答,曾皙卻在眾人回答時在旁彈瑟,而且被點到名還扭捏作態地不願說自己的看法。一直要等孔子說「亦各言其志」,他才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家說完後,他還不放心地留下來,再請教孔子對其他三位同門的看法。孔子的回答似乎也意興闌珊地把同門的話再說一遍,好像提醒曾皙:「你都沒好好聽嗎?」如果搭配上其他故事中提到,他是個「家暴父親」的記載(《韓詩外傳.卷八》〈26〉和《孔子家語.六本》〈10〉),恐怕我們真得提防這樣的人說的話。
這章的重點落在曾皙的話上面。
前面三位講的都是「政事」,而且越講越顯現出能力越差,到了曾皙才來一個大逆轉,完全不講「政事」。包咸特別解釋曾皙的意思最後是:「歌詠先王之道,歸夫子之門也。」而不是像道家那樣作「逍遙遊」。皇侃也跟著這麼說。劉寶楠引用宋翔鳳的說法:「蓋三子之僎,禮節民心也。點之志,由鼓瑟以至風舞詠饋,樂和民聲也。」這是用象徵的解釋法來看待曾皙的回答,和前三位的直白解法不一致。
我覺得曾皙根本沒搞懂孔子的教學旨趣。如果孔子希望弟子以逍遙遊為目的,那麼「吾與點也」就當然該解釋成「我贊成點的想法」。可是孔子周遊列國的目的不是為了「學而時習之」,能將所學用在「政事」。前三位「政事門」的弟子的志向和能力都不恢弘,一個說得比前一個能力和志向都小,怎能讓孔子不傷心絕望?他心中是不是暗暗想著:「我怎麼沒教出一個成材的學生呢?」〔毓老師就常常這麼感嘆著,我自己就聽過好多次。也許只是說我吧!〕所以曾皙在「言志」時,完全不說「政事」,怎能讓孔子不傷心欲絕呢?這樣看來,「吾與點也」的潛台詞似乎在說:「如果去沂水洗澡,別忘了通知我一塊兒去。」這裡的「與」恐怕不是「讚美」而是「參與」。也可能因為這樣,子路說完孔子還會笑一笑,之後就完全笑不出來了。
最後大家講完了,曾皙還追著問孔子的看法,孔子回答的口吻也顯得意興闌珊。顯然他從頭到尾都沒懂孔子的教學目標和諸位同門的志向,如果真懂,何必多問?
從以上幾點來看,我認為曾皙比較像那種不常來上課的學生,偶爾才出現。要說他深得孔門精髓,恐怕是「過獎」了。這是我的「依經驗解經」。
孔子和弟子論志的相關文獻非常多,可參考附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顏淵和子貢沒有出現,所以弟子之間的不同境界就不容易看出。我還是喜歡〈公冶長26〉的那篇:子路是一境界,顏淵是一境界,到了孔子又是一境界。境界節節升高。這章的境界真是慘不忍睹。有人認為曾皙說的是「禮運大同」的境界,我想最好還是再對照孔子自己說過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公冶長26〉)。再說,學生和老師的境界,我覺得實在相去太遠。
後來儒家在政治上的無力,恐怕這章已經透露些端倪。

貨號: 9789570852486 分類: , ,